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笑是最动听的语言
只要是在公众场合,崔永元的脸上永远挂着一副“崔氏微笑”,朱军戏称其为“一脸坏笑”,周立波也曾调侃说世界上有两个人的微笑他没法解读,一个是蒙娜丽莎,一个是崔永元。崔永元因其微笑带有一点诡秘,却又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所以被人称作“邻居大妈的儿子”。可以这么说,《实话实说》栏目的成功与崔永元的微笑是分不开的。
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电视主持人从事的是一项对于微笑要求很高的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的群体不同,主持人的微笑主动性更强,对笑的要求也更高。
涂经纬自主持《中国电影报道》来,以其亲切大方的主持风格,在众多娱乐节目主持人中独树一帜,越来越受观众、媒体以及活动主办方关注。经纬的微笑是她最大的特点,不论在电视里还是在照片中,无不是微笑的形象,实实在在让观众们体验了一把微笑的魅力,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热爱电影的阳光女孩。
荧屏上的海霞,端庄亲切,乌黑微卷的短发,甜美的笑容,总是神采飞扬、光彩照人!海霞的微笑总是那么亲切自然。
很多人说曾子墨是个冷美人,的确,不论是看她节目,看她照片还是看她本人,她不笑的时候比较多。不过,她不是彻底的冷,她一般是微笑,犹如一朵娇嫩的花儿,淡雅地微微开放着。
欧阳夏丹在主持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时,每天早上7:00准时出现在节目中。密集的资讯,准确而不乏幽默的点评,使得这个每天最早的栏目受到各个阶层和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欢迎,而欧阳夏丹那轻松、自然的主持风格,以及她那总是一脸灿烂的微笑,使她成了千千万万观众每天清晨起床后接受的第一缕阳光!
微笑是社交场合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表现着人际关系中友善、诚信、谦恭、和蔼、融洽等美好的感情。在各种场合恰当地运用微笑,可以起到传递情感、沟通心灵、征服对方的积极心理效应。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礼貌的表示,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与人初次见面,给对方一个亲切的微笑,在一瞬间就拉近了与对方的心理距离,清除了双方的拘束感。
外交家和企业家都把微笑视为第一交际语言,并在国际交往和经济交往中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美国希尔顿酒店的董事长希尔顿也曾经说过:“酒店的第一流的设备固然重要,而第一流的微笑更为重要。如果缺少服务人员的微笑,就好比花园失去了春日的阳光和微风。”
原一平身高153厘米,其貌不扬,已不年轻。在他当保险推销员的头半年里,他没有为公司拉来一份保单。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至少表面上没有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失败者。他总是向他碰到的每个人微笑,不管对方是否在乎。而且他微笑起来永远是那样的由衷和真诚,让人看上去是那么的精神抖擞,充满自信。
终于有一天,一个常去公园的大老板对原一平的微笑有了兴趣,他不明白一个吃不饱饭的人怎么那么快乐。于是,他提出请原一平吃一顿好饭,可被原一平拒绝了。原一平抓住时机,请求这位大老板买他的一份保险,于是他有了自己的第一份业绩。这位大老板又把原一平介绍给许多商业上的朋友。原一平的自信和微笑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使他最终成为日本历史上签下保单金额最多的保险推销员。
微笑是人际交往的万能通行证。拿破仑·希尔这样总结微笑的力量:“真诚的微笑,其效用如同神奇的按钮,能立即接通他人友善的感情。因为它在告诉对方:我喜欢你,我愿意做你的朋友;同时也在说:我认为你也会喜欢我的。”
在日常交流中运用微笑传情达意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小技巧:
第一,要笑得真诚。
人对笑容的辨别力非常强。一个笑容代表什么意思,是否真诚,人的直觉都能敏锐判断出来。所以,当你微笑时,一定要真诚。真诚的微笑让对方内心感到温暖,引起对方的共鸣,使之陶醉在欢乐之中,从而加深双方的友情。
第二,微笑要看场合。
微笑使人觉得自己受到欢迎、心情舒畅,但对人微笑也要看场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当你出席一个庄严的集会,或去参加一个追悼会,或是讨论重大的政治问题时,微笑就很不合时宜,甚至招人厌恶。当你同对方谈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或者告知对方一个不幸的消息时,也不应该微笑。因此,你在微笑时,一定要分清场合。
第三,微笑的程度要合适。
