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再度成为世界性话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完整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虽然总有观点宣称它已经失败或者过时,但历史却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一直活着”且会“永远活着”。“中国模式”取得的辉煌成就,为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提供了生动的现实依据。
一、马克思也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童年求学时,他并不算突出,数学稍弱,历史成绩更是不好。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并不出色的男孩儿,却在此后的岁月里逐渐成长为转动历史车轮的巨人。当凝结了他一生重要思想的代表作《资本论》出版时,他已经将近50岁。
天才从来不是在一夜之间缔造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达尔文、爱因斯坦、牛顿、黑格尔……他们用智慧之光照耀了文明的发展,也为每一个新的智慧成果的酝酿和诞生供给着养分。
马克思也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正是建立在其创立者充分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基础上的。在不懈的革命实践和孜孜以求的科学研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借鉴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他们曾经接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后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而摈弃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同时,他们也批判地继承了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梯叶里等人的阶级斗争思想,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还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著作中吸取劳动价值论,发现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后来,他们又通过研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从中吸取合理因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剖析,科学总结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进而逐渐建立起一个严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2000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论断。该论断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包容性,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吸收新元素,迸发新活力。
虽然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命名,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个人的智慧成果,而是他与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共同创立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与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紧密结合,并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完善。对此,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它并不是封闭的学说,内容不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思想和观点,还涵盖了后人运用它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所进行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想的继承者们也通过新的实践继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创立了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两条道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三、离不开的马克思主义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至今仍未有任何主义或学说能与其相比,因为它为人类思想史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革,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贡献无与伦比。
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的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去阅读而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可以说也包括其他一些人——而且是超越学者式的‘阅读’和‘讨论’,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使其难以避免危机的出现。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历史又一次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危机和灾难的分析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普遍性使西方思想界不得不“重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方世界的热门话题,就连大众层面也掀起了“马克思热”。在德国,位于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访客大增,仅10月份一个月就接待了4180人;《资本论》销量也比2005年提高了两倍多,尤其是年轻学者们燃起了对《资本论》的浓厚兴趣;“马克思夜校”定期邀请社会学家等相关人士讲授马克思主义理念。在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刊发标题为《下一个马克思》的文章。在韩国,举办了马克思《资本论》讲座;在日本,《青年们,读马克思吧》热销数十万册。
2011年,继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之后,德国民众也发起“占领法兰克福”运动,打出了“读读马克思吧!”等标语。著名政治学家法兰西斯·福山曾说过:“我们在等待一位现代马克思,他可以拿出对现有经济正统观念的尖锐批评意见和变革计划,从而使左派和右派同样大吃一惊。”福山的观点代表了西方世界的一种思潮,他们期待从马克思主义中发现解决当下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一书中也明确提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在社会历史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领域,对马克思是不能回避的,人类社会至今仍然是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阐释得到了历史实践的证实,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的自救自强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各种主义、思潮都没能救中国于危难,只有马克思主义凭借其无可辩驳的科学性、真理性,为中国人民的自救与自强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思想武器。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的理论指导,是时代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正是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精髓,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中国实际,以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逐步深化,每前进一步,都在通过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努力奋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领域实现了全面发展,创造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创造的伟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未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反而因时代的发展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思想光芒,为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提供了最生动的现实依据。
1850年,马克思用一张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阅览证,每日花费十几个小时,在图书馆里收集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律学甚至包括农艺学、工艺学、解剖学等各个学科的资料,目的就是为了撰写一本书。这本书的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书名是《资本论》。
马克思的故乡位于德国南部的小城特里尔。1818年马克思诞生时,特里尔的居民或许未曾想到,在将近200年后的今天,他的名字仍旧充满生命力,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到这里景仰探寻。
在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中搜索关键词“马克思”,可以找到528种图书。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被不断丰富、发展着。
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持续热销。从2008年10月起,《资本论》重新进入德国的大学课堂,在全德国31所著名高校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声音再度响起。
2012年4月16日至18日伦敦国际书展上,中国首次成为焦点。一位读者花20英镑购买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后说:“我很好奇,中国共产党到底是通过哪些办法让中国富强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也没有既定的方法可以遵循。它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依靠不断实践而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晚清中国,积弱积病,吏治腐败、军队孱弱、民不聊生。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鞠躬尽瘁,以各种方法、各种途径寻找中国自立、自强之路。然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接连以失败告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冀求推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最后仍被封建势力逆袭。
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中兴自强,抑或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奋斗,都无力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一事件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中国革命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并逐渐踏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追求。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能够正确解答上述两个历史课题的理论和主义,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的政治力量,就会成为掌握中国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能够指引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道路,就会成为一条不可替代的必然之路。
站在历史的维度上考察,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大众的心之所向。同时,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也促使先进分子寻找一种有别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新制度和新样板。另外,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面前表现出的两面性和软弱性让他们逐渐失去了民心。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能够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了民心,成为掌握中国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种种因素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仍然有人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提出质疑,他们说:“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针对该问题,邓小平曾经这样回答:“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不能成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自主选择并经过改革开放后30余年的大胆实践和锐意创新而形成的。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情况来看,每一个国家都因其具体国情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文化的不同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来说,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让民族自强、国家繁荣、人民富裕并惠及世界的正确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照搬了苏联的模式,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二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所取得的成就对欠缺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样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忽略本国实际情况、照搬套用苏联模式的做法,很快便被证明是极其错误的。
1956年,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相继发生,再度暴露出将苏联模式神圣化、固定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匈牙利共产党领袖卡达尔·亚诺什曾经说过:“关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关系,在初期我们没有适当考虑这些不同的特点,我们错误地认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可以原封不动地机械地照搬到匈牙利和其他国家,结果每个国家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为了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1956年三四月期间,毛泽东连续听取中央34个部委和两省、两市的汇报,并阅读了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大量书面报告。在掌握了经济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当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重要报告。这一报告被称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和远见的重要观点。它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摸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当然,道路的探索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但同时,由于对社会主义道路缺乏规律性认识,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和挫折,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系统总结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绩、经受的挫折,充分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历史性课题。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代领导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向纵深推进。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布局的认识,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创新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经历长期探索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只有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巨大的差距——如果这是一场赛跑,那么印度已经落后一圈》。文中,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提出,两个世纪前,中国略富于印度,但自那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比印度穷。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印度人均国民收入从1820年的533美元增长到1913年的673美元,而中国却从600美元跌到552美元。到1950年,印度人均国民收入是619美元,而中国只有439美元。不过,自那以后的每个十年中,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均超过了印度。
两个同时起跑的亚洲大国,一个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一个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漫长的赛程中,后者逐渐超越前者,并拉开了距离。这场比赛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经过百年来中华儿女的辛勤奋斗,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自立自强、令世界瞩目的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使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康庄大道,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1920年,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给身在湖南的毛泽东写信提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深表认同,回信说:“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罗斯·特里尔这样描述自己为毛泽东立传的原因:“我想写毛泽东是因为他的不同寻常。他建立起苏联没有的许多东西,开辟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我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完成这些的。”
