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
14868200000041

第41章 家族制度与都会

近年以来,中国已入世界文明的旋涡;一切制度,习惯,思想,道德,从根本上都有点摇动起来。就中最成问题的就是家族制度。因为中国自国体改变以后,三纲当中已消灭了一纲,现在的制度,风俗,道德,完全立在家族制度上面;如果家族制度再一摇动,中国的旧文明,旧道德就要全体破产。这种现象自然很危险,至于好与不好,都是另外问题;因为这种现象自身有坚牢的根据,你就是说它不好,也没法反对。

对于家族制度的怀疑虽然是近代思潮的表现,但是尚有另外的原因。另外的原因是什么?就是都会。中国近来因交通的便利及中央集权,都会渐渐兴盛起来;工商突然进步,农业渐失势力。乡村的穷人大家趋集都会来谋生活;在乡村的富者也大家赶到都会里来寻他们的快乐。都会的人口逐渐增加,生活自然困难起来。但是都会所有的无非是住宅,工场,商店,戏馆,妓院……自然产物丝毫没有,完全要靠乡村供给的。乡村受了都会的影响,物价也自然腾贵;在乡村的人收入渐渐不够生活,自然也闯入都会里来谋较充裕的生活。种种原因使都会人口增加,都会就变成生存竞争的中心点。中国没有精确的统计,各都会的人口无从晓得;据西洋统计家说,伦敦一市的人口比苏格兰全土要多。中国虽然没有这样已甚的例,但是也可想象都会人口繁多了。

都会生活与家族制度根本上不能不生冲突,乡村有宗祠,都会没有宗祠,就是证据。本来住在都会里的人大概只有家庭,没有家族;在都会作客的人虽然在乡村仍有家族,但是因都会上职业样式的变迁,事实上也不能够维持他在乡村的家族制度。譬如经商的人,照向来的老规矩,一年可以回家一次或二次。这个假期虽然有限,但是几时回家,除商店繁忙期外,差不多自由的。近来新式的银行,公司渐渐增加,它的组织和旧式商店完全不同,不能在店宿食,不能长期告假,在这种地方营职的人自然不能不带家眷,在生活所在地营小家庭了。又如做教师的,在旧时私塾里面,先生坐馆的日子大约每年七个月到八个月——就叫作经七蒙八——几时放假,几时到馆,完全可以自由。先生家里如若有事,清明假早放几天或移迟几天,都不要紧的。改了学校以后,情形大不相同,每天都有空的时间,要缺课一日却不大能够;在这学校里奉职的人也只得“尽室偕行”了。其他各项职业,现在差不多都有这个倾向,大概可以推想而知。农业本来是与家族制度最相宜的,但是近来因耕种地缺乏及垦辟事业的发达,农民当中轻弃其乡的却也不少。这种都是事实上的问题,并非几句传袭的古训所能牢笼维系的!

因了上面所说的事实,“聚族而居”的家族制度已受了致命的损伤。将来交通实业如若再兴盛起来,都会吸收人口的势力还要增加,家族制度当然不能存在。我们应当趁这个时候预先创造别的新组织,来补充这个缺陷。空说保守是没有用的。希望做教育者稍为放大点眼光,将这种实际上的问题注意注意,不要一味地再将那些“命在旦夕”的家族观念,向将来要做都会生活的学生拼命注入,养成知行矛盾,反背时势的人!

刊浙江第一师范《校友会十日刊》第二号(1919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