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理工男穿越实录
15637300000018

第18章 大炼钢铁

又是一段难熬的时间,马骏驰看着窑里的砖,十分忐忑。成,一切都好说;不成,只能另寻他法。

砖头在玻璃窑里足足烧了一个小时,好不容易等到出窑了。马骏驰粗看上一眼,砖没有裂缝,不知道内部的结构变成什么样了。好不容易等到砖头温度冷却下来,马骏驰着急忙慌的把砖头砸开。成了!砖头的内部结构依旧紧实。

马骏驰赶忙把那个仆人叫了来,问他:“快说说你从哪里找到的这种土?”

“就在城南十里地的那个瓷窑,挺大的一个瓷窑。”

“好小子,你立大功了,等我回来给你奖励!”

说着,马骏驰套上牛车,急急忙忙的往城南的瓷窑赶去。

牛车晃晃悠悠,十里路走了将近将近两个钟头,等到了目的地太阳都已经有点偏西了。

马骏驰倒也不见外,急急忙忙的就进了瓷器窑。

“哎哎哎,这位先生你找谁?”

“我找你们当家的有事情商量。”

“找我们当家的?”

“我跟他有生意要谈。”

“谈生意的啊,那你等会,我给你叫去。”

过了一会儿,门口那人带着一人就出来了。

“请问是当家的吗?”

“对,我就是。”

“咱们长话短说,是这样,前几天我派了个人找烧瓷的土,他从你们这里带回去一些,我觉得很合适,就想把这比订单交给你们,就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干。”

“前几天是有这么个人来过,不知道你们要定什么样的瓷器?”瓷窑老板试探性的问道。

“我们想做一部分耐火砖,就是用这种土烧的砖,所以我们就想让你们来做。”

“那你想出什么价?”

“三文一块,一共要五万块,一共一百五十两银子,干咱们就成,不干我就另寻他家。”

那个管事的一盘算,一百五十两倒不亏,不过也赚不了多少,就想把价格往上抬一抬。

“一百五十两是不是少了点,能不能再往上涨涨,毕竟现在人力和材料也挺贵的。”

“那就再涨一两,再多也不行了。”

“就一两啊…”瓷窑老板有些失望。

“我还是那句话,成,咱们现在就签合同,不成,我就另寻别家。”

“别别别,咱们现在就签。”瓷窑老板可不想让这煮熟的鸭子飞了。

“那好,咱们现在先把订单定下。我给你三天时间试制,看看三天能造多少,三天以后我来跟你签剩下的合同。”

“成成成,咱们现在就签。”双方签订了合约,马骏驰把耐火砖的规格都告诉了瓷窑,又付了十两银子的定金,约好了三日以后来验收。

马骏驰欢欢喜喜的往回赶,这有了砖就有了底,剩下的事情就只有原料了。马骏驰虽然历史不行,但关于古代对铁的把控之严还是有所了解的。

马骏驰回到家,给牛喂了草料,还多加了两把黑豆。摸着牛头说:“这自打把你买回来,这日子好过多了,研究也都进行的挺顺利,你还真是我的幸运星。以后就叫你幸运星好了。”

马骏驰喂完牛便回屋睡觉,可算是踏踏实实的睡了一个囫囵觉。

第二天,马骏驰起了个大早,跑了一趟县衙,把造纸坊西边的一块荒地也买了下来。拿着地契,一个宏大的计划出现在马骏驰的脑海里。

到了工坊里,工匠们已经把地基挖好了。卷纸厂生产依旧红火,现在在诚悦斋的销售已经涨到了一天五十卷,但依旧是供不应求,这一天卷纸的收入就是二十两,可以说是相当的暴利了,这几天的累计收入也有将近二百多两了,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工坊的正常运作。

玻璃坊现在还在试制阶段,产品还没有正式投入市场,所以也没有收入。总的来说,马骏驰的小工坊现在盈利不算多,毕竟还在建设阶段,但总不至于亏损。

马骏驰找到刘进,提出要一百四十两的砖钱,刘进问都不问,痛痛快快的吩咐下人给马骏驰拿银子。

三天很快过去了,马骏驰带好银子到瓷窑去看看耐火砖生产的怎么样了。到了瓷窑,马骏驰直接找到管事的。

“你们这三天产了多少砖啊。”

“这第一天试制,产的少点,有一千五百百多块,后面这两天都在两千左右。”

“那好,这些砖我先拉走,以后我每天都来拉剩下的砖,这是一半货款,剩下的一半等工程都结清以后自然会付给你。”

管事的连连答应,这可比做瓷器来钱快多了,关键是比做瓷器还省事多了,压根不需要多少手艺。

马骏驰赶着牛车,来回拉了几趟,总算把这五千多块砖拉完了。马骏驰随机抽测了一下质量,发现都还不错,烧的挺结实。

马骏驰立即要求工匠们开始建造高炉。看着工地开始忙碌,马骏驰不由得思考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不知道拿到这个时代是否适用。

高炉在一天天的加高,为了保证高炉的质量,马骏驰不惜下血本,选的三合土来砌砖,要知道,这三合土可是用来抹城墙用的,其坚固程度可见一斑。

高炉在一天天的加高,万知县这边也没闲着,他一边向上级汇报马骏驰的各种高新技术,申请铁矿;一边自己联系铁矿卖家,努力压缩价格,给马骏驰争取最大的福利。

在高炉即将完工之际。第一批铁矿石也运到了。由于是个人买卖,所以这第一批的铁矿石不是特别的多,也就勉勉强强够一炉的。

终于,总计过了有一个半月,高炉竣工了。第一批铁矿石冶炼在即,马骏驰又一次向万知县发出了邀请,请他来见证这第一炉现代化钢铁的炼制过程。

万知县推脱公务繁忙,就不便亲自来了,派了县丞前来参加。

众人欢欢喜喜的放过了鞭炮,这高炉便正式开炉了。马骏驰填进了第一铲子铁矿石,这便算是开始了。

工匠们都开始忙碌起来,都在为这第一炉钢水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