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政歌舞团,就有这样一批观众认可的名家和明星。《名家与经典》和《以青春的名义》是系列演出中以歌唱家为主编排的主题晚会。前者以展示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为主要内容,而后者则是以展现青年新秀艺术家阵容为主旨。人们耳熟能详的总政歌舞团老中青歌唱家在舞台上悉数可见。然而,更让人们耳熟能详的,还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再现时代风采和记忆的金曲劲歌。
董文华一曲《春天的故事》,让听众如沐改革开放初起时的春风,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形象再度矗立在我们的面前;谭晶的《江山》,则把我党在历史新时期依旧坚持为人民谋福祉的宗旨演绎得淋漓尽致;王宏伟的《西部放歌》、熊卿材的《三峡情》、索朗旺姆和泽旺多吉的《天路》是国家施行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改变国家经济版图伟大实践的生动诠释;而《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儿》(克里木)、《十五的月亮》(董文华)、《小白杨》(阎维文)、《芦花》(雷佳)、《边关军魂》(白雪)、《蓝天里有一颗会唱歌的星》(周晓琳)等则把我军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氛围表达得十分充分,无不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强烈的情感冲击。
也许,我们还不能仅仅用纯粹艺术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影响。与同样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表演过的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不同,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着军装,数次出现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及抢险救灾的现场,包括多次重大军事演习甚至边境作战的烽火战场。诚如该团张千一团长和张方军政委在纪念演出节目册前言中所说:“下得了基层边防,上得了艺术殿堂。”60年来,总政歌舞团始终坚持为兵服务,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服务,走遍了大江南北、高原海岛和基层边防,为部队官兵送去欢乐和祝福,深受指战员们的喜爱。2011年3月,我和军报的记者们曾与阎维文、雷佳一起,赴南沙岛礁采访演出。那是一次难忘的近距离采访和体验之旅。我终于比较深层次地理解了什么才是他们舞台激情的源头之水,什么才是他们艺术青春的力量之源。他们对最基层的战士充满了真诚的敬意,为了把自己的歌声留在南沙诸岛礁,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演出行程,放弃与家人的相聚,不辞辛苦,不畏艰险。为了保证演出的效果,他们在风浪的颠簸中,坚持锻炼,坚持练声。更可贵的收获,是在同舟共济的航程中,加深了彼此的相知和理解,知道了他们成才的一路艰辛。由此,还知道了他们战友们的异曲同工的感人故事。比如,王宏伟在边防连队捐资建设蔬菜大棚,谭晶义务担任道德文明宣传片的形象大使……
是的,国家大剧院的歌声是悠长的,而他们留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和多彩社会的,则是更为长久的精神正能量,光荣而美好的艺术形象和音乐之符。
经典:文化的内涵
经典是什么?是久经岁月流水的洗磨,留下来的晶莹宝石;是经过时代烈火百炼而成的真金;是专家和大众共同认知的权威精品。《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东方红》无疑是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留给我们的永恒记忆;《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是共和国初创时期如火如荼的建设岁月的珍贵印象;《在希望的田野上》《今天是你的生日》《走进新时代》则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绝如缕的回响。
在60年的岁月里,总政歌舞团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接力,为我们创造了许多经典之作,也在不同历史时期演绎了许多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在经典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文化的巨大魅力和音乐艺术之美的深厚内涵。那么,请看《军旗下的歌声》《我们的岁月》两场大型晚会吧!前者是交响合唱音乐会,后者是交响音乐会,在演出演奏的现场,或许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经典,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什么是动人心弦。
军中的经典。由成立刚刚7年的总政歌舞团合唱团主演的《军旗下的歌声》大型合唱音乐会,是一台军味十足的声乐盛典。由著名诗人公木作词、著名音乐家郑律成作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当之无愧地是我军最具标志性的经典,气势磅礴的序幕,引人入胜,振奋精神。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引领,继之以《走向明天》《当那天来临》的一组混声合唱,把我军战无不胜、时刻准备打仗、打胜仗的宏伟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是一个兵》《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则更是充满普通士兵情怀传唱多年的保留节目。交响音乐会《我们的岁月》则用更抽象的纯粹的音乐形式演绎了我军不断战胜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辉煌胜利的曲折历程。晚会编导者们选取的是我军征战史上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片段,张千一作曲的交响组曲《历史拨动的心弦》,赵季平、赵麟作曲的组曲《铁道游击队》,丁晓里作曲的管弦乐《渡江——1949》,孟宪斌作曲的交响幻想曲《再见吧,妈妈》分别展示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保卫边疆的自卫作战不同历史时期我军指战员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动人风采,由于题材的广泛性和众所周知的故事情节被独特旋律所营造的音乐氛围熏染,其深刻的寓意令人深深地沉迷动容。
