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29)
14866000000171

第171章 不足怪中的可怪

上海绑票之风日盛,大有一日千里之势,有钱的人——尤其是一班买办先生——大概没有不终日兢兢业业的不知死所。这种怪现象,不外乎一方面有钱,一方面要钱,在上海见惯了,大家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可怪。最近上海各报本埠新闻栏的记者先生又多得了一件好材料,就是素以帝国主义著称的某国的人所开的一家括括叫的银行里,有一位我国人在里面当买办的某君又被“要钱”的仁兄欲绑未成,一击把他送入“死所”里去了。他身上所吃的一弹,据说是由颈项右边射入,趋左往下斜穿而经左边肩膀后面射出。这种射法,放枪者非就高临下不办,但当时匪与某君却同在马路上,殊为可异。友人某医师为参加验诊之一人,乃亲至发生此事地点,向附近商店查询,始恍然明白,原来当绑匪四人涌上某君汽车的时候,他见来势汹汹,即急开车门跃下图逸。不久后面即有巡捕赶来,倘他一意向前奔,也许得免于难,即使匪徒开枪,人在飞跑中,或可不能即准。乃某君在逃奔之际,头上戴的那顶帽子忽然掉在地上。在此生命交关一发千钧之际,他竟舍不得那一顶帽子,连忙回头俯身往下拾,刚俯下去拾着而尚未仰起身来的当儿,匪徒对准他放一枪,弹子便穿成上面所说的那个样子,并非放者由高临下,乃由受者俯身去屈尊就教。一顶帽子和自己的一条生命孰重?拥有几百万家财的买办先生竟于如此危急之际不顾生命去保存一顶帽子,未免有点不解。

有人说这也许是他临时吓昏了。但在吓昏之中知道逃命而不知道舍弃一顶帽子,则在平日的潜意识中似乎不免含有“一钱如命”的特质。

“一钱如命”大概是有钱的人所难免的,说穿了倒也不见得怎样可怪。肯慷慨的人往往出于穷措大之流亚;有钱的人反而易患“一毛不拔”的毛病。没有钱的人往往想办这种有益社会的事业,那种有益社会的事业;有了钱的人,你想叫他拿点出来办什么公益的事业,急公好义的虽非绝对没有,但大半却觉得什么都没有趣味,只有死死的抓住几个留与子孙狂嫖浪赌的钱是最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