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湄带着她的朋友来救场时,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她的男朋友,但怎么和她以往喜欢的类型相差那么远呢?
琼华带头发问:“你居然偷偷藏了个男朋友!”
我看到小湄的男友随身带着一个小箱子,跟化妆箱差不多大小,我好奇地看了又看,里面会不会是什么好吃的?为了给琼华试造型,一下午都耗在她家,估计晚上也是。
忽然琼华对着小湄的男友左看右看,惊呼道:“你的皮肤为什么这么好?你化妆了吗?”
于是,所有人都围了上去,模样清瘦的他,一脸镇定自若,说:“我是小湄的同事,我叫显荣,她让我来帮忙的,哪位要化妆师?”
一阵七嘴八舌的围堵,小湄表情怪异地在一旁摇头叹息,举着双手让我们冷静,说:“大家不要一拥而上,显荣会一个个回答你们的问题。”
显荣的化妆箱简直是个百宝箱,眼花缭乱的各大品牌,还有很多没听过名字却很好用的牌子,且不说从他刚出现时每个人对他是什么印象,从他打开化妆箱那一刻起,他赢得了每个人最诚挚的友谊,连他自己也相信这点。
如果在街上看到一个精于修饰的男子,有些人会认为脂粉气过重而反感,另一些人则好奇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深谙穿衣打扮之道。
显荣穿着深色简约的衣服,外形干练,英伦范儿,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几乎看不到毛孔,我们几个变着角度地审视,他却淡然处之,似乎习以为常,“有一次走在街上,被一个路人女孩拦住问我用什么牌子的化妆品,我跟她解释说不完全是化妆,她一定要我告诉她牌子,她男朋友在一旁尴尬地站着。”
琼华睁大眼睛看他从箱子里拿出一件件化妆品,不停惊呼道:“这个牌子我用过,没什么效果,用了几次就不用了,还有这个,我用起来很不顺手,那个、那个,我也用过,贵得要死,完全找不到窍门。”
基本上,箱子里的各种品牌我们用过的不少,跟风买的,用不了几次就丢在一旁,嫌麻烦的就束之高阁,另有些款式想过要入手,因为难度高而直接放弃了。于是,显荣被抢着问话,有皮肤问题,问哪款遮瑕膏最好;脸不够白嫩,问哪款粉底、彩妆最适合等等。最终,小湄实在看不下去了,上来解围说:“我的同胞姐妹们,皮肤保养,是个长远的保卫战,不能这么急于求成啊!就算是化妆术,也是因人而异,要试效果的。哪款粉底最合适千万不要跟风,最好多试几个,找到合适的为止。”
“自从你不当狗仔队以后,小湄,我觉得你说话越来越有分量了。”琼华故意阴阳怪气地说。
小湄一点都不介意,笑着说:“那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牌子,就跟找到对的人一样,不能一次不好,就放弃。我找到适合我做的事,也是兜转了一大圈。”
正跟人讲解巧用化妆刷的显荣忽然转过头来,非常认同地点头,说:“找适合自己做的事,发挥自己的长项。”
小湄大学刚毕业时,跟家里闹了很大的意见,她不愿接受家里的安排去大公司上班,那阵子,一边是日日夜夜加班的辛苦,另一边是男友的不理解。那时,我也刚毕业在实习,有时发个消息,发觉居然都是刚下班,打着电话问对方感冒怎么样了,她笑得忒开心地说:“离家独立地生活,目前来说还不错。”
她家在北方,家里要她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她计划待在南方寻找工作,她学的是传媒,正好找了份传媒业的工作,一个人背着行李出发。她念书期间在几家传媒公司做过兼职,有工作经验,但要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只有先去大城市。她家在小城市,她说:“我不甘心就这么一辈子。”
一个月后,她带着几份兼职公司的推荐信去公司报到了,她常说自己那个时候傻乎乎的,觉得凭这些就足够了,身边也没带多少钱,甚至打算实在不行就回家和男友结婚。
“这个打算不错啊。”聊天时,很多人会这么说。
“是不错,但不是借口呀。”她说。
她去传媒公司面试后,被录取了,实习期是半年,负责人很明确地告诉她说:“实习期间,只支付你最基本的工资。”言外之意很清楚,除了不至于饿死,多一个子儿都别想,初入职场的常态,她的实习生生涯就此开始。
我和小湄的专业差不多,但没去找相关行业的工作,看她白天各种焦头烂额,晚上经常需要加班,平时到处采访、收集资料,她家里来电话时她常常还在公司加班,她男友在电话里的语气也变了很多,当听到家里说男友在公司里升得很快,很受青睐,她只能咬咬牙,继续埋头工作。