微笑是向对方表示一种礼节和尊重。我们倡导多微笑,但不建议时刻微笑。微笑要恰到好处,比如当对方看向你的时候,你可以直视他微笑点头。当对方发表意见时,一边听一边不时微笑。如果不注意微笑程度,微笑得过分,失去了节制,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微笑非常容易,但它产生的魅力无穷无尽;微笑无需成本,但它却创造许多价值。如果你不善言辞,那么请亮出你的微笑,这就是最动听的语言。
2 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
人们大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向对方诉说他也认同的观念、爱好或经历时,两人的思想就很容易产生共鸣,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心理学家指出,这其实就是人的一种相似相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我们能找到对方的“动情点”,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就能很容易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众所周知,《实话实说》的定位就是平民化。平民受众、平民视角、平民生活、平民话题、平民语言、平民姿态,这就是老百姓喜欢的崔永元,尤其喜欢崔永元的“聊”和“侃”,再加上他的穿着打扮和外表形象,更是让人一眼就感觉他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的外表朴素、言语恳切再来两句俚语俗话、开两个玩笑,真是十足一个平民百姓的代言人!
在《实话实说》一期以“家”为话题的节目中,崔永元和嘉宾有下面这样一段对话:
崔永元:结婚以后你发现他脾气有一点不好吗?
嘉宾:有这种感觉。
崔永元:和谈恋爱不太一样?
嘉宾:有,不耐烦。
崔永元:一摔门走了两个小时不回来,喝酒去了。
嘉宾:有。
崔永元:哦,我以为他比我强多少呢!我听说,有一段时间好像关系非常紧张?
嘉宾:对。
崔永元:那是什么时候?
嘉宾:是孩子一岁半左右。
崔永元:有具体的事情吗?
嘉宾:他说出去买一个东西,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他可以出去两个小时才回来。
崔永元:他是不是有可能去鸡场买新鲜的鸡蛋?……他那两个小时是干什么去了?
嘉宾:我觉得就是放风去了。(笑声)
也许大家觉得整段对话平淡无味,但正是因为问题的平民化,才更亲切地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同身受。人们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少一件日子都过不好。”这不就是每一个家庭或多或少都要遇见的小矛盾吗?
正是因为崔永元的《实话实说》照顾到平民百姓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讨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事,反映了百姓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贴近了平民百姓的情感,所以才会受到大众的追捧。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会不会说话,关键在于他能否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一个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了。的确如此,一个人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他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体谅他人的难处,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
举个例子,我们都经历过类似的事: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人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通常,踩人的一方会立即道歉,说一句“对不起”,也有人会立即为自己开脱,说“车上太挤了,我的脚都没处放了”,如此等等。听了这些话,被踩的一方虽心有怒气,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发作,只能硬着头皮回句“没关系”。当然也有人不那么好说话,所以最终因此而吵起来的也不在少数。
其实,这些争执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的嘴巴甜一点就行。譬如,当你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可以笑着道歉说:“哎呀,您这只脚可真不简单呀,承重能力起码要超过130斤呢!真是对不起,还好我最近刚减肥成功,前阵子体重超过190斤呢!”
