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酒江湖:东篱杂文
14852200000004

第4章 平台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有这样的论述: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费孝通先生想讲的就是,大多数人的智力是一样的,只不过平台不一样而已。你小时候就是官二代,耳濡目染自然知道些当官的道理,小时候是农二代,就只知道如何种水稻插秧了。种水稻插秧之后还能不能当官,答案是:能。如何实现?那么就需要平台,同时还有在这个平台上的知识和能力,那么就需要新的学习。

更多的人都在自己现有的平台上出生,成长,老死,一生无风无浪。

有些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等我将来做了官……何如何。对未来的希望也有,甚为渺茫,如何实现,只有漫长的等待。

一个人一生跳出自己所处的平台,跳上一个更高的或者自己更喜欢的,就已经非常难了。马克思将这些平台按高低分类,并命名为阶级。

当下我们的平台很多,跳也很自由,就要靠你个人的本事和功夫了。

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全民都在重视教育,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目的明确,储备知识和功夫,将来为飞跃平台做准备。

我们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一般人的通病,以为上大学是平台飞跃知识储备的一个终点。毕业之后即陷入空洞,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人生困惑。

更多时候因为我们喜欢一劳永逸,以为上完大学就完成一切,一切都有了,实际上,人生才刚刚开始,你什么都不会。就是有点理论,还过时的。

在工作之后能有目的的学习,在各个年龄段不断地学习,是人最终不同的原因。

我总算也跳了一次平台,没有被摔到,无惊无险。

有一年秋天,独自开车在京港澳高速上。感觉如一条鱼,游戏人间。

最后以一首诗收尾吧。

铁骑威猛初临风,大道通天任我行。

小心原为藏豹胆,轻慢皆因醉柔情。

夏意炎炎寻归处,秋色淼淼赋新程。

茫茫前途总无尽,一席一座方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