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省政府改组,最令社会注意者为向来坐惯“冷板凳”的胡朴安氏突如其来的被任为民政厅厅长。记者与胡先生无一日之雅,对于他的生平无所知,据传闻所得,听说他曾任上海持志大学文科国学系主任并兼任京沪路局编查课课长,又听说当局之延揽胡先生,因为他持躬廉洁,不要钱。不要钱似乎是为公服务者的分内事——此处所谓不要钱当然指不贪婪,不是强人枵腹从公——而如今竟希罕得像唐虞三代可望而不可即的模样!但在明目张胆搜括抢夺的时代,居然有人觉得不要钱之不无可贵,则黑暗中又似乎不无几许光明。
教书匠的生涯原是清苦的事情,除了滥拉钟点东奔西跑不顾教授效率者外——其实就是这样,所得仍有限,比善于做官的差得多了——既很少“临财”的机会,当然也很少“苟得”的机会。闻胡先生在官运未亨通以前,尝作移居诗,有“海上驱饥二十年,蜗庐今日已三迁”之句,可见他所坐的“冷板凳”的确是“冷”。又闻他老先生在持志授课时期,每于路局午饭时即就天通庵路路局饭店,以小洋两角吃蛋炒饭一碗充饥后即赶赴持志上课,所吃的还是纯粹蛋炒饭,连一点儿火腿香肠都不愿加,又可见他的省俭。不过坐“冷板凳”的可怜虫们都有不得不省俭的苦衷,我们所希望的是胡先生做了官还是勿忘蛋炒饭。
据旅平陕灾救济会特派查灾专员最近的报告,陕北各县饥民入春以来蒸土为馍,煮纸为粥,骨瘦如柴,色惨似鬼,如此惨状,凡属同国,均应痛心,则有蛋炒饭吃吃,不能不算是无上幸福,尤其是直接与政治发生关系而立在救民第一战线者更应激发天良,作如是观,不但自己不该要钱,并且不该糊涂纵任手下人要钱。
中山先生在辛亥年自巴黎致民国军政府电,有过这几句话:“但求早巩固国基……至于政权,皆以服务视之为要。”世往往有以穷措大一旦近政权便成巨富者,那都是中山先生的罪人,在恭读遗嘱静默三分钟时应不能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