这番话的重点不在于道歉,也没有为自己开脱,而是专注于赞美对方并调侃自己。虽然这番赞美有些不着边际,甚至带有一些无厘头的色彩,但它对于听者会非常受用,整个车厢的人也都会跟着笑起来。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还有什么不能解开的结呢?说话,并不是一味地逢迎别人,而是应该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这样一来,即便幽默水平不高,也能引得对方呵呵一笑。
3 用温和的讨论代替争吵
在辩论型的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整个节目顺利进行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主持人必须保证场面的和谐,不会因为双方观点对立而产生不协调的气氛,同时还要保证双方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将讨论逐渐深入,让整个讨论有节奏感,环环相扣。在这方面,崔永元是一个高手,他常常不动声色地将嘉宾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弭于无形,引导他们用温和的讨论代替争吵。
如在《实话实说·父女之间》这期节目中,一位父亲看不惯女儿的毛边裤很生气,此时直接指出父亲的偏激,肯定是火上浇油。崔永元为不激化矛盾,不影响谈话气氛,转移了矛盾焦点,转而问母亲:“做母亲的觉得那条裤子美不美?”母亲说:“不美。”崔永元又问:“父亲打女儿的行为美不美?”母亲说:“更不美。”崔永元随即开了一个玩笑:“还不如毛边裤子呢!”
此时,我们看到父亲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样,崔永元在笑声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巧妙地提醒父亲,使要强的父亲不至于尴尬,心理上也容易接受这善意的批评,说不定还会反省自己之前对女儿的教育方式,这就温和地化解了矛盾。
与别人意见有分歧,完全可以讨论,但不要争吵。只要出于善意,讨论也始终是对事不对人,同样会令双方像促膝谈心一样有所收获。不能说凡是发怒的人看法都是错误的,而是说他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
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如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等等,告诉他错了,他都不会很乐意。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自尊心,这反而可能会使他想着反击你,绝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因此,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这样说是一种挑衅,会引起你们之间的争端。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来找我,说道:‘让我们坐下商谈一番,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何在,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去不是那么远,我们的意见不同之点少,相同之点多。并且只需彼此有耐性、诚意和愿望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
一位房客想让房东降低些房租,但是他知道房东是一个极固执的人,因为之前许多房客都因为房租的问题跟他闹翻了。但是他依然给房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说:“等房子合同期满我就不继续住了,但实际上我并不想搬家。请相信我非常喜欢你的房子,而且我很佩服你管理这些房产的本领,我真想再续住一年,但是我负担不起房租。”
结果,房东看到信后,就过来激动地同他说:“我从不曾听见房客对我这样说话。以前有一位房客给我写过40封信,有些话简直等于侮辱。还有一位房客恐吓我说,假如不能让楼上住的一个房客在夜间停止打鼾,就要把房租契约撕碎。有一位像你这样的房客,心里是多么舒服。”不等这位房客开口,房东就替他减去了一点房租。房客想多减点,就说出所能负担的房租数来,房东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临走的时候,还转身问房客房子有没有需要维修的地方。
人与人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产生一些分歧。但是无论你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分歧,你都要避免争吵。因为争吵的双方都不可能取胜。十之八九,争吵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
作为争吵一方的自己,应该大度一点,首先冷静下来,想一想为这件事争吵值不值得,自己到底有没有错,如果自己没有错,就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也总有你看不到的一面。多些启发思维的讨论,少些对人不对事的争吵,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与其针锋相对,倒不如委婉一些说:“是这样的!我倒另有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吧。”或者这样说:“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吧。”这样反而会得到神奇的效果。无论在什么场合,没有人会反对你承认自己的不足,提议一起探讨问题所在。