印度与中国毗邻,国情相似,几乎同一时间走上国家建设的道路,但是,印度的发展步伐却明显慢于中国。从1991年至2003年,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5.8%,中国则增长9.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国家的安定团结、经济的腾飞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中国模式”取得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创新领域丰富实践成果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其不断迸发的生机和活力,保障了中国前行的每一步都迈得坚实而有力。
一、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不会成功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成为世界性的话题,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大报刊显著位置,成为西方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代表着中国整体性的进步和全面发展,而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正是来自于制度的有力支撑。有观点将“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割开来,认为“中国模式”仅仅是指中国的经济模式,这种说法显然忽略了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制度动力,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
2011年,《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不会成功”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模式必然含有制度的内生动力,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不可能有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核心就是中国制度。”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新概念,表明我们党在更高层面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制度化、体系化和具体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在内的一整套相互衔接、互相联系的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模式”正是在这一科学、开放、创新的体系之上形成的。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能够满怀信心地走向伟大复兴,都是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拥护,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和认可。2011年6月,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发展模式,无论对中国自己还是对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英国《泰晤士报》也发表文章称,“中国模式”的成功将深刻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轨迹和方式。
二、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杰出表现,其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2009年,曾有外国媒体预言,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奇迹难以继续。令西方舆论跌破眼镜的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困难,中国非但没有被击垮,反而成为世界经济衰退漩涡中“独好”的一处“风景”。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有许多经验值得西方学习。英国《金融时报》也发表文章称赞,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世界上很多人深受启发。
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杰出表现,其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在政治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与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等现实状况。
在经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评价说,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在其他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充分体现出符合实际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巨大优势。
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是否有适合本国国情、反映时代进步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推动中国巨轮破浪前行的最强劲的动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体制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体制保证。面对国家的迅猛发展,我们党一再强调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正是我们党审时度势,进一步深化治国理政理念的智慧结晶。
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这样的高速发展,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经济社会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时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党的执政目标。这是党第一次在文件中将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放在突出位置,从而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应当说,我国社会目前总体状况是和谐的,但是,不和谐的因子却也明显存在,比如征地矛盾、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官员腐败问题等。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理念,治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指向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长和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这样,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也是这样。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长和成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资本主义制度从诞生到成熟,当中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而中国共产党成立还不足百年,新中国建立也刚刚越过一个甲子,改革开放不过30余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样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因此,仍然有必要不断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成果,通过实践,努力探索改革规律,深化改革实践,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和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有益经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惧任何风险,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持走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不断开辟通往成功的道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更加充分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从“十五”期末的世界第五位上升为第二位,五年年均增长11.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中国经济也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罕有的巨大困难。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中国经济就在全球率先回暖,交出了一份全球瞩目的中国答卷。
新世纪头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6.8个百分点,每年有1700多万人从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这种社会结构转变的速度和深刻度,形成了复杂的阶层关系和利益关系。
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
个体精神总是由民族精神来维系和滋养的,个体精神家园被民族精神大家园所包含,形成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就是该民族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奠基工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强国梦。这个梦,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已经越来越清晰,仿佛触手可及。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国家的日益富强,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让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公民都有了生存的尊严,也更强烈地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走出国门,“我是中国人”成为我们骄傲的身份介绍。
与此同时,我们也越来越关注我们的精神和心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一种可能,而并非必然。道德领域诸多失范现象的产生,价值观的混乱,理想信念的缺失,值得我们猛醒和反思。我们希望被世界承认的,不仅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自信,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中国人的人格力量。这就是我们要苦苦寻找精神家园的原因所在——个体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人生命行为的意志支撑,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整个中华民族立“心”。
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愿望和使命,而实现这一伟大愿望,完成这一伟大使命,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保障;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我们应该拥有这样的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已经锁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能够建成——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都将栖息于此。
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密码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留给中国人丰富的文化营养。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从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降至近代三元里抗英、邓世昌黄海血战,哪一代、哪一个中国人心中没有一个报效国家的理想?此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仁义、行孝道、追求诗意生活……所有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都为当今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和鲜明的底色。
同时也要看到,文化是一代一代人活出来的东西,文化传统的形成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不断发扬光大、不断创新的结果。返本方能开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营养和土壤;反之亦然,出新方能固本,中华文化必须经由每一代中国人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今日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才能得以实现;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同样要求我们必须赋予它新的要求和新的内涵。
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核心是改革创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积极进取的思想品格。近代中国的落后、落伍,不是中华文明进取精神的衰亡,而是腐朽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所致。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为形成新的时代精神提供了基础,找到了新的空间。
当今中国人的修身之本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民族精神之精髓,关系到一个民族精神的构建,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时代,都有传颂千载的道德典范。正如荀子所说:“不知荣辱,则不能为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当今中国以德治国的思想基础。
我们应该拥有这样的自信: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影响古代中国,也可以深深影响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的精神,不仅塑造中国,也将惠及世界。
三、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我们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饱受列强欺侮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不断探索强国之路的奋斗史。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思想,同样是时代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先说主义的追求。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也不仅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思想,而是他们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以及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精华所创造出的崭新的理论体系,当然也包括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理论上的不断创新,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再说道路的探索。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确立,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充满波折的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认识不断深化,“中国道路”为全世界所瞩目。
最后说制度的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当然,也必须承认,任何制度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仍然要积极借鉴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和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我们应该拥有这样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有极大的先进性,同时又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自我更新能力。
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我们找到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
当体育赛场上国旗升起、国歌高奏时,你会激动不已吗?在汶川地震发生时,你感同身受、心如刀绞吗?你希望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幸福吗?如果你说“是的”,那么我们就已经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
你会不会在大年三十顶风冒雪赶回家去和父母吃顿团圆饭?你会不会在清明、端午、中秋这些属于中国人的特殊日子里泛起一种特别的情绪?你会不会给你的孩子讲岳飞精忠报国、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如果你说“是的”,那么我们已经有了共同的精神密码。
你敬佩虎门销烟、“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吗?你敬佩100年前辛亥革命中带领中国走向共和的仁人志士吗?你敬佩那些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革命先烈吗?如果你说“是的”,那么我们就并肩走在了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道路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及国家核心利益的观念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四个突出的鲜明性、导向性、包容性、辐射性。这些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历史和人类文明中的先进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性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及国家核心利益的观念体系,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其他社会制度所存在或倡导的那些价值体系,其灵魂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揭示社会主义根本区别于其他社会体系的独特价值及其客观依据的同时,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进步性、人类性和无限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限定语“社会主义”四个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正是其重要特点——鲜明性之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价值基点是以人为本,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核心是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历史走向,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都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和影响力,是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体现当今时代特点和当代中国社会本质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它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导向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既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今后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一个趋势。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以强制的手段施加于人,而只能靠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吸引力来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导向性,在引领社会思潮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不可能替代所有的价值观,但可以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建立一个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的、规范有力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团结、凝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志与力量。我国是有着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必须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并不是要消除异己,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它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以及其他的新问题,人们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便在世界范围内遭到强烈质疑。我国著名学者汤一介认为,“文明冲突论”并不能说明当前世界形势,更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而“文明的共存”才应是人类社会的出路,是人类社会必须争取的目标。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两家可以为化解“文明的冲突”、实现“文明的共存”提供有意义的资源。
