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邹韬奋作品集(1937)
14866600000092

第92章 答刘鼎臣

刘鼎臣先生:你原籍北平经商南来,因芦沟桥事变,未得北返,你的困难情形,我们是很了解而同情的,尤其不禁伤感的,是你的信里提起听到北平来人亲口告诉你,说北平“诚与东北冀东并无二致,鲜日浪人横行街衢,流氓汉奸,到处敲诈,土匪蜂起,抢掠时闻,尤以知识份子,明查暗访,必得之而甘心。最近伪治安维持会张贴布告,令学生每人须照本身相片二十张,以备交各处存案,再须妥当铺保三家至五家担保不是反日份子,始无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形之下,你问我们怎样办法。讲到大局,当然不是一二平民所能独力挽回,你“欲思冒险回津作救亡之道”,这要看你的主观力量和凭藉,我们很难替你作武断的决定,倘若你的主观力量和凭藉没有使你立刻去做这种事的可能,急也没有用的。此外能做什么,也是要看你的能力和环境。你既在商界活动,不知对于劝募救国公债能尽些力量否。这就要由你自己斟酌了。救亡工作是多方面的,当做那一方面的事,必须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环境,解决任何问题都须根据现实,离开了这种现实是无法凭空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