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理论河的跋涉
14801800000003

第3章 社会篇

“中国震撼”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

——读《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包括学术界、思想界在内的世界许多人都把眼光投向东方,关注着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确,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人均4000多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人们要问,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这种奇迹般的变化,魔力在哪里、奥秘在哪里?这是个“时代之谜”,揭示谜底就像魔法一样吸引着所有关注和瞩目中国的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以下简称《中国震撼》)一书,给出了自己探究中国崛起之谜的答案。对于这个答案或许会有不同看法和评说,但在思想界、学术界乃至社会生活中所引起的冲击和热议则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在对中国的发展持有种种顽固偏见和肤浅短视的议论那里,也不失是一个“震撼”。

“中国震撼”首先来自中国的崛起。《中国震撼》一书,开篇之首,就以翔实的资料和确凿的事实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客观实在。尽管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紧约束、权钱交易腐败等种种问题,尽管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想法,尽管抱有偏见和别有用心的“唱衰中国”的声音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来自中国发展和崛起的震撼,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读完《中国震撼》一书,会很自然得出以下三点感悟。

一是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幅员辽阔、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振兴和崛起,无疑是一个时代前沿的大课题。这个课题本身就具有难以比照的巨大吸引力。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用说是始于当代,但作者分析探究的眼光并不固着于当代的几十年,也不固着于近代以来的上百年,而是把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置放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因而有了“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主题。这个主题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着没有中断的五千多年文明历史而又在现代发展崛起的国家,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正如作者所讲:“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那么,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什么方式的崛起?是一种和平发展的崛起。这是产生中国震撼的第一个冲击波。该书在阅览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历史轨迹之后写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史实确实如此。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崛起哪一个不是充满侵略、战争、屠杀、征服、奴役,是不光彩的、血与火崛起的历史。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则完全不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复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外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对内是倾力建设和谐社会,这不就是当代文明的最重要内涵和标志!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文明发展的道路,这取决于中国的国策方针,取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决于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但也取决于中国几千年热爱和平的文明历史传统。显而易见,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和平发展的崛起,是一种发展文明的崛起。所以,“中国震撼”首先是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

二是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中国震撼》一书认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并把中国发展模式概括为八大特点,即“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强调“这些特点是我对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显然,在作者那里,中国模式及其八大特点指的就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发展经验的基本概括,在这里,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是相通的,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指代称谓。应该讲,经过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找到和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积累和凝聚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创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概括的,中国的成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个概括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的科学凝练的总结,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历史的鲜明显著的区别。蕴含其中的主要原则、成功经验和基本特征,尽可以开掘和丰富,尽可以有或多或少的不同解读,但其核心和精髓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比如:书中用“实践理性”来表述的实事求是,以及政府作用、社会稳定、注重民生、渐进改革、对外开放,等等。这些原则和经验,在研究和讨论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境内外学术界、思想界就不断地被提到、被阐述。为什么用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中国经验的基本原则所概括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竟那样的相同相似、大同小异,原因就在于研究立场的公正客观、理性良知,就在于受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的制约和决定。只要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考察研究当代中国,就会走到一起,就会形成较多的共识。比如讲到政府的作用,作者说:“中国的超大型的规模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每年一个短短的春运就有超过20亿的人次上路。2010年春运的客运流达到25亿人次。”“这意味着把美洲、欧洲和非洲的人口在一个月内挪动了一下。除了像中国这样一个比较高效运转的政府体制外,没有任何一种体制可以处理这种挑战。”这样的论证应该说是有力有理,令人信服的。其实,春运还不是最大最难的事情,中国的底子薄、基础差、资源紧缺、发展不平衡,人口13亿多,又处于转轨变型的深刻变革中,吃穿住行、柴米油盐哪一样事情不大不难!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洪灾、旱灾等,筹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洲运动会等,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事大事。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组织,要办大事、难事、喜事、急事是不可想象的,其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此外,作者也指出,不能把中国模式绝对化、封闭化、凝固化,要作为不断开放、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来看待,这和不能把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绝对化、封闭化、凝固化的道理是一样的。由此可见,“中国震撼”又是中国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

三是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还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也就是一种政治价值观念的崛起。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确实如此,中国的崛起,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也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及其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建设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目标,我们也矢志不渝地为之而奋斗。只要不是无知,只要不抱偏见,就会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民主政治、平等自由、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长足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人权观、自由平等观,这是不能否认的,也是难以抹杀的。但问题是,总有些人格外钟情偏爱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以及附着其上的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观念,把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其价值观念绝对化、神圣化,顶礼膜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这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坚定不移的。但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和实际。不顾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试图机械照搬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念,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行不通的。正如作者写的:“中国这种‘文明型国家’,如果采用西方政治模式,自己的优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整个国家就会走向崩溃。”“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表明:不管什么政治制度,最后一定要落实到‘良政’才行,落实到中国人讲的‘以人为本’、‘励精图治’才行。”“中国人认为无论是什么制度,最终都必须体现在是否能够实现良政上,体现在自己人民的满意和认同之上,并认为这才是民主的实质。”这些关于良政更为重要、更能体现民主实质的论述,是富有很大启发意义的。尤其作者告诫:“不被西方话语忽悠。”“西方多党民主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游戏民主’,其特点是把民主等同于竞选,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把政治营销等同于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谋略、拼形象、拼演艺表演。”作为走过100多个国家、专注研究现实政治的作者,特别是亲眼看到了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给某些国家带来“散、软、短、泛、粹”的民主综合征以及经济社会陷入停滞倒退的困境,他关于民主问题的告诫和论述是在比较鉴别中选择,更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显而易见,“中国震撼”同时还是中国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

(原载于《人民日报》2011年4月11日)

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然,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作为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来概括、来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简称为中国道路,这条道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就起步探索,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取得发展奇迹和辉煌成就的成功之路,而且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通途大道。

中国历史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曾经是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随之而来的则是面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性课题。这一历史性课题,也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然而,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同样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一个是长期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和考验的严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一个是国家人口众多、贫困落后、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处于欠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经济社会落后、外部环境挑战频频的东方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异常艰难的时代课题。解决这一历史性的时代课题,既没有书本的现成答案,也没有可资援引的现实范例,只有从我们的脚下走出一条路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历尽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历尽种种的弯路、挫折和失误,历尽数不清的付出和劳作,最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不仅仅说明过去的艰难和辉煌,也昭示着未来的光明和前景:这就是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实现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苦苦追求的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有过简洁经典的表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中可以看到,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赫然在目,是其核心内容。可以说,没有或者没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这既是理论的逻辑,也是历史的逻辑。面对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想起哲人黑格尔的一句精彩的话,即同样一句话,从稚嫩的孩童嘴里和饱经沧桑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含义是不一样的。历经新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风雨雨和砥砺奋进,回过头来看看邓小平同志说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句再朴实不过的话,我们不能不深感其中的分量之重、意义之深、内涵之精辟,的确是令人感慨、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也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坚持中国道路,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理应要把经济建设的发展置于一切的首位,而且,社会主义要取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首要的也是拥有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然而这些道理,我们是在经过包括“十年动乱”在内的改革开放前较长时间的艰难探索之后,才真正领悟其内在的含义和所具有的力量。尤其面对13亿多人口、长期受贫困落后困扰的国情,我们更深感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正因如此,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一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也始终把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由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民生产总值人均5000多美元,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问题在于面对已有的巨大发展成绩,还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不要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应该说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尽管发展成绩是巨大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按13亿多人口的人均算,我们仍在世界排名的100名以后。尽管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按照国际贫困线的标准,我们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总之,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落后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欠发达的发展中大国的属性没有变,面临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也没有变。所有这些,决定了在今后的发展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发展的时代主题不能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一以贯之、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这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核心理念。