还有一些人,他们向你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他们真的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他们并不是想要激怒或者触犯你,他们只想查清楚事实的真相。遇到这种情形,你也要避免争吵,代之以温和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用温和的讨论来代替争吵是退一步的智慧,是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气度,是帮助自己树立良好形象,吸引他人与你合作的妙招。
4 学会换位思考,让你说得更好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亲身体会:听到别人的赞扬,就会很开心;听到刺耳的话,就会觉得很别扭。因此,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应试着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而达到进行良好沟通的目的。
一次录制节目前,观众已经就席了,但灯光师杨师傅发现现场的灯光出现了点问题。但因为有观众坐在那里,不便于调灯光,他只好跟崔永元说,现场有两个灯需要调一下,观众得让一让。崔永元说:“行,交给我吧。”他对现场的观众说:“大家知道怎么调灯光吗?灯光调得好不好,可关系到你们在电视上漂亮不漂亮,来,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灯光师傅怎么调灯光,这几位朋友请你们先让一下。”于是全场观众就看杨师傅调灯光。杨师傅一下子受到这么多关注,简直受宠若惊,手都有些颤抖了。
崔永元说这话的目的是为了能让观众起身让开一下,方便灯光师调光。他站在灯光师和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灯光师来说,得到观众的关注,自然是“受宠若惊”,很高兴了。而观众想到灯光的好坏关系到自己在电视上的形象,自然乐意让一下,不会为此而觉得主持人多事。这样观众会很乐意听从崔永元的安排了。
换位思考,其实也是一种理解与尊重,但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圈子中,所以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猜测别人的感受,判断事情的对错。当我们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或者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却又不知该如何解决时,尝试着站到对方的立场上,互换一下角色,多一份尊重与包容,就能化解冲突和不快。
2007年4月19日晚上,崔永元在中国传媒大学做了一场演讲。有一个学生在提问时,语言组织得不是很流畅,问题似乎也不如前面的几个提问有深度,于是现场嘘声四起。崔永元说:“这样不好,这不是我的母校,我的母校不应该有这种现象。”有些学生似乎还想辩驳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嘘声正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崔永元鼓励那位提问的学生,说他问得很好,是独立思考出来的,并提议大家给他掌声,于是掌声响起来了。看来崔永元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后面就再也没有出现嘘声,即便是在很值得“嘘”的情况出现时。
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对方能否接受,考虑一下能否说得恰当。比如,你的先生有点胖,你直说他像猪一样;婆婆担心多,所以比较啰嗦,你就直接说她很啰唆;小姑长得不漂亮,你直白地说她长得不怎么样……这样,不仅会伤害到听话的人,还会严重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别人当然也不会关心我们的感受,因此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存在着不信任、疏离等各种负面因素。
说话时考虑对方的感受,需要我们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当然,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要你见风使舵,尽挑人家喜欢的说,而偏离了正题。
在和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谈话的方式,很容易让人的交际进入僵局。想在社会圈子里如鱼得水,就必须注意说话的方式,在交流的时候避免夸夸其谈,要学会倾听,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
和人交谈时,还要考虑对方的年龄、文化层次,以及对方的心理承受力,不能只图自己的感觉。要说该说的,而不是说想说的;要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
有这样一个场景: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心比心,去体会别人的情绪与感受,不仅能让我们的心胸更豁达,还能获得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因为换一下位置,很多事情可能会浮现出不同的一面。
每一件事情都有双面性。当我们与他人意见相左时,不妨也换位思考一番,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对方所处的环境来处理问题。有可能某些在我们眼前看来无法调和的冲突,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因为换位思考而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5 对每个人都表现得礼貌、尊重
