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3节为什么会做理性的傻瓜——有限理性
春秋时候,有人跑到晋国的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但是钟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小偷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于是又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把小偷捉住了。
这则故事讽刺小偷的愚笨。其实小偷仍旧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精于算计:要把大钟偷回家,就必须把大钟砸碎,但砸钟会发出声响,必须阻止钟声的传播,他选择了堵住自己的耳朵。可以说,小偷的行为不失理性,但他却是一个理性的傻瓜。为什么小偷是一个理性人,却还被视作傻瓜?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人,他只是一个有限理性人。
有限理性的概念最初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现实生活中有限理性的例子也很常见。例如,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但只要有一件破损的,人们就会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只要全部完好,就成为理所的合格品,当然应当高价。可以说,这是理性人的不理性,即有限理性。
在生活中我们因为有限理性而对得失的判断屡屡失误,事实上我们都做了理性的傻瓜。
工人体育场将上演一场由罗大佑、周华健等众多明星参加的演唱会,票价很高,需要800元,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机会不容错过,因此很早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的晚上,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门票没了。要想参加这场音乐会,必须重新掏一次腰包,那么你会再买一次门票吗?假设是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这场演唱会,票价也是8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你打算到了工人体育场后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刚买的价值800元的MP4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花800元去买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吗?
与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再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仍旧购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绝对不会少。客观来讲,这两种情况是没有区别的,都是要再花800元去买一张演唱会的票:只不过是买票的原因不一样。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是因为丢了一张票而损失了800元,这时你需要重新再买一张,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是因为丢了800元的MP4而损失了800元,而这和你原来的购票计划是没有联系的,并不会因此影响你的购票计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限理性的情况呢?第一个原因就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第二个原因是人对环境的判断和认识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在决定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第三个原因是人的抉择受非逻辑行为影响。帕累托曾提出人类社会存在着“非逻辑行为”。这些行为涉及价值观、信仰和感情领域,本能和机械地遵从于习惯。在现实生活中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几乎是混杂在一起的。只有在那些重要但是有限的行为中才最大可能地保持选择的理性。
【相关词语链接】
准理性人 国外经济学文献中有关于“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的概念,用来解释行为动机对于行为结果的偏离。但将这些偏离行为简单地归结为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解释力较弱。因为,涉及理性、却偏离了理性的种种因素,都可以被分解和解释为行为人的动机理性受到环境约束所致。事实上,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等“非理性”概念,可以看成是从属于理性的补充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