强大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拥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极具包容性
我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学习和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国际关系中,我国积极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观,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发展模式多样化。我国一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便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平、发展与合作是人类永恒的价值理想,也是中国软实力建设所追求的基本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是由其丰富的内涵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包括四个层次、五个方面——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基础层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其内涵的层次性、广泛性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极具包容性。
马克思在批评普鲁士封建专制主义时指出:“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思想,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立足于当代而又继承传统、立足于本土而又面向世界、坚持社会主导的同时又包容多样的价值观念。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之所在。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精神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生态,因而也是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真正发挥作用的需要。放弃了对于错误思想的批判、抵制就是放弃责任。因此,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辐射性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硬实力的竞争,还包括软实力的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更是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硬实力和软实力互相促进、齐头并进的过程。
文化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和动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明确了我国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升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在联合国总部大厅里,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名言。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润物无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不断增强。目前,文化已成为我国继政治、经济之后的第三大外交支柱。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但首要任务是要提高作为其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西方几百年的发展路程,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同的价值体系决定人们不同的命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所存在或倡导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四个字是其深刻前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也日趋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不可能替代所有的价值观,但完全可以起引领和导向作用。
在“感动中国”人物中,既有科学泰斗钱伟长,也有马班邮路的“铁汉”王顺友;既有“飞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也有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他们或杰出,或平凡,但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
英国进行过一项调查:10年后,今天在校读书的学生,没有人可以避免同中国打交道。如今,英、法、美等40多个国家已颁布政令,将汉语教学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具有辐射性。
小物件 大寄托 妈妈的小纸条
蕙心 22岁 大学生
“宝贝,今天按时起床了,妈妈很高兴。”这是我上小学后收到的第一张妈妈写的小纸条。从那时起,我经常在文具盒里、衣兜和床头枕头下发现这样的小纸条。后来,我也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妈妈。这些小纸条现在成了我们母女最美好的回忆。最感动的一张是:“孩子,妈妈今天又要出差了,留你一个人在家,自己注意安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拥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
文化是一代一代人活出来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中国共产党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肌体上流淌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
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只有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不仅关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才有了今天。”在德国西南的特里尔小城马克思故居的留言簿上,写满了中文留言,表达出中国人对马克思及其理论的怀念和敬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008年,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将当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保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结起来的最神圣的感情,是维系中华民族认同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这种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
忧患意识一直体现在炎黄子孙的身上。《易传》就把《易经》概括为“其辞危”,孟子警告世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顾炎武告诉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一而足。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忧患意识,使得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整体认同感及患难与共的情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另一特点是民族气节。屈原投身汨罗江为国捐躯,文天祥拒绝屈膝慷慨就义,岳飞怒发冲冠精忠报国,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近现代如三元里抗英、虎门销烟、辛亥革命、全民族抗日,等等,无不体现了我们不屈的性格和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它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如今,爱国主义的理想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得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爱祖国提供了现实条件。
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环境中主旨不同。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有新的要求和内涵。除了团结统一外,爱国主义还应体现出理性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襟和发展的眼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出的时代要求和现实目标等。
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里,蕴含丰富的进取精神成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德贵日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里,积极进取的成分非常多,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尧帝设官定历,率民战胜旱灾;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周恩来曾经讲:“我们的民族从来都是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正是在这种传统的推动下,中华民族不仅以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创造闻名于世,而且以诸子百家思想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宝库。
有人说,中国近代落后落伍,是进取精神的衰亡。实则不然,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一直在我们的血脉里流淌,单从明清时期各大商帮创办金融机构的业务就可见端倪。我们那时之所以落伍,乃是腐朽的社会制度所致——封建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人很难看到世界的快速发展。
打开国门,向西方借鉴发展经验,不是自今天始,也不是一抓就灵。从100多年前洋务运动开始,国人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融入世界,如何“师夷长技”,其中不乏惨痛教训。是全盘西化丧失自我,还是振作民族精神获得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后一条道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本身就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改革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解放的先锋,而且是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活力的改革创新者。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我们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供了基础,找到了新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弘扬时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全面推进,使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到建立经济特区,从“一国两制”到载人航天,从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抗洪救灾精神、玉树精神的出现,无不绘就出宏伟画卷,并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进取基因,不仅影响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当代中国;不仅影响中国,也广泛影响世界。如今,华人身影遍天下,刘翔、李娜、丁俊晖用体育解读中华儿女的拼搏精神;李安、谭盾、郎朗,用艺术作品诠释中国优秀民族文化……
四、荣辱观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关系到民族精神的构建
荣辱观是修身之根本。“不知荣辱,则不能为人。”孟子说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他告诉我们,要做合格的人,关键在于克制同于禽兽的部分而发扬“几希”的人性。这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只有以社会性去克制、中和生物性,才能“异于禽兽”。
荣辱观是民族精神之精髓,关系到民族精神的构建,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来源。古有不食周粟饿死的伯夷、叔齐,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今有以团结互助为荣的郭明义,还有以诚实守信为荣的武秀君。尽管道德典范随时代而异,但知荣明耻的精神是永垂史册、光耀千秋的。
荣辱观是以德治国之基础。管仲曾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说,把礼义廉耻看作维护国家统治的四条绳索,并告诫,如有一根断裂,政权就要倾斜。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惩治腐败,曾说过足以振聋发聩的话:“治国就是治吏。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
然而,西方理论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只能靠制度来约束。但他们却在自相矛盾。富兰克林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他的“十三项美德”让很多美国人信服。而富兰克林认为,只有修炼自身,而不是靠制度约束,才能拥有勤劳、公正、谦虚等美德。从生理学、心理学、哲学来看,人确实有利己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利他的一面。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利他”就是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只有实现了人格的完善,才能真正获得生活的幸福;只有时刻牢记互惠利他,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个人修身之根本、民族精神之精髓、以德治国之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任务
早在1925年,鲁迅先生就曾写道:“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全都踏倒他。”
将近百年,这一目标始终没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生存、温饱、发展,始终是全体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连续30多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9%;201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富的增加,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无处不在。
2011年,因战争和自然灾害,我国先后从埃及、利比亚、日本等国撤离5万同胞。很多在利比亚的中国工人都说:“身为中国人我自豪!”“利比亚撤侨彰显中国实力。”外媒这样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奇迹如何产生?西方曾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推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经济手段只是一个方面。社会成长与动植物生长一样,都需要一个遗传密码发生作用,这就是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我国快速发展的精神基础。
反过来说,物质财富的积累也为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创造了条件。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国力日渐强盛之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精神家园建设的无比重要性与迫切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的灵魂,是秩序的根本,是国家社会前途所系。老子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源并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有国家公民都与这个价值体系息息相关。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任务。
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家园,即使物质家园再好,也不会幸福。一个民族,如果精神家园陈旧甚或缺失,即使经济成就斐然,也很难置身于世界现代民族之林。
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已经出版多年,依然是亚马逊的五星畅销书。评论认为,这本书发掘出了马克思哲学理论中的本质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百年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为其提供了目标理想、思想基础、指导方针和动力保障。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告诫全党面临“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饱含忧患,让人警醒。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的一大特点。今天,爱国主义的要求和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又该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
一只海鸥手表售价168万!此海鸥就是国内生产第一只机械表的那只海鸥,前些年几乎销声匿迹,如今却成瑞士顶尖钟表企业的“眼中钉”,其杀手锏就是不断地自主创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什么说改革创新是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华儿女又该怎样葆有锐意进取的品格呢?