崔永元说:“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我觉得除了需要具备会表述和倾听外,还应该善解人意,对每个人都表现得礼貌、尊重。因为他来和你谈话,有的还是主动要求和你谈话,最差的也是你请来的,你要完全尊重他。这种尊重不光体现在迎来送往,其实也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崔永元在每一期节目结束后都会向现场观众深深鞠躬,直到《实话实说》的最后一期仍然坚持这样做。动作虽然简单,但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崔永元对观众的礼貌和尊重。
节目现场通常非常挤,有时候观众席坐得特别满,在采访观众的时候,崔永元不可能跟每一个观众都站到一排。当站的地方比观众高一排时,他就弯着腰举着话筒,因为这样不会给观众造成心理压力。有时候遇到残疾人在现场,尤其下身站不起来的残疾人要发言,崔永元就会走到他旁边,以最快的速度蹲着给他举话筒,而且这个时候他绝对不会说“您不用站起来了”,因为这话里就带有歧视,好像对他丧失了这个功能很在意。而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从来都是一个单腿跪在地上,另一只手要扶着孩子的肩膀。
有记者问他,这些动作是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崔永元回答:“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做这样的事,有三种情形。第一种就是你发自内心的。如果你知道应该尊重别人,或者说你内心确实尊重别人的话,其实你不用设计,你知道该怎么做。第二种就是我常说的,你做不到,你又不是发自内心的,你装也装不出来。最差的就是第三种,做不到也不装。我基本上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设计。”
尊重他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定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喜爱。有时候,一句尊重的话能够给身处逆境、困境中的人无穷的力量和信心,让他们振作起来。
在美国,一个颇有名望的富翁在路边散步时,遇到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年轻人在寒风中摆地摊卖旧书,他啃着发霉的面包。有着同样苦难经历的富商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便不假思索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没走多远,富商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书,希望年轻人不要介意。最后,富商郑重其事地告诉年轻人说:“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之后,富商应邀参加一个商贾云集的慈善募捐会议,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书商迎了上来,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先生,您可能早忘记我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我一直认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使我重拾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
不难想象,这位富商当初即使给年轻人很多钱,没有那一句尊重、鼓励的话,年轻人也很难会改变人生。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礼者,敬人也。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和别人谈话时,无论对方的地位、等级、辈分如何,我们一定要有礼貌,懂得尊重他们。
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敬语是一个人有身份、有修养的标志。例如,如果你请别人为你服务时,一定要加上“请”;在交谈中,称呼对方的父母,应该说“伯父”“伯母”,直接说“你爸爸”“你妈妈”当然也可以,但缺乏礼貌。很多时候,同样一个意思,讲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不一样。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谁都喜欢当谈话的主角,谁都不喜欢别人乱插话。特别是当别人谈兴正浓,说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假如被不礼貌地打断,会感觉兴味索然,犹如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既不礼貌又让人反感。要学会尊重他人。哪怕自己很有学问,很有见识,很有智慧,在与他人谈话时也要多多洗耳恭听。
不要轻易质疑别人的话。卡耐基曾说:“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
沟通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要能有效地沟通,必须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人与人相处时,相互尊重是一个基础点,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条件,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6 语言简洁明了,不绕弯子
