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1544300000009

第9章 陶渊明会为五十斗米折腰吗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他的这些名士风范也同样很有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的东晋时期,正是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的时代。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

这年冬天,会稽郡派了一名督邮到他所任职的县里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家伙,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啊。陶渊明无论怎么高傲也没有办法,处在人家的屋檐之下你就不得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他只得马上动身前往拜会。不料,陶渊明的秘书拦住了他,秘书说:“您这是去参见上级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戴整齐,态度要谦恭,这是您对上级的一种尊重,不然的话,你的上司会在他的上司面前说你坏话的。”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哪受得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啊,他再也忍受不了官场这些繁文缛节了,他无奈地长叹一声:“我宁肯饿死,也不能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些差劲的人折腰啊。”陶渊明说完,马上坐下来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那把他只坐了八十多天的知县的椅子,从此他再也没有做过官。

为此,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多了一位文豪。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美好写照。

从官场退隐之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他还写了自己的抱负“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平凡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且,他描写大自然的那种真情实感,也常常能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美好的田园生活陶冶了陶渊明的性情,为此他流传下来125首描写田园生活的动人诗歌,他还给后人留下很多精美的散文,其中最着名的、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诗并记》成为千古传唱的名篇,简直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在那里没有动乱,没有朝代变更,没有国家君臣,没有徭役赋税,百姓过着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美好生活。作者以优美的语言,使这篇作品产生了永久的魅力,以至后世人们一直把这种空想的社会称作“桃花源”。

到了晚年,陶渊明隐居山间,穿粗麻布衣,自己劳作,虽然生活贫病交加,但是江州刺史檀道济请他出去做官的时候,他仍然直起自己的腰杆儿,不肯出山,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他婉言拒绝了檀道济的盛情邀请。

这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即使是今天,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人们也常常用“不为五斗米折腰”几个字去评价。可以说,作为一个清贫文人,陶渊明为人处世的准则的确是人们的楷模,是一个有骨气的文人。

但是,陶渊明的骨气、陶渊明的底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陶渊明的底气是有经济学根源的。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其教科书的第一章里论述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中原理一是这样说的: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也就是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曼昆接着说:“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生活之中,人人都处于各种各样的交替关系之中。

比如,我们目前的社会就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关系,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

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形象地说,效率是指蛋糕的大小,而公平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社会在征收富人的所得税用于救济穷人的时候,从社会的大环境来考虑,的确是增加了社会的公平,但是对那些富人来说却有失公允,因为这样做减少了对富人辛勤工作的激励,因此就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效率,反之亦然。

陶渊明就处于这样的交替关系之中。

首先,陶渊明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文学修养,他了解自己的价值,他的价值远不只是每月“五斗米”的价格就可以打发得了的。根据前面叙述的经济学原理一,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替关系,当交替双方中任何一方认为自己的收益低于自己的付出的时候,交换就不能成立。陶渊明认为,他的价值和对方所给的报酬存在不对等。我们还知道,任何人与其他人都是不同的,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具有自己一定的特殊性。陶渊明的特殊性是他高傲、正直、清明、有才学,当这些特性集于陶渊明一身的时候,他就具有了垄断的性质,他是唯一的,也就是说陶渊明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是社会所稀缺的,因此他具有奇货可居的资本,在聘用者给他的出价太低的时候,这种具有垄断性质的稀缺资源在不满意的时候,他就可以选择用脚表决的方式--拒绝合作,一走了之。

另外,陶渊明还面临另外一种交替关系之中。经济学原理一说:“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也体现了陶渊明与常人不同的价值观。如果用现代经济学术语来阐释的话,我们可以说陶渊明的个人偏好与他人的个人偏好是不同的。

在一般人看来,金钱、财富是最重要的,这是平常人的偏好,所以人们为了金钱、财富,常常可以放弃尊严、自由、爱好,去做一些委曲求全的事情;但是在陶渊明看来,个人的尊严、个人的自由、个人的爱好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他的偏好,他认为这些东西远比每月的“五斗米”更重要。要得到每个月按时领取的“五斗米”,就要放弃个人的尊严、个人的自由、个人的爱好;而要得到尊严、自由、爱好,就要放弃每月按时领取的“五斗米”。

因此,为了尊严、自由、爱好,陶渊明才不肯用这些自认为最尊贵的东西去和“五斗米”做丧失原则的交换。

还有,其实陶渊明的骨气、底气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物质财富是精神财富的基础,他的骨气也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古人在论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说:仓廪足而知荣辱;现代人谈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说:物质决定精神;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更是坚定地说:两手都要硬。

无论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他对物质财富有什么样的偏见,但是他还是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空谈生活。

就是说,一个人的物质条件决定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认知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精神生活的质量。当一个人成为金钱的主人之后,他才有可能轻松地成为自己精神的主人。相反,如果一个人要依靠他人的接济,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他就不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了。

没有物质财富我们就不能生活、不能生存,生命没有了,精神就无所寄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前提。在合法的前提下,一个人有支配自己金钱、财富、物质的绝对自由,才会摆脱权势对你的无端掣肘,你才会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你才会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

如果我们在金钱上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在合法的前提下我们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我们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我们高贵的人格可以保持永久的独立,我们的精神拥有自己独立的家园,他人的思想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推不开我们这个独立家园的大门。我们吃我们想吃的美食,穿我们想穿的华衣,住我们想住的豪宅,开我们想开的名车,玩我们想玩的游戏,去我们想去的佳境。只要我们的金钱来路光明正大,我们所做的事情合理合法,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我们的轻松、自由、快乐、潇洒、幸福,这是多么美丽的一件事,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境界,是多么美满的一段快乐人生!陶渊明告别官场之后过的正是这样的生活,他为什么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的生活来源是什么呢?

千万不要忘了: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利用我们最宝贵的时间资源的。是的,我们可以把自习的时间用于学经济学;也可以学习外语、数学;闲暇的时候,我们可以出去踏青、骑车,也可以谈恋爱……

那么陶渊明呢,也一样,他可以这样赚钱,他也可以那样赚钱。他可以用做官的方式赚钱,依靠政府的“五斗米”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是,他离开官场之后,他也可以换另外一种方式来获取生活的资源。他可以自己开荒种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在悠哉游哉的美好陶渊明的生生活之中,他吟诗作赋,享受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你看,没有了“五斗米”,他一样可以很好地生存。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皇帝给陶渊明一个知府的职务或者一个宰相的职务,每月有五十斗米或者一百斗米的薪酬,那会怎么样呢?也许陶渊明就不会一走了之了吧,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