历史的经典。任何时代的经典,都必须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充分吸取优秀文化遗产,才可能具有更加强大持久的生命力。对于总政歌舞团来说,历史的思想内蕴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乃是其艺术创作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场晚会中,历史的艺术表白,恰恰更加增添了整体的感染力。混声合唱《大江东去》,直接援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词作《念怒娇·赤壁怀古》,把古人的豪迈与军人的情怀很好地统一在一起。谭晶的独唱《在那东山顶上》曾在多个场合出演,这首传说中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作,无疑是诗人所有作品中最优秀也最感人的一首。张千一谱曲的音乐再创作,出神入化地传达了诗人不同流俗特立独行勇于追求纯真爱情的传奇一生的动人情怀和风采,可谓历史传奇和现代经典的完美结合。
世界的经典。对于一个需要担任外事演出任务的艺术团队来说,宽阔的世界视野是必要的前提。在60年的艺术实践中,该团多次在不同场合上演世界性的经典。仅此次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周”中《军旗下的歌声》和《名家与经典》两场晚会中,就上演了混声合唱俄罗斯歌曲《神圣的战争》《伏尔加船夫曲》,意大利歌曲《希伯来奴隶合唱:在幼发拉底河岸》(选自歌剧《那布科》),选自著名的世界经典歌剧《卡门》的《斗牛士进行曲》和管弦乐英国名曲《威风堂堂》以及《为艺术,为爱情》(选自意大利歌剧《托斯卡》,王秀芬演唱)等等。经典凝聚历史,这些作品经过多年的积淀和淘汰,是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具有非凡的魅力;同时,一个团体敢于上演这些曲目,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经典走向世界,其意义已经不限于军队自身,而是增强中华文化艺术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政歌舞团作为一支“有文化的军队”的象征和杰出代表,在加强文化艺术的世界性交流,提升我军软实力上,可以说功不可没。
新时代的经典。经典仅仅属于历史吗?答案是否定的。经典不仅有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洗历久弥新的一面,还有不断创新发展完善动态的一面。我们在重新演绎经典的同时,已经对经典进行了再度呈现和创作。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不能再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讲的正是事物永远在变化之中,同时也意味着,经典是永远的,而创新才是永恒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文化艺术发展的论述,突出强调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总政歌舞团的艺术实力,不仅仅体现在演唱演奏的技巧上,更体现在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上。这里,需要特别提到交响随想曲《我们的岁月》。这首为总政歌舞团乐队量身打造的乐曲,是著名作曲家张千一为该团组建60周年而专门创作的。随着“歌、舞、乐”三个主题的层层递进,成长—成熟—成就,青春年华依旧。这里凝聚了一个甲子的岁月中几代军旅艺术家们不懈努力的神韵和感慨,历经沧桑而壮志不减的激情和胆识。音乐是没有文字的诗,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无以言表却声情并茂,只有用心去倾听,去感知,去领悟……谁说,如今的创新之作,就不会是明天的经典华章呢?
团队:品牌的魅力
独木不成林,上述名家也好,作品也好,都是集体合作创新的结晶。总政歌舞团作为一个驰名中外的艺术团体,由各方面高端艺术人才组成。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品牌效应。
由总政歌舞团老前辈艺术家魏风作词,罗宗贤、时乐蒙作曲的混声合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大概是与歌舞团同龄的著名作品,作为该团的保留节目,也作为《名家与经典》晚会的第一个节目,不仅仍能让人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进军大西南的壮丽场面,更让我们联想起由此而形成的长长的著名音乐家的名单:李幼容、晓河、傅庚辰、张卓娅、王祖皆、张乃诚、任毅、刘青、陈克正、彦克、徐锡宜、刘志、印青、贺东久、瞿琮、赵大鸣以及为总政歌舞团创作音乐作品的名家孟卫东、石祥、铁源、梁上泉、士心、乔羽、刘炽、屈塬、韩静霆、谷建芬、石顺义、施光南、阎肃……在这里我们无法一一历数他们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但他们无疑是总政歌舞团团史上必须大书特书的功臣。
音乐作品的再现,除了仰仗词曲作者的独创、歌唱家的现场表演之外,离不开乐队的密切配合。应该说,总政歌舞团有着第一流的乐队和优秀的指挥。无论是特邀首席小提琴陈立新,还是首席大提琴郭青一领衔演奏,都有上乘的表现。尤其是指挥家李玉宁的指挥,激情澎湃,潇洒自如,干净利落,充满自信。在交响幻想曲《再见吧,妈妈》结尾部分,母子惜别的温情和献身祖国的崇高品质,出神入化的指挥动作与深厚的音乐主题水乳交融,动人心弦,感人至深!无伴奏合唱历来被认为是难度很大的艺术门类,《半个月亮爬上来》《草原夜色美》等四首歌曲在青年指挥家李成的指挥下,收放有度,强弱有致,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
与此同时,合唱队的表现也相当出色。尤其在《名家与经典》晚会中,他们已经超越了简单配角的表演,以富于表现力的歌声和丰富多彩的形体动作与演员互动配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克里木在身着民族服装表演《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儿》时,没有传统的民族服饰舞蹈演员的陪衬,而是由身着军装演出服的合唱队女队员出场载歌载舞,与歌曲所表现的军民鱼水情深的内容融会一致,相得益彰,亲切而和谐,美轮美奂,使这个传统的民族表演唱节目,被赋予了崭新而炫目的时代色彩。
讲到“载歌”,不能不提到“载舞”。舞蹈是非常典型的年轻人的事业。在《以青春的名义》晚会中,除了为歌唱演员配合的表演,还有三个专题的青年演员表演的舞蹈节目:《扎西德勒》《士兵与枪》《乘风归来》,前两个舞蹈均由前任团长张继钢领衔编导,而后者由胡磊编导,充分体现了该团青年舞蹈队伍的蓬勃生机。当然,更能彰显总政歌舞团舞蹈强大实力的,还是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在同名文学、电影、话剧几乎家喻户晓的情况下,用舞蹈这种比较抽象的艺术语汇来表现,是否还能赢得观众的认可?至少我是带着很大的疑问走进剧院的。然而,舞蹈家们出色的表演,很快拉直了我的问号。总编导杨笑阳指导了一群享有国际声望的青年舞蹈家:唐黎维、覃江巍、李志、苏鹏、苗苗、玉米提……用四个典型的场景,用多彩多姿的舞蹈语言和亦悲亦壮的音乐形象,浓缩了波澜壮阔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的斗争智慧、家国情怀和辉煌胜利。在全国全军都在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6月16日于京华
创新使红色经典永葆青春
——新版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感言
关于“新版”
20世纪70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正伴随着革命样板戏的锣鼓和旋律,走过“十年动乱”的苍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