语言交流首先要明确主题,做到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奔主题,不绕弯子。老舍曾说过:“我们应该有点石成金的愿望,叫语言一经我们的手就变了样了,谁都能说,谁又都感到惊异,拍案叫绝。语言必须馅多皮薄,一咬即破,而味道无穷。”“皮薄”就是要说明白话,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话。“馅多”就是要说有内容的话,说有品味、有质量、有信息容量的话,别让人听着没滋没味儿。
在《盗版怎么反》一期节目中,崔永元一开场就介绍嘉宾:“今天我们请到的客人是《读者》杂志社的常务副主编彭长城先生。”大家鼓掌后,崔永元先抛一个玩笑:“掌声超过杂志的发行量,肯定有人看的是盗版。”而后又说,“让我们的乐队来演奏一下正版的《好大一棵树》”。
崔永元短短的两句话,就使得节目直奔主题:盗版出现了该怎么反?而有的谈话节目主持人讲了半天,还离题万里。
会说话的人,是语言简洁明了的人。语言的精髓,在精而不在多。口才差的人,往往就包括那些喋喋不休的人,说了一大堆,也没有说出主旨,反而还认为自己很棒。事实上,要真正地将自己的话说得高效,就必须让自己的语言简练,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
看崔永元主持的节目的文字稿,会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从他发言的频率看,优势十分明显,几乎是每一位嘉宾和观众高谈阔论一番之后,他都要出来应接。但从他发言的长度比例来看,则呈现突出的“劣”势。
比如,《实话实说·该出手时就出手》中,见义勇为的薛老师等嘉宾的发言一般都是几百个字,而崔永元的应接绝大多数都是几个字或十几个字。像“但是,围观不是个办法”“从小偷变成病人了”“薛先生,您心情好一点了吗”“犯罪分子都是纸老虎”等等,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三句半”,崔永元就是那个说“半句”的角色,虽然他把很大的空间都留给了嘉宾和观众,但是,谁都得承认,全场都还是在“乖乖”地跟着他的“半句”走。
说话要做到浅显易懂,能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与他人沟通交流的目的。如果故作高深、有意作秀,反而使得语言不精炼,就是费九牛二虎之力,别人也听不明白。
说话贵精不贵多。简短的语言有时反而会让相当复杂的思想感情十分清晰地表达出来。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只讲了一句话:“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短得无法再短,却激发了人们奋起抗争的勇气,鼓舞了人们要以鲁迅先生为榜样,挺身而出,战斗不止。
抛开转弯抹角与旁生枝节,抓住精髓,巧作对比,就可以达到一语中的、一招制胜的效果。
总之,人们最讨厌废话连篇、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言简意赅,不说废话,才显得说话的人干练。所以,在与人交往时,注意说话要简洁一点,这样才能够受到人们的欢迎。
7 口才可以很笨,“耳才”一定要好
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的代表作品《五官争功》,通过嘴巴、耳朵、鼻子、眼睛互不相让,都向脑袋争邀头功的故事,让人们在捧腹大笑中明白集体合作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人的五官虽然不会相互争功,但要真正做到配合默契、恰到好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拿嘴巴和耳朵来说,许多人常常重说轻听,光有口才却无“耳才”,无意间掉进了自己挖的“陷阱”里,使沟通效果大打折扣。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崔永元说:“你为什么这么有口才呢?”
崔永元笑了下回答:“我口才其实很笨,只是耳才还可以。”
记者又问:“‘耳才’怎么解释呢?”
崔永元回答:“聊天、谈话的关键是要听得好。”
记者再问:“怎么才算是听得好呢?”
崔永元答:“听人说话能听到画龙点睛,此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入木三分,又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刻骨铭心,最高境界。”
倾听是谈话节目主持人不可或缺的能力。真诚地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对于现场嘉宾,他们只有感到主持人在倾听,才会讲出自己的真心话。其实这和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相似之处,我们都希望有一个以诚相待的朋友,对他才会说出心里话。崔永元非常善于倾听,我们经常看到节目中崔永元侧耳倾听的场景,他能够以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听出观众谈话的重点所在,并适时加以引导,激起对方的谈话热情。
与人沟通是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除了要会说以外,还应该会听,即要有良好的“耳才”。一些大人物曾说,他们喜欢善于倾听者而非善于谈话者。但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似乎比具有其他任何好性格的人都少见。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被问到经营哲学时,他只有简单的一句话:“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擅长倾听的人,即使口才再好,也无法实现有效的沟通。
