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的启示
1508400000002

第2章 从平庸中崛起的一生(2)

曾国藩16岁的时候,参加长沙府童子试考了第七名。现在有些父母可能会说:“你应该考第一名,怎么才考第七名?”可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却不一样。曾国藩考了第七名,他反倒觉得这孩子还不错,就把曾国藩专门送到一位老师那里去好好学习。曾国藩20岁起在衡阳师从汪觉庵。曾麟书觉得这还不够,要让曾国藩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21岁时,曾国藩入湘乡涟滨书院。随后,23岁中秀才,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24岁中举人,已经很不错了,美中不足的是,名次都并不靠前。而最妙的是25岁、26岁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名落孙山。

这样好不好?当然好,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事。如果他一路顺利,依我看,曾国藩不可能成为他后来所成为的人。人一生太顺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大器往往是晚成的。曾国藩如果没有经过这些坎坷,很难有后来获得的那些成就。他一直到27岁,都是在“潜”。历史上有谁“潜”这么久的?有很多,其中最着名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整整潜了27年。他一直坚持“不适合我出来,我宁可不出来,我不是那种有官就要当,有事做就要做的人。不适合,我宁可藏起来”。只有这种人,等到他“下山”以后,才会有了不起的表现。

没有准备好就居高位,这种人是最可怜的。我们今天谁都知道“Are you ready”,这句话怎么翻译?现在普遍的译法是“你准备好了吗”,这就太肤浅了。什么叫“你准备好了吗?”是行李准备好了没有,还是什么准备好了没有?“Are you ready”,是指“你心中有数吗”。你心里有个数没有,有个谱没有,没有的话,宁可不做,宁可不要。“人要舍得”,这句话谁都会说,但是一到关键时候,就都不知道了,糊涂了。有人问“Are you ready?”你马上回答“耶”。这样沉不住气肯定不行,甚至很有可能是去“赴死”。而安安静静的,不说话也不回答的人,才最可能有大才。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一定要小心,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掉入漩涡,一不小心就会被害,因为很多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话都是很肤浅的,完全没有深度,也经不起考验。大器是晚成的,你急什么?有什么好急的呢?慢慢来嘛。

二、结婚生子:该做的事绝不能拖拉

曾国藩25、26岁这两年没有考中,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他就有工夫考虑养育子女的事了。

29岁,长子纪泽出生。他这时候别的事情不忙,而是抓紧生孩子,这有很重大的意义。老实讲,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不尽快把孩子的事情解决好,后半段再要做事情,就会很麻烦。如果早不生,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就会很后悔。因为父母年纪太大,孩子年纪太小,这是人生的遗憾。曾国藩死的时候,我们后面会讲到,纪泽一直在旁边陪他。曾纪泽也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为什么他也那么有出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父亲曾国藩常把他带在身边,边带边教。其实父母的责任就是这四个字,现在很多人却不这样做。有的父母说“不带他,他才会自主”,“不用教,他什么都会”,还有的甚至说“教也没用,他不听”,“现在的情况变了”。但这哪里是情况变的问题?每个时代都会变,不同代人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有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应该也不会变的。做父母的也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完全“无为”,对孩子放任自流,那父母的责任、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小孩子懂什么?你如果完全顺着他,他就可能整天打电动、玩游戏,那肯定不行,所以你必须要跟他讲清楚道理。

我孙女买手机的时候,我们就很清楚地告诉她:“这部手机你只能用来做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妈妈,不能用来做其他的。”于是她就不用手机了。你一定要给孩子交代清楚。你如果很爽快地说,“这很好玩,你拿去玩吧”,那结果就可能会很糟糕。“你不可以让任何人知道你有手机,你不可以让任何人知道你的电话号码,否则你会忙不过来的。但是你不能没有手机,为什么?因为你有时候需要跟妈妈联系,妈妈会担心你的安全。”这样跟她讲清楚就好了,这就叫“道”。

现在时代变了,应该想着怎么去有效地因应,采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这些才是父母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才是为人父母应该抱的态度,而非轻易就气馁或者放弃。