问题还在于,面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要不要淡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不要放慢发展或停下发展来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应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也必须靠发展来解决,舍此,没有其他出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虽然有历史的、自然的、体制机制的、社会的等多方面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充分、不充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展的财富、发展的资源、发展的实力还不足以使我们得心应手地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所以,发展的时代主题不能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接踵而来的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在这里必须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新的起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正因如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成为时代的新期待、新要求。也正因如此,我们说坚持科学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的必然要求。当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理念。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使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不仅使改革开放置身于变革的经济社会之中和变化的中国环境之下,而且也推动着人们对改革开放认识的深化和提升。

一是要突出改革措施的整体性和顶层设计。人们常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进入深水区,面对很多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之所以这样讲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更加紧密、更加频繁,常常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很多事物处在选择的两难境地。因此,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更要注重相互照应,统筹兼顾,突出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改革措施的单兵突进和单项深入已不再可行。比如,着眼经济改革时,既要考虑发展的速度,又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着眼能源、水电等资源价格改革时,既要考虑市场机制、行业利益,又要考虑社会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承受能力;着眼住房改革时,既要考虑房地产业的利益和发展,又要考虑社会大众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房屋需求和承受能力;着眼城乡统筹改革时,既要考虑缩小城乡差别,又要考虑实际的财力物力;着眼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时,既要考虑社会的广覆盖,又要考虑保障的基本标准;着眼计划生育改革时,既要考虑防止人口过快增长,又要考虑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现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讲,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这实际就是在讲改革措施的整体性。这一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更加突出。改革措施的整体性,就包括突出改革措施的顶层设计。因为,整体性就是全局性,只有站在顶层、来自顶层的设计才能体现整体性和全局性。登高才能望远,才能俯视全局和整体,这只有在顶层才能做到,也只有顶层才能摆脱局部的束缚和影响,更好地体现整体性。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大凡取得巨大成效的范例都充分说明了这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突出改革措施整体性和顶层设计的重要启示。

二是要突出改革措施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这个问题是从上个问题引申而来的。突出改革措施的整体性和顶层设计,不是说要有一个一揽子的改革方案,也不是说要把改革方案设计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而是说出台改革措施时,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尽可能照顾周全,不要解决一个问题带来很多或一系列问题,防止片面性。比如,推进住房商品化改革,发展房地产业,一方面要有针对高收入人群的高端商品房,另一方面也要有足够量的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水电资源价格改革措施,一方面要通过价格杠杆体现水电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要有对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体的救助补偿措施。再比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市场竞争法则,优胜劣汰,但对于孤寡病弱残疾人员就不能照搬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而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孤寡病弱残疾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社会福利水平和人格尊严。实际上,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协调的改革措施,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坚持中国道路,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理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改革前后的中国发展道路是个整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相互统一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巩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经济领域,我们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和生机。在政治领域,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文化领域,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而易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

在当前新的历史阶段、新的环境条件下,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大力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从严治党,建立和实行铁的纪律,巩固和发挥党的巨大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使党走在时代前列,夯实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断加大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里要提醒的是,发展中产生的民生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不仅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而且还要明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和阻碍进一步的发展,影响和阻碍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民生问题更多涉及的是社会公平问题,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各方面权益保障问题。发展的效率来自经济领域,这是自不待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和生机,带来了快速的发展效率,但同时也产生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地区、人群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不是隔绝疏离的。社会成员,在经济领域可以是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在社会领域就是社会公民;人是经济领域和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因素。如果民生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过于突出,而且解决不力,势必会影响作为社会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核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必将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效率。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历史中这样的教训也不少,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的。不能把民生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外,不能把公平问题看成发展效率以外的问题。公平因素既可以成为发展效率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发展效率的阻力,关键看如何辩证处理。所以,我们更加注重解决不公平问题,加大解决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仅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会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效率。一个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个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也是赢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正是因为如此,中国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显示出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大生命力。

(原载于《文汇报》2012年8月29日第12版)

关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几个问题

一、“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内涵

“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不是从来固有的理念,也不是头脑自生的概念,它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任何概念理念、思想论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概括和说明。从这个视角看问题,“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无非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解读和阐述。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包括学术界、思想界在内的世界许多人都把眼光投向东方,关注着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确,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人均5400多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正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人们有理由要问,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这种奇迹般的变化,原因在哪里、经验在哪里?由此,引发了此起彼伏的各种讨论议论,出版的报刊书籍也目不暇接,归结起来大都集中在什么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这个时代课题上。

显然,“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主要指的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发展经验的基本概括。在这里,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是相通的,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指代称谓,是借用自然科学、工程物理学上的“模式”这一概念来描述中国发展的社会历史现象。应该讲,经过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找到和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积累和凝聚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创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发展历史的科学凝练和总结,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显著区别。蕴含其中的主要原则、成功经验和基本特征,尽可以有或多或少的不同解读,但其核心和精髓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比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核心原则,改革发展稳定的统筹协调,民生优先的社会建设和管理,独立自主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等等。这些基本经验,在研究和讨论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境内外学术界、思想界不断被提到、被阐述。用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中国经验的基本原则所概括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很多是相同相似、大同小异的,原因就在于只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考察研究当代中国,立场公正客观,就会走到一起,就会形成较多的共识。

当然,也不能把包括中国模式在内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绝对化、封闭化、凝固化,要作为不断开放、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来看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未被认识或基本上未被认识的领域和规律,还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还有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和困难。即使原有的情况熟悉了,原有的问题解决了,还会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产生,这是层出不穷的过程。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去学习、去探索、去解决,这既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发展丰富的现实基础,也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开放充实的巨大动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就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关系

中国历史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曾经是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随之而来的则是面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性课题。这一历史性课题,也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然而,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同样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一个是长期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和考验的严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一个是国家人口众多、贫困落后、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处于欠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经济社会落后、外部环境挑战频频的东方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异常艰难的时代课题。解决这一历史性的时代课题,既没有书本的现成答案,也没有可资援引的现实范例,只有从我们的脚下走出一条路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历尽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历尽种种的弯路、挫折和失误,历尽数不尽的付出和劳作,最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不仅说明过去的艰难和辉煌,也昭示着未来的光明和前景:这就是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实现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苦苦追求的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有过简洁经典的表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中可以看到,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赫然在目,是其核心内容。可以说,没有或者没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这既是理论的逻辑,也是历史的逻辑。这同时也说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核心理念是: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理应要把经济建设的发展置于一切的首位;而且社会主义要取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首要的也是拥有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然而这些道理,我们是在经过包括“十年动乱”在内的改革开放前较长时间的艰难探索之后,才真正领悟其内在的含义和所具有的力量。尤其面对13亿多人口、长期受贫困落后困扰的国情,我们更深感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一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也始终把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由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原因。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使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当前要突出改革措施的整体性和顶层设计。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更加紧密、更加频繁,常常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很多事物处在选择的两难境地。因此,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更要注重相互照应,统筹兼顾,突出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改革措施的单兵突进和单项深入已不再可行。比如,着眼经济改革时,既要考虑发展的速度,又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着眼能源、水电等资源价格改革时,既要考虑市场机制、行业利益,又要考虑社会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承受能力;着眼住房改革时,既要考虑房地产业的利益和发展,又要考虑社会大众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房屋需求和承受能力;着眼城乡统筹改革时,既要考虑缩小城乡差别,又要考虑实际的财力物力;着眼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时,既要考虑社会的广覆盖,又要考虑保障的基本标准;着眼计划生育改革时,既要考虑防止人口过快增长,又要考虑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现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突出改革措施的整体性,就包括突出改革措施的顶层设计。因为,整体性就是全局性,只有站在顶层、来自顶层的设计才能体现整体性和全局性。登高才能望远,才能俯视全局和整体,这只有在顶层才能做到,也只有顶层才能摆脱局部的束缚和影响,更好地体现整体性。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大凡取得巨大成效的范例都充分说明了这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突出改革措施整体性和顶层设计的重要启示。

