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苦难抹杀了一些人也成就了一些人,对于勇于奋斗的人来说,苦难是笔财富,是催人奋进的契机。对于怨天尤人、一味退缩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种负担,让他们坠落无底深渊。人们只有战胜苦难,才有资格成为强者。
1.感恩苦难,在逆境中创造辉煌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在200英亩的如茵绿地之上,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如花绽放,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商店、银行、影剧院、美术馆、酒吧、咖啡馆和运动设施应有尽有。下课时间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纷纷涌出教学大楼,各奔去处。其中有一位特别的中国留学生,他拄着拐杖慢慢摸索着回宿舍,他就是我国西南地区盲人留学生第一人,埃塞克斯大学本届学生中唯一一位盲人学生——郑建伟。
2013年9月,郑建伟告别父母,离开重庆,只身来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开始了异国求学的艰难生活。
他住的宿舍楼离教室有1600多米远,刚开始他经常走错路,后来通过反复摸索、来回走动,他终于不用拄拐杖也能走到教室里去了。
由于学校没有食堂,在餐馆吃又太贵,所以郑建伟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做饭。为此,他从超市里买来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和各种食材,因陋就简地给自己做饭吃。
郑建伟所需的课本、学习资料是由专人制作的盲人能阅读的电子版。其他留学生对他都很友善,经常帮助他准备学习材料,邀请他到他们家里去玩。中国留学生则带他去逛街,帮他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作为一名盲人学生,郑建伟能来到英国高等学府留学,感到特别幸福,因为这一切来之不易。十几年来,他默默忍受着来自黑暗世界的各种苦难。
郑建伟先天性双目失明,一出生就生活在黑暗世界中。7岁时,郑建伟发现身边的小朋友都上学去了,就闹着也要上学。父母经多方打听,最终将他送到重庆盲校。
郑建伟不仅聪明好学,还刻苦钻研,很快就当上了班长。经过8年刻苦学习,郑建伟学完了解剖学、按摩课程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学毕业后,郑建伟又考入青岛盲校盲人普通高中部。高中毕业后,郑建伟又被长春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录取,成为黔江第一个盲人大学生。
盲人读书与普通人看书不同,普通人看书可以一目十行,盲人只能用手指摸索书本上密密麻麻的盲文,靠着记忆力理解里面的内容,因此阅读速度比普通人要慢得多。所以,郑建伟经常读书到深夜,但再苦再累他也会坚持到底。
视力上的缺陷不能阻挡郑建伟求知的欲望和到外面去走一走的脚步。在大学期间,郑建伟有了考研究生的梦想。然而,国内没有招收盲人研究生的学校和专业,想要考研只能出国。于是,出国留学就成了郑建伟的最大梦想。2006年,郑建伟大学毕业后进入黔江区中医院针灸科工作,3年后他提出辞职,备考雅思,立志成为一名盲人留学生。
要出国留学必须要过语言关,但普通人学习英语都很吃力,何况一个盲人。在困难面前,郑建伟依然斗志昂扬,心想这么多年的书都读过来,还在乎英语等级考试吗?于是,郑建伟在家自学英语整整3年,并且三次进入雅思考场。
考试时,郑建伟一个人在为其单独设立的考场里参加雅思考试。他所使用的是一种被转换成适应他生理特点的特殊版本的试卷,普通版本只有10页,而他的特殊版本则有厚厚的100页。本来限时3小时的考试,由于他答题方式的特殊,被延长到12小时,从早上9点一直考到晚上9点,监考官都换了好几拨。人们都被他顽强奋斗的毅力所感动。
在满分为9分的三次考试中,郑建伟分别考出一个6分和两个6.5分的成绩,最终获得了前往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留学的申请资格。
突如其来的苦难抹杀了一些人也成就了一些人,对于勇于奋斗的人来说,苦难是笔财富,是催人奋进的契机。对于怨天尤人、一味退缩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种负担,让他们坠落无底深渊。人们只有战胜苦难,才有资格成为强者,才能像法国记者让·多米尼克·博比那样,值得别人敬重。
出生于巴黎的让·多米尼克·博比是法国著名记者,曾担任巴黎知名流行服饰杂志《ELLE》的主编。1995年12月,博比突然患上了脑血管疾病,陷入深度昏迷。当他苏醒过来时,医生告诉他,他不幸患上了一种被称为“闭锁症候群”的病,已经丧失了所有的运动机能。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他不能动,不能吃,不能说话,甚至不能呼吸。现在,他全身只有一只眼睛——左眼能动。
从一个大活人转瞬间就变成了只有一只眼睛能动的植物人,博比感到十分绝望,更令他懊恼不已的是,自己最近构思好的作品就要烂在自己的大脑里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博比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要通过唯一能动的左眼完成自己的作品。他通过训练,让自己的左眼成为他与世界、他人和生活的重要联系。交流的方式也大大简化了,利用这只眼睛,他眨一下表示“是”,眨两下表示“不是”。
