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7)
14866600000161

第161章 《单丁与父母》编者按

单丁与父母 俞浔江

贵刊二十一期“短简”中由先生答湖北程祯琳一篇,关于征兵,保甲制度在乡村中成了封建势力利用的机关,征兵成了他们的财源,有钱可以避免,无钱无势,抓取壮丁填补。像此种现象,殊多危险,对抗战前途,实甚妨碍。敝乡亦是有此情形,鄙人读之,无任感触。我亦有同类苦境,因我从沪地“八一三”抗战揭开,生计即将停断,陷入失业,处境狼狈,思想无序,神志彷徨,时有半月,由慈亲即用快函催捷回乡;使父母安心。国家以到长期抗战,本想寻觅救亡工作。不愿苟安回里,但因家慈心切,环境所不许,不能如愿行动,只得回里安慰双亲。讵知乡处训练壮丁,开始以来,已有数期,现奉令要抽兵役数名,将我同时加入在内。我因前年充当义务保卫团团排之职,对于军训稍有学识,故被抽,本不惜为国牺牲,但是我家慈念单丁被抽,老年何以依靠,为此得悉,不胜惊泣,日夜悲悯。假使与乡长商量设法,需私下运用贿赂,方可出险,为此无处求救,默然对泣。顷阅贵刊,读到前述短简所论与我同情之苦,故特草渤粗言,敢渎清神,伏乞先生以慈父之态度,借我贵刊一角,指示一切。在乡间有何有益民众之救亡工作可代壮丁之职。事在迫急,谨望即恳先生在贵刊中赐示,或专谕赐教,至感至祷。

编者按:俞先生表示不惜为国牺牲,可见他的爱国热诚,所以使他感难者是他的老母及老父的依靠问题,于此可见优待士兵家属办法之重要。至于独子是否可免被“抽”,我们手边没有征兵法,无法贡献意见。倘若独子也在被“抽”之列,恐怕即有其他救亡工作,也难代替。俞先生还是就地一查吧。事关政府法令,我们愧于无法代筹,不过特把这封信发表出来,希望政府特加注意。独子对于奉养父母,责任须单独担负,较之多子者又较为不同,倘若我们国家对于优待士兵家属还未能有充分的办法,这一点似乎还值得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