——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改革前后的中国发展道路是一个整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相互统一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绩,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巩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经济领域,我们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和生机。在政治领域,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文化领域,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而易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

三、如何看待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现代化是和工业化同时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再加上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因素,我们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历经工业化、现代化的上百年和几百年中渐次出现的不同阶段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交织出现在我们的现阶段,盘根错节、缠绕叠加。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多发等等问题。概括地讲,就是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的稳定性、和谐性问题日益突出。

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靠改革发展来解决,舍此,没有其他出路。面对的这些问题,虽然有历史的、自然的、体制机制的、社会的等多方面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充分、不充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展的财富、发展的资源、发展的实力还不足以使我们得心应手地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所以,改革发展的时代主题不能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变。

尤其要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新的起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成为时代的新期待、新要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坚持科学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的必然要求。当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唯其如此,才能更好解决接踵而来的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要提醒的是,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民生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不仅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而且还要明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和阻碍进一步的发展,影响和阻碍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民生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过于突出,而且解决不力,势必会影响作为社会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核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必将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效率。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历史中这样的教训也不少,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的。不能把民生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外,不能把公平问题看成发展效率以外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断加大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个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一个是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也是赢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优势,正是因为如此,中国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显示出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大生命力。

四、如何加强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提高我在发展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

我们常讲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还有一句话也要讲,就是世界的发展影响中国,中国的发展影响世界。立足这点来看,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发展模式,不仅属于中国的,同时也归属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是属于世界发展历史进程的。

这里至少有三点值得重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我在发展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

一是从中国发展经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的发展,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一句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型现代化的科学发展。这种新型现代化的科学发展使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避免了传统现代化发展带来的贫富分化、矛盾激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弯路,突破了欠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中等收入陷阱”等困境,正确回答了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我国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要求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应该讲,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世界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二是从中国发展经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大国的崛起都是充满侵略、战争、屠杀、征服、奴役,是不光彩的、血与火的崛起的历史。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则完全不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复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外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对内是倾力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当代文明的最重要内涵和标志!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文明发展的道路,这取决于中国的国策方针、取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决于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同时也取决于中国几千年热爱和平的文明历史传统。应该讲,这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世界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三是从中国发展经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话语系统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也是思想文化、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思想文化和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及其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建设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思想道德、民主政治、平等自由、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长足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观、人权观、自由平等观等先进文化观念,这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应该讲,这同样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世界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原载于《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第12期)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发展的历史大趋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和瞩目,就在于深刻论述和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毫无疑问,“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此次全会的鲜明标志,是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而且也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是不言而喻的,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则是鲜明的重要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值得我们认真深思和学习领会,这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基点。

——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和任务,首先在于现实的客观需要。大家知道,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民经济人均5600多美元,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原因,这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给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正如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之后,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和成长的烦恼。我们的现代化是和工业化同时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再加上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因素,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历经工业化、现代化的上百年和几百年中渐次出现的不同阶段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出现在我们的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多发等问题接踵而来。特别是这些矛盾和问题,往往错综复杂、新旧交织、盘根错节、缠绕叠加,使得我们处于“两难”的选择。着眼经济改革时,既要考虑发展的速度,又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着眼推进城镇化时,既要考虑打破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又要考虑大中小城市的承载和容纳能力;着眼城乡统筹改革时,既要考虑缩小城乡差别,又要考虑实际的财力物力;着眼能源、水电等资源价格改革时,既要考虑市场机制、行业利益,又要考虑社会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承受能力;着眼住房改革时,既要考虑房地产业的利益和发展,又要考虑中低收入人群的房屋需求和承受能力;着眼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时,既要考虑社会的广覆盖,又要考虑保障的基本标准;着眼计划生育改革时,既要考虑防止人口过快增长,又要考虑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现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局面,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必须注重相互照应,统筹兼顾,突出全面性,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能顾此失彼。尤其是面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攻艰克难、涉险迈坎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决定了要以更大的决心、智慧和力度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靠全面深化改革赢得发展的新优势。因此很清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绝不是主观头脑的产物,也不是感情方面的偏好,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适应客观现实需要的结果,是深深植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之上的,是我们党应对新情况、新挑战,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们幸福中国梦的有力回应。

——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和任务,还在于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含纳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开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从那时算起的。以这以后的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和届中的全会为例,回顾梳理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根据一个时期或阶段的形势和任务,都曾分别就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过论述和部署。比如,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述确立了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方针政策:1987年的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议程,讨论和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方向;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和新举措;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2009年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分别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就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部署。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作出部署。2008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和确立了完善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方针政策。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以上简述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在35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不管国内环境条件怎样变化,也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始终是我们党历届代表大会和届中全会的重要内容,是一以贯之、毫不动摇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的主题始终不变,始终伴随着中国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的发展;二是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环境,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改革开放在不同时期或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党适时召开全会审议和部署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三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由浅入深、由乡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不断向政治领域、社会管理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党的建设领域、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等拓展,范围越来越广,领域越来越宽,力度也越来越大。

联系对比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来看,尽管我们党也始终强调改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全面的,但讨论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文件,突出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应该说是第一次,从而使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时代特征十分鲜明。我们一方面看到,全会通过的《决定》,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彰显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的决心、信心和新的自觉;另一方面也看到,全会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系统部署了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毫无疑问是党根据当前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但同时从历史的回顾和梳理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重大决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从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单项到多项再到全面的深化的发展过程,标志着改革领域的不断拓展、不断深入,直到今天呈现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大强度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特征。这一时代特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兴旺壮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反映,体现了历史和现实中的改革开放,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改革的实践呈现由浅入深、不断拓展直至今天全面深化的历史进程。何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破除思想观念僵化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生产力从来都是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力。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某些重要环节的调整,引起生产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某些重要领域、上层建筑某些重要方面的变革。正是从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和发展,我们党始终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时并积极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观念变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诸多领域的改革,使不同领域的改革相互促进、彼此协调、共同发展,由此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今天的“五位一体”的战略总体布局。三中全会《决定》明确阐述了这点,指出:我们党“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历史进程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引领全面改革的深化。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没有重点,重点是什么?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里的关键在于“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显而易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龙头工程、引领工程,是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位置,是牵一发动全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这是一个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一方面,政府行政管理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存在着管得多、管得滥的“越位”问题,造成市场和社会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面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多样化的人群,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任务很重。特别是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国情,所赋予政府的行政管理重任和责任,更要远远大于和超过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和成熟的国家。既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又要保持经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政府行政管理举措得当,事半功倍,举措失当,事倍功半,无论正面看还是负面看,都说明行政管理的作用举足轻重、改革至关紧要。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突出自我变革的意识和责任,这是由政府所处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位置所决定的。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社会的改革需要政府的主导、引领和组织实施,另一方面随着诸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日益突出,政府管理体制已成为改革的对象;一方面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能的加大彰显政府行政管理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经济社会活力,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也同样加大了政府行政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政府管理要按照效率和公平原则调整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的部门和人员也处在利益格局的调整之中,面临很多诱惑,以权谋私的风险加大,廉洁自律的要求更高。由此可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很多、焦点集中,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这种客观情势,决定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要积极推动,而且要有自我改革的意识和责任。在各种矛盾交织的复杂情况下,在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下推进改革,就更加需要强调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自我改革意识和责任。只有政府加大行政管理体制自我改革的意识和责任,担当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角和重任,才能破除和克服各种思想障碍和其他障碍,积极而稳妥地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好政府行政管理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既简政放权,市场能办的交给市场,社会能办的交给社会,增强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又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管到位,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的秩序,唱好唱响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这台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头大戏,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动力和保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全面改革和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原载于《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2月)