开始“写作”了,博比逐个字母逐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出来。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念出来,让博比来选择,当她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时,博比就眨一下左眼表示正确,助手就写出这个字母。然后助手再重复念出常用字母,供博比选择,就这样通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写,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组合,一句话一句话的排列,慢慢写作。这种“写作”方式极其艰难,一天才能完成一两页书稿。
博比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为了写这本书,博比共眨了20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它的名字叫《潜水钟与蝴蝶》。这么艰难的写作,显然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在书中,博比讲述了自己全身瘫痪之后的所思所想,表现了自己努力生活、奋斗创作的感人故事。
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巴尔扎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盲人留学生郑建伟战胜了黑暗世界,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让·多米尼克·博比仅用一只能动的左眼,通过20多万次眨眼,顽强奋斗,完成一部让人心灵震颤的作品,最终让自己的生命不留遗憾、溢满阳光。
2.生活中的种种挫折,都是你的珍贵财富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
约翰·艾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偏远的小镇,父母早逝,好心的姐姐靠着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养成人。姐姐出嫁后,姐夫嫌约翰·艾顿是个大包袱,就将他撵到舅舅家。舅妈对他也很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修剪草坪,稍有懈怠,舅妈就对他破口大骂。后来,约翰·艾顿做了汽修学徒工,因为没钱租房子,他只能躲在郊外一个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后来,约翰·艾顿凭着顽强奋斗的精神,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商人。在与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聊天时,他无意中谈到了自己的苦难史。
丘吉尔很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些?”
约翰·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
丘吉尔说:“但你完全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呀?”
约翰·艾顿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
丘吉尔十分赞同约翰·艾顿的观点,并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美国汽车业超级巨星李·艾柯卡也是在面临苦难和挫折的考验时,凭借着顽强的精神和超群的才智重振旗鼓,再创辉煌。
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车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然而,实习尚未结束,艾柯卡对整天同无生命的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已感到厌烦。他感兴趣的是到销售部门同人打交道。经过一番努力,福特公司宾夕法尼亚州的地区经理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当上了一名推销员。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1949年,艾柯卡当上了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勒的地区销售经理。有一次,在本地区的13个小区中,艾柯卡的销售情况最差。经过冷静分析,艾柯卡想出了一个推销汽车的绝妙办法:谁购买一辆1956年型的福特汽车,只要先付20%的货款,其余部分每月付56美元,3年付清。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让一般的消费者都能负担得起。艾柯卡把这个办法称为“花56元钱买五六型福特车”,结果仅用3个月时间,艾柯卡从原来的最末一名扶摇直上,一跃而居全国第一位。艾柯卡也因此名声大振,不久,公司晋升他为华盛顿特区经理。
艾柯卡那誉满汽车行业的推销术为福特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美元,1970年12月10日,艾柯卡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成了这家美国第二大汽车企业中地位仅次于福特老板的第二号人物。然而,“功高盖主”的艾柯卡引起了大老板亨利·福特的猜忌和不满。1978年7月13日,嫉贤妒能的福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无情地开除了艾柯卡,不仅如此,福特还对艾柯卡的支持者进行了一次整肃,谁要是继续保持与他的联系,自己也就有被开除的危险。
