第二十九课方圆处事巧隐锋芒
【智慧人生】
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现在我们不是都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什么叫“特色”?特色表现在什么地方?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科技对我们国家建设来说,对发展生产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万万不能缺少的。但是,科技却很难表现出什么特色。你就是在原子能、电脑、宇宙飞船等等尖端科技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超过了世界先进国家,同其他国家比较起来,也只能是程度的差别,是水平的差别,谈不到什么特色。我姑且称这些东西为“硬件”。硬件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色可言。
特色最容易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我姑且称之为“软件”,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经营、管理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东西也是能够交流的,所谓“固有”并不排除交流,这个道理属于常识范围。以上这些学问基本上都保留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中。其中有不少的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不但对中国人发挥影响,它的光辉也照到了国外去。最近听一位国家教委的领导说,他在新德里时亲耳听到印度总统引用中国《管子》关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在巴基斯坦他也听到巴基斯坦总理引用中国古书中的话。足征中华智慧已深入世界人民之心。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的。所有这一些中国智慧都明白无误地表露了中国的特色。它产生于中国的过去,却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连将来也会受到影响。
——季羡林《谈国学》
【精品解读】
在人们眼中,季先生是个纯粹做学术的人,为了真理说话做事从来不怕得罪别人,更不怕“秋后算帐”。读他的《牛棚杂忆》你会感到他是一个人品正直,绝不阿谀逢迎的了学者。很多人写历史失之偏颇,而他总是公平客观的,不把假话留给读者。
社会风气的浮躁,让人们也变得很功利,如季老这样潜心做学问的人太少了。然而,社会上最需要具有他这样品质的人。
本来方形与圆形属于几何学范畴,是指事物的形体、性状。
而把它喻为为人处世,其含义就深了。《管子·形势解》说:“以规矩为方圜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
比如“内方”是指做人的棱角。“方”乃做人之本,也是做人的道德和原则。“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质朴守信”、“谦逊勤勉”、“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宽容大度”的方正人品是一个人立世和成功之根本。就如写在方块中“人”,要想写均匀它,必须得撑满方格才行。
所谓“外圆”是指与人相处的圆润和机巧。“圆”乃处世之道,是指与人相处的灵活性。我们在做事情和与他人相处当中,要讲究策略、方法、技巧和艺术性。要积极地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要善于与人相处、合作。
一味求“方”,为人势必显出古板;无棱无角,为人势必过于圆滑。
做人不可丧失原则,无德、失德、缺德之人,即内圆过分之人,则为社会所不齿,被他人所唾弃。这种人究是无有好下场的,清朝和坤便是一个典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无德、失德、缺德之人更是嗤之以鼻、弃而远之的。
有方正道德的人在与他人相处当中,却要懂“外圆”,讲灵活性、策略性、艺术性。否则会处处树敌,事事碰壁,步步荆棘。
与人相处的“外圆”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外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际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加彼此间的理解和相融。“外圆”可以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的发生。“外圆”可以使你的意见比较容易得到采纳。“外圆”能够获得他人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外圆”能够有效减少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必要的麻烦。
外圆的人往往内心世界底蕴极深,对外却不露锋芒。或锐气、才干,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说话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入世指南】