日前,“鞍钢郭明义”的实名新浪微博粉丝已逾2072万,成为网络上最火爆的道德模范。一个普通人成为大家的拥趸,靠的唯有道德力量。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每个人如何在承担自我道德责任的同时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2000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总行程不过2万公里。如今,这位圣人的足迹已遍及五大洲——占世界人口86%的105个国家已建立358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源头,并日益彰显澎湃的现实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爱国主义的理想是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得以实现的。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又有新的内涵和要求,这也要求我们能与时俱进地实现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当中,一代一代人活出来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肥沃的土壤,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有见利思义、诚信为本;有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也有仁爱孝悌、谦和好礼。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
返本方能开新。如要在文化上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就要尊重文化上的祖宗,回到原典。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既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也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传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是维系中华各族认同共同生活的纽带,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这种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二、爱国主义传统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
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英雄,那是整个民族的悲哀;如果民族英雄被任意玷污或颠覆,则是民族的不幸。
爱国主义传统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的。可以说,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文化原典《周易》中的忧患意识主要为忧君;孟子直接提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屈原身临厄运仍“哀民生之多艰”;杜甫食不果腹还“穷年忧黎元”;近代,中华民族能够放下一切,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时代不同忧患内容也不同,但其共性为:心系国家安危,情牵黎民百姓。这也使得中华民族有很强的整体认同感和荣辱与共的情怀。
除了忧患意识,我们还讲究民族气节。既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的高亢,也有“蓄须明志拒绝为日伪演出”的梅兰芳的气节。当中华民族遭受外族入侵时,不屈的民族精神表现得尤为强烈。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到邓世昌黄海血战的惨烈;从三元里乡民的顽强战斗,到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无不诠释着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巩固起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三、只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更好地实现爱国主义的理想
旧时代的爱国主义难免受到历史局限,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主义还是同忠君思想相联系的,因此爱国抱负难以施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是同民主主义理想相联系的,但结局表明当时没有历史机缘。
爱国主义历经几千年发展,今天已上升到新的思想高度。只有当爱国主义与争取社会主义前途交织在一起,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一爱国主义的理想,才得以逐步实现。这既是历史启示,也是现实要求。
詹天佑、严复、李四光、钱学森……近代以来,多少学子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爱国主义理想也随之实现。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感情基础。
荣毅仁在回顾自己和家族的经历时曾说:“我在旧社会继承父辈事业的十几年中,即便我们当时具有较大的资本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最终也未能幸免于日本侵略者造成的劫难和国民党腐败政权的压榨。”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进程,为爱祖国的理想同爱祖国的社会制度的结合提供了条件。究其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不仅符合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也符合全民族的利益。
四、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又有新的要求和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体育正成为国际化事业,我们的教练走出去执教,应该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因为他们向世界展示了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的实力和技能。再比如,我们的足球、女子曲棍球、花样游泳等落后项目则请来美韩等国的高水平教练,难道能说他们都不爱国吗?
其实,爱国主义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主题、内涵、特点和要求。古代,爱国主义主要是同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抗腐败统治和封建专制斗争相联;近代,爱国主义表现为救亡图存;新中国建立后,爱国主义则表现为报效国家。
当今,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出理性思维、开放心态、发展眼光和包容胸怀。具体表现应该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浪潮中,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现实中,探索构成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新内容。
团结统一,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间有过矛盾和战争,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逐步走向统一。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的团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热爱和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怀和追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优秀品格的体现,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也符合和平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
传统文化热席卷全国,不少学校开起了国学课,体现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欣赏。那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到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哪些营养?我们又该如何做好传承者和弘扬者呢?
千百年来,岳母刺字的故事流传至今,“精忠报国”激励了无数热血男儿。和平年代,爱国主义传统是如何传承的?除了忧患意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还有哪些特点?
电影《钱学森》重现了钱学森的昔日风采与毕生传奇。我们看到了钱学森的爱国理想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为什么说只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更好地实现爱国主义的理想呢?