一时间,艾柯卡没有了朋友,没有了事业。艾柯卡反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当了8年的总裁,在福特工作已有32年,一帆风顺,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工作过,突然间失业了,艾柯卡几乎无法承受这个打击。
经过一番心态调整,艾柯卡决定东山再起。很快,他到了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裁。艾柯卡发现,这家公司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纪律松弛,35位副总裁各把一方,互不通气;财务混乱,现金枯竭;产品粗制滥造,积压严重……根据这些情况,艾柯卡一方面对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寻求发展资金,他舌战国会议员,说服财团取得了巨额贷款,重振了企业雄风。
经过一番整顿,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起死回生,并制造出一种既漂亮又省油的动力充足的K型汽车。该车型刚一上市,就立刻引起了轰动效应,销售量猛增。这一年,K型汽车就占领了美国小型轿车市场20%的份额。后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发展成为在美国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的第三大汽车公司。
1983年8月15日,艾柯卡把他生平仅见的面额高达8亿1348万多美元的支票,交到银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大老板亨利·福特开除了他。这一天对艾柯卡来说充满了纪念意义。
美国著名思想家曾说过:“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直面挫折,不畏苦难,就能将局势扭转,铸造辉煌。约翰·艾顿将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不利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在困境中锻炼了自己的品质,学会了坚忍,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商人李·艾柯卡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推销员,到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而后被解雇。然后又担任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在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成为美国商业偶像第一人。
3.自我救赎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奋斗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威廉·布莱克
夏日,一个闷热的午后,一个穿着泳衣的女孩在户外游泳池旁认真地练习,由于长时间在烈日下训练,她的后背被太阳晒得脱掉一层皮,火辣辣的疼,但她却始终不曾叫苦喊疼。她就是云南省玉溪市优秀游泳残疾运动员何悦悦。
何悦悦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导致两耳失聪,外面的世界从此变得沉寂无声。她从小便知道自己耳聋,却从来不自卑,因为她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游泳健将。从8岁起,何悦悦就开始练习游泳,由于听力障碍,她基本听不见教练对游泳动作的讲解,所以她只能用敏锐的眼睛仔细地观察教练的手势和翕张的嘴唇,再观察其他运动员的动作从而理解教练的意图。平常练习时,何悦悦先在岸上认真地反复模仿别人练习的基本动作,然后再下水去体验摸索。
不管酷夏寒冬、刮风下雨,何悦悦每天都要到游泳馆接受训练,她每次训练的强度都非常大,从不甘于落后。其他运动员都起水休息了,她还要继续游完1至2千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何悦悦的游泳成绩有了质的提高,逐渐表现出了游泳的天赋。
很快比赛的机会来了,敏捷娇健的何悦悦不断击败对手,载誉而归。在2003年、2004年全国残运会比赛中,何悦悦共获5枚金牌,其中两个项目打破全国纪录。从此,何悦悦不断击水奋游、摘金夺银,不断奋斗、超越自己、挑战极限。2005年元旦,何悦悦代表中国聋人参加聋奥会夺得200米蛙泳银牌,那是我国运动员在聋奥会历史上获得的第一块游泳项目奖牌;2007年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中,何悦悦一举夺得六金,震惊残运会;2009年在第21届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何悦悦夺得3金2银1铜并打破三项听障游泳世界纪录;2009年在云南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连夺五金,整个赛场都为她而沸腾……
何悦悦凭借自己的乐观进取、顽强奋斗、超越自我,在水面上谱写了自己人生的精彩乐章。何悦悦说:“我没有把自己当成残疾人,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参加奥运会,与正常人一起竞争!”
