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新校释
1486500000015

第15章 里仁第四(2)

【章旨】

此章言君子主义不主人。君子有崇高的道德,其处人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他行事是否义。如果义,虽敌人也赞同;如果不义,虽朋友也不赞同,所以说无敌、无慕,义之与比。所谓主持正义,就是这个意思。

十一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释】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小人”,以身份地位言。“君子”,指君主、统治者;“小人”,指小民、劳动者。旧以为人格之君子、小人,非。“怀”,心怀,心里面想着。旧释怀念、怀归、安于,皆非。“德”,恩德。旧释品德、道德,非。“土”,安土重迁之土,乡土。

君子怀刑:“刑”,刑罚,与“德”相对。或有疑“刑”为“信”者,谬。

小人怀惠:“惠”,仁惠、关爱,与“刑”相对。

【训译】

先生说:“君主心怀恩德,百姓(就)怀恋乡土;君主心怀刑罚,百姓(就)心思仁惠。”

【章旨】

此章论以德治民胜于以刑治民。统治者以德治民则民思德,故怀土重迁不远徙;统治者以刑治民则民畏刑,必思仁惠而他徙。有民则国强,无民则失国,见刑治不如德治。此章旧解多未得其义,皆因不知“君子”、“小人”之义。

十二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释】

放于利而行:“放”,逐也。旧释依据、依仿、放纵,皆非。“利”,利益,与“义”相对。“行”,谓行身、行事。

【训译】

先生说:“追逐利益而行,(就会)多遭怨恨。”

【章旨】

此章戒人逐利。得利本属不义,逐利又伤他人之利,故多怨。

十三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校】

按:“于从政”三字旧脱,从《后汉书·刘般传》贾逵上书及《列女传》曹世叔妻上疏所引补,而“从”又疑当作“行”。

如礼何,“礼”字疑当作“政”,涉前误。

【释】

以礼让为国:“礼让”,礼敬谦让,不相争。“为国”,治国。

于从(行)政乎何有:“行政”,推行政令。“何有”,即有何,没有什么,不难也。

如礼(政)何:“礼” 当作“政”,指政令。“如政何”,言无法推行政令。

【训译】

先生说:“能以礼让(精神)治国,对于推行政令有什么说的?不能以礼让(精神)治国,怎样推行政令?”

【章旨】

此章论治国行政当行礼让。

十四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释】

不患无位:“患”,担心、发愁。“位”,官位、职位。

所以立:用以立者,指充位的能力。“立”,谓立于其位。

莫己知:“莫”,无人。“己知”,即知己。“知”,知晓、了解。

求为可知:“求为”,寻求、求取。“可知”,可以使人知者,指本领。

【训译】

先生说:“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没有)充位的能力;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要)求取可以使人知道的本领。”

【章旨】

此章劝人培养真本领。有位而不能立,自是白搭;人虽知己而己无真才实学,只是虚名。

十五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校】

按:此章二“曾子”本皆应作“曾参”,增订者所改。

【释】

参乎:“参”,曾子名。

吾道一以贯之:“道”,思想主张、学说。“一”,指一个核心或纲领。“贯”,贯穿。

唯:犹诺、是。

门人:指其他弟子。

忠恕而已矣:“忠”,尽心于人。“恕”,如心也,即推心于人,将心比心。“忠恕”,即忠心推己于人。忠心推己于人,忠诚地将心比心,所以能己所不欲,不施于人。旧释“忠和恕”,则为二矣。

【训译】

先生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东西贯穿它。”

曾参说:“是的。”

先生出去后,其他弟子问道:“(先生说的)一个东西指什么?”

曾参说:“老先生的学说,(一个)‘忠诚地将心比心’而已!”

【章旨】

此章论孔子学说的核心。孔子思想的核心一般总结为“仁”。“仁”,即爱人。爱人即需诚心待人,心里想着人,故曾子以“忠恕”总结之,可谓得其真谛。《说文》云:“恕,仁也,推己及人。”可见恕就是仁。

十六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释】

君子喻于义:“君子”、“小人”,以人格言。“喻”,晓得、知道。“义”,合宜、合理。

小人喻于利:“利”,利益。或以此“君子”、“小人”以地位言,非。在上位者未必皆不讲利,在下位者亦并非皆不知义。

【训译】

先生说:“君子(只)晓得义,小人(只)晓得利。”

【章旨】

此章论君子小人处事不同,教人凡事当以义字为先。君子遇事先考虑义与不义,小人凡事先考虑有利无利,故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十七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校】