一个人该做的事情要尽快完成,不要拖拖拉拉。该结婚生子的时候,就要结婚生子。可是我们很多现代人在这点上很麻烦,二十几岁的时候说“还早”;三十几岁的时候说“怎么这么快”;四十岁的时候说“找谁啊”;最后到了五十岁,只能说“算了,一个人过日子”。这是自己耽误自己。该做什么事就要做什么事,不可以找理由骗自己,骗自己最后是害自己,害不了别人。而且你这样拖,有没有想过父母的感受呢?老实讲,今天的父母最后是两个字--寒心。“不要讲了,讲了也没用,随便他”,这是很令人难过的。其实这样就已经是不孝了,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我没有别的长处,我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到了60岁还是很听爸爸的话。其实我会出来讲课,完全是因为我爸爸的一句话,“你就出去讲”。当时我心里还觉得好笑,“我讲给谁听啊?”那时候台湾根本没有谁出来讲课,可是我听话,因为我听话就有了现在的结果。老实讲,当时我已经是大学教授了,我就对他说“爸爸你不懂现在的状况,这不可能”,但实际没有什么不可能。所以我爸爸最大的成就,就是他让我现在每次想到他的时候都会觉得,幸好当初听了他的话。

三、进翰林院:被冷冻时是什么反应

乾卦的九二爻,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就是“现”,指出现。所以你完全不用着急,当你心中有数,上面的人也知道你值得信任,你不会惹麻烦,不会占了位置不做事,更不会上台容易下台难的时候,你就可以出现了。但是“见龙在田”,最要紧的是要“利见大人”。你要做官,朝中一定要有人。你想要表现,就有人会出来帮你的忙,这才叫“利见大人”。“利见大人”的先决条件是你自己要有大人的气象。你没有大人的气象,人家凭什么提拔你、拥戴你?他会觉得没有必要,就会袖手旁观。

曾国藩28岁中进士,算是比较晚的,但是也已经很了不起了。科举时代,读书出仕,这是理所当然的道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平民子弟唯有通过科举才能改变命运。“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这个门槛是很高的,他也顺利地跨过了。

但是他的仕途,也就是官运,却不是很亨通,他仅仅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可就是不亨通才好,亨通反倒不妙。因为仕途一旦亨通,就会像一下子升得很高的气球,最后往往也会很快就爆破了。他在翰林院一待就是九年,虽然也升过官,但都只是空有名号而没有实权。翰林院是什么地方?相当于秘书处。在那里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常常跟皇帝见面,仅此而已,其他什么都做不了。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当你被“冷冻”的时候,你会是什么反应?你如果天天怨叹,天天羡慕别人,或者天天急于“上进”(这个“上进”并不是真的“上进”,只是拼命追求升官),那你就不会有大成就。

很多人一到翰林院,就开始钻门路,拉关系,等做官。有的进士被派到地方,很快就飞黄腾达了,但是往往也很快就出事了。曾国藩就待在翰林院,哪儿都不去。他待在那里干什么呢?他没干什么大事,可这样他反而没有事。最要紧的是他下了这样一个决心:从此不再为无谓的八股文浪费时间。八股文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其实没有多大用处。可很多人却不这样想,很多人认为“我好不容易考中进士了,我从此就要天天练这个,作八股文作一辈子”。这有什么用呢?没有用。我看过很多博士论文,这些论文写得很好,但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可现在的学术界就是这样。而且这还不算,很多人好不容易等到拿了博士学位,该好好干一番事业了,他又想“不行,要再深造”,还要继续写,就这样一直折腾到最后,人也老了,什么都没干出来。这是在开谁的玩笑?开自己的玩笑,大好的生命就这样浪费了。当然,纯粹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又另当别论了,但我们应该都清楚,如今的学术界中学者、著作、论文充斥,能真正称得上学者,真正算得上学术研究成果的,少之又少。

他集中精力追求一样东西--安身立命、经国济世。我为什么不用“经济”这两个字?因为我们现在一看到“经济”,就会想到money。“经济”怎么会是money呢?“经济”是经国家、济世人,是治国、救世人,这跟money有什么关系呢?安身立命、经国济世,才是真学问。

因为在翰林院不能做什么事,时间很充裕,所以很多人就到处消遣,打发时间,浪费自己的青春,可是曾国藩却没有。北京历来是人才荟萃之地,他趁此机会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就提醒我们,当自己不得意的时候,应该赶快去结交一些好朋友,这样,将来得意的时候,才有人可以合作。当自己顺利的时候,出现在身边的人多半都是小人,而当自己落难的时候还肯跟自己在一起的,才更可能是君子。