道路决定前途命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时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是以往改革的继承和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同时着重强调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这毫无疑问对于我们开辟未来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部署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着重强调道路问题,强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因为道路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得失成败、进而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关键。

我们的改革开放实践是成功的,重要经验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一起成为我们党90多年来艰苦奋斗的最主要的成就。众所周知,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人们要问:为什么改革开放会有这样神奇的力量?为什么当代中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答案很清楚,就在于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概括了这条道路,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显而易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改革开放的历史中走出来的,同时又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讲道:“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这是千真万确的,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改革开放中,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我们的文化传统独特,历史命运独特,基本国情独特,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必然是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绝不会同于、也不能照搬其他国家走过的道路。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任务极为艰巨。我们肯定要学习借鉴国外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好经验、好做法,但同样肯定的是,不能照抄照搬,依样画葫芦。我国人口众多、贫困落后、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长期处于欠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又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风险和考验,这就是我们的独特国情。在这样的独特国情下,如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反腐倡廉;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现实中也没有具体范例,必须靠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从自己的脚下走出一条路来。这就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能够成功开辟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在35年的改革开放中,我们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开拓进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联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再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我们备感改革开放成功实践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至关重要。“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这就是历史给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而易见,来自于改革开放实践的这一重要成功经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清楚地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举措,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实际上,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相互依存,不可割裂,有机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在新形势下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要求,结合学习贯彻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要突出强调两点:

一是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举措。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已成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义和核心内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正是从这点出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宣示和重大举措。

我们有“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个是到建党100周年,即2020年左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再一个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即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时间表和任务书,也是我们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重任。但不能不看到,在我们面前横亘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多发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怎么办?一句话,靠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正是站在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我们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带动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是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鲜明主题。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宣示和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信心和高度自觉,同时也宣示和体现了面向未来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信心和高度自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主题。因此,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这次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一定要看到,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深刻变化的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展开的,面临着体制机制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各种思潮的激荡冲击和外部环境的风险挑战。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方面要以历史担当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另一方面必须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坚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经济领域,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充分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不能走私有化的邪路,也不能走“纯而又纯”公有制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政治领域,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决不能搞多党竞选、三权分立、两院制等西方那一套政治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思想文化领域,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环境领域,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建设领域,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和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体制机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摆脱党的领导,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从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尽管改革的领域不同,尽管不同领域的改革措施和要求不同,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自信则是共同的,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原载于《人民日报》2014年1月30日)

中国道路的历史与未来

——读《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一书的思考

近日,读到程中原写的《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一书,引发了不少联想和思考,想到了中国道路的历史与未来。中国道路是简称,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怎么来的?怎么成为热点?又如何引领我们走向现代化,走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问题确实值得人们关心和关注。

中国道路的由来

谈中国道路的历史,至少要讲三点:

——中国道路凸显于中国发展奇迹。现在,国内国外都在争说“中国道路”,这已是个热点。但这个热点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一些思想家、学问家的兴趣偏好,而是来源于当代中国的实践。改革开放30多年,一路走来,质疑和唱衰中国的声音似乎没有间断过,中国也的确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风险,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在崛起,而且崛起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成效之显著,堪称一个奇迹。

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人均已6000多美元。经济增长的速度比世界增长速度高1.5倍,比工业发达国家高2倍,用不到工业发达国家1/3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伴随而来的中国元素、中国成分、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彰显,分量越来越重,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任何人都难以否定的。

面对中国崛起的事实,人们自然要问,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奇迹般的变化,原因在哪里、经验在哪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一句话,是中国发展奇迹凸显了中国道路,这就是争说“中国道路”的根源。“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尽管用语不同,但无非都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理论解读和诠释。可见,中国道路是植根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土壤之中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客观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是理论的阐释和论证,历史的逻辑和理论的逻辑是一致的。

——中国道路创立于历史的接力探索之中。毫无疑问,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中成功开创的,但却有其渊源历史和探索发展,简言之,是和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紧密相连的,是和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紧密相连的。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其间虽经历了挫折和失误,但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历史转折,作出了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在国内外十分复杂的形势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难看到,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以贯之、接力探索的产物,但同时又是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前后接续、一脉相承、渊源相继的,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可割裂的历史进程。

——中国道路立足于中国国情这一最大实际。中国道路之所以引领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强国富民之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之路,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立足中国国情这是中国道路最核心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根本原因就是从实际出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革命是这样,建设和改革也同样是这样。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是什么?就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坚持中国正确发展道路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断深化、拓展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了凝练精辟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论述,充分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彰显了我们坚持中国道路的高度自觉性和坚定性。

中国道路的展望

历史启示未来,也昭示未来。中国道路的由来,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中国道路的开创历尽了筚路蓝缕的艰难困苦、历尽了数不尽的各种代价,是来之不易的,必须倍加珍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面对建成全面小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要知道,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还会有不少的沟沟坎坎和艰难险阻,特别是要警惕防止滑入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中国道路不动摇,就必然会有一个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我们矢志不移砥砺前行的坚定方向。在这里,也要讲三点: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坚持中国道路的基本要义和核心内容。正是从这点出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未来作出了重要宣示和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依然任重道远。在我们面前,有“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但同时也横亘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多发等。怎么办?一句话,靠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正是站在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我们深刻剖析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这既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成功历史经验,也是坚持中国道路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奋力开创中国道路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相互依存的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偏废,是新形势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要明白,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深刻变化的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展开的,面临着体制机制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各种思潮的激荡冲击和外部环境的风险挑战。中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方面要以历史担当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另一方面又要有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定力不动摇,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底线不退让。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的改革方向。

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需要。在取得全国政权的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说:“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必须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一些共产党人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但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必须预防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两个务必”。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也不止一次说“党要保持活力”,要“坚持艰苦奋斗传统,扛住腐败现象”,“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并尖锐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这些都说明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始终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审视党自身的状况和变化,敢于和善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毫不留情地查找和解决党内滋生蔓延的消极腐败现象,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谋篇布局。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积极推进以为民务实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有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是党的先进性和强盛生命力的体现,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也表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面前,在60多年长期执政和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面前,我们党没有陶醉于成绩,没有沉溺于辉煌,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更加严格的自省、自律、自我革命精神,不断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方面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分析和认识自身状况,不断解决自身问题,不断自我发展壮大的集中表现,彰显了我们党的政治清醒和坚定的信心、信念。我们唯有把党建设好,把党的作风建设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有力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地走中国道路,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和风险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是中国道路的核心理念和本质特征,也是坚持中国道路,走向美好未来的关键前提和重要政治保障。

