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1575600000038

第38章 “什么”和“nani”否定格式比较分析(1)

北京大学中文系 野田宽达

摘 要:本文对汉语中使用“什么”的否定格式------“X什么(Y)”、“什么X!”格式和日语中使用“nani”的否定格式------“nani-oX!”和“nani-gaX!”进行了句法和功能的比较,探讨了两种语言中存在的个性和共性。通过分析发现,两种语言之间存在不同的分工机制。汉语中的两种否定格式之间存在词类方面的分工,而日语中的两种格式之间的分工不同源于该格式的触发语性质。另外,汉语和日语的否定格式都不允许X位置使用否定形式,对此,本文从语法化理论的“保持原则”这一原则进行解释。

关键词:什么 nani 否定 个性 共性

一、引言

汉语疑问词“什么”和日语疑问词“何(以下均为nani)”,两者最基本的功能都是询问“事物”,如“你吃什么?/你干什么?”、“何を食べる?/何をする?”。它们除了表示疑问功能以外,还有一些任指、不定指、否定等非疑问用法。本文将对否定用法进行分析,本文讨论的否定用法有以下几类:

1)(看到小孩子乱跑)“跑什么!快坐下来!”

2)甲:“我渴了,我要喝可乐。”乙:“都快到家了,喝什么可乐!”

3)甲:“我昨天看到你跟一个女人在一起。”乙:“什么女人!他是我妻子。”(沈家煊

(1993[2005:125]),一部分修改)

4)(看到小孩子乱跑)“何を走ってる!”

5)甲:“のどが渇いたな、コーラ飲みたいな。”

乙:“もうすぐ家に着くのに,何がコーラだよ。”

除了这些格式以外,汉语中还存在“X什么X!(如,吃什么吃!)”,“什么X不X!(如,什么游戏不游戏的)”等格式,这些格式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关于“什么”和“nani”的否定用法,汉日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汉语学界的研究成果如沈家煊(1993[2005])是一篇较早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语用否定”现象(例3)。李一平(1996)对表示否定的各种“什么”的格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曹泰和(2004)和李贞爱(2006)主要分析了“什么+NP”格式,对其格式表达的意思和语用效果以及进入NP位置的名词的限制进行深入的研究,郑雷(2007)主要讨论了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刘睿研(2006)和黄喜宏(2008)对“什么”的否定用法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并对各种与“什么”有关的否定句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殷树林(2009)和胡德明(2010)在反问句的框架中对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沈力(2006)、鹿钦佞(2008)、吴丹华(2010)、蔡维天(2011)、郭锐(即将刊出)等也涉及到了“什么”的否定用法。日语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Kurafuji(1996)、影山太郎(2009)、高見健一(2010)、山寺由起(2010)、天野みどり(2011)等,讨论了“nani”的否定格式,高見健一(2010)讨论了“nani-oX”否定格式成立的语用条件,山寺由起(2010)对两种用“nani”的否定格式“nani-o X !”和“nani-ga X!”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两者出现的语用分布条件,天野みどり(2011)对日语中具有脱离常规特征(“逸脱的特徴”)的各种表达进行分析,其中有两节内容也专门讨论到了“nani”的否定用法。由此可见,汉日学界都对该格式进行了分析,可谓硕果累累。但以往很少有学者对汉日两种语言的这种否定格式进行比较,本文利用山寺由起(2010)中日语否定格式的功能分析理论,探讨该格式在两种语言中存在哪些共性和个性。本文里出现的自拟例句或汉语和日语母语者自造的例句没有标明出处,但具有引用来源的例子附加了出处。

二、汉日语的个性

本节我们讨论汉语和日语的功能特征。山寺由起(2010:168)对日语的2种否定格式“nani-o X!”和“nani-gaX!”的功能进行分析,指出了两种否定格式出现的典型语境:

S1“nani-gaX!”…聞き手の「発言」に反する状況に話し手が遭遇した場合。

(说话者遇到违反听话人“发言”的情况)

S2“nani-oX!”…話し手の意向に反する「行動」を主語が行っている場合。

(主语正在进行违反说话人意愿的“行为”)

换言之,“nani-gaX!”主要针对的是对方的“发言”,而“nani-oX!”主要针对对方正在进行的“行为”,该文主张日语中根据触发语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否定格式。那么从这两种触发语的角度看,汉语的否定格式中存在什么样的分布呢?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X为动词

X为动词时,汉语主要使用“X什么(Y)!”,日语主要使用“nani-oX!”,请看以下例句:

6)S1:“我想吃冰激凌。”——“吃什么冰激凌!快回家吧!”

7)S2:(孩子正在吃冰激凌)——“吃什么冰激凌!快来啊!”/“何をアイス食べてるの!早く来なさい!”

日语的“nani-oX!”与汉语“X什么(Y)!”都是带有宾格“什么”,但根据山寺由起(2010:168),日语的“nani-oX!”只能出现于S2情况。根据高見健一(2010:14),“nani-oX!”中的“X”为动词时,通常多使用进行体动词,但高见也举过一些动词为非进行体的例子,如“君は山田先生に何を泣き言なんか言ったりしたの?”,还有有时出现“何を泣く!”和“何を悲しむ!”等“nani-oX!”中使用原形动词的表达,在这些句子中动词虽然不是进行体,但通常说话人见到对方正在诉苦、哭或者表现出痛苦的样子后作出的表达。如:“男が何を泣く!早く涙を拭け!”。在日语中这种非进行体动词表达的普遍性远远不如“X”为进行体的表达,例如“何をご飯(なんか)食べてるの!(*何をごはん(なんか)食べる!)”,“何を水(なんか)飲んでるの!(*何を水(なんか)飲む!)”等日常口语中常用的说法都是用进行体动词才显得自然,用原形动词在语感上有些古板或句子根本站不住脚。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日语该格式主要使用进行体动词是由它的触发语的性质(行为)所决定的。

