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抗战过程,给了我们不少的痛苦的教训。前线暂时局部的失利,固然不足以判断整个抗战的胜败,但是假如我们不以最高的警觉来找出造成这一形势的原因,检讨出今后努力的方针,那也很易使抗战走入更困难的状态,使国人走到徬徨悲观莫知所措的地步。找寻争取抗战胜利的方法,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迫切了。”
这是彭德怀先生在他最近所著的《争取持久抗战胜利的先决问题》小册子的《引言》里面的一段。大家知道彭先生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副指挥,正在前线作战的军事专家。他在这小册子里由已经三个多月抗战的实际经验所得到的意见,实值得我们的郑重介绍。
我觉得彭先生所指出的最重要的第一点是“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动性”,随着指出中国“只有持久(战)才能生长力量”。中国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这是一般人所常常听到的话,但是有些人看到我们的敌人在目前的武力较占优势,同时感觉到我国在目前的力量比较地薄弱,往往觉得越拚越消耗,多拚多消耗,是否终能拚得过敌人,达到最后的胜利?因此有些人便利用这种心理来动摇国人持久战的决心,甚至有人嘴上虽主战,而同时却倡言“弱国牺牲论”,认为不战亡、战亦亡的似是而非的汉奸理论。针对着这个汉奸理论的当头痛击,我认为彭先生所指出的中国在持久战不但不会把力量渐渐地消完,而且还会生长力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他承认“中国今天的海陆空军的力量与物质力量都赶不上敌人力量的强盛,而且敌人利用了过去不平等条约及军事的侵略,已在我国境内树立了许多堡垒”等等关于我们方面的弱点,但他同时郑重指出:我们“必须清楚认识,敌我力量的对比决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在持久抗战的过程中,是必然会变动的,我们的力量会逐渐变强,而敌人的力量则会逐渐变弱的”。“在持久抗战中,我们能够在宽大的民主政治与改善人民生活的条件下,高度的发挥整个民族的力量,向来被人讥为一盘散沙的中国民众,将会很快的凝固起来,形成钢铁一般的力量。国内的磨擦亦必随之而减弱,全国人民会将各尽所能,坚决拥护领导抗战的政府,争取民族的解放。被压迫被侵略的国家和民族,往往是在自卫的解放斗争中,生长与团结自己的力量。……侵略者在持久战中,不但不能团结与生长自己的力量,而且只有逐渐的削弱自己,加深本国的矛盾。”他接着从经济方面,军事方面,国际方面,说明“从任何一方面看,我们只有而且能够从持久战中,改变强弱的现势。我们一方面不要被那些恐日病者及弱国牺牲论者所散布的民族失败主义所迷惑,一方面也不要被那些急性病者的悲观失望所沮丧”。
其次他讨论到和主力军配合作战的游击战争。什么是游击战争?他说:“游击战争的定义应该是群众战争,是群众直接参加抗战的最高形式。”“游击战争的发展,会给侵略者以极大的危害而对于我主力军的作战,则成为有力的助手。游击战可以实现迷惑敌人,疲困敌人,阻扰敌人,分散敌人的任务,以配合我主力军进行胜利的战斗。敌人深入一步,即被我群众武装重围一层,敌人集中,则以游击战争方式包围他,经常的袭击和扰乱他,断绝其交通运输,封锁其消息,肃清汉奸,实行坚壁清野,使敌人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资材上受损失,消息不灵,接济困难,犹如聋子瞎子一般,这样使敌疲困起来,麻痹起来,造成我主力消灭敌人的条件和机会。”
怎样才能发展游击战争呢?他说“只要有群众,就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因为游击战争是群众参加抗战的最高形式”。他劝人们不要把组织游击战争看作一件神秘的事情,“只要你认识到发展游击战争的重要,只要你相信群众的力量,只要你相当的给以推动与帮助(如少数武器等),你便可以号召起广大的群众加入游击队,进行抗日的武装斗争”。他认为:“在抗日战争中,我们有着充分的条件在敌人的后方侧翼去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在那里是敌人非常薄弱的地方,敌人兵力很少,只顾前进,侧翼暴露,后方空虚,正给我游击队以大显身手的机会,在那里我们迫切的需要游击战争来配合主力作战。”
最后他提出民众动员与全民抗战的重要关系。他说:“中华民族能否从持久的抗日战争中,求得自己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完全在于能否动员全国一切人力物力,为争取抗战胜利而进行顽强的不疲倦的斗争。”他很感慨地说:“三个月来的抗战中,证明了全国民众拥护政府拥护前线将士的热烈。可惜在传统政策之下,除却少数区域外,民众依然没有取得参加抗战的各种自由,也没有采取适当的政策去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以致蕴藏在群众中的极丰富的战斗力量,依然没有大大的发挥出来,使今天的抗战始终停止在单纯军事防御的阶段,而并未能掀起全面的与全民族的抗战。”
他进而抉出惧怕民众力量抬头的毫无理由。他说:“不错,压迫者是要惧怕被压迫者的反抗的,被压迫者忍受不住压迫时也是要反抗的。可是今天的中国怎样呢?压迫者侵略者是日本帝国主义,整个中华民族每一个黄帝子孙都是被压迫的,我们的政府也在领导全国反抗我们的侵略者,除了汉奸以外人人对抗日政府拥护之不暇,还有谁会反对抗日政府呢?不错,在抗日过程中,贫苦人民要求相当的改善他们的生活,使自己得有余力献给国家,这是合理的要求,这只于抗日战争有利,并不致减少政府的收入。即对于富有者,也不过在合理负担的原则下,少得一点租息,却在整个民众抗战胜利之下保持了自己的身家,而不致为日寇所侵占。”“真正害怕中国民众的力量的,是日本帝国主义,而不应该是中国政府和发财人。阻碍与压迫民众参战的运动,只有利于日本的侵略,而使民族的生命遭受危害。动员与发挥民众参加抗战,只会提高政府的威信,与增强抗日的力量,使持久的抗战具有坚实的基础。也只有这样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最终的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末了,记者要转述彭先生的这样的几句话,结束本文的介绍:“我们不在于消极的批评这些严重的现象,我们只希望这些现象能够得及时的纠正,使痛苦的回忆变为宝贵的教训,今天的教训变成将来的胜利。”“时机愈加紧迫了!我们已经暴露的弱点不能再存在了,建立正确的方针,不能再迟缓了!今天放在全国同胞身上的责任是拥护、推动、与帮助政府和领袖,从困难中去争求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
十一月十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