1957年至2008年,中国共向123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2547名教练。前几年,郎平曾执教美国排球队战胜中国女排,引发争论。那么,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又有哪些新的要求和内涵呢?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明德修身之本、以德治国之基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境界,同时也规定了社会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既是个人修身之根本,也是民族精神之精髓,更是以德治国之基础。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个人修身之本
人和动物的区别,首先是能否劳动,但要想成为真正的人,还应该具有精神和道德层面的要求。“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告诉我们,要做好人、做君子,关键在于克制同于禽兽的部分而保存发扬那“几希”的人性。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不能为人”。那么,荣辱观对于个人修身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荣辱观是修身之本,“不知荣辱则不能成人”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说明个人的道德修养特别是为政者的道德修养,直接关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危。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全体公民自觉树立和实践,只有每个人都坚持从自身做起,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有坚实的基础。
2012年“五四”青年节之际,胡锦涛总书记给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其中一点就是希望广大青年坚持高尚品行,应该主动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列,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
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尽管历经数千年的改朝换代,近代更是多次遭受外强入侵,但直到现在,中华民族仍然保持着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大一统局面。其背后,荣辱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古圣先贤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同样重要的地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烈品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士气节,“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的先烈情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政治操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生死决绝,都是古圣先贤荣辱观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社会是互动关系。民族的传统和精神对于大多数个人的荣辱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无数个人的荣辱观又会通过历史积淀在民族的传统和精神中。
荣辱观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关系到民族精神的构建,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真正的中国人看来,知荣明耻的精神是永垂史册、光耀千秋的。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通过共同的价值尺度,引导和帮助人们约束自我言行,提升道德境界,提高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识别美丑的能力,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在全社会形成。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德治国的一剂良药
自古以来,荣辱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就是不同凡响的激流,尚荣知耻、弃恶从善,从来就是为世人所称颂的优良美德。《论语》里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孔子把知耻的分量和作用看得很重,已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高度了。
荣辱观是以德治国之基础。任何个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环境中生活的,趋荣避辱不仅关系个人的修身品行,而且关系国家命运和他人利益。对于有着悠久文化和道德传统的中国,社会主义荣辱观便是以德治国的一剂良药、一块坚石。建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力。
半个世纪以前,西方一些思想家已经认识到,由于西方现代法律体系缺乏对道德的关注,致使许多社会问题在法制健全的情况下仍无法解决,他们开出的处方正是学习中华法系,在法律中引入更多的道德因素。
而要想夯实以德治国这个基础,制度安排是首先要保障的。制度导向和价值导向要一致,要以荣辱观的价值坐标来引领制度建设。各行各业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法律制度建设、纪律制度建设、日常管理制度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合理科学的奖惩赏罚体系。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鼓励人们“趋荣避耻”
心理学家爱伯斯坦发现,大约有2/3的人携带着利他基因。生物学观点认为,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的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就行为科学而言,在趋社会感情的驱使下,人会做出强烈互惠的行为。而从哲学角度来看,利他是间接的自利,是更为深刻、更为持久的自利。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也说:“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综合看来,人既有自利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
社会主义荣辱观鼓励人们“趋荣避耻”,是符合人性的,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它的作用就是适应多数人发挥利他秉性的需要,唤醒少数秉性自私自利者的“良善”。
如果只靠制度来约束,必然会产生“民免而无耻”的局面;唯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百姓才会有羞耻感,并能自觉纠正错误,通过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心来发挥其内在动力,达到社会的平衡与协调。
西方人其实也有自己的荣辱观。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作家,美利坚合众国缔造者之一、美国独立运动先驱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象征着美国精神的人物提出的十三项美德,也是对“人性天生自私”理论的还击。他认为,只有摈弃制度,修炼自己,才能具有节制、勤劳、公正、中庸、谦虚等美德。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人是利己与利他的综合体,不能靠牺牲别人来发展自己,只有互惠利他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古至今,有很多楷模值得我们学习。新时期基层宣传干部的好榜样周恩义退休前是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委宣传部长,他曾经四次让职,把升迁机会都留给了年轻人。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却一直巍然屹立于东方,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力量呢?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世界26个主要民族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最优秀的,将是人类未来最美好和永恒的新文化。
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共评出省级道德模范4934名,地市级道德模范23543名。中国文明网上有3256位“身边好人”上榜。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深入人心,那么它对国家的兴衰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西方有理论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只有依靠后天的制度才能约束。“经济人”理论也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自私是“经济人”的副产品。这些说法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悖吗?
中华民族的改革创新精神深深影响中国和世界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积极进取的思想品格,这不仅影响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当代中国;不仅影响中国,也广泛影响世界。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供了基础,找到了空间。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马克思主义者就是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活力的改革创新者。
一、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积极进取的思想品格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积极进取的思想品格,其中的“日新”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素材。《周易》曰:“日新之为盛德。”《礼记》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句。程颢、程颐则教诲后人:“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在这种坚忍不拔、与时俱进传统的推动下,中华民族不仅以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伟大创造闻名于世,还以不断变革创新的实践彪炳人类制度创新史,政治改革有“商鞅变法”,军事变革有“胡服骑射”,官吏选拔制度有“科举制”,不一而足。
中华民族是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个古老而又年轻、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民族。许多学者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勇敢地吸收外来文化,追求流行、时新,与此同时毫不犹豫地抛弃旧有的模式。
胡锦涛同志曾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当今,改革创新已成为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国家建设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正是这种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品格的生动写照。
二、中国近代落后落伍是腐朽的社会制度所致
近代以来一段时间的社会停滞,使得一些人对于中华文明产生怀疑。曾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古老的内陆型中华文明已失去活力,必须转向以海洋型为代表的西方文明。
实际上,通过5000年历史考验,中华文明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向西方文明学习没有问题,问题是怎么学?“全盘西化”、丧失自我是学,“洋为中用”、自我拯救也是学。幸运的是,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在学习中振作了民族精神,通过改革创新,走自我解放道路。
有资料显示,明朝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就约有300项,其中中国占170项,甚至到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仍然占世界首位。种种事实表明,中国近代落后、落伍,并不是中华文明失去活力,而是腐朽的社会制度所致。
封建制度的落后性,在清朝后期尽显。从政治体制来看,封建专制统治禁锢人们的思想,使之不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同时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人“不能睁眼看世界”。而在此时,西方确立了较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冲击了封建主义,使其生产力远远领先当时的中国。
再者,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高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遭到扼杀。
这些才是导致近代中国落伍落后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实践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明的迸发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中国化,在于它不仅同现实国情相符合,还从文化模式中找到结合点,将其变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其中既有一脉相承的传统,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思想,如讲仁义、敬孝悌、重民本、守诚信、求大同等赋予社会主义的内容,推进到崭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而且是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活力的改革创新者。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本身就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就是改革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时代潮流,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要不断改革创新,但同时又要坚持两个重要尺度,即尊重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服务于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只要具备了这两条,改革创新就有了灵魂和基础。
社会主义实践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奠定了基础,万众一心、同心同德,让中华民族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全面推进,使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四、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也广泛地影响着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其中有勾股定理和十进位值制的理论创新,有税收和人才选拔的制度创新,还有陶瓷和铸铁的技术创新。进取精神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更为明显,“与时俱进的改革先行者”黄文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代毕升”、五笔字形发明人王永民等,无不激励着当代中国人。
更重要的是,炎黄子孙的自强不息精神也广泛地影响着世界。炎黄子孙不论到世界上什么地方,都能落地生根,成为推动当地社会进步的活跃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华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细品华人的成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成功,在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为其“撑腰”:首先是对事业执著追求和惊人的顽强毅力。《礼记》曾提倡“敬业乐群”,即专心学业、乐于与他人互帮互学。其次,和睦相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华人身居异地,上无天时,下无地利,唯有尽其所能求得“人和”。只有强调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谐,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再次,因变制胜、善于竞争是华人精神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从华人精英身上,我们看到了炎黄子孙对时代的贡献和担当。
总而言之,为什么我们的进取精神能影响世界,就是因为中华文明这个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012年“五一”前夕,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了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不仅是航空航天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汶川精神等,都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那么,中华民族的进取品格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近年来,反映商帮传奇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崛起于明清时期的商帮对近代金融机构的创新作用巨大。由此可以发现,虽然近代中国落后、落伍,但中华文明中的进取精神并未衰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局面呢?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新华社发表了题为“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的评论员文章。2000多字的评论,“改革开放”4字出现了20次。那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改革创新奠定了基础,找到了空间?