根据山寺由起(2010:66)的论证,日语“nani-ga X!”的X部分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许多成分,该格式的接受度不受X的影响,关键是出现在“nani-gaX!”格式的这些成分是出现于对方话语中的引述性成分,换言之,日语中如果作为一个引述性成分的话,动词出现于“nani-gaX!”部分。比如“よし今日は30分走ったぞ。―何が‘走った’だよ。あれはよくて競歩だよ。”,或者像上述例7那种情况。

汉语“X什么(Y)!”与日语“nani-oX!”有所不同,从上面S1和S2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出,它既能使用于S1的情况也能使用于S2的情况,且即使使用于S2的情况,该格式主要使用的是动词原形。鹿钦佞(2008:72)指出“三个由‘什么’作为反诘标记的句式‘V+什么’、‘V+什么+O’、‘V+什么+V’在使用上有共同的功效——它们都是说话人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某一行为或事件所做出的反诘,已在表达对此行为的不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此论点不能够正确地概括以上三种反问句的功能,这些表达不仅仅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某一行为或时间,还包括对对方话语的反驳。

另外,与日语的情况相同,如果X为引述性成分的话,动词、形容词、名词等许多成分都可以用于“什么X!”格式,沈家煊(1993[2005:125]))将这种引述性否定用法称为“语用否定”,沈文举出了如下例子:

8)甲:昨天晚上跟你在一起的那个女人岁数不小了吧?

乙:她不是什么“女人”,她是我妻子。

我们认为实际上沈文举的这个例子不是真正的语用否定,在这个例子中真正承担否定义的不是“什么”,而是前面的“不是”。我们对这个例子稍微进行修改就可以得到真正的“什么”的语用否定句,我们再次引用例3):

3)乙:什么“女人”,她是我妻子。

还有X为引述性动词的例子:

9)“好,我今天跑了30分钟。——什么‘跑’,那顶多算是个竞走。”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述性动词用于“什么X!”的时候,说话人不是要否定或劝阻对方的行为,而是与“什么‘女人’”的例句一样,关注点在对方的用词或修辞方面,这个例子中说话人认为对方跑的速度很慢,或者根本称不上“跑”,因此动词出现在“什么X!”的情况与“X什么(Y)!”(如“跑什么!”)形成明显的对立,前者表示修辞否定,后者表示对动作本身的真值否定。

另外,刘睿研(2006:19)指出“X什么(Y)!”格式的“x”中也能用于话语中的某些成分,比如:

10)“没错,我能帮你,但是……”“但是什么!不想帮就直说!”

从上面的例句来看,“X什么(Y)!”的“X”中也能够进入话语中的某些成分,这一点与“什么X!”相同,不过刘文指出,这时“X什么(Y)!”的功能很单一,不像“什么X!”有否定对方意义的功能,也没有否定表达方式的合适性的功能,也不否定对方行为的合适性,它在语用上表示“不要继续说了”,带有不满情绪地打断对方,在会话中抢夺话语权,使自己的话轮提前到来。也就是说,这时“X什么!(Y)”出现的目的不在于否定话语中的某些成分,因此我们认为“X什么(Y)!”不具有否定话语中的某些成分的功能。

(二)X为形容词

由于形容词表示属性,事物的属性是天生具有的,属性不可能作为一种行为来摆在我们面前,所以作为否定对象的形容词一般都是出现在S1对方的发言中,因此,日语中使用“nani-gaX!”来进行否定(如,何がきれいなの!),而不能使用“nani-oX!”。但根据胡德明(2010:72)的观点,汉语中通常采用“X什么(Y)!”来表达,比如:

11)S1“这个戒指很漂亮吧?”——“漂亮什么!太土气了!”

汉语中虽然用的不多,但有时也使用“什么X!”的格式,说“什么‘漂亮’!”等,但它不像上例一样对对方话语中的某成分的真值进行否定,而主要针对的是用词或修辞方面的否定。比如:

12)“哇,好漂亮耶!”走进一看,展令扬在帅哥的眼前挥挥手,不是还发出感慨。“什么漂亮,这叫帅了啦!” ““人家是说他的瞳眸的颜色耶!”(网络小说)

也就是说,汉语对出现在S1的成分按照其否定的目的(真值否定或修辞否定)使用不同的形式,而日语中凡是出现于对方发言中的成分一律都使用“nani-gaX!”,在发言中的真值否定和修辞否定之间不存在形式上的分工。

(三)X为名词或其他成分

X为名词或其他成分时,它们通常出现于S1发言中,如前所述,出现于S1发言中的引

述性成分,日语中用“nani-gaX!”,汉语中用“什么X!”来否定:

13)“这不是骗人吗?——什么‘骗’,这叫友情。”

14)“啊,救护车!——什么‘救护车’,那是‘灵车’。”

15)“我都三十了。——什么‘都’三十,‘才’三十嘛。”

16)“よし今日は30分走ったぞ。―何が‘走った’だよ。あれはよくて競歩だよ。”

17)“あ、救急車だ。―何が‘救急車’だよ。あれは‘霊柩車’だろ。”

18)“俺ももう30だよ。―何が‘もう’だよ、‘まだ’30だろ。”

我们从这些例子能够看出,对名词性或者其他成分的否定不属于真值的否定,而是在名称或用词方面的否定,即属于修辞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