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身心与梦想齐飞
1565500000039

第39章 增强你的亲和力

某些人的人缘好,会吸引朋友,讨人喜欢,即使是第一次与人交往,就很快赢得人家的认同。这到底有什么秘诀?

对于这样的人,你不禁感叹地说:“他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把人吸引到自己身边了!”

这真是一句妙词,一语而言中。

人并非强迫他喜欢谁,他就喜欢谁。

也有这样一种人,也许他是我们当中最优秀的,但是我们不见得会愿意与他深交。如果要问理由,那只有一个:和他在一起觉得不自在。因为他所散发出来的优秀气势,让我们感到某种距离,感到某种压抑,感到自卑。不管这个人如何杰出,作为朋友,人们也会对他敬鬼神而远之。

下面列举的,是一般正常人所共同需要的三大基本渴望。利用这三种方法,就能提高你的吸引力、亲和力,让你获得好人缘。

(1)容纳。

容纳是人际关系的维生素剂。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够轻轻松松地与人相处。

在一般情况下和人相处时,很少有人敢于完完全全地暴露自己的一切。

所以,若是能让我轻松自在、毫无拘束,我们是极愿和他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和能够接受我们的人在一起。

专门找人家错处而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个好亲近的人。请不要设定标准叫别人的行动合乎自己的准则。请给对方一个自我的权利,即使对方有某些过分也无妨。

别要求对方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以及行动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要让你身旁的人轻松自在。

能接受任性、残暴的人往往具有带动他人向上的最大力量。一个原本脾气暴躁、动作粗鲁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一个和善、可靠的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的太太信赖我。她从不责备我,只是一味地相信我,使我不好意思不改变。”

某位心理学家说:“要改变一个任性或残暴的人,除了对他表示好意,让他自己改变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

很多优秀的人,往往能影响本质善良的人,使他们更好。但是对于任性、残暴的人,他们往往束手无策。为什么呢?因为优秀的那群人根本不能接受粗暴的人,甚至于避之如蛇蝎,在感情上并不相通,这怎么能想象对方变好呢?一位有名的精神科医生在谈到人际关系中的容纳问题时认为:“如果大家都有容纳的雅量。那我们就失业了!精神病治疗的真谛,在于医生们找出病人的优点,接受它们,也让病人们自己接受自己。每个人刚生下来,都很轻松自在,同时暴露出恐惧与羞耻心。医生们静静地听患者的心声,他们不会以惊讶、反感的道德式的说教来批判。所以患者敢把自己的一切讲出来,包括他们自己能够感到羞耻的事与自己的缺点。当他觉得有人能容纳、接受他时,他就会接受自己、有勇气迈向美好的人生大道。”

(2)承认。

每个人的第二渴望就是获得承认。

承认比容纳更深一层。我们容纳对方的缺点与短处,伸出热情的双手接受他们,这只是消极的做法。倘若是积极的做法,就是找出对方的长处,不光是停留在接受忍耐对方的缺点上。

人们都喜欢沐浴在承认的温馨之中。从这里也可发挥它的特性。

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自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到心理学家那里去。那个孩子已经被严重灌输了自己没有用的观念。刚开始,他一语不发,怎样询问、启发,他也绝不开口。心理学家一时之间也真是无从着手。后来心理学家从他父亲所介绍的情况和所说的话里找到了医治的线索。他的父亲坚持着说:“这个孩子一点长处也没有,我看他是没指望,无可救药了!”

心理学家开始应用承认的方法,找出他的长处--孩子不可能没有任何长处。他到底找到了这个孩子喜欢雕刻,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天赋,还颇有高手的意味。他家里的家具也被他刻伤,到处是刀痕,因而常常受到惩罚。心理学家买了一套雕刻工具送给他,还送他一块上等的木料,然后教给他正确的雕刻方法,不断地鼓励他:“孩子,你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会雕刻的一位。”

从此以后,他们接触得频繁起来。在接触中,慢慢地找出其他事项来承认他。有一天,这个孩子竟然不用别人吩咐,自动打扫房间。这个事情,使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心理学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回答说:“我想让老师您高兴。”

人们都渴望着他人的承认。要满足这项欲望并不难。

你对一位电脑专家夸他眼光好,夸他善于看穿行情,洞穿下一步电脑发展的趋势,他可能不以为然,觉得你不过是在拍他的马屁而已。因为他并非只以一个成功的电脑专家自居。不过,换一个角度,你夸他做的家常菜十分有味道,也许他会乐昏了头。

称赞人的规则是:“夸奖别人还没有显现出来的长处,才能使人快乐。

每一个人一定都拥有不大为人所知的优点。为什么我们不去发掘这些尚不为人知的方面呢?”

(3)重视。

人所需要的第三个欲望,是受人重视。

所谓的重视,就是提高价值。我们都要求别人能够重视自己的价值。

重视的反面就是轻视。

请别忘记人是世界上最尊贵、最重要的。为了表示我们对人家的重视。

请注意以下的四种方法:

①不要怠慢人;

②对于不能立刻会面的拜访者,应尽早约他会面;

③时时感谢别人;

④对人“特别”招待。

对人最消沉、轻视的态度就是“平等接待”。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个独特的个体,是个“特别”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注意这点,承认每个人的独特的价值。

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不同见解,而不同的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多些理解,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进而产生矛盾。

但是,实际生活中却往往少了许多理解,将他人与自己对事物的见解不同误认为是与自己过不去,小肚鸡肠地斤斤计较,没完没了地打“肚皮官司”。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产生与他人的隔阂,渐渐由小至大,最终成为矛盾双方,水火不相容。

只要不是原则性极强的大是大非问题,理解就应成为对不同见解的最好诠释。有人这样说:“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扉,敞开我们的胸怀,让我们在一生一世都受温暖。”对此,我是十分赞同的。试想,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见解存在,方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朝气,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不同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退一步说,个人与他人的不同见解存在,也才会使得自己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不科学的。正是由于他人的不同见解使自己反省,从而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与观点,并获得新的进步。因此,正确对待不同见解,不仅不是理亏,反而正是一种理智的态度。而要做到这点,所需要的就是“理解”。理解他人。理解环境,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方方面面;不固执、不偏激、不斤斤计较,更莫要为小事而跟他人打“肚皮官司”,弄得自己心神不安,伤神又伤心。

要让“理解”成为一缕精神阳光,一是遇事要心平气和要一分为二,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宽人之量。即使是他人故意与自己过不去,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到“忍让”是勇敢者的表现。古人云:“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分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些都是很富哲理的。三是要能形成一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严谨作风。对待不同见解,首先冷静思考自己的认识是对是错,错则必改之,不固执己见。如果是对方错了,也不必过分争论,因为时间是衡量是非的最好尺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思想是会转变的。

郑板桥有句名言即“难得糊涂”,这句话的内涵其实就是“贵在理解”。

人们相聚在一起,因为年龄、文化水平、个人修养、脾气、家庭与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一些事物的认识肯定有差距,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分自扰,而应给予更多理解。其实,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释放、自我解脱。

理解是一缕精神阳光,让我们经常借助这缕“阳光”,澄清我们的思路,净化我们的心灵,必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显得更充实,更自在和更快乐。

不信你就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