成功学家卡耐基在纽约出版商格林伯的一次宴会上,遇到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从没有接触过植物学,但觉得他说话极有吸引力。于是他像入了迷似的,坐在那里静静倾听他讲有关大麻、室内花园以及关于马铃薯的惊人事实。后来卡耐基谈到自己有个小型的室内花园,植物学家非常热忱地告诉他如何管理好它。
那次宴会中,还有十几位客人在座,可是卡耐基忽略了其他人,而与这位植物学家谈了数小时之久。到了深夜,卡耐基向其他人告辞,这位植物学家在主人面前极度恭维他,说他“极富激励性”“是个最风趣、最健谈、最优雅的人”。
卡耐基后来说:“其实我几乎没有说话,因为我对植物学知之甚少。但我做到了一点,那就是我注意倾听。我静静地听,用心地听,我发现自己对他所讲的内容确实感兴趣,而他也感觉到了,所以自然就很高兴了。”
倾听,是对他人最好的恭维。伍尔特说过:“没有人能抵抗倾听式的谄媚。”在社交过程中,善于倾听无形中起到了褒奖对方的作用。仔细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谈话,是尊重对方的前提,能够耐心地听说话者诉说,就等于告诉对方“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你是一个值得我结交的人”。无形中,说者的自尊得到了满足。于是,说者对听者就会产生一个感情上的飞跃,认为听者能理解自己,并欣慰于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机会。如此,彼此心灵间的交流就使得双方的感情距离缩短了。
当然,谈话中,不仅要听,还要善听。首先要真正从内心尊重对方。特别是与年长者说话时,一定要以钦佩的心情倾听。聆听时,要面向说话者,与他保持目光接触,用你的姿态表示你在听。其次是要保持最佳距离。不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与说话者保持适当的距离。第三,倾听时还要主动配合对方。及时应对或询问你没有听清的问题。如果对方说的观点与自己不一致,那么,最好不要直接表示反对,而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疑问。
倾听,不是简单而机械地接受,听的过程还是一个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过程,不仅要及时捕捉对方传达的信息,而且还要努力理解对方言语中深藏的含义,听出对方言语中渗透的情感。因此,听话时要注意说话者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语调、语速,力争听出话外之音,体会言外之意。一旦对方话语中有新颖独到的观点和生动的材料,你不妨不断地点头赞赏。当对方发现你深情地注视着他,敏锐地捕捉着他说的每一句话时,他就会更加快乐。
倾听的另一层涵义是认真听取意见,特别是有分歧的意见和反对的意见。它要求倾听者切忌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而应当以谦虚、诚恳、耐心的态度,把别人的话听完,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和表情轻视别人的意见。不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必然是刚愎自用、狭隘自私、冷漠僵化的人。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理解。
总之,在社交过程中,适时地倾听要比夸夸其谈更受欢迎。因为倾听使你更能了解对方的喜好与厌恶,更能准确地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做一个倾听的高手,能让你的交际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8 用平易近人去营造谈话气氛
“平易”,本来是指道路平坦,现在是指态度谦逊温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具有亲和力。
实践证明,具有亲和力的人更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们不是满口“官话”,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与人交流,哪怕自己的职位和社会地位比别人高很多。他们把自己的这种亲和力逐渐变成了影响力,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追随。如果一个领导整日里威风十足,说话总是打着官腔,那么他离成为“孤家寡人”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2011年5月8日,崔永元主持的《小崔说事》请来了《让子弹飞》的导演兼主角姜文。崔永元发挥了自己一贯的幽默与生动活泼的谈话技巧,以平易近人的话语带动现场气氛,让节目变得有滋有味。
崔永元:“我跟我这个老乡这么聊,有一个感觉,就好像是在中央戏剧学院或者是北京电影学院下课的时候,或是在宿舍里,同学之间就聊这些,但是我觉得非常遗憾——”
姜文:“遗憾什么呀?”
崔永元:“遗憾的是现在这个圈里聊这些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了。”
姜文:“不聊。”
崔永元:“你跟这个圈子接触多吗?”
姜文:“哪个圈?”
崔永元:“电影圈,它是娱乐圈的一部分。”
姜文:“我就跟我们片子的几位编剧、导演,经常在一起聊,不熟的人也不能愣跟人家瞎聊天,不合适。咱俩也因为是老乡,有个基础,太不熟真不能上来就聊。”
崔永元:“就是你跟人聊这个,人家也可能不爱听。”
姜文:“人家觉得你在胡扯,吃着饭嚼着肉,你怎么聊这个呀?来来,喝口酒,别胡扯了,走一个!你在聊这个的时候,人家觉得是胡扯。”
崔永元:“你觉得什么时候这个圈子才可以大张旗鼓地都聊这个呢?因为作为外行来说,我们觉得要是这个圈子里的人都聊这个了,电影才有希望。”
姜文:“你想聊可以聊啊。”
崔永元:“跟谁聊呢?”
