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留学日本帝国大学专研经济学的漆树芬先生费了数年的研究,又费了整整两年的工夫才写成的。这本书初版虽在距今六七年前(迄今已第八版),但在现今仍有一读的价值,而且记者认为是很重要的一本佳著。著者已逝世,听说他的遗族因与出版此书的某书局发生版权纠纷问题而涉讼,致未继续出版,这是很可惜的事情,我们希望该书不久仍得重版问世。吴稚晖先生为此书所作序文,谓“近三十年关于新思潮之名著,译述者或著作者种类亦不少。然凡一编到手,读之忘寝食,一起读下,欲罢不能者,在吾经验中:第一部则为严又陵先生之《群学肄言》;过十数年,又有胡适之先生之《中国哲学史大纲》;至今又过八九年,而漆南董先生之《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又迫我穷两日夜,一起读下,欲罢不能,此种动机何在乎?由于本书价值之高,自不待言,而简单追求其欲罢不能之原因,尚当别有浅解,则一曰闻所欲闻,一曰明白爽朗。”往往有一类新书以欧化的信屈聱牙文字自鸣得意,使人虽硬着头皮读下去还是不懂!这本书虽有四百五十四页之多,不但条理井然,文笔亦流利可诵,“明白爽朗”,可谓切评。至于这本书的内容,著者在自序中有数语很可概括一下:“以研究资本帝国主义为职志,以分析不平等条约为目的,以推论我国所受之利害关系为主意,以筹谋对付方法为归结。”
关于研究资本帝国主义者之侵略榨取方面,著者抉出他们旨在国际商场之争夺,和投资地之竞争,由此进而根据事实分析研究帝国主义在我国商埠作种种侵略及利用投资以吮吸我国的膏血。他们所以有这样的向外侵略与榨取,则以在资本主义的组织内实含有极大矛盾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著者有下面颇饶趣味的申述:
资本主义第一之矛盾点,即在于使用机械一事……资本家是以营利为目的,对于自己的货物,照例要赚得多大之利益,才卖出的……设如现在社会确是入于社会主义实行时代,而一切生产品皆为社会各分子所需要之生活品的时候,则其所消费量,必达于极大,在此时就安置多数之机械而为大量货物之生产,其货物亦能尽数销出,不生问题。然而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之下,情形却与此大异,大概资本家皆是为贩卖赚钱才从事于生产,照他们的本意,本是在希望得多数拥有巨万之买主,无如世上这一种富豪是极占少数……然如与无产阶级做买卖之时,此无产阶级又未具有大购买力,是机械之大量生产,对于资本主义实生牴牾现象。
资本主义第二之矛盾点,即是资本主义与资本本身之冲突,因为资本家所以从事于制造之动机,就是在赚钱。如他们的钱愈赚得多的时候,这资本遂愈得集中,然此种资本之集中即不外表示此资本阶级以外多数之人之日趋贫乏,而生社会购买力减少之现象。社会购买力如一旦减少之时,则生产即呈过剩……如照这个样儿长久不变时,则直是在自己之发动机上,由自己加了一个止动机,何异于自杀政策?
有了这两种矛盾,“一国内社会购买力既因此日渐减少,则其所生产之货物当然生过剩之现象;所集中之资本当然生停止膨胀之现象。驯至吐出无方,投下无地,资本主义根本上之危机于以毕露”,于是“向外发展,求海外市场以销货,求海外之投资地以销纳其资本”。故资本主义之必为帝国主义化,为必然之趋势。而我国乃在此情况之下,受各帝国主义的抽筋朘骨!
著者对于各帝国主义者对于我国之经济压迫,有种种事实之详晰说明,非本文的篇幅所能介绍,现仅介绍其结论:“我国今日之经济,从本书看来,已受资本帝国主义层层束缚,万不能有发达之势,换言之,即我们欲使我国成为万人诅咒之资本主义国家,亦事实有不能也,遑论其他!然则欲救我中国,非从经济改造不可,而欲改造我国经济,实非抵抗帝国资本主义国家不可。”“今日中国已成为国际资本阶级联合对我之局,并常嗾使军阀以助长我之内乱”,著者主张“一方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弱小民族,以抗此共同之敌”,“他方内部实行革命……协我亿众之力,出以必死奋斗之精神,建设强有力之国家,始获有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