刚认识小湄时,琼华和我都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说:“有天我去采访一个女企业家,她从前是个摆地摊的农村女人。刚出来时她根本找不到工作,在餐馆打工被诬陷偷食物带回家。她和五岁的儿子住在几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最艰难的时候有两天她都没钱买吃的。我问她怎么熬过来的,她说:‘伤心、绝望都可以,但不能崩溃。’”
“当狗仔队?”琼华说话比较直接,她们两人认识得也够久。
小湄不以为意,只是笑了笑,说:“我从小就想成为别人,除了自己。对你们来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很自然的,对我而言,我需要知道什么才是我想做的事。”
背井离乡最初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不经历打击、挫折,谁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早在第一个星期时,小湄就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生活上的各种不适应,忘记带伞的回家路上,一路淋雨,生病时那种撕心裂肺的思念,几乎将她湮没。
熬夜写完的新闻稿,署上别人的名字发表,因为她是实习生。在事件报道中,她和同事起了争执,她年轻气盛,坚持自己的立场,看得一旁的同事们连连摇头,耿直的性格让她四处碰壁。
工作上的不顺心主要来自工作之外,发生争执后,她感觉受到了排挤,与小湄起争执的同事资历很深,对许多选题报道驾轻就熟,是行业中的人物。小湄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些经验,但对方绝不容许别人做任何改动的强硬,让小湄深感无奈。她本该是个谨慎的新人,在不需发表意见时提出了观点,这让资历比她深的共事者感到被一个初出茅庐者质疑的不悦,对小湄的态度变得阴阳怪气。
争执的事发生后刮起了风言风语,小湄听到同事们在背后偷偷谈论她另谋高就的事,事实上她非常想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她希望能获得肯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一次次被排斥在外,仅仅做些资料整理,同事们看她的眼神变得乖张,平时虽忙,同事之间的相处礼貌且客气,她是实习生,没有能深入交谈的人。
一个星期后,主管找她去谈话,说:“我决定录用你为实习生,是因为你没有给我那些推荐信,谦虚、谨慎很重要,你觉得呢?”
“你没有给推荐信?”我问。
“他们其实并不看重,两天后,我递交了辞职信。那天我离开办公室,我知道我是个失败者。”她说话时,手上正拿着刚打开的粉饼盒。
“为什么不再坚持了?”
“一个没有活力的地方,还会有发展空间吗?”
“大公司在于做人,比会做事重要。”
“确实。没有梦想的人,只能为别人的梦想打工。我走得像个失败者,礼貌客气地被赶了出去,可我还没有失去信心。”
她将这件事告诉男友,男友在电话里给了她两个选择,说:“要么撤退,回来过安分的日子,另想办法;要么振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新的目标上。”
“我这么努力,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放弃,开始的时候很难,比我想象的更难,跟男友聊了几次后,他也不再像从前老催我回去,能各忙各的事业多好。离开公司的那天,一个小实习生告诫我,有人跟主管评价我时说:‘工作能力达不到要求。’在那种环境下,别人对你的评价,等于盖棺定论,真相并不重要。”
“就像推荐信,对方不在乎的,就不需要了解情况了。”
小湄的男友被派来和她在同一个城市,虽然只有半年,但她当时很开心,一边继续面试新公司,一边做好最坏的打算,她说再给自己半年时间,如果真的不行,就和男友一起回去。
她放弃了专业对口的想法,开始在别的行业寻找机会,她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市场策划,又是从头开始,听到以前的同学们事业顺风顺水,她开始疑惑自己到底要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梦想不是别人给你什么,你就照单全收,你得自己去争取。”显荣忽然凑过来说,才说完,又被琼华她们拉去提问。
“然后我就遇见了显荣。”小湄笑了笑。
广告公司的工作是过渡,她辞职后继续另找新工作,面试的公司见她简历上写的每份工作的时间都做不长,纷纷对她摇头拒绝。她一度连简历也懒得再投,窝在自己的小屋里不接电话也不出门。几个星期后,她在离家很近的造型工作室看到招聘启事,就顺便去看看。
店主显荣对她的学历不感兴趣,问她:“你会为自己多努力?”