(原载于《中国政协》2014年第19期)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全面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显而易见,贯彻落实《建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和坚持创新的重要论述,直接关系到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攸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何以如此重要?原因就在于创新既涉及发展又涉及改革,是一个内涵深刻、覆盖广泛的重大理念,历史的启示和现实的需要都充分说明了它的特殊重要性。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按照《建议》所指出的“坚持深化改革”的原则,以改革促创新,以改革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建议》的要求落到实处。

历史的启示

在新时期,提到改革,自然就想到创新,改革创新并联并用,已成为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组词。其实,这个频频使用的通常语词,反映的恰恰是现实中的重大而生动的联系和关系。新时期我们所从事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事业,同时也有力地激发和推进了各方面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也是破除不合时宜的旧体制、旧机制,革除弊端,创立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新体制、新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就是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就是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创新发展是改革的本质属性、内在品格和根本特征。我们走过了30多年的改革历程,自改革起步始,创新就始终伴随着改革,改革深入发展,创新也步步走向纵深;改革领域不断拓展,创新也随之不断拓展领域。改革成果也就是创新成果,改革成果越多,意味着创新成果也就越多。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说实质就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改革创新,我们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由此带来充满生机活力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的国企改革,从经济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政治领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文化领域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再到社会领域、生态环保领域、党的建设领域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举措,既是深化改革,也是创新发展;既是实践创新,也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改革的硕果累累,举世瞩目,改革带来和推进的创新成果同样有目共睹,这在创新发展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改革推动创新,创新带动发展,这一改革创新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一目了然。我们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既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是创新发展的伟大成果。正因为如此,我们深深认识和感悟到改革开放的巨大伟力,也深深认识和感悟到创新发展的巨大伟力。这一历史的成功经验、历史的深刻启示,使我们深刻领会到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价值和关键作用,也深刻领会到改革对于创新的巨大作用。

为什么改革可以释放出如此巨大的创新力量?原因就在于改革不仅本身具有创新意义,而且从体制机制上破除创新阻力,为创新发展铺平道路、提供保障,因而是根本性、动力性的创新。任何领域的运行都有个体制机制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不破除阻碍前进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不建立促进推动前进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那么创新发展是无从谈起的。改革创新的历史足以说明了这点。在改革创新实践基础上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推动和带来科技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创新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同样推动和带来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创新发展。这充分说明,改革创新不同于一般创新,对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都具有基础性、支撑性的重要作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创新。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

现实的需要

除了历史原因以外,现实需要也使得创新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利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任务、要求发生新的变化,创新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从国际上看,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仍很疲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另一方面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势不可当,不少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加大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和研发创新,抢占发展的制高点,科技、人才、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加大。从国内来看,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坐标方位上,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7800美元左右,处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必然面对经济体制、发展模式、增长动力、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一系列的转型升级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多发等。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决定了我们不能再走粗放型的发展老路,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新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议》的说明中所指出的:“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建议》把“创新”列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从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赢得“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

深化改革创新

在新常态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全面创新发展?答案很清楚,这就是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为动力,在深化改革中“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建议》指出:“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千真万确的。发展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历来都是改革创新面对的难点、重点问题。“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改革创新,必须针对发展中难点、重点问题而展开。

当前,应该说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创新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也同样发生了新的变化。虽然改革的方向、性质和基本任务没有变,但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的改革遇到的重点问题也是不尽相同的。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一些旧的问题解决了,但发展之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现在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是在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是发展中、前进中的问题,集中在上层建筑中的行政管理领域、民生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较多,涉险滩、啃硬骨头的改革创新任务较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议》说明中指出:“‘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从这点出发,《建议》对“十三五”时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民生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的改革和建设都有不少的阐述。我们必须按照《建议》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深化国企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环保等领域的改革创新,解决好脱贫、解困、缩小地区差异等问题,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解决执法司法中的问题,搞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维护和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总之,按照《建议》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问题,推进协调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建设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开放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共享发展,为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和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原载于《深圳特区报》2015年11月24日)

把握改革发展规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形成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劲动力和引擎。

当前,改革正在稳步扎实推进,一些重要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一批标志性、关键性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清除了一批深层次、体制性障碍,在制度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呈现上下联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逐步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这里的原因毫无疑问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正确认识把握改革规律,不断引领和推进改革全面深化。应该说,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重要原则,同时也是我们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是有规律、按规律运行的。所不同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像自然界那样,有一个先于人并相对独立于人的发展规律,不像“自然世界”那样显得“纯粹客观”,而是人置身其中,是活动的主体,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始终是和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纠缠在一起,人的主观意志、思想、观念和行为是参与其中并起作用的。但应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凭主观意志、思想、观念随心所欲,率性而为,而恰恰说明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实现预期目标,从而防止和避免碰壁、失误和走弯路。

在改革发展的问题上也应作如是观。谁都无法否认,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也没有现成的书本答案,是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未知逐步走向已知,从知之较少逐步走向知之较多,开拓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改革开放中学习改革开放,边干边学,不断从改革开放的“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不断认识和深化改革发展规律,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的历史自觉性和主动性,由此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发展之路,也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而易见,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发展规律。

回顾梳理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根据一个时期或阶段的形势和任务,都曾分别就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过论述和部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不管国内环境条件怎样变化,也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始终是我们党历届代表大会和全会的重要内容,是一以贯之、毫不动摇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的主题始终不变,始终伴随着、推动着中国的发展;二是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环境,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改革开放在不同时期或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党都会适时召开全会审议和部署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三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由一点到多点、由乡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不断向政治领域、社会管理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党的建设领域、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等拓展,范围越来越广,领域越来越宽,力度也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任务的确立,是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是从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改革开放由单项到多项再到全面,直到今天呈现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大强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的特征。这一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兴旺的反映,体现了改革开放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内在逻辑、内在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从改革启动到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有这样的发展走势和历史进程,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这深刻体现了社会发展更深层次的基本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破除思想观念僵化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某些重要环节的调整,引起生产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某些重要领域、上层建筑某些重要方面的变革。正是从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和发展,我们党始终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时并积极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观念变革以及政治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的改革,使不同领域的改革相互促进、彼此协调、共同发展,由此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今天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为“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历史性成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这里蕴含和凝聚着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基本原则和规律性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的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内外关系的本质联系、本质特征,包含着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坚持中国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其中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本经验、根本原则,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新时期以来,研究部署改革开放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都无一例外地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对改革开放的规律性认识,并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适时推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毫无疑问,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倍加珍视我们对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且很好地坚持下去。

(原载于《前线》2016年第3期)

银发浪潮与亲老文化

一个偶然的机缘,有幸和老龄委办公室的同志一起去湖南、广西调研老龄事业发展,一路下来,积累了很多感性认识,也沉淀了不少理性思考。

老龄问题、老龄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遇到,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同样没有疑问的是,由于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和基本国情的不同,每个国家和民族的老龄问题、老龄社会又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认识和解决起来也会不尽相同。我深信中国的老龄问题、老龄社会以及老龄事业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认识和解决中国的老龄问题,尽管可以了解学习借鉴别国的好经验、好做法,但更重要、更主要的是要了解研究本国国情下的老龄问题、老龄社会所具有的特征和发展走势,探索把握其中的内在规律,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老龄事业发展道路。解决中国的老龄问题,发展中国的老龄事业,这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从社会角度讲,是传承中华民族敬老、尊老、亲老的优秀传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从经济角度讲,银发一族的需求消费必然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大发展,助推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转型;从政治角度讲,则是最生动最具体地体现了党对民生重大问题的关心和解决,体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中国老龄问题、老龄社会,应该说是一种复杂态势,但以下几点是大家所认同的,基本上是一种共识。