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都有一番辉煌的事业。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状元”毕竟太少了。而通过修身践行,积善成德,成为一个有“德”之人,每个平凡人是可以做得到的。古人说:“人皆可为尧舜”。而季先生期望,每一个人,对世界,对国家和社会、对家庭都要尽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在道德方面不断修养和锻炼,“能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为人,应当主动修身养德;处事,应当懂得灵活变通。方正之人要学会温和机敏地与人相处。在如今这样人事纷繁的社会里,该方则方,该圆则圆,方圆结合,方圆有度,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人生就是这样,就像《红楼梦》里那句话一样:“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透彻明白了,才算是学问;只有处理人情事故干练而通达,才算得上是文章。而人之一生无非就是为人处世,这就要求我们做事要方,有规有矩;做人要圆,温文儒雅,而不是圆滑。
“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框架,是做人之本。它规定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更规范。“圆”是通融,是弧线,是润滑,是处世之道。它要求人能适应,会变通,左右逢源也可偶一为之。而圆是没有角的,因此不伤人,当然也不易自伤。
无方,世界便无秩序,便无约束。无圆,世界负荷太重,便不能自理。只有方圆相济,当圆则圆,当方则方,这个世界才会和谐。因此,方圆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度,就是一门兼顾情理的艺术。方与圆要各守疆界,才能恰到好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凡事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度。
是否做一个圆滑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诚实、宽容、坦率、正直、敦厚的人,就能在这个到处充满陷阱、谎言的、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灵活做事、事事做好、考虑周全、圆满,甚至顾及到方方面面呢?这涉及我们内心世界对方圆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辩证关系的理解方式,非一语能说透彻也。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求末舍本,一味忽视“方”,一味去求“圆”,把自己圆滑成泥鳅一样,让人之内涵溜之大吉。
与人们巧隐锋芒的初衷,背道而驰。
◆做人需方
俗话说:“字如其人”。中国人做人应该像中国字那样,方方正正。
人各不同,做人的准则也有差异。做君子难,做小人容易。
中华美德,需要我们传承,做人应该保留美好品质。
那些为了某种利益,卑躬屈膝、阿谀奉承、阳奉阴违之人;脱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人们长叹,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做人难!做个正直的坚持原则的好人更是难上加难!然也,没那么难,只要违心的事不做,违法的事不干,以善心待人,有什么可难呢?
芸芸众生,人各有别,别人爱这么并不重要,关键是做好自己!
头顶广袤蓝天,脚踏殷实大地,做一个方方正正的人。
◆做事可圆
孙子兵法虽然是一本揭示战争密码的书,但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需要你自己去总结和领悟。
你可以根据人和情况来做事,如果你的上司重做人,那你还是多做人,少做事,以免出错。反之,你要多做事,少说话,少议论。有时候,方式比内容更重要,不要总让自己站在风口浪尖上。
如果你不讲仁义,没有诚信,那么你肯定没法混下去。因为在社会上做事不是打麻将,如果你顶住上家,拆开下家,挤死对家,那么你的仕途永远不会平坦。上司骂你的直属领导,建议你有多远躲多远,以免被捎上。但领导骂你的下属,你要站出来抗,不但下属对你感恩戴德,领导也会很欣赏你。
在生活上,你要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但工作中,一定要记住慈不带兵。你要学会用规矩,就像战场上用鼓金指挥进退一样。如果你不列出规矩,是你的责任。不执行规矩,是下属的责任。
很多外国人都在研究孙子兵法,希望能从中得到竞争制胜的办法,希望国人切莫对此一无所知。
第三十课远观风云有所为有所不为
【智慧人生】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季羡林《人生箴言录》
【精品解读】
视野是指你在没有任何障碍物情况下可以看到的距离。
登上高处,人会看得更远。
季老站在人生的高处感叹:“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有所必为与有所不为是一种处事哲学,为与不为,往往来源于人的世界观。
孔子品评人物的方法之一,是按照行为表现,分为三等:中行、狂、狷。能够列等的,都不是泛泛之辈,必须以性格配合修养,才能展现出特别的风范。
对“中行”,一般解为“中庸”,以“喜怒哀乐”为例,可以“发而皆中节”。为了“中节”,必须具有高度的智慧与自制力;稍一不慎,可能流于矫情,好像连喜怒哀乐都要时时反省是否恰到好处。
就“狂者”来说,所谓“进取”并不是,凡事力求表现,不落人后。而是指其志向高远,眼光看准“古之人”。孟子说的很生动:狂者标举极高的理想,但是实际作为却未必合乎期许。
再就“狷者”来说,他们不屑于委屈自己,去做那些不合水准的事,譬如“为五斗米折腰”,或者跟着风潮投机取巧,稍获小利,即沾沾自喜。
以此观之,人们先由狷者做起,有所不为;再升至狂者,有所必为;然后以“中行”为目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两千年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常用常新。但本质是相同的。既扬善抑恶。
季羡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实现“内心和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记者这样问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季老,您对此有新的更深的理解,提出了人的内心和谐问题,是这样吗?”