“一个劲地犯傻。”她当时这么回答,显荣很年轻,比她大不了几岁,他能看透她内心的疑惑,他说他大学毕业已经七年了,他从高中毕业以后所做的每一份工作都跟造型有关,人们觉得他看不出年龄,因为他将自己在美容上的心得都体现在了他自己身上,他本身就是招牌。
“当你真的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想知道这件事的每一个步骤,你必须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不能等着让别人看到你,你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显荣在面试小湄时,开门见山地对她说。
显荣不只善于打理工作室,他更看重面试者是否有活力,他说:“如果你把工作仅仅看成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很快就烦躁不堪,看不到希望更容易形成消极的观念,没有信心去做任何尝试。造型工作很普通,但你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怀抱希望的人,你只有将她们的梦想展示出来,她们才会为你的梦想埋单。”
“我喜欢我的工作,工作上并不是拼命努力就一定有收获,但至少创造了可能。要坚定一个信念,可不是让别人认为你该去做才去。我刚搬来这里时,心里非常没底,碰壁的次数多了,我反倒更想留下来了,我就是要看看,我到底能差到什么地步。”小湄说着,拿来一个眼影盒示意了一下。
我看了看这个颜色,犹豫不决。
“显荣做这个行业,遇到的难题一定也不小。”我说。
“不仅不小,还要承受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念书时就开始学习化妆美容,他家里人觉得他脑子坏了,他哥哥是个理科高才生,他却去学这些女孩子的玩意,还担心他的性取向。”小湄说完,瞥了瞥正专注讲解的显荣,吐了吐舌头。
“他后来是怎么做到的?”我笑着问她。
“就是喜欢。”小湄说,“你只有在你喜欢做的事上,最能获得成就感。同样的道理,只有跟喜欢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感到快乐。”
“他不像一个造型师。”
“像什么?”
“一个精神导师。”
“也许,他只要一说起美容这个话题,没有人能忽视他。他不喜欢太听话的人,他认为习惯顺从的人,会很无聊。”
“太苛刻了。”
小湄笑了起来,说:“让我现在回头去看,是不是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我可能会犹豫不决。但在当时,能做得这么坚定,我很欣慰还好我这么做了。不存在更好更轻松的生活选择,每个选择背后,都有代价。”
“那你男朋友怎么办?”
“我现在两头跑,出外景做造型、跟剧组任务,下个月跟显荣一起去国外参加新品发布会,他的造型设计得了奖。男友抽得出时间会去机场接我,休息几天再回来。”
“你家里人应该明白你了吧。”
“他们慢慢会了解的,跟别人不一样不是天塌下来的事。你知道吗?有几家媒体联系我要采访显荣,其中有一家就是我实习过的传媒公司。主管对我说:‘你当时跳槽得真不错。’我说没有啊,对方还很惊讶地说:‘带你的同事跟我说你找到别的工作了。’事情真相是,当时那个同事正在介绍别人去公司工作,于是我被跳槽了。”
“树挪死,人挪活。”我说。
“没有这些,我走不到今天的这一步,在困境、煎熬之后,人才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哪条路,走得才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