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29)
14866000000128

第128章 可恨又可笑的一团糟

最新发表的拳乱信史

前清光绪二十六年(即一九〇〇年,距今二十九年前)拳匪之乱,为我国历史上空前大祸,追溯往迹,犹令人不胜痛心,事后以事实多触犯清廷,翔实之纪载乃绝无仅有,后人莫知其详。近在友人处获见一书,书名《庚子西狩丛谈》,共分四卷,为吴兴吴永(号渔川)所述,其友兰溪刘治襄笔记,有吴永自序及桐城吴闿生(工古文)序文。吴永为曾纪泽的女婿(纪泽即曾国藩的儿子),时为河北(即前直隶)怀来县知县,庚子七月慈禧太后与光绪逃难抵怀来,即由吴于仓皇中迎驾。以彼亲述其所经历,殆可作信史观。阅吴永自序,知此书系于去年出版,但闻该书仅由著者自印五百部送人,坊间无从购买。书中事实多有足备当世史家之采取者,惟不免有许多枝蔓及无关重要的个人事实搀入之处,我现在特撷其精要事实,汰除浮言,另作此文,以饷读者。(我们仍希望该书能交书业机关发行。)

我读此段历史,未尝不痛恨于颟顸的官吏,荒谬的拳匪,和愚昧的民众,有以酿此奇祸。论者尚有以拳匪含有力御外侮之意而作恕词者,即吴闿生所序文里也有这几句话:“拳匪虽陋,尚知愤外侮之侵迫,同心以卫国家,特苦其智不足耳,缕指二十年来之事变,吾未尝不叹此辈之影响似犹为未可厚非也。”而诚言之者余慨,但仍不免有似是而非之处。讲到“愤外侮之侵迫,同心以卫国家”,这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苦心提倡的“民族主义”,为世界各国致强之由,而我们所当积极提倡的事情。但在当时的民众所以受拳匪之煽惑者,虽未尝不因先有类此之感觉,而至附和荒谬的拳匪之倒行逆施,则实为愚昧之表现,在拳匪方面,则徒以“扶清灭洋”为放火抢劫之资,更不足以语此。

先是清代嘉庆末叶,直鲁豫各省承白莲教之后(按白莲教乃一种秘密的教派,大旨托于佛教,而又假谶咒符箓以惑众),复有所谓八卦教者,大抵以书符治病煽诱愚俗,虽经清廷严禁,仍在暗中传播。后来耶教传入中国,地方恶棍往往挂名教籍,倚外国人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外国教士藉口保护,以袒庇为招徕,官吏但求省事,遇有民教讼案,亦往往屈民而袒教,教民骄纵益甚,乡间良懦,十九受鱼肉,因之衔恨刺骨。所谓以书符治病煽诱愚俗的八卦教徒,乃乘此弱点,诱致民众投身该教,因该教中稍有团体组织,冀藉众势,缓急可资援助。于是声气渐广,名迹显露。时李秉衡做山东抚台,竟加奖励,称为义民,各处设坛立社,声势暴长,不数年几遍山东全境。

拳匪每纠合若于人为一团,多者万余人,少亦千百计。团各设有坛宇,所奉之神,任意妄造,以出于西游封神三国水浒各小说者为多数,且有即供李秉衡者,时李尚生存,不伦不类一至于此!各团领袖皆称大师兄,躬代神位,口代神话,凡有正式祈祷,则大师兄自谓有神降集其身,跳舞升座发号令,余众膜拜奉命,俯首惕息,无敢稍抗。所谓大师兄者,皆由地方豪猾充任,凡隶该团本域居民,无论富贵贫贱,生死祸福,都以大师兄一言为标准,声势煊赫,颐指气使,无与伦比!而一般民众竟慑伏无丝毫反抗。足见民智不开,正是地方豪猾横行无忌的良好机会。

八卦教虽分八大团,每团各以一卦为标帜,此倡乱者则只有乾坎两团。隶乾字者为黄团,悉用黄巾首帕,黄带,黄抹胸,黄布缠足,巾上皆画乾卦。隶于坎字者为红团,巾带皆红色,上画坎卦。各团居然编列队伍,制造兵器,练习时尤堪发噱,由所谓大师兄者拈香诵咒,随即昏然仆地,俄顷倔起,说是神来附体,自称沙僧,猪八戒,孙悟空之类,跳狂踊跃,或持刀矛乱舞,呼啸如狂醉。新入教的,大师兄还不屑教,只叫次等头目教练,令诵经咒,习拳棒,瞎说一月可用,三月大成,成后矢石枪炮均不能入,以此抵御洋人,削平世界各国,所向可以无敌!并说精者且可以画符作诀,随意从空中放火种,焚毁百尺巍楼,万间广厦,易如反掌。如此胡说八道,民众并未目睹,闻者竟惊以为神,风靡一时,至于不可收拾。

此类匪徒既属乡井无赖及被胁诱之乡民,复各树门户,以强弱诈力相角胜。于是其中更有巨猾别出心裁,从天津觅得一土娟,略具姿色而悍泼多智巧,弄来之后,即奉为女匪头目,号称黄莲圣母,珠冠绣服,衣饰仪从如妃后,更怂恿青年妇女投拜麾下,选健者为之部领,各穿红衣,短袖窄裤,十百成群,招摇过市,手持红巾一方的沿途挥舞,据说只须红巾一拂,可使百尺楼顶发火,立时灰烬,或以红巾铺地,一人立其上,念咒数遍,巾与人都能冉冉升空,如驾一片彩云,直上天际!辗转传播,民众竟共信为天人,所至则夹道人众都俯伏泥首,等她们过去之后方敢起立!其实发火驾云云云,都出于匪众之口,从未有人目见,乃互相矜炫,互相迷信,无敢稍加疑议者,民智之愚陋一至于此,大乱临头,又何足怪?有人说这也未尝不是“思想统一”!

本篇所述,乃荒谬拳匪及愚昧民众之大略情形,至当时官吏之颟顸胡闹,贻害国家,当于下次另为文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