自我救赎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奋斗、不断超越自我。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这样奋斗出来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了从政生涯。在1920年的总统选举中,他被任命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但不幸被共和党候选人柯立芝击败。厄运接踵而至,1921年8月,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汗流浃背的罗斯福纵身跳入冰冷的海水里,结果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导致他下身瘫痪。
然而,罗斯福不愿意在飞来横祸中自暴自弃,不甘心返回他的农场过一个残疾人通常不得不面对的田园生活。罗斯福暗下决心重返政坛。
罗斯福比较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有关美国历史、政治的书籍,还阅读了许多世界名人传记,还有大量的医学书籍,几乎每一本有关脊髓灰质炎症的书他都看了。不仅如此,他每天还积极和大夫们进行详细的医治讨论,并进行艰苦的锻炼。
罗斯福接受各种痛苦的治疗,日复一日地锻炼。为了使两腿伸直,罗斯福不得不打上石膏。每天他都要戴上“酷刑架”,要把两腿关节处的楔子打进去一点,以使肌腱放松些。经过反复的锻炼,罗斯福终于能坐起来了。
能坐起来之后,罗斯福又想重新走起来。罗斯福叫人在草坪上架起了两根横杠,一条高些一条低些。然后,他就在这两条杠子中间挪动身体,就像蜗牛走路一样,又慢又艰辛。当完成在草坪上的挪动锻炼之后,罗斯福又进一步挑战自己,他要上街去逛逛。于是,罗斯福就拄着拐杖在公路上蹒跚着朝前走,每天都要争取比前一天多走几步。后来,罗斯福还让人在床正上方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两个吊环,利用这两个吊环,罗斯福坚持锻炼手部的力量。
1922年2月,医生给罗斯福安上了用皮革和钢制成的架子。借助这种架子和拐杖,罗斯福终于可以站立起来讲话了,并参加了1924年的总统选举。罗斯福勇于奋斗的精神感染了所有参会者,结果他当选了美国第32任总统。
别妄想在岁月的流逝中完成自我救赎,时间是无法自动愈合伤痕的,充其量只是在伤口处结一层厚厚的痂,若想起再撕去,依然会鲜血淋漓;别奢望在他人的扶持下完成自我蜕变,有人可以送你一程,无人能够伴你一生。若想自我救赎,唯有不断奋斗。两耳失聪的何悦悦通过不断奋斗成为游泳健将;罗斯福通过不断奋斗,战胜病魔重返政坛。当厄运来临时,人们与其祈求上帝的眷顾,不如运用奋斗来磨砺自己。正如英国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所说的“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那样,唯有奋斗才能获得最甜蜜的收获。
4.让苦难开花,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马克思
年轻的孟非可谓命途多舛。1990年,19岁的他高考落榜。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这样的高考成绩单让孟非在寻找复读的学校时屡屡碰壁。他也曾想过出去找工作,可一个高中生哪里有人要呢?在家里待的时间一长,孟非着急了:今后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去打工,那一年,孟非和几个同伴含泪离家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的幻想。一连十多天,他一遍遍翻阅着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寻找着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见工”,最终都一无所获。为了生存,孟非先后做过搬运工、送水工、保安、印刷工等工作。不仅累,报酬也少,而且时常还得忍受工头的责难与训斥。
孟非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想换好工作,就得有知识。”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于是,孟非离开了深圳,回到了南京,决定继续学习。他选择了成人高考。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周六、周日上课。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孟非的人生转机出现在1994年,当时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孟非眼前一亮,自从在报社的印刷厂工作之后,他一直对媒体心向往之。虽然他明知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可他还是去报了名。这一次,孟非打工的经历帮了他,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成为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份工作孟非一干就是1年多,虽然很努力,但他仍然是临时工。看着很多记者华丽转型成为主持人,孟非心想: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1994年7月,孟非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此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为什么只能打杂?我也要做一名记者!