96岁季羡林老人说起话来依然节奏有序,逻辑通贯。“建设和谐社会提出得很好。我们要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的内心和谐。”
季老的语中充满着哲理与智慧。“和谐是发展,是进步。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更为重要。”
季老还特别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做了,不仅中国大治,世界也大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不仅仅对中国是一个贡献,而且对世界也是一个重大贡献。世界还不太平,有大国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季老在《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中,讲的就是关于内心和谐的哲理。有为有不为,“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入世指南】
一个人如果能远观风云,做事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云”有很深刻的意思,它总是飘在在雨来之前,悄无声息,不想给人留下任何察觉的机会。此时,人们不会做出任何反映,如果不看天,更不知道这“云”的厚度。而云肯定会带来一些事物,一些我们可能预见或不能预见的事态。风来云去,风吹云卷,风云不仅是一种让人很难预料的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
大到暴风骤雨,小至阴雨连绵。
山雨欲来风满楼,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唐朝时期,诗人许浑考中进士,做监察御史。他在秋天的傍晚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于是即兴作诗《咸阳城东楼》:“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那么,风雨将至,“形势逼人”,诗人是“此境凛乎不可久留”,赶紧下楼匆匆回府了呢?然也,看来,他未被天时之变“吓跑”,依然登临纵目,独倚危栏……
而在和平年代,风云则有另一次含义。也可以是指一段具有历史性意义事件的时间。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则是我们从国家总体方针政策中看出的长远目标。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等,又是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
作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什么有所为,什么有所不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的。
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就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懊悔,”不会因一事无成而叹息!
◆扬善行
行善积德,可以让人功成名就。许叔微就是这样,虽然家贫没钱帮助他人,但他扬善之心不改,努力学医,力求救人,以达行善目的。
许叔微,是南宋非常著名的医学家。他之所以能成为医学家,其缘由却是有神人在梦中点化他,要他行善积德,以此方能功成名就。
他曾多次参加省试,但屡屡不利,他便向上天神明祈祷。结果在梦中,有一神人对他说:“你想要登科,须要有阴德。”
许叔微自知家中贫困,没有能力去施舍救济他人以积阴德,便一心刻苦学医,这样就可行医救人,帮助到他人。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修习,他的医术大有所成。
他对待前来求医的人,不管身份高低贵贱,有求必应。对于那些家境贫困者,他都免费赠送给他们药,不取丝毫报酬。这样长期以来,经他手救活的病人不计其数。特别是南宋建炎元年,真州发生大瘟疫,经许叔微救治的百姓十位有八九位得以存活。
许叔微因为济世救人而积了阴德,所以终于科举成名。他先后历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及翰林学士,后因不满秦桧陷害忠良,弃官隐居幽谷,潜心医术,以济世救人为乐。
人们扬善之举,可以从以下事情入手:
与人为善,时刻不忘为大众着想;
敬爱存心,敬业乐群,安份守已,敬重别人,也珍重自己;
成人之美,凡发现有人行善,其志可嘉,就应该设法给予扶助,以成人之美;
劝人为善,与人相处,须时时提醒告诫他人,以开解迷惑;
救人危急,恩惠不在大,能救人紧急为贵;
兴建大利,协助建设公共设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施财作福,佛门万种行持,以布施为第一,施就是舍,贤明之人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都可施舍;
护持正法,凡是见到佛堂,寺庙,或经书典籍,皆应敬重并加爱护整理;
敬老爱幼,以爱心待人。
爱惜物命,爱惜一切生命,以培养慈悲之心,增长福德智慧。
去做这样的事,学这样的人,就是有所为。也就是在扬善行。
◆抑恶念
人类的贪欲,在个体生命的表现中,以自私为丑,以做损人利己的事为恶。对大自然而言,就像癌症。人们必须遏制。
不去做这样的事,不学这样的人,就是有所不为。也就等于是在抑恶行。
人类是世界上唯一把贪欲当成成功标志的一种生物,你的贪欲越强,你就越是成功人士。但是这种贪欲对自然来说,就像人体的癌细胞一样。人体的癌细胞生命力越强,它对它的宿主伤害就越大。当它在其宿主身上占有绝对优势时,它就胜利了,它消灭了宿主的生命;同时,它也彻底地失败了,随着宿主生命的消亡,它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对贪心人而言,这一点更是不被其所认识。
人类贪欲越是得到极大的满足,它对自然的伤害就越大。当人类得到最大限度的贪欲满足时,人类的宿主——自然就死亡了,人类也在贪欲的满足中胜利地消亡了。这看似危言耸听,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森林被砍伐,湿地在减少,臭氧层被破坏,河流被污染,带给人类的都是灾难……
人类需要警醒,需要最大限度的遏制贪欲!给地球这个宿主一个优良生命环境,长期与我们和谐相处。没有地球,人类家园何在?