姜文:“咱俩聊啊,还有在座的各位都可以聊,我看我说的时候他们都挺爱听的。你不能去跟那些不爱听的人聊,那是你的错,对吧?跟爱听的人你不聊,也是你的错。”
崔永元:“这个圈子现在最爱聊谁腕大,谁片酬高,谁的票房最好,谁回收成本最快,这个也没错,是吧?”
姜文:“反正我不爱听这些,谁爱聊谁聊,因为我觉得没什么营养,而且也不是个真实的事。你说谁腕大,这怎么聊?”
崔永元:“但这个圈子最爱聊这个。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么聊,才能确定一个人在电影界的地位,才能确定你这个电影是不是真的能影响市场,影响观众。”
崔永元与姜文的这段对话像朋友之间的感情交流,充分体现了崔氏谈话的亲和力。而且通过这种“家常”谈话,更加赢得了观众的心。
《实话实说》栏目和崔永元红遍全国后,有记者就问崔永元,如果重新把他变为普通人,他心里会不会感到不平衡。崔永元说:“到目前为止,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从来没有觉得高谁一等。说句不客气的话,中央电视台有那么多主持人,每一个人都是名人,但是我在他们这个圈子里,绝对算是一个随和的人,一个比较亲切的人,一个没什么架子的人,一个好打交道的人。”
敬一丹谈到崔永元时,说他的确有股“自己人”的劲儿:“《实话实说》的办公室,推门随便进,他也并没有极热情地说‘请坐!’‘喝水’,你会很舒服坐下来随便聊聊。而且小崔的亲和力不分男女老少,我们台的阿美就说出了很多女孩子对崔永元的感觉:当水均益走来,自己急忙理理云鬓、整整衣衫,心里念叨,‘我怎么没有柳叶眉,怎么没有杏核眼!’而崔永元走来,自己该在沙发上歪着还歪着,该大口吃回锅肉还吃回锅肉。小崔笑着,就像没看见你的皱纹你的雀斑。这时,你会随随便便地说:‘哥,你笑啥呢?’”
下属对领导,总会有一种畏惧心理,心理上有一道鸿沟,所以当下属见到领导干部时,总感到紧张、拘谨。这时如果领导者说几句风趣幽默而得体的话,就会使紧张的气氛马上缓和下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让下属打开思想的闸门,向其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
平易近人的说话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给人留下一种“实在”的印象,赢得他人的支持和信任。
穷律师林肯和大富翁道格拉斯曾为了争夺美国总统职位而展开竞争。道格拉斯在竞选的过程中排场豪华,每到一处,必定鸣炮32响,乐队奏乐,声势之大堪称史无前例。道格拉斯还扬言说:“我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我的贵族味。”
而林肯则心平气和地买票乘车,到全国各地演讲。他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们为他准备的耕田用的马拉车,发表竞选演说:“有许多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其实我只有一个妻子和三个儿子,不过他们都是无价之宝。此外,我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办公桌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我们每个人读一读。我自己既穷又瘦,脸也很长,又不会发福,我实在没什么可以依靠的,唯一可以信赖的就是你们了。”
平易近人的方式说话是影响人的最有力武器之一。林肯最终之所以能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的谦逊和平易近人的说话方式,而道格拉斯的飞扬跋扈和过分的自我表现又更衬托出了林肯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我们在看有些谈话节目的时候,不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谈话节目竟然无话可谈了。因为这些节目虽然披着谈话的“外衣”,实际上却是主持人照着预先设定好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提问,而嘉宾则是一板一眼地回答。整个“谈话”的过程就像是一台死板的机器,没有丝毫的生动可言。
既然是聊天,那么彼此之间就不应该有距离感,也不应该有身份地位上的不平等。主持人、嘉宾和观众都应该是平等的。
语言的平实亲切,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果你是一个说话很随和的人,那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别人情感的大门会主动向你敞开;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真诚地向你伸出双手。
在说话的时候,语气和声调柔和一些、跟人打招呼时面带微笑,都能显示出一个人的亲切随和、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