悄然而至的银发浪潮

中国老龄问题,简而言之,是来得快、来得猛、来得大,超乎了常态发展。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民经济人均6000多美元,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有目共睹,世界瞩目的。其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少生优生,人口政策带来的红利功不可没。但几乎是在转瞬之间,老龄社会悄然而至,老龄问题迎头而来。据资料,2012年,适龄劳动力一下子减少了300多万;2013年,60岁以上老人超过2亿;65岁以上老人与5岁以下儿童比照,前者的比例逐年扩大,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超过后者。这些数据确确凿凿地说明,我们的老龄社会来得太快了!老龄问题,除了来得快,还来得猛。可以说,我们方方面面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老龄社会已经到来的这个现实。物质准备、应对措施、人员队伍、体制机制、理论研究、认识水平,都有不小的差距。面对老龄社会这一事实,我们显得有些仓促。不是说我们见事迟,而是说老龄社会来得太迅猛,以至于给人措手不及的感觉。至于老龄问题来得大,指的是我国人口基数大,现有的人口是世界人口的1/5,接近两个多欧洲,是美国的5倍。在这样体量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上,我国的老龄人口自然是居世界之冠,解决养老问题,发展养老事业必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更大的困难,各方面的投入和解决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应该说,这是我国解决老龄问题、发展老龄事业所具有的独特性,其他国家是不好比的。

未富先老的现实困局

中国的老龄问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未富先老”,这既体现和反映了我们的基本国情,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老龄问题的显著特征。老龄社会的到来不以人的意志为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使然;但从主观的感受来看,的确来得早了些,有点不合时宜。这指的是,我们长期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人口红利有力地助推了我国的脱贫致富,总体小康实现了,正在走向全面小康。但也就是在温饱问题解决了而又没有实现富裕目标的这个历史当口,中国老龄社会到来了。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免不了有些抱憾。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讲道:“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由中国的贫穷落后问题倒逼出来的。起源于基层的农村改革,正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而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的。现在,我们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解决了,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阶段。但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发展很不平衡、很不协调,还有一亿多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还很大,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中国梦还有一段奋斗的路程,还会遇到急风险浪、艰难坎坷。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社会生产落后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样的国情,使当下我国老龄问题必然带有“未富先老”的特点,使我们处在双重压力之下,既要解决走向全面小康的富裕问题,又要解决庞大的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一方面,老龄社会的到来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一定会有影响;另一方面没有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也对我们的老龄事业有很大的掣肘,使养老事业发展受到财力、物力的钳制。应该说,这也是我们解决老龄问题、发展老龄事业所具有的独特性,其他国家也是不好比的。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格局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也有养老问题和养老事业,但进入老龄社会则是今天历史条件下的事情。进入老龄社会,不仅说明我们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而且意味着在老龄问题和老龄事业上,过去和今天是不能相比的,规模体态巨大,内涵外延不同,完全是一个具有新质内容的事物和概念,有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点。之所以这样说,根源就在于经济社会条件和时代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正处在转轨变型的社会变革之中,不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以往依靠子女各家各户养老和政府举办养老院、福利院的方式已经应对不了来势迅猛的老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老龄社会银发浪潮的冲击。一方面经济社会兴旺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优厚,但老龄人口越来越来多;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居多、忙于工作、不在老人身边的居多。再有,养老的起点、标准、要求高,已今非昔比了。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面临着平安盛世高龄老人多、空巢老人多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多等特点。如何认识和解决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在我国两亿多且逐年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如何发展中国的老龄事业?这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历史发展给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这个课题的特点和规律远没有认识到位和把握到手,未知大于已知。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探索、开拓进取,不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现在,老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养老领域的探索和发展也是千船竞发,多样多式。养老院、福利院、康复中心,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有公办民营的,也有民办公助的;有股份制的,也有完全民办民营的。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主,有居委会组织服务的,也有政府购买服务的,还有家政公司提供商业化服务的。总之,各种养老模式相继出现,各具特色,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态势。

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也都是一个共识,即老龄事业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性、群众性的公益事业。党的领导、政府主导至关重要,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养老基本保障、兜底救助、标准制定以及引导监管等,都在党和政府的职责范围内,但这不是说要大包大揽,既不可能也不应该。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势在必行,借助市场化,走产业化的道路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应对中国当下的老龄化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发展道路。这不再是个单纯理论问题,不少地方的实践和经验一再说明了这点。

关键是建设亲老文化

应对银发浪潮的老龄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人们期待的很多。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投入是必需的,但更紧要、更关键的恐怕还是要营造一个优待老人、敬待老人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也就是说,建设优老、敬老的亲老文化,使之蔚然成风,比起人财物的投入来说更重要,尤其要先行,要下大功夫。这是因为,思想一通,就会带来一通百通的效果。文化是管思想、管观念的。一旦全社会形成亲老文化氛围,优老、敬老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普遍意识,那么,养老事业所需要的人财物的投入就不会成为问题,而且会做到人尽其力、财尽其效、物尽其用。这里,亲老文化指的是大文化,既涉及亲老惠老的制度规定、政策措施,也包括赡养老人、护助老人、亲敬老人的社会观念意识。而且,形成和强化亲老文化观念,应当放在首位,有了亲老文化观念才会有亲老惠老的制度规定和政策措施。在建设亲老文化方面,应该说我们有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比如,孔孟的:“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格言古训诗语,脍炙人口的传说和典故更是不计其数。老一辈革命家敬老优老的感人至深的动人事迹也很多,至今流传、有口皆碑。至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感动中国的敬老优老的道德楷模比比皆是、生动鲜活。挖掘和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是我们建设亲老文化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有所作为、有所创造的巨大空间。现在,各地对老人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不少亲敬优惠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如吃饭补助、乘车免费、就医优先、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批评针砭厌老、弃老、虐老等社会消极丑陋现象,弘扬优秀传统家风,倡导孝敬厚待老人的道德风尚正在形成。毫无疑问,随着老龄事业的发展,亲老文化建设造就的优老敬老的社会文化氛围一定会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强烈。只要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优敬老人就是优敬未来的自己”,我们就一定会成功应对迅猛而至的银发浪潮,走出一条包含中国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发展道路。

(原载于《学习时报》2014年5月12日)

双鬓白如雪学习未能止

——不断走热的老年教育说明了什么?

近几年,老年大学教育“热”作为一道风景线,悄然兴起于社会,十分抢眼。很多老年大学开学报名的场景火爆,入学名额满足不了需要,供不应求,不少地方出现“一座难求”。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一些中央媒体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做了相应的反映和报道,引起党和政府高层的关注和重视。据数据显示,从80年代初山东老年大学创建到现在,老年大学已有6万多所,在校学员多达600多万,如果把触角深入农村乡镇的远程教育的300多万学员算在内,老年大学学员有蔚为可观的1000多万。老年大学已是遍地开花,几乎各省、地市、县都有,只是层级不同,规模不同而已。令人感慨的是,老年大学教育发展的势头仍很强劲,正所谓“双鬓白如雪 学习未能止”。人们要问,不断走热的老年大学教育怎么来的?又说明了什么?