佛说:身心下净,何法能净。就是说要自己,先戒,才能定心,就减去心中牵挂,贪念就慢慢少了。
第三十一课刚柔并济洞察秋毫
【人生智慧】
天下万事万物,发展永无穷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
【精品解读】
季老的许多人生感悟精妙绝伦,其内涵,足可以让我等后知后觉之辈,一生咀嚼受用。
他对事物喜欢向正反两个方向发展的见解独到,逻辑层层递进、认识刚柔穿插、观察细致入微,分析洞察秋毫。
比如关于“霉”与“运”:“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中国历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比如关于“谦虚”: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把握分寸……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比如关于“惧怕”:“应当惧怕而惧怕者是正常的;应当惧怕而不惧怕者是英雄……不应当惧怕而惧怕者是孱头。不应当惧怕而不惧怕者也是正常的。”;比如关于“傻瓜”:“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比如关于“生命价值”:“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你苦苦追求……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
明白了上述道理,你的心情是不是有点豁然开朗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禀赋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注定了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好恶观等等都会有着不同的差别。
然而,人类最优秀的品质无非两种,那就是善良与智慧。
智慧若是与善良结伴,那便是大智慧;智慧若是孤独前行,那就只能是小聪明,而人们最大的弱点则就是小聪明。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才有大美德。
小聪明容易被聪明误,容易把春光看作秋风,用自造的凄凉来折磨自己。大智慧以善为本,仰观满天星斗,俯瞰人间烟火。高山挺拔,草木景仰;大海辽阔,江河来归。比喻的就是这种人。
有的东西看起来很小,其实蕴藏着大智慧。公路上的一方小碑,每隔1000米竖一块,它便成了里程碑。用里程碑来丈量历史,便有了划时代的意义,音乐家手中的那根小小的木棍,名为指挥棒,指挥棒一旦被政治家注册,它便有了雄霸天下的含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因为被赋予了明确的色彩,交通就有了铁的原则。方圆规矩,全是人们用善意制定出来的,所以,它是大智慧!
【入世指南】
世界上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谁也勉强不了谁,但谁都得不面对由小聪明与大智慧组成的现实生活。
小人物的小聪明,对社会没什么大危害。如果大人物若是被小聪明所误,造成的后果则是灾难性的。清朝的和绅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但他的一生都是在耍小聪明中度过的,他曾经任《四库全书》的总编,纪晓岚只是他手下的一个编委而已;是他用重金聘请高鹗续写了《红楼梦》,才使后世人读到了《红楼梦》的全本,留给人们的则是遗憾;他曾劝说乾隆终止文字狱,才使得后来的读书人少了一些惶恐。但他所做的这些全是出于私心,为自己着想,只是歪打正着而已。他的整个一生都在贪婪敛财,从而成为超级贪官,害国害民,不得善终,令人扼腕!
大人物若是运用大智慧,便能造福苍生,泽被后世,其贡献则是历史性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虽小却是大智慧,它使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双轮齐飞,从此走进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以人为本”四个字虽然平淡,但它由执政党提出来,就是一种大智慧,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执政党气势非凡的执政走向。
大智慧帮助大人物眼明耳聪:笑看云翻雨覆,谛听旷野喧嚣!是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心胸。
小人物往往被小聪明所误,容易变得张狂,自己不认识自己,走路辨不出南北西东,做事不知道天高地厚,这种人就会变成民间约定俗成意义上的那种小人,小人的一生是可怜的。小聪明本身就具有一种擦抹不掉的悲剧色彩,它一旦与功名利禄粘贴,人生的悲剧就上演了。
如果社会上多了像季老所说的那种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坏人”:大众的利益就会成为他们眼里是“庄稼”,如蝗虫般的灾难,就会很快把一大片一大片庄稼毁灭,那场景一定是让人触目惊心……
上帝应该多给这样的人以惩罚:让他们“作威的日子短些,反思的日子长些!”
