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题记
(一)拾荒
她追求自然,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个拾荒者。即使被老师扔黑板擦和被罚两次重写,并没有改掉内心真正的渴望。
她在大街小巷东张西望,捡到的东西很多,小学时候,一颗弹珠,一个别针,一颗狗牙齿,少女时代,发狂“爱上一切木头东西”,别人家锯树丢下的大树枝,她家中阿巴桑的椅子,德国时期,同居女孩丢掉的旧衣服,毛线,杂志……
她忘不了大自然的一个角落——撒哈拉。于是毅然选择了前往。在撒哈拉沙漠的那段日子,她和荷西用自然之物搭建了房屋,用骆驼头骨作为了结婚礼物,用蔬菜当做头饰,等待着沙漠中的远游者和近邻带来的古老之物,低头不顾安危在海边默默地寻找石头……
此时,抬头,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画面,小学时候,小小的她捧着簿子大声朗读,“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二)乌托邦
她有一个结,解是她自己的乌托邦。
撒哈拉是她的结。1972年2月,一本地理杂志上关于撒哈拉沙漠的文章,撒哈拉的痕迹深深印入了她的心,立即做了一个旁人看来莫名其妙的决定——去那儿定居。“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一片陌生的大地。”
中国人的本质是她的结。身在异乡,她坚守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己不会抹黑,也不允许别人去抹黑。所以荷西开不得中国人的玩笑,自己的朋友开不得中国人的玩笑,可以见到的中国人的言行不太好,她就务必去提醒他们注意。
在《谈心》中,她教迷茫不知归途的人去找路。她说自己不是一个乐观的人,却极力地追求着真实与简单,带给我们真实美好的记忆。
“祝福中国,祝福您”
“这位女士:你并没有被弃。没有人在世界上能够‘弃’你,除非你自己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
……
在最后,她不想过的是敷衍的生活,要了一个解脱。“如果我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苏格拉底说:“我去死,你们去活,谁走的路更好,唯有神知道。”如果活着,那么我们就珍惜现在的,珍惜已有的,让过不去的过去过去,不让心疼我们的人心疼,不让值得我们伤心的人伤心,不让为我们流泪的人流泪。在选择前慎思,在选择后慎行。如果没有幸运的开始,那么就在努力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满足。只要生命没有结束,结局就不是就不是真正的结局。所以即使亡羊,补牢也不会晚,从此时,从现在开始去做,行动就一定发生改变,因为行动本身就是变化。
记得勇敢地去活出自己,知道自己的结并找到自己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