重新认识老年人

常言道,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老年人是任何社会都有的现象,是极为普通又司空见惯的特定群体。老年人天天都会遇到,也经常要和老年人打交道,不少人以为熟悉、熟知老年人。其实不然,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熟知未必就是真知。老年教育热的兴起,使我们不能不对老年人刮目相看,不能不重新审视和认识当今时代的老年人。

以往提到老年人,大都会想到退休在家,足不远行,照看儿孙,颐养天年。这样的老年人形象,是根深蒂固的。但现在靠不住了,如果对老年人的看法还停留在这上面,恐怕是不准确、不全面的,是肤浅片面的。老年大学教育热的兴起,使我们有了新的看法。现在的老年人已大大不同于以往的老年人,他们大多有知识、有文化、有阅历,视野开阔,兴趣广泛。认为60岁、70岁还不算老,仅仅是处于临“老”状态,还属于人生的“黄金时光”。他们涌向老年大学,选课学习,学书法,学绘画,学音乐,学烹调,学电脑,学针灸,希望挖掘自身的潜能,做过去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情,实现埋在心里的愿望。他们借助于老年大学的教育学习,希望能够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希望继续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而不要被过早地边缘化。与此相联系的,则是他们走进旅行社,到世界各地游览观光,拍照留影,购物休闲;走进公园广场,歌咏合唱,跳舞健身……

为什么现在的老年人的形象与以往不同?一是,是时代不同了,当代老年人的身上和其他人一样,鲜明地体现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物质条件不断优厚。生活状况的改善,家庭财力的积累,使过去许多做不了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物质世界的富裕使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过去被贫穷匮乏禁锢、压抑的精神世界得到解放,很多内在的学习欲望和需求释放和焕发出来。这是一个大背景、大前提、大条件。二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使得老年人这一白发银族越来越庞大,退休后的老年人如何展开自己的生活,则成为突出的全社会的普遍问题,不少老年人选择了学习,用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三是,这一代老年人大都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孩子们长大了,出国学习,外出就业,不在身边既经常又普遍。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不少,老人的闲暇时间较多,这也为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重拾学习,提供了便利。

眼下我国老年人的这种活跃形象,和国际上对老年人的判断是一致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时代进步了,生活富裕了,健康和医疗条件改善提高了,老年人衰老的年龄推迟了,一些老年人的活力和生机依然如故,他们对生活的欲望和需求不亚于年轻人。国际上一般把60—75岁这个年龄段叫作“前老年时期”,到75岁之后才正式进入老年人阶段。从这个视角看,在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老年人群中兴起的学习教育热,是符合现代国际老龄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各地老年大学的发展也自然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打通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有人把老年教育喻为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这不无道理。不断走热的老年教育说明,这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正在打通;也提醒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情势下,对老年教育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众所周知,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正在风靡全球。这不是说传统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过时了,而是说仅仅依靠传统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不够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成年人教育,这些传统的正规教育仍很重要,但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现代化进程快速挺进,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不断出现,迫使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用新知识新技能来引领和推动发展。我们党和政府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战略任务,毫无疑问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趋势的重大举措。显而易见,我国老年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理所当然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重要方面;发展老年教育,也自然成为打通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的有力冲击波,成为实现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国际上流行第三年龄段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老年教育在人生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理念认为,人生可以划分为四个年龄段。第一年龄段,是人开始社会化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即接受学习教育阶段;第二年龄段,是就业、成家、赡养家庭的阶段,即就业阶段;第三年龄段,是60岁离岗退休以后,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又拥有自己安排的足够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接受学习教育,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力,是人生充满自由和独立学习教育的阶段,即第三年龄教育阶段;第四年龄段,则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的年龄段,即依赖他人护理阶段。国际社会界定的“第三年龄教育”,是以60—75岁的老年人为教育对象,通过学习教育,使老年人圆年轻时期的梦,继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过上有情趣的晚年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使老年人回归社会、充实人生,赋予新的生命力。第三年龄段教育体现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全球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我国老年大学协会是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的副主席单位,国际上对我国老年大学的发展很重视,多次来我国实地参观考察老年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并给予赞赏。不难看到,我国老年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和国际的老年教育的大潮和走势是相契合、相一致的。

不要小看了老年教育这一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它不光是兴趣学习、养老教育,其实涉及老年人的再社会化问题,也是老年人走好人生旅程的必由之课。老年人有阅历、有经验,无疑是个优势,但在高科技广泛融入社会生活的今天,老年人的这种优势可能要大打折扣,所剩无几。老年人要和其他人一样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面对互联网和信息化的生活,面对信息技术对周围一切的渗透和改变。数字化、信息化几乎成了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常识,只有学习和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才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畅通无阻,商场购物、买票乘车、外出旅游等。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化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社会不断科技化的今天,老年人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实现再社会化,进入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的海洋里游刃有余。从这点出发,进入老年大学,接受学习教育,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为什么学电脑知识、学旅游知识、学烹饪知识、学外语知识,成为老年大学的热门选课,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老年教育是非功利的自我实现教育

小学、中学、大学、职业等教育是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正规教育,尽管它们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但共同点则在于,都具有功利性质,为升学、为择业。而正在兴起的老年教育,是传统正规教育之外的别样教育,尽管其性质还在探讨研究,但无功利性的自我实现这一特征则是肯定无疑的。

走进老年大学的老年人有成千上万,选课也是千差万别,有为圆年轻时的音乐梦,上学学唱歌乐器的;有为出国旅游,上学学外语的;有为扩大社交,上学结识新朋友的;有为丰富生活,学插花茶艺、烹饪的;……总之,动机和目的迥然不同,但凝聚在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十分明显,既不是为了拿专业文凭,也不是为了学点技术手艺到社会上赚钱,更不会是为了就业择业,没有丝毫的外在压力和诱惑,仅仅是为了追求实现自身的内心愿望和兴趣。老年大学的课程主要是绘画、书法、古典文学、计算机、摄影等,符合老年人特点,是一种自我充实、完善、提高的教育。老年大学的这种学习教育显然和传统正规的国民教育截然不同,毫无功利可言,全然是为了唤醒挖掘老年人自身的潜能,是自由自在的学习教育,是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学习教育。难怪,老年大学常常出现传统正规学校不曾有的独特现象,学员不愿毕业结业,倒是希望留级蹲班,常留于老年大学的班级之中。为了解决学员不愿毕业结业的困惑,不少老年大学把这样的学员组成“研究班”,让他们依托学校,走进社会“大课堂”,融入社会,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释放能量,也彰显老年人的价值,这一做法深受社会欢迎,赢来不少赞许。

我国的老年教育走过了30多年的路程,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步,兴于改革开放之中,也发展于改革开放之中,目前已形成了多样性、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和格局。老年大学的教育性质究竟是什么?如何解决多样性、多元化和统一性、规范化的问题?如何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大学教育发展之路?这是留待老年大学今后实践发展中要解决的现实课题。要说的是,随着这些瓶颈问题的解决,老年大学又会有一个又快又好的发展。老年大学教育的发展不光是老年人的事情,也不光是我国老年事业发展的问题,必定会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原载于《光明日报》2016年5月22日)

积极拓展老年教育的社会功能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老年教育的悄然勃兴和快速发展,恐怕就是一个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巨大变化。随着老年教育的兴起,对老年教育的思考和研究也在深入发展。为什么老年教育会受到追捧并不断走热?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教育,性质是什么,将来的走势如何?问题接二连三,很自然地激起人们的兴趣和探讨。

