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新校释
1486500000039

第39章 阳货第十七(2)

十一

17·11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欤。”

【校】

按:“欤”旧作“与”,改今字。

【释】

色厉而内荏:“厉”,严厉、有威严。“荏”,音忍,柔弱、怯懦。

譬诸小人:“譬”,比也。“小人”,人格低下之人。

穿窬之盗:“窬”,音俞,洞。“穿窬”,在墙上打洞。

【训译】

先生说:“表情严厉而内心怯懦,拿他与小人相比,大概就像在墙上打洞(准备行窃)的小偷吧。”

【章旨】

此章批评色厉内荏的大人物。

十二

17·12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释】

乡愿:“乡”,乡里。“愿”借为“傆”。《说文》:“傆,黠也。”《孟子·尽心下》以“阉然媚于世者”,即所谓好好先生为乡愿,于训诂没有依据。

德之贼:“德”,道德、美德。“贼”,害人者。

【训译】

先生说:“乡里狡黠的人,是害德的贼。”

【章旨】

此章论乡傆。

十三

17·13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校】

按:“途”字旧作“涂”,改从定州简本。

【释】

弃:废弃物、垃圾。

【训译】

先生说:“半路上听到就沿途乱说,是德行的垃圾。”

【章旨】

此章戒道听途说。

十四

17·14子曰:“鄙夫可与事君欤?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校】

可与事君欤,旧作“可与事君也与哉”,从定州简本删“也哉”二字,天文本亦无“也”字。“欤”旧亦作“与”,改今字。

患不得之,“不”字旧脱,据《荀子·君道》及《潜夫论·爱日》所引孔子语补。

【释】

鄙夫:庸俗、浅陋,未见过世面之人。

可与:即可以,“与”借为“以”,音相转。

得:得到。

患:担心。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苟”,如果。“无所不至”,不择手段。

【训译】

先生说:“一个庸俗浅薄的人能够事君(做大臣)吗?他在得到以前,担心得不到它;得到以后,(又)担心失掉它。如果担心失掉它,就会不择手段了。”

【章旨】

此章论患得患失之人不可以事君为大臣。

十五

17·15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

【校】

今之愚也诈而已,句末旧有“矣”字,从定州简本删。

【释】

古者民有三疾:“民”,人也。“疾”,毛病。

今也或是之亡也:“或”,副词,犹今言连。“之”,语助词。“亡”,无也。

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狂”,狂放不羁。“也”,犹者。后同。“肆”,放肆。“荡”,放荡。

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矜”,庄矜自持之人。“廉”,有棱角、严厉。“忿戾”,暴躁。

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愚”,愚昧之人。“直”,耿直、无邪曲。“诈”,欺骗。“已”,止、罢休。

【训译】

先生说:“古代的人有三种毛病,如今(的人)连这个都没有了!古代的狂放者放肆,如今的狂放者放荡;古代的庄矜者严厉,如今的庄矜者暴躁;古代的愚昧者耿直,如今的愚昧者骗人才甘休。”

【章旨】

此章叹道德沦丧,今不如古。

十六

17·16子曰:“巧言令色,鲜有仁!”

【校】

鲜有仁,旧作“鲜矣仁”,《学而》篇皇本等作“鲜矣有仁”,二本语皆不通。《集解》引包咸曰:“巧言……皆欲令人悦之,少能有仁。”是所据本当有“有”无“矣”。盖本作“有”而误为“矣”,皇本又两存之。今去“矣”存“有”。“有”、“矣”古皆匣母之部字,故相误。

【释】

巧言令色:“巧言”,巧于言辞。“令”,借为“灵”,灵活、灵巧。旧释“美”,由“善”义引申,然“令”无美善义,释“善”者即借为“灵”。“色”,表情、脸色。“令色”,脸色灵活,变脸快。

鲜有仁:“鲜”,少也。“仁”,指仁德、仁爱之心。

【训译】

先生说:“言辞工巧,脸色灵活(的人),很少有仁德。”

【章旨】

此章承前,讲观人。凡人花言巧语、变脸快,其本质必少爱心。《公冶长》篇记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是孔子甚恶其人,故以此诫人。

十七

17·17子曰:“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校】

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二句句末旧皆有“也”字,今从高丽本、正平本及《汉书·杜钦传》、《尹文子·大道》所引删。又“恶紫”前疑脱“予”字。

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一本无“者”字,一本“者”作“也”,皆非。

【释】

恶紫之夺朱:“恶”,厌恶,此孔子言己恶。“紫”、“朱”,指服饰之色言,紫深于朱而色不正。“之”,语助词。“夺”,剥夺、取代。

恶郑声之乱雅乐:“郑声”,泛指新生流行音乐。“雅乐”,传统正乐。

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利口”,伶牙俐齿之人。“覆”,颠覆。“邦家”,国家。

【训译】

先生说:“(我)厌恶紫色取代红色,厌恶郑声扰乱雅乐,厌恶伶牙俐齿颠覆国家的人。

【章旨】

此章明孔子恶邪之乱正。紫之夺朱,间色夺正色也;郑声之乱雅乐,淫乐乱正乐也;利口之覆邦家,奸人覆国也,故皆恶之。

十八

17·18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释】

予欲无言:“言”,指教化之言。欲无言,言已多也。

述:记述、传述。

行焉:行于天,因天而行也。

百物生焉:“百物”,犹言万物。“生焉”,生于天,因天而生也。

【训译】

先生说:“我准备不再说(教育人的)话了。”

子贡问:“先生若不说话,那小的们将从何记述呢?”

