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仁慈的暴君朱棣
14795200000002

第2章 楔子

狂风呼啸,大雨瓢泼。巍峨大殿的金色琉璃瓦上,雨点溅起一片白雾,远远望去,像撒了一屋顶的珍珠。雨水顺着勾檐滴水顺流而下,一霎时大殿掩映在水帘之中……

一溜排开的宫女、宦官们,雕塑般地站立檐廊下,神情肃穆。

屋内,灯火通明,12支白蜡杆粗细的大蜡烛各自蹲守在烛台上,烛花时不时发出“噼啪”爆响。

郑和缓缓抬起头,他感觉到第十三束光亮如逼人的剑气,直刺他内心深处。

偌大的殿内,此时只有君臣二人。

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青春岁月,但略一迟疑,郑和旋即双拳一抱,果断地回答:“万岁,奴才从来没有怨恨过谁!”

“怎么会没有一点怨恨呢?郑和,二十多年前你战败被俘,按照旧例你被阉割为奴,有点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朕赦你无罪,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永乐帝朱棣露出少有的和蔼表情问道。

郑和朗声说:“回万岁爷,奴才真的没有一丝怨言。十几岁时,我好几次从梦中醒来,觉得自己被阉割了,一辈子都完了。那时候确实想不通。可自从到了您的麾下,我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虽然我失去了男儿真身,可您铮铮铁骨、天子气度,都深深影响了我。而且万岁爷您还赐给我国姓,这是多大的荣耀啊。大明朝非但没有苛待我,反而是厚待了我。我既然命中注定了要做奴才,那就要全心全意做奴才,能为我大明朝社稷、为万岁爷效劳,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好,好!郑和啊,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朱棣一把拉起郑和,“来,朕让你看件宝贝。”

郑和碎步紧随朱棣,来到垂挂着黄幔的西墙前站定。

朱棣“哗啦”一声拉开鹅黄色的黄幔:一幅巨大的大明朝疆域图,赫然呈现……

“嚄!”郑和禁不住惊呼一声。

朱棣朗声说:“看,这就是我大明的版图。我要让子孙永永远远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繁衍下去。”

郑和“扑通”一声跪倒,大声说:“但凭万岁驱使,奴才肝脑涂地,万死不辞。”他虽然不知道皇上的意图,但清醒地知道,定是有重大的事情要交付给自己。

朱棣却像老僧入定般久久地盯着疆域图沉思。他一遍遍用手轻柔地抚摸着地图,久经北疆风霜的手指显得格外粗壮。

郑和缓缓抬起头来,见皇上的大手正在东南沿海地带停留,他百思不得其解。

朱棣蓦地回转身,盯着郑和问:“让你出海,你敢吗?”

“出海?”郑和一时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但他对皇帝的忠心让他立刻回答道:“奴才的身子就是皇上的,只要您一声令下,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不知皇上是要奴才去哪里?”

“出访西洋三十国,你办得到吗?”

乍听此言,郑和一下愣住了:出访三十国?这需要多大的船只?大海有多远多深多大,谁心里也没底。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海口夸大了,冷汗直冒。不行,得阻止皇上。郑和再次“咚咚”叩头,说:“皇上,只怕这件事,奴才完不成。”

朱棣没有恼,只反问一句:“有何为难?”

“万岁,您虽然贵为天子,坐拥天下。可茫茫远海,浪高水急,需要多少艘巨大的船只且不说,光是人员怕也得有几千。还有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吃穿住行,这是多大一笔开销?奴才愚钝,弄这么大的声势出海,又不会给我大明朝带来任何好处,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朱棣摆摆手,豪气冲天地说:“郑和,不是几千人,起码要两万人。”

“我的天!这么多人,那得多大的开销啊?”

“哈哈哈……”朱棣猛然用力把手臂一挥,说:“朕是要命你出访西洋,扬我国威,开创前所未有的辽阔疆域,让四海臣服,不能拘泥于小节。开销自然不在小数目,但这是关乎我大明声威和尊严的外交气度,抠唆不得。”

“臣想不通还是小事,万一那么多朝臣一起反对,可怎么办?再说了,为什么非要出海?……”郑和迟疑着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希望借此劝说朱棣改变主意。他知道,朱棣自从登基以来,朝中诸事一直受前朝大臣掣肘。这一下子又要耗费这么一大笔资金,只怕又会给那些大臣们抓住口实,大做文章,因此心里隐隐担忧。

“郑和呀,朕的这个计划是个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朱棣踱步来到龙榻前坐下来,“朕知道,自从命你负责宫中的膳食和宫殿营造以来,你一直做得很好。如果是别人接到这个差事,定然会中饱私囊,而你公正廉洁,所以朕才肯将这个庞大的计划交给你来完成,只是这个计划非常危险。”

郑和急忙说:“万岁,奴才不是怕危险,只求能多为陛下分忧。还有,奴才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出海。”

“那好,朕来给你分析一下当前的局势。”

“现在我朝表面上,已经夺取了天下,可四面还都不安宁。残余的蒙元势力还在顽抗,尤其是帖木儿帝国。你想想看,身后有这么一条恶毒的狼在四处游荡,我大明朝岂不是处在被半包围的状态,几面的陆路都被切断了。可东部和东南沿海,基本没有成规模有实力的敌人,所以朕才决定派你出使西洋,远交近防,展示国力,多方撒网,制约敌人。这样做,有几大好处:一是向各国展示我朝实力,提醒各国勿与前朝余部、蒙元合作,同时向各国展示我朝海军的强大实力,建立军事合作机制;还有一点,通过出使活动,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可以为我朝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另外又可以把我大明丰富的物产赠予他国,开通经商渠道,让他们感受大明的福利,心生感激;再就是通过出海活动,可以震慑海盗势力与倭寇,维护大明渔民利益。郑和,你说,这值得不值得?”

听朱棣这么一说,郑和心潮澎湃,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他激动地说:“万岁考虑得太周全了。是啊,要是蒙古残部对我朝用兵,突然在背后冒出一支奇兵,还不把这些蛮子吓破了胆啊!”

朱棣抑制不住亢奋的情绪,右手一拍大腿说:“还有,你长期在海上航行,本身就是一支流动的军营。谅那些有贼心的宵小之徒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万朝来贺的大好局面,就靠你来为朕实现!”

郑和拍着胸脯保证说:“臣哪怕葬身鱼腹,誓死也要为万岁为大明朝完成出海任务。”

朱棣摇摇头说:“郑和,朕可不允许你有一点闪失。再说,也没有哪个鱼这么大胆,敢吃我大明朝的使者!哈哈哈……”

郑和兴奋地陪着朱棣沉浸在下西洋的设想中。

此时,正是永乐三年(1405年)春夏时节。永乐皇帝朱棣刚刚建立的政权还处于危机四伏的阶段。

看着郑和躬身退到殿外,朱棣推开窗子一看,不知何时狂急的雨水已经停了。他长长地出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郑和,这个忠诚能干的臣子,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下西洋的宏伟计划,无论前路如何凶险。

朱棣清楚地知道朝臣是如何议论他的。很多人说他嗜血残暴,冰冷无情。为此,登基之初他着实苦恼过一阵子,可他始终认为:当一个皇帝,对敢于蔑视、轻视皇权的人,必须要痛下杀手,斩草除根。否则,便是养虎为患,遗患无穷。

他随手翻动着奏折。

一份湖广上报灾荒的奏折进入了他的视野……看罢,他把奏折扔在地上:此等庸官、昏官不杀,黎民百姓能有好日子吗?

朱棣对着值守的宦官大喊一声:“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