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小青和斌斌
15334600000132

第132章 牌坊往事(132)当知县杜衡筹志

杜衡坚绝不纳妾,其实是过不去他自己心里的一个坎。

母亲活着时侯的遭遇他历历在目,看着母亲被父亲摧残着一日一日凋谢下去,杜衡更多的将责任归在了那些“再萍”们身上。若不是她们每日里打扮的花枝招展地勾引父亲,父亲怎能不对善良柔弱的母亲多看一眼。

杜衡为了母亲也坚决不纳妾,他绝对不会让妾这种东西出现在自己的身边。

凌霜华不知道杜衡有这些往事,她很苦恼,若是有个妾至少可以分担一下自己的生育压力。

杜衡对全府的仆人们宣布:“我杜衡这辈子只有凌霜华一个夫人,若是有人再乱嚼舌头说些纳妾、生孩等话,发现一个撵走一个,绝不轻饶!”

从此后杜府嘈杂的声音慢慢地消失了,凌霜华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再也没有人对她进行催生了。

也许是凌霜华的身体弱,她竟然从来没有怀过孕。

杜衡好像渐渐也习惯了,他对生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小。

终于等了三年以后,杜衡侯补了一个正九品的太原府知事官职。

这时的陈侍郎已经告老还乡,帮不了杜衡多大的忙。

杜衡的好运也许已经在娶凌霜华的过程中被折损完了,官运极不亨通。

不是顶头上司不赏识就是身边屡有小人陷害,十几年官场打拼下来只是从正九品升到了从七品。官职都还是一些知事、主薄、县丞之类的不入流职位。

所以当杜衡被宣布将担任陵高县知县时,杜府的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刘管家马上张罗着放了一挂五千响的鞭炮。

春香忙兴冲冲地来和凌霜华汇报这个喜讯,谁知凌霜华竟然一副不咸不淡、漠不关心的样子。

春香有些失望地离开了,她心里实在是为自家老爷叫屈,老爷对夫人那么好,心里只有夫人一个人,处处以夫人的喜好来办事,即使夫人不会生育也绝不纳妾,这样的痴情却换不来夫人的一点真心,春香都替老爷心寒!

凌霜华何尝不知道杜衡是真心爱自己,她也曾经有几个瞬间被杜衡的痴情感动过,但是感动归感动,却不是爱情。

凌霜华固执地不爱他,无论是杜衡的肿泡眼还是狮子鼻,在凌霜华的眼里实在是爱不起来。

今天当凌霜华听到“陵高县”三个字时,她仿佛是被毒蛇蛰了一下,霎时自己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

这三个字和丁尔康的名字在凌霜华和杜衡心里都是禁区,从结婚那天起就被封锁了起来,谁也不提。

谁知杜衡兜兜转转竟然去陵高县当了知县,这不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吗?

怕啥偏偏来啥!

其实杜衡心里也觉得很奇怪,他二十年坎坷的官场生涯,遇啥啥不顺。可就是在担任陵高县知县的过程中出其的顺利,没有人竟争也没有人阻拦。

顺利的让杜衡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陵高县会是自己的风水宝地,自己将在陵高县鸿图大展、壮志凌云吗?

好吧,我杜衡将做为陵高县的天选之子,在那里成就自己未筹的梦想和抱负。

杜衡准备携凌霜华一起去赴任,谁知临行前凌霜华却怎么劝也不走了。任杜衡费尽口舌她只是淡淡地一句话:“那个穷乡僻壤之地我不去!”

杜衡只好作罢。

他叫来了凌霜华的贴身丫环春香,吩咐她说:“我走后家里只有夫人一个人,你一定要听夫人的话,家里只有女人须每天迟开门早落锁,免得多生事端。夫人若是有什么事情你须得早早汇报于我,切莫大意!”

春香听了后忙点点头说道:“老爷,我明白的!”

杜衡又赶着吩咐了一句:“特别是夫人的来往书信一定要注意,有什么不对赶紧告诉我!”

春香说道:“老爷,这还用您吩咐,我一定每天和夫人粘在一起,寸步不离,老爷您就放心地赴任去吧!”

杜衡交待完这一切方才安心地带着刘管家前往陵高县赴任去了。

陵高县二十几年前杜衡来过一次。

重新坐在去往陵高县的马车上,杜衡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那时他和丁尔康去山阳县游学的出发点就是陵高县南马村。

杜衡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因为抗拒父亲安排的相亲,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祠堂里六天六夜,最后他用烛火烧断了捆绑的绳子才跑了出来,坐上“怀覃书院”驶往陵高县的马车,到了丁尔康的家里。丁尔康用祖传的烧伤秘膏治好了他手腕上的伤。

那一路上的心情和现在可是完全不一样。

当时由于初出生天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天很蓝地更阔,开心中也有一丝担忧,万一父亲带人追上来怎么办!

今天的他可是做为陵高的一县之首来到这里,心里不免发出了这样的叹喟:“我杜衡又回来了!”

志得意满、壮士将酬的心态让他觉得自己就像插上了翅膀,正在九天翱翔。

马儿轻快,心情激荡,杜衡很快就赶到陵高县衙门口。

气派的朱红大门两旁各站一只高大威武的青石狮子。衙署坐北朝南,大门前有一道照壁,画一只四脚兽,其名谐音“贪”,意思是警戒做官的不可贪婪。照壁稍后,东南两方,各有牌坊为东西辕门。由辕门进来,正中是大门。大门有三个,一个正门,两个侧门,上面画有门神。门的上方有一个匾,写有“陵高县”三个字。正对着大门,隔开一个相当的距离,便是二门,也是三个。正门上有匾额,写“仪门”二字,取“有仪可象”的意思。仪门之内是一个大天井,正中有一个牌坊,横额写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戒石铭。

清朝一个县衙门有一个正七品的官,是知县,按现在的叫法是县长,有两个正九品的文官,一个是县丞,就是副县长,还有一个县主薄,和县丞分管粮马、征税、户籍等工作,叫二尹,又称“左堂。”县主薄称三尹,还有一个叫典史,俗称四老爷,主管县文书等事,实际上是县公安局长。

杜衡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自己的这些个部下,享受一下一言九鼎、言出如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