可惜我们左右不了上帝,因为普通人都是小人物。所以只能胸怀大智慧,去面对现实。幽兰吐馥,金菊傲挺,翠竹抱虚,寒梅争妍,无一不是大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洞察秋毫,阅事才能够精准。
刚柔兼有,做人才能够从容。
◆得与失
知足常乐人人都说,可实际做起来却往往不像说说那么轻松。人们常常不懂如何割舍不实际的欲念,进而懂得如何享用你所拥有的。
西方有一个国王为了感谢多年来服侍他忠心耿耿的仆人,说:“你尽管向前跑,只要在日落之前绕一圈回来,围到的土地全部送给你。”
仆人欣喜万分,不停的往前跑,简直像一头发了疯的公牛。就在太阳往西沉的那一刹那,他终于绕完一大圈返回原地;不过,他也因此而累死了。
国王悲伤的将他埋了,其实他真正所获得的土地,也只有埋他的那七尺罢了。
人们总想多得一些,结果往往不自觉的连自己也失掉了。
与古人相比,现代人聪明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房地产商开发了一个商业楼盘,并向购买者口头承诺交房日期,但却未能如期交房。正当有人为他庆幸“幸亏当时没在书面协议里承诺何时交房,不然可赔惨了”时,这个商人按照自己的口头承诺,如数以3倍的金额对购者进行了赔偿。仅此一项,他赔了上千万元。
许多人对此不解。事后他却说,这是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一笔生意。
当他开发二期工程时,由于诚实守信的名声在外,他没有投入一分钱的广告费,该楼盘90%的房子便已售出。而此前,他计划投入的广告费是3000万元。
“这便是诚信的价值。一个聪明的商人,自然知道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间如何取舍!”听完这个故事,你还怀疑诚信已经不存在了吗?即便是这个商人绝顶聪明,是以诚信在为自己做广告,那又怎么样呢,只要结果是双赢的就好。
但我以为,这个商人正如自己所说,是要准时交房的,但是事情由于发生变化,他没兑现成。
就如风浪中,有一艘船沉了,惟一一位幸存者被风浪冲到了一座荒岛上,每天,这位幸存者都翘首以待,希望有船来将他救出。然而,他盼到“花开花谢”,还是没有船来。
为了活下去,他辛辛苦苦弄来了一些树枝给自己搭建了一个“窝”,每天,他默默地向上帝祈祷,船快出现。上帝戏弄了他,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当他外出寻找食物时,一声霹雳,一场大火顷刻间把他的“家”化为了灰烬,他眼睁睁的看着滚滚浓烟消散在空中,悲痛交加,眼中充满了绝望。
第二天一大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一只大船正向他驶来。他得救了。“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他问。“我们看见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了。”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感悟:人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在失去的同时,也往往会另有所得,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就不至于因为失去而后悔,就能生活的快乐些。
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有时候,失去了金银财宝,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债主,失去了道义之交、有情有义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而建立周朝,奠定八百年基础;刘备得卧龙,造就三国鼎立之势。
可见,只要正视人生的得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那么,如何正视人生的得失呢?