先生道:“天说了什么呢?四季因天而运行,万物因天而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章旨】

此章明孔子希望弟子传其旧言。天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者,天无言而足以使之然也。不再言,旧言足以使弟子传也。

十九

17·19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释】

孺悲欲见:“孺悲”,鲁哀公臣。《礼记·杂记》:“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见”,接见。

将命者:即传命者。

【训译】

孺悲想见先生,(派人来请,)先生推辞有病。传话的人一出门,(先生就)取过瑟来弹唱,(故意)让他听到。

【章旨】

此章明孔子不轻易接受邀请。孺悲乃后生末学,圣人焉能听其呼唤?

二十

17·20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

曰:“安。”

曰:“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校】

按:三“汝”字旧皆作“女”,从皇本、敦煌一本改今字。

期已久矣乎,“乎”字从定州简本增,简本“期”作“其”。

曰汝安则为之,“曰”字从皇本增。

【释】

三年之丧:为父母服丧三年。

期已久矣乎:“期”,期限。“已”,太也。“久”,长也。

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为礼”,行礼、参加礼仪活动。“坏”,毁坏、不健全。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为乐”,奏乐。“崩”,崩溃、忘记。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没”,吃完。“升”,登,收上。

钻燧改火:“钻燧”,即钻木取火,“燧”为所钻之木。“改火”,改用新燧取火。《集解》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期可已矣: “已”,止也。

食夫稻,衣夫锦:“稻”,大米。“锦”,绸缎。

食旨不甘:“旨”,美味。“甘”,甘甜、味美。

居处:住在家中。

【训译】

宰我问(先生):“(给父母)服丧三年,期限太长了吧!(因为)君子如果三年不行礼,礼一定会(在他身上)毁坏;三年不奏乐,乐一定会(在他身上)崩溃。(所以我认为:)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火(轮回一周)改用新燧,服丧就可以终止了。”

先生说:“(三年之内)吃那大米、穿那绸缎,对你来说心里安吗?”

(宰我)道:“安!”

(先生)说:“你安你就去做吧!君子服丧的时候吃美味不香,听音乐不乐,住在家里不安,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觉得安,(你)就那样做吧!”

宰我出去后,先生说:“(这是)宰予的不仁呀!儿女生下三年以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为父母服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制。宰我有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的疼爱呢?”

【章旨】

此章论三年之丧的必要。

二十一

17·21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释】

终日:过完一天。

用心:思考、动脑筋。旧释为做事,非。

博弈:下棋。

犹贤乎已:“贤”,胜也。“已”,止,不为也。

【训译】

先生说:“吃饱饭混日子,心里没有一点思考的,就难办了!不是有下棋的(游戏)吗?做它,也胜于不做。”

【章旨】

此章劝人用心(脑)。人不用心则思维僵化,思维僵化则遇事难以应对,故曰难矣哉。博弈需动脑用心,故胜于已。

二十二

17·22子路问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校】

子路问曰,“问”字从定州简本增。

【释】

义以为上:即以义为上。“上”,谓在勇之上。

乱:破坏社会秩序。

盗:盗窃、行窃。

【训译】

子路问(先生):“君子崇尚勇吗?”

先生说:“君子把义放在(最)上边。君子有勇而没有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而没有义,就会当强盗。”

【章旨】

此章言“义”高于“勇”。君子有勇而不知其宜,故为乱;小人有勇而不知其宜,故为盗。

二十三

17·23子贡问曰:“君子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也:恶绞以为智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校】

子路问曰,“问”字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一本增。

君子有恶乎,“有”前旧有“亦”字,涉下文衍,从汉石经删。

恶居下而讪上者,“居下”后旧有“流”字,亦从汉石经删。

赐也亦有恶也,“也”旧作“乎”,从皇本、正平本及《文选注》所引改。

恶绞以为智者, “绞”旧作“徼”,从《释文》所录郑本及定州简本改本字;“智”旧作“知”,从皇本、正平本等改今字。

恶不逊以为勇者,“逊”旧作“孙”,从皇本、正平本等改今字。

【释】

讪:《说文》:“谤也。”

窒:借为“ ”。《说文》:“ ,忿戾也。”即暴躁。

绞:纠也。

讦:音洁,《说文》:“面相斥罪,相告讦也。”即当面斥责人。

【训译】

子贡问(先生):“君子有厌恶的人吗?”

先生说:“有!(君子)厌恶说别人坏话的,厌恶身在下位而毁谤上司的,厌恶勇悍而没有礼貌的,厌恶果敢而(性格)暴躁的。”

(先生讲完,子贡接着)说:“(我端木)赐也有自己厌恶的人:厌恶以纠人过失为聪明的,厌恶以不逊为勇敢的,厌恶以当面斥责人为直率的。”

【章旨】

此章言诸种令人生厌的行为,以诫人。

二十四

17·24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校】

近之则不逊,“逊”旧作“孙”,从皇本改。

远之则怨,皇本作“有怨”,非。

【释】

女子:指自己的妻子。

小人:品格低下,无大度之人。

养:养活、伺候。

逊:恭逊、恭敬。

【训译】

先生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最难伺候呀!亲近她(他)她(他)就(对你)不恭,疏远她(他)她(他)就会怨(你)。”

【章旨】

此章斥小人,直以小人与自己的妻子作比,并无意贬低女性之意。

二十五

17·25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释】

终:终结、完。

【训译】

先生说:“四十岁就被人厌恶,他完了吧!”

【章旨】

此章孔子之言本有所指,录之,以劝人及早改恶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