美职篮华裔球员林书豪在全球刮起“林旋风”,表面上他是一夜蹿红,实则与他的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息息相关的。他成功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文化支撑”?为什么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能影响世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方针、目标理想、动力保障、思想基础和兴国之魂,是当今中华民族的信仰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要理解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鲁迅说过,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路可走。太平天国、义和团、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中国就是在经历了无路可走的痛苦后,经过艰苦而漫长的探索,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现在,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赖于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只要资本主义不死,马克思就永远活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自由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走入了死胡同。西方人开始重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以期能从中找到对当下危机的解读,希望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能够挽救这场危机,至少找到希望和启示。
人们之所以认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因为它产生于实践,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因为它始终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进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伟大创造。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通往和谐的道路已经走了大约30年,要达到目标可能还要60年,即使这样,也比美国快。
三、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聚而成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保障
2008年,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获得了洗礼与升华。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三元里抗英到辛亥革命,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特点。固本方能开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既要用爱国主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在新的实践和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古代四大发明到太空之旅,从“两弹一星”精神到北京奥运精神,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停止积极进取的脚步。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成为全社会共识。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精神是信念,更是动力。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聚而成的中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保障。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说:“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来的世界精神,可以成为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
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小悦悦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老年人跌倒了要不要扶起来?2011年,中国人的心灵被触动了。现实提醒人们,社会还不够完美,还需要不断完善。
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说过:“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树立了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道德精神、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核心。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道德引领的作用。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个体修身之根本,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郭明义、吴菊萍、张平宜……一次次的感动再一次印证了以下的结论:在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基础是深厚的,是非标准是分明的,主流道德是向上的。
英国广播公司曾作了一项问卷调查,评选一千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超过牛顿、达尔文而高居榜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方针,具有科学指导力。
2012年,《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轰动。有媒体认为,虎妈热潮的背后,是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关于未来竞争力的一番较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9岁的林浩步履轻松,自然从容。外国人不禁慨叹:“到底是自信的大国了,一个来自灾区的孩子都能如此落落大方。”林浩的表情记录了一段历史,也解读了一种民族精神。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已走过10多年。2011年各网站统计总票数高达3.2亿张,参与投票人数近7000万人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百姓福祉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随着物质家园的日渐殷实,人们更加关照精神与心灵。日渐殷实的物质家园为建设精神家园提供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的灵魂,是秩序的根本,是国家社会前途所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中华民族立“心”。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告别田赋鼎”不仅记录了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的喜悦心情,也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实力。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了四番多,达到5.8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也从1.8%增加到9.3%。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富民强国之路而不得,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仅极大改善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有尊严意味着人格、情感、权利获得尊重。人在物质获得满足、人格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能谈到有尊严、幸福地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内容。
二、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她的心灵
当国人在国外遇到危难时,总能感知国家的意志,感知政府的存在,他会因此为祖国而骄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当奥运圣火在中国点燃时,当中国人首次遨游太空时……这句话成为一种共同的情感表达。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不仅包括对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自豪感,还包括对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自豪感。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预言,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开始,其经济总量可能在2035年超越美国。但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她的心灵,一个没有精神脊梁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站立起来的。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繁荣兴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代代人创造了绵延不断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精神支柱,创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中华儿女拥有广泛的精神追求,培养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心。
厚重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拥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中华民族立“心”
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物质家园的日渐殷实,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与心灵。
对个体来说,失去了正面的精神追求,也就失去了生命行为的意志支撑。一个民族同样如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中华民族立“心”。
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社会有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兴衰成败。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还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显重要与迫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的灵魂,是秩序的根本,是国家、社会的前途所系。
要想支撑一个大国的发展,只能依靠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在社会主义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地位,它与五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源于并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
当一种正确的理论变成千百万人的生命理性、一种高尚的道德变成千百万人的生命担当、一种崇高的理想变成千百万人的内心向往和实践时,这种理论、道德、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无可阻挡的现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就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由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包含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者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一切为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以社会的公正、繁荣、和谐和人民的幸福为价值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源于并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其根本指向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每个中国人都与这个价值体系息息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任务。
“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这是“告别田赋鼎”的部分铭文,河北农民王三妮以铸鼎的方式记录了一段历史。
2007年,外交部网站公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此后不断更新。国家的富强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是中国人”成为骄傲的身份介绍。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包括对传统文化、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的情感认同。
在一项“2011最受关注十大焦点问题”的调查中,“社会道德风气”位列其中。凸显人们在价值多元化、观念多样化背景下寻找“精神家园”的企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中华民族立“心”。
2011年10月,法国社会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已是世界强国之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将其大众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理论的,不是玄奥的,目的在于使这一价值体系在社会成员中达到广泛认同并切实践行。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之根在于日常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在将其大众化,难点在将其大众化,生命力也在将其大众化。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理应起到表率作用
这些年,我们逐渐从独唱的社会转化为复调的社会。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非常迫切地需要明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核心利益和政治选择才能充分地被表达、被评估、被理解。
有学者指出,目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现了“官热民冷、政热经冷、外热内冷”的不良现象。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作为领头雁——各级领导干部应拿出责无旁贷的气概,因为其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影响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正因为如此,领导干部理应起到表率作用。然而,有时候却听到个别领导干部和党员说:“我也是人。”其潜台词是错误难免出现。我们不禁要问:“你是什么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曾说:“在我的心中,共产党人和共产党员是有区别的。在组织上参加党的,都可称为共产党员,但只有那些在思想境界上真正体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才能称得上共产党人。”