首先,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这种态度,比那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态度要开朗,比那种得不喜,失不忧的淡然态度要积极,要有热情。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
其次,对于得失,认识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
再次,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绝不能为了得到金钱而失去爱情,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像季老那样,无论如何都是爱国的,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说假话,无论如何都保持平易近人的本色,无论如何也忘不掉做人的责任……
人生,失去了金钱、资用,会有再来的时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复。
得失之间,富含许多的人生哲理。
◆大与小
大智慧者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
当二十世纪的人们惊叹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其实早在此之前几千年的觉悟者就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理论:宇宙含有三千大千世界,同样微尘也含有三千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无数个太阳系。宇宙有无数个太阳系,无穷无尽地大,一颗微尘也有无数个大千世界,无穷无尽地小。宇宙若一微尘,一微尘含整个宇宙。宇宙有无穷无尽的生命,一微尘中也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存在。
所谓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大可以无限大,小可以无限小,都不能穷尽,所以,怎么能说宇宙是大的,微尘就是小的呢?由于我们还没有能力进入微尘的世界,所以就不可能知道它无限小的大千世界,由于我们没有能力进入宇宙太空,所以就很难懂得和体悟它无限大的大千世界。
感知世界的大小,我们受自身条件的局限,受智慧有无的限制,同时我们也受到自身心理方面的影响。
有一个囚犯,被关在牢狱里,牢房非常狭小,不自在又不能活动。他的内心充满着愤慨与不平,认为这简直是人间炼狱,不停地抱怨着。
有一天,这个小牢房里飞进一只苍蝇,嗡嗡叫个不停,到处乱飞乱撞。他心想:我已经够烦了,又加上这讨厌地家伙,实在气死人了,我一定非捉到你不可!无奈苍蝇比他更机灵,每当快要捉到它时,它就轻盈地飞走了。捉了很久,还是无法捉到它,这才感叹地说:“原来我的小囚房不小啊!居然连一只苍蝇都捉不到,可见蛮大的嘛!”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感受就是这样。其实,你即使是生活于天地之间,你被世间的名利、荣辱等东西缠得心烦意乱得时候,你仍然会感觉这个世界太小,让你极不自在,极其厌烦。当你绝望的时候,你会认为世界小到了无法容身的地步。但是,如果你心态坦然,并不为身外之物牵肠挂肚,那么,斗室就变成了天地一样的广阔空间。
大与小是相通的,大中就有小,小中也有大。我们之所以把大与小机械地分开,正说明我们的思维不够通达,我们的内心有各种障碍,我们还缺少畅达的智慧。
唐朝江州次史李渤,有一次问智常大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大师听了李渤的话之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他:“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保存在哪里呢?”智常大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大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被各种常见和常识包围的生活情境之中,我们既依赖于它们,同时又被它们所制约和束缚。如果我们的智慧被封闭住了,如果我们太相信常识和常见,不敢打破常规思维方式,不敢冲破常见执缚,智慧人生又将从何开始呢?
所以季老总是要求他的学生,涉猎中外,多读百家,多了解新事物。不然何谈创新呢?
第三十二课君子藏器审时度势
【人生智慧】
哲学这东西太玄乎,太圆融无碍,宛如天马行空。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天这样说,有理;明天那样说,又有理。有的哲学家观察宇宙、人生和社会,时有非常深刻、机敏的意见,令我叹服。但是,据说真正的大哲学家必须自成体系。体系不成,必须追求。一旦体系形成,则既不圆融,也不无碍,而是捉襟见肘,削足适履。这一套东西我玩不了。因此,在旧时代三大学科体系:义理、辞章、考据中,我偏爱后二者,而不敢碰前者。……这全是天分所限,并不是对义理有什么微词。
——季羡林《人生沉思录》
【精品解读】
季老说:“我在上面基本上谈的是‘自知之明’。现在再来谈一谈‘偏见’。我的‘偏见’主要是针对哲学的,针对‘义理’的。我上面已经说过,我对此不感兴趣。我的脑袋呆板,我喜欢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也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的确如此,哲学有时候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明一个道理。
而有时候,列举成千上百个大道理,也说不明白一句话。
话必须先说回来:“审时度势”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这样说话好像有点哲学腔。
哲学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因此不论政治家或者哲学家,他们都善于“审时度势”,经常仔细研究社会时局;时刻估计经济发展趋势。在观察社会和分析时势中,验证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的学说。
而季羡林教授偏偏喜欢考证历史,考证学术,考证千古文章。并自愿沉寂在这个看似有点寂寞,有点单调,有点乏味的世界里,乐此不疲。享受自己给自己提问,设问,解惑的学术快乐。他孜孜研究古人、今人的学术成果;体验中外大家著书立论的意义,不敢枉度了每一寸光阴。
他在《一寸光阴不可轻》一文中这样写道:“最近若干年来,我实在忙得厉害,像50年代那样在教书和搞行政工作之余还能有余裕的时间读点当时的文学作品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幸而我还不能算是一个懒汉,在“内忧”、“外患”的罅隙里,我总要挤出点时间来,读一点北大青年学生的作品。《校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我几乎都看。”
