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语谓理想为事实之母,我以为批评也可以说是进步之母,最无进步希望的是讳疾忌医,不愿人批评,甚至不许人批评。最近铁道部顾问孟德尔氏(John J.Mantell)对于我国铁道曾提出很直率的批评,孟氏为美国铁道专家,其所批评当然值得我们的注意;尤其是因为他掮着“洋顾问”的“洋”字牌子,所以敢于说老实话。我们殷切盼望国家能于建设方面多下些切实工夫的老百姓,并不是重在他的“洋”字,是觉得如能藉他的“洋”牌子来唤起我国当道的注意,于举国噤若寒蝉的舆论中,却也值得我们的欢迎。孟氏所言,尤其值得我们的研究者,有左述的几点:
(一)频年战乱的影响。据他视察津浦路的情形,谓该路历年迭受内战影响,南北运输一再中断,原有货车一九八八辆,现仅存四六六辆,其余都被武人擅自扣用。至于会计,则以该路自因战事而分作两段,事权未能统一,会计乃极纷乱,常年报告自民国十五年迄今俱未编制,路上枕木霉烂不堪。总之我国所仅有的几条铁路中的津浦路,因受继续不断的内战之赐,已弄成车辆大缺经济大乱枕木大烂的一条残破腐朽的铁路了。其实何止津浦路?凡为好乱性成穷兵黩武者所光顾得到的铁道,那一条不遭同样的命运?区区几条简陋的铁道已经怪可怜,再闹下去,不怕不一条一条的弄得精光!
(二)收入原有大增的可能。仅就津浦路而论,路线跨苏,皖,鲁,直四省,为津京及京沪各地运输所倚靠,以上各地之农矿产品均甚丰富,必赖该路为之转运。故孟氏断言该路只须能恢复常态,营业方面必能蒸蒸日上,并谓如再能于京浦间装设浮桥,则四五年后,每年收入增加三千万元亦意中事。置国事安危于不顾而扰乱不已者,其所欲夺亦不外利而已矣,我们但望他们的眼光略为放得远些,不怕无利可得,不怕无远利大利可得,如只知道把目前一些“鸡肋”抢来夺去,越抢越糟,越抢越穷,终究要弄到大家一无所有!
(三)其他实业所受的牵累。据孟氏言,去年一年,上海一处所进日煤达一百万吨。以中国矿藏丰富,在理应多开采,谋国内实业之发达而裕国民之生计。即如中兴煤矿公司距浦口仅二百七十二英里,距上海仅四百六十六英里,徒以铁道货车缺乏,现每日仅产煤三千吨,如运输便利,产额增加,尽可不假外求。“尽可不假外求”而终至不得不假外求者,是亦中国之自作孽而已!
(四)此外孟氏所郑重道及者,为各路冗员之大可裁减。据说路务如加整顿,则至少可减少百分之三十。冗员之弊,岂仅路政为然?从前政界恶习有所谓干薪者,即挂名拿钱不必做事的代名词,如今在名义上却已大有进步,因为不用什么干薪的腐化名辞,乃改用似乎冠冕堂皇的顾问或咨议的伕马费,一人每月白拿二三百元乃至四五百元不算一回事,横竖中国的民脂民膏还可以括括,况且愚昧的民众原也没有监督的能力和胆量!
闲话少说,我们谈起这位洋顾问考察所得的意见,益感觉中国实在未尝无可为,徒以攘权夺利者过于近视,过于性急,但知拚老命于鸡虫之争,疲精力于蛮触之斗,既无暇于开辟富藏,亦无暇于利用广土,而大多数民众之知识程度又极幼稚,无从表现其制裁之实力,或竟未养成其制裁之实力,遂致茫茫前途,不知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