领导干部要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就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廉洁自律,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执行者、形象代言人和实践楷模,并通过学习、教育使全体党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制定和实施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党的建设全过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还要建立社会思潮的动态掌握系统和反馈反应机制,及时把握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及其变化。通过体制建设和机制建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在将其大众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在将其大众化,难点在将其大众化,生命力也在将其大众化。那些不是生长在大众心灵上的东西,必然脱离生活,文化价值之花也会变成塑料花,尽管鲜艳,但没有香味。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要通过生动丰富的载体实现价值体系与人民群众的有效对接,让人民群众由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鉴于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
要想达到全体人民的自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需要发挥文化名人和各类模范的引导示范作用。因此,有必要鼓励文化名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以优秀作品和艺术创作鼓舞人的同时,通过加强自律意识,以强大的人格力量和行为魅力,塑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形象,并带动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道德不是自上而下灌输下来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中产生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还有必要通过树立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通过生动形象的鲜活事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念走入生活,以增强它对民众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变得可亲、可信、可行。
此外,还要注重日常实践养成,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设计成各种实践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同时健全各行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使之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制度成为了习惯,理念成为了文化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然就成为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灵魂。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其便于大众接受和传播
提起“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们都熟悉,其原因在于凝练。古今中外的政治文化发展史表明,高度凝练是核心价值观表达的一般规律,便于大众接受和传播。
通俗、凝练、简洁,是文化传播的要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被国民认同和践行,认同是践行的前提,而传播是接受和认同的前提。目前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太理论、太学术、太复杂。要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抽象理论形态和长远目标向公民道德要求、行为准则以及现实阶段目标的转化,就得把它翻译成让民众听得懂、记得牢、做得来的“语言”。
要想解决话语系统问题,首先应构筑分众教育体系,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传播路径,使之逐步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构筑学校教育体系,强调分层次、分阶段,系统安排内容;构筑干部教育体系,强调有重点、有目标,保证教育效果;构筑公民教育体系,强调有载体、全覆盖,融入生活实际。
其次是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特别要以通俗文化产品为载体,通过表达方式的大众化、表现风格的民族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把内容通过百姓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词语或方式表现出来。在这方面,美国大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通过文化产品的不断再生产而得到持续性传播。当今时代,市场能够以巨大的推动力使包含一定价值意义的文化产品不断地被复制、被推广,从而使消费者通过日常消费对其核心价值产生自然而然的认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文艺创作生产的规划指导力度,推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精神文化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
群众是文化的享受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文化不仅能够引导百姓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能够激发他们自主践行。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则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市场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只有把“体”做大做强,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2011年3月以来,辽宁选派1110余名优秀干部,对后进村党组织进行整顿建设。优秀干部的行为及素养对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
在“当代雷锋”郭明义影响下,辽宁省有100多支爱心小分队活跃在各地;周恩义数十年奉献社会、爱岗敬业,给领导干部甚至普通党员树立了标杆;方文墨创造了“文墨精度”,展示了产业工人的新时代风采。他们是模范,也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常人。
《舌尖上的中国》让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大众。在这部既养眼又养胃的文化大餐里面没有生涩的理论和高深的话语,有的只是凝练、通俗、优美而真挚的语言和百姓都能共鸣的故事,因而才获得观众的认同。
用老百姓的话语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理说明白
想把一个深刻的理论体系说明白,该怎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的主张、国家的意志,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是高度一致的。正是这种高度的一致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群众的切身感受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化”
一个体系要被国民认同和践行,并不简单。《周易》中有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以文化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让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说起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我们一定要提及雷锋。雷锋已超越了其肉身的个体,成为一个精神上的符号,承载着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以前,他是一名无产阶级战士,而现在,他可以是北京奥运会用心服务的志愿者,也可以是汶川地震后奔赴灾区的热心人,可以是悄悄修好了一段坑洼之路的那个人,也可以是给不曾谋面的失学儿童汇去自己薪水的那个人……我们品读雷锋,一定不要忘了品读他在帮助别人之后的那种快乐——所谓的和谐社会,不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吗?倾听每一个感动中国的故事,其实就是倾听他们在助人中获得快乐的心灵故事。这种快乐是付出带来的快乐,是任何金钱买不到的,只有高尚的人才能享受到这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棵大树。一棵大树的成长从种子开始,先是生根发芽,然后从泥土中汲取养分,生长,再生长,这个过程也是大树不断反哺泥土的过程,更是大树抓牢泥土,使得泥土不易流失的一个过程。不是任何一粒种子都适合这块泥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一样,它若在大众之中践行,必先获得大众认同,若要获得大众认同,就只有通过一个好的传播方式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单一到立体,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并自觉践行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
不容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本身就是个问题,因为它理论、学术、复杂。但是,我们又必须做好这件事情。其实,只要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传播它说难也不难,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就是一把好钥匙。
“感动中国”已经打造了一种感动文化,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比如电影,为什么很多观众喜欢看进口的美国大片?
2009年,美国电影《阿凡达》一个月的票房收入达21亿美元,而中国宝钢集团2009年的利润是145亿人民币。两者基本相当。《泰坦尼克号》3D版不过是旧片新做,为何又能掀起大片的观影热潮?通俗的文化产品在“以文化人”的阵地上特别起作用,这个阵地我们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就必须以一定的通俗文化产品为载体,通过通俗文化产品表达方式的通俗化、表现风格的民族化、传播手段的时代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文化消费的经常性渠道不断深入人心。必须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走出书斋,融入人民大众的心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能否叫好又叫座,关乎其传播的成败
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不仅是价值的较量,也是经济的角逐。约瑟夫·奈曾言:“柏林墙倒塌之前,已被西方的电视和电影凿得千疮百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通过市场进行文化消费,完成文化选择,满足文化需求。市场是什么?市场一定与需求有连带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不要走进市场已不是个问题,能不能走进市场才是个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和创新各种传播手段,以市场打拼为试金石,把体现党的声音与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把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大众期待相统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基层、进入人们的心灵。
媒体曾经宣传报道了深圳一家拥有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公交地铁全覆盖的户外数字移动电视媒体运营公司,他们做到传播领域全覆盖,还确保了主旋律,在市场经济中做大做强,受到广泛好评。文化生产力与活力的激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有了强有力的依托。
三、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群众是得益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
核心价值体系不等于核心价值观,从“体系”到“观”,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身段,用群众话语来宣传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让人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方面都同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住院期间,哈医大一院门前卖早餐的“张哥”每天都要去医院打探她的消息。张丽莉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学生的壮举感动了太多太多的人。“现在大伙见面第一句就是张丽莉,一想到她的伤势就为她难过……听到她好起来的消息,心里就替她高兴。”“张哥”的感受和好多人一样,“张丽莉见义勇为基金”账户目前已经收到捐款将近1300万元,或许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英雄的爱。张丽莉的英勇行为更在网络上掀起爱的热潮,两位网友创作了《当双腿变成翅膀》《永恒就这样简单》的歌曲,为其而赞。这些,就是群众的语言,其中的所思所感,饱含着最炽热的情怀。
用我们的话语系统讲好中国故事,其核心就是人民群众的声音。一点一滴的中国故事,主讲人是所有中国人,在这里,“人民群众”永远是第一人称。
“老子化胡”的“化”字,包含了教化、感化与转化的意义。“老子化胡”就是以优秀的价值观让人心生尊重,继而向往,进而认同。
有人大代表建议,将“感动中国”人物故事纳入中小学德育课。“感动中国”四个字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赞歌,成为中国人精神上一年一度的“秋收冬藏”。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充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焕发创造活力,才能更好地贴近群众、贴近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民间组织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微公益成长元年,微公益激发了普通公民的慈善热情,展现了积少成多的巨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追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其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至为关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大众化,难点在大众化,生命力也在大众化。没有大众化,就难说实现了核心价值。只有经由大众化的平台中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民群众的有效对接,让人民群众由“知”到“信”再到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地”。
