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7)
14866600000121

第121章 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

两年前游美的时候,一到纽约,就有一位中国朋友对我谈起“一二八”上海的抗战对于他在数万里外日常生活的影响。据他说,他平日走出寓所之后,总在附近的一个报摊上买一份当天的日报,带到车子上去看。“一二八”上海抗战发生之后,天天报上都有关于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大标题,那个报摊上的报贩一面把报交给他的时候,一面却伸出手和他握起来。原来他是和这位中国朋友道贺!标题愈大,他握起手来也愈热烈!不但握手而已,握了手还要翘起大拇指,连声说着“伟大的中国”!后来《淞沪协定》成立,中国妥协了,这位朋友每晨拿着报就走,不敢多看那个报贩一眼,因为他感觉到非常的难为情,感觉到实在有些对不住那个热烈握手而又翘大拇指的朋友!

还有一位中国朋友,在那时候,——正在“一二八”抗战的时候,不是《淞沪协定》订立的时候,——刚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每早到校上课,就有许多美国的同学对他握手道贺,好像有着什么喜庆似的。他说他那几天兴致特别的好,因为感觉到周围的气氛比平常特别来得温煦,使他好像坐在春风里,飘飘欲仙!

后来我陆续遇到不少美国朋友,尽管阶层不同,知识程度各异,自报馆主笔,大学教授,青年学生,商店伙计,产业工人,乡间农民,以至偶与攀谈的汽车夫茶房等,都知道中国有所谓十九路军抗战这回事,都因有此事而对于中国的民族增加多少重视,使我不由自主地愈益感觉到中国对日抗战意义的重大。

天下惟有努力奋斗的民族,才能引起人们的敬重。无论道德上的声援,或进而得到物质上的援助,都必先从自己的努力奋斗开始。

“八一三”比“九一八”的意义更重大了:以前只是局部的抗战,现在却是全面抗战的序幕了;以前局部抗战的结局,是以丧权辱国的《淞沪协定》为止境,现在却是曾经军事最高领袖再三声明必须抗战到底,非把日本军队全数驱出中国国土之外不止的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时美国一般人民对于中国民族的敬重,对于中国军队英勇抗战的热烈同情,必较“九一八”的时候,更增高得多了。我们可以想象,倘若在纽约的那位报贩现还无恙,大概又要忙着向中国顾客热烈握手了!

自从我们这次神圣的抗战发动以来,美国人民对中国的深厚同情,在事实上已有多方面的流露。据洛杉矶传来消息,美国青年军人哈恩少将宣称,他愿以私人资格率军一队,前来中国参预抗日战争。据他说,他可集合退伍军人及志愿兵一万名,前来参战,所成为问题的只是一笔运输费,倘本月内不能筹得的款,拟先以二百五十人出发,其中飞机师二百名,余为机关枪手及有作战经验的专门技术家。这个“盛举”能否实现,尽管是另一问题,但是以哈恩一人,自信能一呼而集合万人到中国来参战,这已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暗示了。

这还只是个人同情的一个例子,此外还有积极表示正义的集体行动。美国反战及反法西斯主义同盟曾向日本驻美大使斋藤发表宣言,说美国千万人民皆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倘斋藤不以此项抗议转达东京,即将有数万美人围困日大使馆及领事馆,并将唤起全国人民抵制日货,以维护中国的民主政治及世界和平。这还是八月底的事情,当时美国政府还在维持其所谓“期待态度”,所以美国当局看到这种情形,大为着慌,国务卿赫尔即奉罗斯福总统的命令,力请该同盟不要过于坚持以免引起纠纷,同时由警察阻止该同盟实行围困日本使馆的行动。但是该同盟不顾罗斯福总统的劝告,仍派纠察队于日大使署门外,各执旗帜,实行“纠察”。据该同盟的纽约秘书声称,美国各处的日领署,都将由他们派人纠察。这所谓纠察队,在美国通称为“Picket line”,是工潮中惯用的武器。他们的任务是禁止人们和纠察中的地方往来,使被纠察者感受种种的麻烦。(他们在工厂前就不许工人入厂做工,在商店前就不许顾客入店购物。)据十月十日由华盛顿来的电讯,该同盟又在图谋“封锁”日本大使馆,正由警察忙于设法劝阻中。他们所用的口号是“与日本断绝交通”,“打倒日本军阀”,“抵制日货”,“制止日本侵略中国”。

美国教育家联合会也于十月八日发出宣言,主张抵制日货,劝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坚守不渝,该会副会长阿斯蒂尔并声称,他们的这种行动,是要使日本当局知道他们对于战争和侵略的仇视,并使日本当局知道他们不是没有办法来制裁侵略者。

美国全国总工会和美国工业组织委员会也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加以抨击。美国工业组织委员会会长希尔曼十月十日该会年会中声称该会必用全力赞助“罗斯福总统为制裁远东疯狗所建议的任何政策”。在最近的国际关系史上,我们曾听到有所谓“国际海盗”,现在又加上这个簇簇新的名词——“远东疯狗”!这种严厉痛斥的名词,也很可表示美国人民对于侵略者的观感。

美国太平洋新闻社曾分析全国各报的评论及漫画数百种,竟有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同情中国的抗战,《纽约时报》论到最近的远东时局,谓观于中国目前全国一心一德的抗日热诚,足见中国已臻于统一之域,向以怀疑态度注视中国的,现在却应刮目相看了。美国的左派报纸《每日工人报》,则更大声疾呼,警告美国人民,说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中国,是世界大战后对美国和平的最危险的威胁。美国名记者及评论作家维拉特曾于十月十一日致函《纽约民声公论报》,谓日本已派遣石井赴美游说,他记得一九一七年宴请石井时,石井曾力言日本决不侵犯中国领土,石井现今如欲游美,其第一任务即在把中国境内现局与其前言比较是否符合,石井恐难自圆其说,实不必多此一行。石井尚未踏进美国,已经碰着一鼻子的灰了!

就以上所说的情形,美国人民对于中国抗战的态度,已可见一斑了。在“八一三”抗战发动以后,美国政府的态度,在初期是很使中国失望的,例如中立法的喧嚷,对于远东军火出口的禁令,以及美国大使对日本轰炸南京宣言的怯懦态度等等。但是自从罗斯福总统于十月五日在芝加哥发表重要演说,痛斥侵略国,美国国务院接着发表宣言,老实说“美国已不得不承认日本在中国的行动不合国际关系的原则,并违背《九国公约》与《凯洛公约》的规定”,于是美国政府对于远东侵略国的态度,也有了相当鲜明的表示。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这种表示的后面,实伏有美国全国最大多数人民对于中国抗战的深厚同情,虽则各国政府的措施,都各有其政治的背景。

我们看到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态度,至少应注意下面几个要点:(一)他们的深厚的同情,全由中国英勇抗战所感召;(二)要具体化或更扩大这样的同情,主要地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坚持抗战;(三)看到友邦的人民在言论上行动上对于我们的抗战这样地热烈帮助,对于我们的民族敌人这样地深恶痛绝,感觉切肤之痛的我们自己,更应该怎样坚决抗战的意志,努力奋发,持久不懈!

廿六,十,十三,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