有了奋斗的目标,孟非的生活里仿佛洒满了阳光,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临时工骂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获,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终于,孟非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先后参与了《西域风情》《飞向亚特兰大》等节目的拍摄活动,频获奖项。从1999年起,孟非不仅做了记者,还当上了主持人,他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担任了制片人、主持人。
孟非继续奋力奋斗,不断为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而努力。他先后主持了《南京零距离》《绝对唱响》《名师高徒》等栏目。2010年起,孟非剃着光头、穿着西装主持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该节目一炮而红,迅速蹿至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率的榜首,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凭借出色的口才和亲民朴实的台风,孟非很快成为家喻户晓的金牌主持人。
从落榜生、搬运工成长为金牌主持人,孟非的奋斗故事很励志。青春是美好的,然而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知名传媒人刘新宇为了让留守儿童听着故事入睡,通过不断奋斗,最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曾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的刘新宇辞职以后,开始想着为社会做更多贡献,但是要从哪里开始着手呢?有一次,刘新宇跟一个村里的孩子一起去上学,路过一个水田时发现里面有个人在插秧。刘新宇走近一看是个老奶奶,因为年事已高,老人家插秧的速度很慢。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奶奶身上还背着一个小孙子。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去哪里了?去外地打工了!
有数字显示,由于童年爱的缺失,34%的孩子有自杀倾向,70%的孩子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这直接促使了刘新宇“上学路上”公益项目的诞生。“留守儿童是中国乡村图景的一部分,目前乡村空心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刘新宇越来越迫切地想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枕着妈妈的臂弯听着故事入睡,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不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妈妈,要想听故事入睡,简直是一种奢望。
为了让留守儿童听着故事入睡,刘新宇开始奔波起来。他把自己的新事业称为“温情陪伴”,简单来说,就是将筛选过的儿童故事录在MP3里,即故事盒子,然后带给乡村缺乏温情陪伴的孩子们。
根据刘新宇的目标,他要在5年内覆盖万所学校约500万孩子,在9年内覆盖全中国约6000万留守儿童。通过一番奋斗,刘新宇的“上学路上”已为4省11所学校共2300余名学生送去了故事盒子。
在故事的选择方面,刘新宇组织专家委员会精心挑书,这些委员会成员要包括儿童学家、作家、心理学家、儿童读物出版商,在内容方面要选择那些趣味性、可读性强的短小精悍的故事。“上学路上”故事的定位,是更多地传达温情陪伴,而非知识教育和道德灌输。
未来,刘新宇将在“上学路上”不断奋斗,以便为更多留守儿童送去故事盒子,让他们听着趣味故事入睡,获得更多温情陪伴。当被问及之前告别媒体圈的感受时,刘新宇只说了三个字“不后悔”。他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证明,不管做媒体还是为孩子们奔波,只要在路上,就总能找到让生命有意义的方式。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指出:“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孟非从一名高考落榜生,历经坎坷,成长为国内当红主持人;刘新宇发起“上学路上”公益项目,要为中国约6000万留守儿童做故事盒子。他们的奋斗故事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遗忘。
5.让奋斗的狂潮,冲破人生的所有障碍
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俾斯麦
在长江碧波间,锣鼓喧天、百舸争流、万人欢呼,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正在紧张进行中。这时有一只龙舟队击水而来,他们戴着默镜,舞桨如飞,迎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他们就是首次参加龙舟比赛的盲人龙舟队。
龙舟队的带头大哥,就是年过六旬的宜昌市盲人协会主席颜昌玉。颜昌玉十多年来培养盲人按摩师400多人,开办了3家盲人按摩店,安排残疾人就业近百人。在颜昌玉的带领下,很多盲人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了身体残疾、勤劳致富。为了表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划龙舟,最后参加了龙舟比赛。
“17年前,就是在这里,我几次想跳下去。”65岁的“全国自强模范”颜昌玉“望”着滚滚江水,喃喃地说。过去的17年,颜昌玉经历中年失业、创业受挫,但终究没向困难低头。如今,他不仅事业有成,开办了多家按摩店,还带出2000多个盲人徒弟,将“黑色世界”耕耘得繁花似锦。
“最初选择创业,是被逼出来的。”1997年,以安置残疾人为主的宜昌胶木电器厂走到了终点。自1968年进厂,从班长、车间主任、副厂长,一直干到厂长的颜昌玉不得不接受工厂破产的现实。他同800多名残疾工人失业了。
宜昌市民政局长找到颜昌玉,让他当福利院院长,他一口回绝:“厂长失业了去当院长,工人怎么办?”