按:《太平御览·人事部》所引“见”前有“君子”二字,宜补。

【释】

见贤思齐焉:“贤”,指贤者,才德兼备之人。“齐”,看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不贤”,无德无才之人。“内”,内心。“省”,反省。

【训译】

先生说:“(君子)见了贤人想着向他看齐,见了不贤的人就从内心自我反省。”

【章旨】

此章教人以贤人为榜样,以不贤人为反面教材。见贤思齐则使人进步,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少犯错误。

十八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释】

几谏:“几”,轻柔。“谏”,谓谏其错误主张,故下文曰不违、曰劳。

见志不从:“志不从”,指父母言,“志”谓意志。“志不从”,即执意不从。

又敬不违:“敬”,恭敬,指恭敬地按其主张行事。“违”,违背。

劳而不怨:“劳”,辛劳。

【训译】

先生说:“事奉父母,(应当)轻柔地劝谏(他们的错误主张)。看到他们执意不从,又(应当)恭敬地执行(他们的主张)而不违背,即使辛劳也不怨恨。”

【章旨】

此章言事父母之道。父母不可强谏,强谏则为逆,故几谏。父母执意不从劝谏,亦无可奈何,唯有敬行不违而已,虽劳,亦不得怨父母。古人重孝道,故事父母如此。

十九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

不远游:“游”,行也。“远游”,即出远门。

游必有方:此“游”承上指远游。“方”,所在之方、地方。

【训译】

先生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若出远门,一定(要)有(确定的)地方。”

【章旨】

此章亦讲事父母之道。父母年事已高,故子女一般不出远门。有事必须出远门,一定要留下所去之地的地址位置,以防万一父母有危难而一时无法联系。古代交通不便,故有此诫。

二十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校】

按:此语亦见《学而》篇第十一章后节。两见,盖非一人所辑。

【释】

三年:指服丧期间。古代为父母服丧三年,故云。

父之道:指父亲的主张。

【训译】

先生说:“三年(丧期之内)不改变父亲的主张,(就)可以算孝了。”

【章旨】

此章讲孝道。参《学而》篇(1·11)说。

二十一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释】

父母之年:“年”,年龄。

以喜、以惧:“以”,以之、因之、为之。

【训译】

先生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它而欢喜,一方面为它而忧惧。”

【章旨】

此章亦言孝道,教子女当知父母之年。父母之年长一岁则寿高一岁,故喜;长一岁亦衰老一岁,故惧。故曰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二十二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释】

言之不出:“言”,指堪可教人之言,据下句可知。旧释“不出”为不轻出,非。

耻躬之不逮:“耻”,以为耻。“躬”,自身。“逮”,及。

【训译】

先生说:“古时候的人不说(教育人的)话,是怕自己做不到感到耻辱。”

【章旨】

此章教人说到必须做到。古者言不出耻躬不逮,今岂不然?此借古人说事而已。

二十三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释】

以约失之:“以”,因。“约”,《说文》:“缠束也。”引申谓约束、节制、不放纵。“失”,丢失、失误、犯过失。

鲜:少也。

【训译】

先生说:“因为约束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了。”

【章旨】

此章教人自我约束,不要放纵。有约束、有节制则少犯错误;无约束、放纵自己则易出过失。如同牢牢绑着的东西不易丢失,松散着的东西容易失落一样。

二十四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释】

君子:以道德品行言。

讷于言:“讷”,语言迟钝。

敏于行:“敏”,疾速、敏捷。

【训译】

先生说:“君子要言语迟钝而行动敏捷。”

【章旨】

此章教人讷言敏行。言语谨慎则讷,非故意缓言。君子欲讷言敏行,慎言贵行也。

二十五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

德不孤:“德”,指美德、有德之人。“孤”,孤独、孤单。

必有邻:“邻”,邻居、伙伴。

【训译】

先生说:“(美)德不孤单,一定有邻居。”

【章旨】

此章勉人修德。美德为人所仰慕;一人有之,周围之人必来尊仰学习,所以说德不孤而必有邻。

二十六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释】

事君数:“事”,侍奉、伺候。“数”,音硕,频繁。下同。或释烦琐,非。

斯辱矣:“斯”,则、就。下同。“辱”,受辱。

朋友:指与朋友交往、看望朋友,承前省动词。

斯疏矣:“疏”,关系疏远。

【训译】

子游说:“伺候君主(过于)频繁,就要受辱了;与朋友交往(过于)频繁,(关系)就要疏远了。”

【章旨】

此章讲事君、事友之道。凡事必有度,事君数则君不以为贵,故辱;朋友数则朋友不以为贵,故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