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影戏:民间皮影木偶
14959000000002

第2章 皮影戏的历史发展与传播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古老传统艺术,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冀东的滦州皮影、陕西的华县皮影、甘肃的陇东道情、北京皮影、山西孝义影在内的北方流派和包括湖北的沔阳皮影、海宁皮影、台湾皮影在内的南方流派等。

关于皮影的发展,一般认为起于汉代而兴于唐代。

至唐代时候,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可以说已经发展到空前的鼎盛,特别是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的传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出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了把史书、经卷讲诵得更加生动、具体,往往运用绘画的手段来进行表述。

在当时,曾有人把绘画改为带有活动关节的纸人,并用线牵动着,以此用来更加形象地传经和讲史。在史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盛行“僧徒夜诵经卷、乃装屏设像”的文字记载。这里所说的“夜诵经卷”就有了“烛光”映照,还把要讲的故事进行“装屏”演出,这就相当于后来皮影戏表演的屏幕和摄像了,也被称为耍人儿。据有关史料记载:

中唐时期,科白类戏空前发展,歌舞类戏编制进步,历史戏具体形成,傀儡戏等杂技并作,民间更盛。傀儡戏皆模仿“弄影术”而作,并衍生为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在那时确实已经具有了皮影,但实质就是皮影了。

在唐代,僧人有一种俗讲的“变文”。“变文”是俗讲的底本,是僧人用说唱的形式演绎佛经故事。讲时有图像,犹如一幅幅变幻的画,这种佛经画被称为“经变相”。

僧人在讲解这些图画的文字时,有韵文有散文,有吟有诵,可歌可唱。这是唐代向一般民众普及佛教的文艺形式,这与皮影戏艺人传说关于影戏始于宗教相近似。

道教也有类似宣传教义的说唱形式,名称“道情”,它源于唐代的道曲。然而,“变文”、“俗讲”、“道情”虽有图画,尚非真正的影戏,其后“生心作意改图像为纸人,又后改为皮人”,便有了皮影戏的雏形。

唐代校书郎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曾作过一首咏吟傀儡的诗:

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诗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木偶戏的逼真及观赏者的感受。此诗虽然是描写木偶演出,但其描写的木偶戏人物刻木造型、操纵牵线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皮影戏的演出。

唐代敦煌遗书也有关于影灯、影灯像的记载。敦煌文书有“油二升半,充十五日夜点影灯用”的记载。虽然不能证明影灯就是皮影,但皮影戏的雏形已经出现。

至宋代的时候,皮影进入了成熟和繁荣的阶段。据记载,北宋时期的京城“瓦肆”演出的“百戏”不可胜数,其中有专门的皮影演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皮影艺人,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就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

后来,南宋时期的官员仿照汴京的“瓦肆”,在城内外修建了许多叫“瓦舍”的地方,召集伎乐,作为军中将士娱乐玩耍的地方。在当时,著名皮影艺人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

南宋时期诗人范成大曾有诗写道: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

在那时,皮影戏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单调的模式,表演的成分大大增加了。除了历史故事,还有一些作品是纯属虚构的,皮影戏的戏路也越来越宽了。

皮影戏道具的材料,先是用纸来雕刻结缀,后来出于硬度的考虑,换成了皮革,出现了“绘革社”的影戏组织,还出现了“镞影人”这样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并以皮影戏为中心,形成了相关的演出业。

在明代,是我国古代皮影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内的皮影戏完成了两个使命:一是皮影的流派相继成熟;二是皮影的对外传播加强。在那时,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皮影戏在河北滦县一带迅速发展起来了。

后来,至明代的永乐、万历年间,由于江南、湖广、四川等地的兵勇驻守边疆的原因,皮影戏也流入了云南等地,并和当地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在唱腔、脸谱和美术制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清代,由于满族人非常喜爱看皮影戏,在八旗王府中有专设的影戏道具,艺人常常被王公贝勒邀请到王府中进行表演,这叫做“宫影戏”。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另外两种班社:一是王府戏班;一是富豪家班,在清代后期又产生了影戏茶馆等。其中,光绪年间成书的小说《乾隆游江南》第八回对潮州的纸影戏进行了这样描写:

趁着漆黑关城的时候,两个混入城中,在街上闲看些纸影戏文。府城此戏极多,随处皆有,若遇神诞。走不多远,又见一台,到处热闹。有雇本地戏班者,有京班苏班者。盐分司衙门,时常开演,人脚虽少,价却便宜。

由此可以看出,皮影戏在当时的兴盛和流行,以及受到人们欢喜的程度。这时,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

并且,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

在民间乡村城镇里,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

连本戏甚至要通宵达旦或连演10天或半个月不止,一个庙会还可能出现几个皮影戏班搭台对擂演出的情景,热闹非凡。

在那时,我国的皮影戏不但在艺术上趋于成熟,进入了繁盛时期,而已经传至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

台湾的皮影戏是随郑成功的军队传到台湾的。据说,郑成功军队中有一位广东潮州兵,名叫“阿万师”,在军中表演皮影戏,后来,阿万师定居高雄县,组班在喜庆活动或迎神赛会上演出,皮影戏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台湾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之一。

另外,皮影戏作为我国戏剧艺术的一枝奇葩,也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

早在南宋宁宗嘉定时期,由于海上商业发达的原因,皮影戏由海路向东南亚诸国流传,至爪哇和暹罗,也就是后来的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接着,又传至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和越南等国,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拓展阅读

辽南皮影戏班称观音菩萨为祖师,每到一处演出,必先在下榻之所的正堂供奉观音菩萨的牌位,上书“供奉圣宗古佛之位”,左右分书“善才、龙女”。

香案及牌位摆设完毕之后,全体演职人员无一例外,都要一同跪拜于香案前,三揖三拜,并焚香5支,观音菩萨3支,善才、龙女各一。

在皮影戏的演出过程中,若恰逢剧中带有观音菩萨的桥段,当其形象出现于影窗之时,全体艺人都要脱帽肃立,以表达对“祖师”的敬畏之情。逢每年阴历二月二十九观音菩萨的诞辰,皮影艺人们更是要吃斋念佛,以示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