不断深化老年教育的认识

老年教育,应当姓“教”,这是没问题的。进了老年大学,无论是远程授课还是课堂讲授,都有老师、有学生、有课件,完完整整的一节课,从头至尾的一学期,有开学有毕业,俨然是正规教育的一套路数。但进一步想想,又不尽然,仅用“教育”一句话来概括老年教育,似乎又有些难尽其意。因为,毕竟老年教育是别样的一种教育,没有文凭学历的要求,也没有晋级升班的强制,丝毫找不到正规教育的功利色彩。走进老年学堂,既不是单纯为了学技艺,也不是主要为毕业,更谈不上为就业、为谋职,为赚钱了。显而易见,老年教育和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教育、正规教育、学历教育,相去甚远,不是一码事。

老年教育,姓“老”,这也是没问题的。因为,老年教育的对象是离开工作岗位,离开劳作场所的老年人。这一群人,已是夕阳西下的银发一族,进入了人生暮年的老年状态。进入老年,颐养天年,助老养老的方式很多。文化养生养老,我国自古有之,早有渊源,但酿成声势巨大、规模空前的老年学习教育大潮,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成为社会流行的一种趋势和时尚则是今天的事情。然而问题是,竟然很少有老年大学的学员把学习教育和养老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倒是不少老年人进到老年教育的学堂,感到越活越年轻,似乎有一种新生活开始的感觉,平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享受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显然,仅仅把老年教育看成文化养老、养老事业,也并不完全精当妥帖。所以,进一步想想,用“养老”这一句话来概括老年教育,也是不尽然的,也有些难尽其意。

老年教育除了姓“教”、姓“老”字以外,恐怕还有别的含义、别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在内,有待于我们去认识、去开掘。毕竟老年教育才有30多年的历史,是新时期的新事物,还有很多未被认识到的东西,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读老年教育,积极拓展老年教育承载、包含的社会内涵、社会功能,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老年教育的认识,进一步增进老年教育的自觉意识和有益理念。

老年教育承载或包含的社会内涵、社会功能,至少有两点值得重视:一则老年教育是老年人重新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支点;二则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再社会化的重要通道。

老年教育使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

这主要指老年教育起到了引导、助推老年人重新回归和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支点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这就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换句话说,人之所以为人,主要不在于自然属性、生物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人终归要老去,迟早要走入暮年,就像有过灿烂的童年、活力迸发的青壮年一样,老年也是人一生中的一幕,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认识和对待人的老年这一自然现象,却不可以仅仅以自然的眼光、生物的属性来看待,否则就失之于偏狭、失之于肤浅。

老年人虽说是老年人,但仍然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仍然是“社会关系总和”中的老年人。人的一生是离不开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离开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人,不是现实的人、真实的人,是虚构的人、幻想的人。从童年,经由青壮年,再到老年暮年,都是如此,有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是不变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则是变化的。一个人步入老年,是一种自然现象,但随之也会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方面发生变化。因自然的、生物属性的年龄原因,退出职业生涯、离开劳作场所,必然带来职业、劳作中形成的某些人际关系的淡化和断裂,这种社会属性方面的变化,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果把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看作一个人生存、活动的重要支点,不难想象,进入老年这种自然现象带来的则是形成于职业、劳作中的某些人际关系的淡化和断裂,老年人的生活和活动舞台显然变小了,社会支点也显然弱化和减少了,这恐怕是老年人社会属性方面的较大变化。对于老年人来讲,逐渐老去,这种自然而然的生理现象还不是最难适应的,最难适应的可能还是离开工作岗位或劳作场所之后人际关系的衰减和变化。为什么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后出现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产生失落感、边缘感、甚至孤独感等不适应的心理情绪,原因不在于变老后的生理方面的冲击,而在于人际关系变化和淡化后的社会方面的冲击。如果站在这个基点来看问题,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的兴起和发展,毫无疑问是为退休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社会活动舞台,为这些老年人重建社会人际关系、重建生活和活动的社会支点,重新融入或再融入主流社会打开一扇大门,提供了机会。很多老年人热衷于老年教育,纷纷涌向老年大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积极参与和融入社会,再建自己的人际关系,再立自己的社会支点,再回主流社会的活动舞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少老年人学完这门课又学那门课,甚至选择留级蹲班,总是学不完,总是不愿意毕业,总是不愿意离开老年大学,可见学什么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获得一个团体,有一个归属的集体,找到自己生活和精神落脚点,填补或弥补因年龄原因而退休后社会人际关系的某些缺失和失落。这不能不说是老年大学兴起和发展的社会学因素,也是老年教育吸引老年人、赢得老年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再社会化”的重要通道

这主要指老年教育起到了帮助老年人实现“再社会化”的重要作用,是老年人重新回归和融入主流社会的有力助推器。

众所周知,一个人要被社会所接受,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从小学习、接受教育,学会和掌握通行于社会的基本规范和知识,这也就是社会化。这就像计算机的光盘一样,要经过必要的格式化才能使用。在传统社会,老年人凭经验、凭阅历,是可以在社会生活中通行无阻的,但在社会进入现代化的今天,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条件下,恐怕就不行了,就会成为问题。有阅历、有经验,是老年人的优势,但面对互联网和信息化的生活,面对信息技术对周围一切的渗透和支配,老年人的传统优势是要打折扣的,所剩无几。数字化、信息化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生活和活动的基本常识、基本规范,只有学习和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才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畅通无阻,更便捷、更好地购物烹饪、乘船乘车、外出旅游,也才能真正融入主流社会。老年人和其他人一样,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也要学习教育,接受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也就是要“再社会化”。这远不是科学技术的事了,而是在科学技术的天地中能否生存发展的问题了,是个社会问题。人的社会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再学习、再社会化,是一个人的终身任务。正因为如此,继续学习、终生学习,应运而生,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会顺势而行。老年教育作为继续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显然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必然具有助推老年人“再社会化”的意义,帮助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使他们融入现代生活,融入主流社会,在生活的海洋、社会的舞台中,行走自如、游刃有余。为什么学电脑知识,学旅游知识,学烹饪知识,学外语知识,成为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的热门选课,其原因也就在这里。不要小看了老年教育这一继续教育、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它不光是兴趣学习,也是老年人“再社会化”的大通道,是老年人过好现代生活的必修之课。

其实,从国内外的情况看,老年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也不单纯是教育领域、养老领域的产物,同样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对老年人群提出要求和老年人群回应这种要求的必然结果。我国老年教育兴起和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老年大学从无到有、遍地开花首先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形成的物质文化条件和社会土壤,物质条件的丰厚,健康寿命的延长,老年社会的降临,精神世界的丰富,空暇时间的增多,这一切使得继续学习、老年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必须、也成为可能。近些年出现的国际上的第三年龄段教育即老年教育热潮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从这个视角来看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无疑加深了我们对老年教育、老年大学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之间联系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老年教育所包含、所承载的社会含义,从而积极开拓和发挥老年教育的社会功能,更好地造福老年一族、造福社会。

明确了老年教育所承载、所包含的社会内涵,认识到老年教育与时代发展、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就要积极拓展老年教育的社会功能。这就要求老年教育、老年大学要坚持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广大村镇乡区的老年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突破部门所有、部门所享的狭小格局;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上要尽可能具有时代特色,既适应老年人群特殊需要又反映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引领老年人学习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助推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跟上时代和社会的步伐;办学模式要开门办学,走办学社会化、社会化办学的道路,避免与社会脱节、疏离,避免老年大学偏于一隅、安于一隅,成为只是老年人自教自学自乐自享的小天地。老年人和青少年、成壮年人群一样,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是因年龄不同,社会角色作用不同而已,但和社会交融互动、代际和谐相处这一点则是共同的,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理应发挥与社会交融互动、与代际和谐相处的积极作用。

(原载于《老年教育》201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