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战线》一书有一副题:“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掇实”,这说明它是一部有关广播专业史方面的史料书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社会的纷纭复杂和风云变幻。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一般中华民国史书中很少涉及或未曾涉及的许多重要史实。因此,值得向广播界的同行及广大读者推荐。
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个新兴传播工具的优越性,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特别是由于它借助电波,把声音输送给听众,传播情报和信息的速度极为迅速,范围非常广泛,功能多种多样,收听又十分方便,因而,世界各国纷纷兴办广播电台,来传播新闻,发表政见,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它直接深入千家万户,地不分南北东西,人无论老少男女,每天每时都受着它的影响。所以,在任何国家,广播电台都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舞台。每个国家的广播史,都不能不敏锐、生动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
在我国,广播事业史是史学中的一个新的学科,近几年才普遍开展起来。不过,关于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历史,还不曾听说大陆上有人专门去研究过。然而这在中国广播史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今天,已经有可能,也有必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探讨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和变迁。因此说,本书作者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
当然,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政治属性是不言而喻的,“党国喉舌”的称号就表现了它非常鲜明的政治色彩。不过,在该电台存在期间,中国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它不同的任务,起了不同的作用。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壁垒森严,斗争尖锐激烈,国民党当局把广播宣传称为除陆海空军以外的“第四战线”,在中国的上空,传播了违背人民利益的反动影响,这是无可否认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全国人民展开了壮烈的八年抗战。其间,阶级矛盾交织着民族矛盾,呈现了复杂的局面;时而联合对外,一致御侮,时而兄弟阋墙,狂飙突起。从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人民欣喜地聆听了周恩来同志情词恳切、庄重而又亲切的声音,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看清了抗战的发展前途;聆听了宋庆龄、冯玉祥等著名爱国人士的慷慨陈词和正义呼声,受到巨大的鼓舞。国民党当权者和不少有识之士也在该台发表过一些救亡言论,亦应书之史册。在国民党当局掀起反共高潮之际,它又推波助澜,使多少人忧心如焚,奋起抗争;也使不少人受到欺骗和蛊惑,一时迷失了方向。
同时,在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工作的人员,政治上也并非清一色,不宜用“反共”“反动”一言以蔽之。踏进“党国喉舌”大门的人们,各有不同的政治背景,怀着不同的抱负。其中,不乏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和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严酷的政治环境中,为了民族大义、祖国命运,表现出了可贵的独立人格和对事业的顽强追求。当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土崩瓦解的时刻,很多人毅然弃暗投明,留在大陆,走上新的道路,在人民广播工作岗位或者文化战线上,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如今,他们有的已是耄耋之年,回首往事,万千感慨;遥望海峡对岸,愿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略尽绵薄。
所有这些人与事,作者都摒弃极左的、简单化、绝对化的偏见,实事求是地还他们本来的历史面貌。同时,作者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经过认真的核实,使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靠性。对于民国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国民党高级官员在广播电台的活动,广播界一些人物所走过的崎岖道路,乃至逸闻趣事,本书都继承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既不溢美,也不隐恶,文字流畅,生动可读,并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中共中央提出“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以后,海峡两岸的人们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前景,都在为完成祖国统一的神圣大业而殷切期待着、努力着。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和大好形势下,出版这本书,对人们起到“鉴往而知来”的作用,无疑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杨兆麟
198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