四、一病再病:病时要有病时的做法

曾国藩在京十多年,“勤读史书,培养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志气”。可是他30岁的时候病了,至于怎么会病,历史没有清楚记载,但不管怎样,重要的是有欧阳兆熊、吴廷栋这些人精心地护理他,他也因此交到了很知心的朋友。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你生病或者遇到其他挫折困难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自己做人到底成不成功。如果你生病的时候,只有护士,只有医生在你旁边,那你就要检讨,“朋友跑哪里去了?亲戚怎么都不见了?”他因为生病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还有好朋友”,他也慢慢开始悟到:一个人认识多少人不重要,有没有三五好友,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31岁的时候,他向当时的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道。曾国藩其实是个不服输的人,他表面上很恭恭敬敬地向唐鉴请教,可实际上私底下有时也会觉得唐鉴没什么了不起。但是他在人前会表现得服服帖帖,其实这样就够了。我们不要要求别人在背后也不骂我们,这不是一种好心态。一个人如果让别人羡慕,让别人嫉妒,就要反省自己,因为一定是你有做得不对、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们现在往往只怪别人没度量,不懂得赞美人。可我们自己又是怎样做的呢?要欣赏别人的长处,我们自己做得到吗?自己做不到,却拼命诅咒别人,做人怎么能这样呢?一个人千万要记住,你有任何成就,都不要到处去彰显,不要引人嫉妒,不要引人羡慕,也不要以为自己有很多观众,自认为了不起,而要始终保持低调和谦虚。

曾国藩听了唐鉴的话以后,就开始致力于研究和践行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其实也有缺点,可是曾国藩只吸收它的长处。下面这些就是曾国藩从中挖掘出的可取之处,很多其实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早起。每天都要如此,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早起就得早睡,这样身体才会好。现代人的生活完全没有规律,却又要求身体好,这怎么可能呢?

第二,静坐。现代人很麻烦的一点就是,能动不能静。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坐公交,坐飞机,你都会看到很多人听音乐,打游戏,玩手机,玩电脑,一刻也停不了。虽然现在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非常强调时间观念,每个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工作也都很忙碌,但时不时地要让自己静下来、停下来,这无论对我们的身还是心,都会非常有好处。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生活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好的变化。

第三,读史。其实历史真的是需要很认真地去读、去体会的。读史绝不是读历史书,光读历史书有什么用呢?这点我们后面会具体说明。

第四,谨言慎行,而且还要养气。说话做事都要小心谨慎,既要三思而后行,也要三思而后言,因为人很容易受情绪控制,或者短时间内考虑事情很容易不周全,这样就容易犯错,而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的影响都会是决定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口气在支撑,因此这口气就必须要好好养。小孩子刚开始阳气都很足,慢慢地,他越长大,这股阳气就会越衰弱。整个社会也是一样,社会混乱,道德败坏,各种污浊、阴暗之气渐长,这就需要更多的光明、清净之气注入。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重拾对道德的信心。我们要发动所有人的力量,使整个社会一齐为之努力。

第五,保身。我提倡“明哲保身”,可能很多人会有异议。他们会认为

“明哲保身,就是怕死,死算得了什么?”其实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人本来就应该保身。老子说人最麻烦的就是有身体,表面上看,他好像很不喜欢身体,其实不是这样。老子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身体虽然麻烦,但是如果没有它,我们是活不了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第六,书法。其实书法也是练气的。练书法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写字漂

亮,它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比如它能让你变得更有耐心,因此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就赶快去练书法,通常很快就会没有脾气了。

第七,夜不出门。这一点很多现代人都做不到。其实这方面我很羡慕美国。在美国,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夜不出门的。这可能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一样,我们平时看的一些有关美国的影视作品中,好像美国人的夜生活很丰富,每天都是灯红酒绿,夜夜笙歌。而实际上他们没有夜生活,只有少数乱七八糟的地方才有夜生活。

通过学习,曾国藩慢慢有“大人相”,这个大人相是要靠自己培养的,然后他就改写了家族的历史。其实不管他后面做了什么,他能有“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壮志,就已经很值得我们学习了。这里我再强调一遍,后面怎么样其实不重要,能不能实现、能不能成功是自然的结果。结果不是很重要,出发点,也叫动机才更重要。

有大人相,改写家族历史,这就是“见龙在田”。什么叫作“龙”?非常灵活,让别人没办法完全看清楚的才叫“龙”。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标榜自己“绝对透明化”,这其实是很糟糕的事情。我只说一句话:当一切都透明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作任何决定。因为才刚刚开始商量,还没有做定案,就闹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了,人人都来指手画脚,那你还怎么做事呢?根本就没有办法做事。而且我也不相信有什么透明化,很多东西完全公开、完全透明是很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