“……其中有些篇思想新鲜活泼,文笔清新俊逸,真使我耳目为之一新。中国古人说:‘雏凤清于老凤声’。我——如果大家允许我也在其中滥竽一席的话——我们这些‘老凤’,真不能不向你们这一批‘雏凤’投过去羡慕和敬佩的眼光了。”
季老所说的还是属于情感或心情的话,所以他一直不愿意到“义理”这个行列中来。他喜欢天马行空地做自己的学问,喜欢悠哉乐哉的过淡泊的日子。另一方面,他又能够清心寡欲,应付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环境。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的追求,始终相伴他人生所迈出的每一步……
而许多人在坚守自己内心世界时的表现,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入世指南】
对刚步入社会的人们来说,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养家糊口,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目前,社会上时有就业形势严峻情况出现。青年人遭遇就业的“寒冬”已屡见不鲜,它考验着徘徊在学校大门与社会大门之间的大学生群体。也考验着社会上所有面对就业压力的人群。一代大师季羡林在75年前又是怎样应对的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季老的风雨人生:
季羡林,1934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
面对家境的窘迫和就业的压力,他毅然选择了回到山东的高中母校任教。在认真教书的同时,他不停地写作,也在不停地充实调整自己。一年后,机遇终于降临。此后,季羡林以其渊博的知识,在古文字、历史、翻译等多个领域从事研究,成为国人仰幕的大师。
季老的成长经历如今的大学生,还能够借鉴吗?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思考?
人们首先要选对适合自己的现实起点。
季羡林在清华读书时,就渴望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从事他的西洋文学学术研究,或者出国深造。但是,他的家境不好,他首先想到自己必须拥有一个饭碗,所以他接受了母校的邀请,甘心做一位中学教师。这对一位有着远大理想的、并已经开始出名的作家季羡林来说,并不是一种容易做出的选择,而他做到了。
要立足脚下充满自信求长远发展。
季羡林在清华读书时就发表了很多散文作品,当时已在国内小有名气。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轻视手中的饭碗。相反,他倍加珍惜自己的教鞭,靠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踏踏实实的工作,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季老并没有满足于一纸教师的聘书和师生们的如潮好评,而是不停地写作。在他任教期间他的作品大量发表,他的母校也一直关注着他的发展。如果他在得到工作后放弃了写作,一些机会或荣誉也许就不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负经济匡世之才,而其初隐居隆中,啸歌自适,无用世之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君子藏器于身,是“修己”之事。
“修己”不是目的;而待时而动:安人”进而“安百姓”,才是目的。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对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而言,多数人还不具备“现”与“隐”的功力。
只要坚持自我修养,以今天的勤奋为明天准备,才不会错过一切可以把握的机会!
◆有经验吗
人们都知道:社会工作经验的获得要靠实践,而不是靠先天的遗传。
老子水性好不等于儿子会游泳。游泳是后天靠学习获得的本领,不是胎中带来的。
经验告诫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古时候,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意思是说,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孩子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孩子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
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当时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而如今天职场上的情况正好相反:
有毕业生递过去一张简历,招聘官却问,“有工作经验吗?”
“刚毕业,想找份工作。”毕业生回答。
招聘官一挥手,“没有工作经验我们不要。”
让人啼笑皆非。
◆万物皆动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因为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
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就好比“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一样。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列宁把他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里的水,已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里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显然,这句话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河里流淌的水。上次冲刷你双足的水,已经时过境迁,可能已经流到太平洋了。你现在置身的河水,是从上游流下来的新水。是你从未涉足体验过的新水。就像今天和明天一样,都是24小时,但在每个新的24小时中所发生的事情是不一样的。连空气的污染指数都不一样。昨天有太阳的时候是晴天,今天有乌云的时候是阴天。一切仿佛一样,一切都发生变化。赫拉克利特由于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卓越代表。
僵化地看问题,或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审时度势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