不服输的颜昌玉变卖家产,和妻子贺美珍一道,怀揣8000元现金,前往北京学习按摩技术和中医理论。半年之后,夫妻俩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明眼人创业都难,盲人更不要异想天开了”。然而颜昌玉不信邪,愣是在宜昌市西陵区隆康路把店开起来了。店名“布耐德”,取英文“盲人”音译,寓意盲人也能自食其力。
盲人自己挣口饭,确实不容易。开业之初,店里加上颜昌玉夫妇,总共6名按摩师、3张床,除了房租、水电、员工工资和日常开销,一个月下来,只挣10块钱。“那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跳江的念头都有。”颜昌玉说,店一度经营不下去,连自己都养不起,更别提带着残疾人致富了。
有志者事竟成。颜昌玉从滨江公园锻炼的人群中觅得商机,他每天带着员工到公园帮人们按摩,有钱的给个3元、5元,没钱的只求个广告效应。一段时间后,竟让他培育了市场,靠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按摩店逐渐走出了低谷。如今,颜昌玉开办了4个分店,年收入1000多万元。
自己富裕不是颜昌玉的目的。10余年来,他与宜昌市残联合作,开设残疾人按摩培训班,陆续培训出2000多名合格的残疾人按摩师,95%以上的人已成功就业。“我要让他们活得有尊严。”颜昌玉说。
构筑残疾人的精神家园,颜昌玉没少想办法。他举办盲人电脑培训班、英语培训班、与人沟通技巧培训班,开展盲人读书竞赛、写作竞赛等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残疾人也要和健全人一样活出风采。”为此,颜昌玉率领盲人按摩师组成特殊龙舟队,参加中国龙舟公开赛;节假日带着徒弟进社区,开展义工服务,寻找人生的价值。“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颜昌玉说。
人的一生有很多困难和障碍,攻克的利器就是奋斗。人生在世就要让奋斗的狂潮,冲破人生的所有障碍!颜昌玉等盲人不仅克服了自身残疾、勤劳致富,还在龙舟比赛中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积极奋进的精神风貌。
温州商人叶国美的成功,也是其永不妥协、迎难而上的结果。
叶国美是个地地道道的温州人。创业之初,她主要进行录音带和二手服装的经销,并积累了不少资金。
1989年,叶国美来到香港发展。通过近一个月的考察,叶国美发现,自己如果要在香港经营服装,很可能步履维艰,因为这里的服装业很成熟,而且人们对衣服质量的要求也很高。
这时,叶国美从一些护士长的口中了解到,有一些医院所用的医疗器械质量很差,但是却不知道去哪里采购更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叶国美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叶国美就放弃做服装生意的想法,转做医疗器械。
很快,叶国美代理了一家德国的医疗器械公司,并开始在深圳、广州、武汉、北京等地寻找销路。当时,叶国美在内地没有自己的公司,销售出去的产品无法开具发票。叶国美只有通过别人的公司走账和开发票。
1998年,叶国美将65万元货款打入林氏兄弟公司账户,而林氏兄弟却携款潜逃出国。后来,叶国美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后,终于还上了65万元的货款。不久后,好消息传来,林氏兄弟潜逃出国时被抓,65万元货款也最终追讨回来了。从此,叶国美下定决心创立自己的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她先后创办了3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并且投资游轮、大厦等多个项目。
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指出:“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可见人生的障碍越多,越能激发人们的斗志。颜昌玉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带领盲人龙舟队参赛;叶国美克服种种障碍,最后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