如果把我们国家的健康运行比作人的身体,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人的心脏,而心脏提供的血与氧只有充分到达毛细血管,才能充分滋养人的健康,这个毛细血管,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有学者明确指出,一个社会要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必须实现社会成员的“四个共识”,即利益认同共识、秩序认同共识、政治认同共识和共同理想目标认同共识。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而且还是一种“共享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大众化“落脚”就是“共享的价值”,既有共享,又有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心脏,党员干部是动脉,大众化的过程有赖全身血管健康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应该是主动脉的作用。我们应该创新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到达群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郭明义等,都是用自身的行动来带动身边的人,给人以鼓舞,给人以感召,人民也因此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应以人民群众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重要的精神文化公共品,必须具有两个特征:人人愿意融入,人人可以融入。
网友“文白石”写道:“精神文化公共品创造的源泉来自人民,如果没有扎根大地,扎根基层,扎根一线,又如何能汲取永不枯竭的养分,创造出与群众脉搏一起跳动的文化作品呢?”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更应该“迈开双脚”,走进百姓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在火热的实践中体察伟大时代的变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武装群众并转化为现实力量,前提是理论自身要“实”,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易知、易懂、易信的理论,提高自身的说服力、创造力、感召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们不相信。”原本来自人民利益和愿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远离生活、高高在上,就不易被理解被认同,甚至会引起反感乃至抵触。
近年来各地普遍举办了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国学论坛”“百家讲坛”等,运用演说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品“三国”、颂“党史”等评古论今中传递中华优秀文化及其主流价值观,赢得亿万受众追崇热捧。各地蓬勃兴起的群众文化“激情广场”和“大家唱”活动,更是日益红火,形成一道道亮丽的城乡文明景观。这些活动的共性在于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人在融入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非什么“高难”之事,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人民群众就是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应以人民群众为本,使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受益,确保广大群众能够耳濡目染、心领神会,真切感受到可信可用。
三、以“三贴近”为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体化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为“三贴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向通俗化、大众化,一个大前提就是要“具象化”传播。中央党校一位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象化,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抽象概括的科学理论渗透到典型事例、影视作品、文学艺术、时代楷模、公益广告、人文景观、物化环境、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形象具体的载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抽象概括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具体的生活逻辑。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念走入生活,必须让我们的践行变成大众化的践行,真正接上“地气”,从而带动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分享并受益。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如各行各业的行为准则、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各种类型的礼仪活动等,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设计成实践活动,才能形成有效传播。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文化活动来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让广大群众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
进村,怎么进?进社区,怎么进?进机关,怎么进?进企业,怎么进?进学校,怎么进?实践养成是体系传播的最终路径,以“三贴近”为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体化为家庭道德规范、社区道德规范、行业道德规范和公共道德规范等,使之入脑、入心,才能使其成为大众的基本遵循。
四、在“知”“信”“行”上下工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探索有效途径。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当在“知”“信”“行”上下工夫。
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把一个民族高尚的精神内核展示出来。通过创新传播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树立人民群众的先进典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融入生活中,让人们去感受,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是为“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主要依赖它的实践功效,只有人民群众在践行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才有助于他们在内心深处认同、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才算最终确立起来?主要的表现或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转化为“行”,或者说,是否转化为人民群众普遍的、自觉自愿的选择和追求,是否真正融入、渗透到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思想道德建设日常化、具体化,努力在做细、做小、做实上下工夫,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和主流价值理念,是为“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在于大众。
日前,“鞍钢郭明义”的实名新浪微博粉丝已逾2072万,成为网络上最火爆的道德模范。一个小小的微博,汇聚千万人的心声。郭明义的微博,以大众主动接受、主动追求的形态,成为人们守望精神家园的一个门口。这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传播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一种崭新的形式,成为了网上的“热力之源”。
7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揭开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纪元。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高扬“为人民”的旗帜,则描绘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恢弘蓝图。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超越美食的思考,更带给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回归原点、始终服务人民大众的启示。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小物件 大寄托 28年前学生的成绩单
董忠敏 57岁 大学教授
28年前,我在沈阳一所中学教地理,并第一次担任了班主任。我付出了全部的心血,除了教学和班级管理,还跟学生们一起画画、练字、打篮球。至今,我和当年的学生还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在他们毕业25周年的纪念会上,他们给我颁了一个“最难忘老师奖”。每次看到这些学生当年的成绩单,我就会觉得:付出了就会得到。
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
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及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党员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主体、实践主体和示范主体,只有他们发挥带头作用,把所有共产党员都带动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更加光彩夺目。
一、党员领导干部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
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要想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就要使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对它耳熟能详、入脑入心、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广泛影响其他社会成员积极参与。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在社会角色中居于管理的核心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们不仅是普通党员的带头人,还是人民群众的引领者。一个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好干部,不仅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还会深深影响一方民风。
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做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做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做践行、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这样才能无愧于“公仆”称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
至今,我们还能记得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做成的。”然而如今,我们却时常听到一些人说“共产党员也是人”。面对这样看似有道理实则荒谬的言论,我们不禁要问:“你是什么人?”
你是“共产党人”,这个称谓不但表明了你的身份,更标明了你的品格。如果你把自己看作普通群众,不按党的章程要求自己,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也不配成为群众中的先进分子。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具有比普通党员群众更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追求,全体社会成员才能在感召中跟进。
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而学习教育的重点是,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地位观、权力观和荣辱观。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通过学习教育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制定和实施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体现于具体的工作实践和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才能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党员干部教育全过程。其次,要适应时代需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多采用互动式、谈心式、辩论式、沟通式等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同时,还需做好转化工作。党员干部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熔铸在灵魂中,落实在行动上,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执行者、形象代言人和践行楷模。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是两者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从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到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拓展,而且是对两者内在一致性和互动性的确认。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需要建立社会思潮的动态掌握系统和反馈反应机制,及时把握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及其变化。通过体制机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媒体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群众日常生活、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同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占据舆论主渠道、教育主阵地、公共文化娱乐主要场所,深入人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建全过程,必须把握其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在创新融入理念、创新融入路径、创新融入方法等方面着力探索,同时还需要细化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全过程。
另外,还要加强思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作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加强制度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重点,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他各项建设之中。
从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均引起强烈反响。这些“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虽然身份、经历不同,但他们的言行无不让人动容。
人们总是能记住那些鞠躬尽瘁、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那么,他们是如何影响普通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呢?
党员、干部要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会全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这一新命题,开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