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这就是话语的威力,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态度都会呈现不同的效果。与人交谈中多用礼貌用语,多用温和的语调,就会让人感到“良言一句三冬暖”,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切融洽,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4、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有句俗语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这是职场中说话的最高境界。面对不同的人就要学会说不同的话,和不同的人交流,你的身份定位是不同的,说话的语气和表达的方式自然也应有所不同。人人都有一张嘴,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说话”。有的人一张嘴就得罪人,而有的人一开口就惹人笑。我们经常夸一些人会说话,就是因为他们说的话都能让听众高兴,至少不会让人感到厌烦。所以会说话的人能办事,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怎样说话才算会说话呢?其实就是能够掌握分寸,能够准确拿捏那个度。说话要根据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的不同,相应地调整其长短轻重严松快慢。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很圆滑,就是因为他的一句话能够百样说,而且还能让不同的听众都能接受,谁都不得罪。说话的目的就是要向对方传送某种讯息,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表达,那么传送的讯息到了听话人耳朵里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一、看谈话对象的性格、性别。
对待不同性格的人要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有的人性格外向,思想比较单纯,和这样的人谈话就不必过于拘束,自然点会更好。但是遇到性格内向、心思缜密的人,说话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要让对方产生误会。
小王那天拿着简历到招聘会找工作,他看到一家公司在招办公室秘书,便走上前去想要应聘。可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说话喜欢拐弯抹角。他走到面试官面前问道:“听说你们公司的办公环境不错。”面试官抬头看了看他,点点头。“今天来找工作的人当中,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了。”“如果是做秘书的话,应该需要大学毕业,而且有文字功底吧?”……他一连串问了很多问题,就是没有提到主题。
面试官一副不耐烦的表情看着他,最后不理他直接换到了下一个应聘者。原来这个面试官是个急性子,说话办事干净利索,最讨厌啰啰嗦嗦的人。小王没有看到这一点,结果因为没用的话太多,使得自己失去了一次机会。
另外,对待不同性别的人也要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同样的话对男人和女人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性别带来的差异。譬如谈到减肥问题,如果你说一个女性很胖,需要减肥,那么对方一定会对你反感。但是你对一个男性谈论同样的话题,那么对方可能不会太在意。和女性朋友交往,你要注意话题的选择。你和她不断的谈NBA、说时事政治,她或许不感兴趣。较之你说的那些,她可能比较喜欢谈论化妆和美容。当然,对待性格特别男性化的女性可以例外,你大可以与之谈论男性感兴趣的东西。说话时,我们应注意到这种差异,对不同性别的人说不同的话。
二、看对方的身份职业
跟不同身份的人所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要符合对方的说话方式。譬如知识分子说话往往是文绉绉的,而工人说话一般都比较直白通俗。如果你对着工人农民一个劲的咬文嚼字,那么不但会让对方一头雾水听不懂,而且还会让人觉得你存心卖弄。如果你对一个学术大师说话尽是粗言,那么也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让人觉得你没素质。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才不会让人听起来别扭。
三、看对方的兴趣爱好
与人交谈只有投其所好,才能达到最好的谈话效果。比如和已婚妇女谈话,可以多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公司里和同事聊天,可以多谈谈投资理财方面的事;和退休老人交谈,可以多谈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方面的话题……如果你谈论的话题是对方感兴趣的,谈话自然会愉快的进行下去,也就能谈出好结果。
四、看对方的年龄特征
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着自己为之欣喜的事情,比如老人身体健康就是福气,小孩聪明健壮就是好事,年轻人希望自己一直保持着强劲的活力,中年人则希望自己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喜欢不同的话题,一定要看准对象再说话。假如你要打听对方的年龄,对小孩可以直接问:今年多大了?但是对老年人就要问:您今年高寿?一般女性不愿意别人问她的年龄,但是如果非要问,就要讲究方法,把握好分寸。这样才不会让别人觉得唐突、不礼貌。比如对年龄相近的女性可以试探着说:你还没我大吧?对年龄稍大的女性则可以问:我看你也就30出头。其实只要把握好分寸,也能实现皆大欢喜。
五、看对方的心理需求
在19世纪的维也纳,一些贵妇人喜欢一种高高的礼帽,以此来显示自己身份的高贵。可是这种礼帽在看戏的时候非常碍事,因为它会挡住后面人的视线。戏院的人曾经要求把帽子摘下来,但是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后来有人想了一个办法,在戏院贴出公告,要求观众必须脱帽看戏,但是年老一些的女士可以不必脱帽。对此,全场的女性都自觉地把帽子脱了下来。因为没有女性愿意承认自己年老。戏院就利用了女性爱美爱年轻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顺利地说服了她们脱帽。所以说准确了解对方的心理,再决定自己说话的素材,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看谈话的场合
在不同的场合中,对于谈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是自己的亲友聚会,到场的都是亲朋好友,那么说话随便点没什么,但是参加商业聚会,对于那些交往不深的人,说话还是注意点好,不然就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祸端。另外,说话还要看场合的气氛。在严肃的会议气氛里,最好不要随便开玩笑;在娱乐的聚会上,太严肃就会煞风景;在别人的葬礼上,不要随意说笑;在别人的婚礼上,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如果在一些发表看法和见解的场合,你却惜字如金,半天不说一句话,那么只会让人觉得索然无趣。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要想像喜剧演员一样,一张嘴就能让人高兴着实不容易。为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在实际交往中历练自己。没有天生的演说家,其实只要你细心谨慎,在说话的时候多为别人考虑一下,渐渐的就能掌握说话的妙诀了。
5、话语委婉才动听
在日常交往中,直言不讳、又准又快地交流信息固然不错,但是遇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还是使用委婉含蓄的说法比较动听。委婉含蓄的语言,不仅容易让别人产生赞同,而且还能适应人们心理上的自尊感。中国人讲究曲径通幽的含蓄美,而善于说话的人在遇到棘手的状况下就善于委婉含蓄的表达,硬话软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总是会遇到不能直言的一些情况。“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在这种状况下便可以运用委婉的表达方法,换一种听者比较乐于接受的谈话方式,巧妙地实现你想要的谈话效果。
我们的一生不知要和多少人交往,而大千世界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情和生活态度。如果在交往中大家都对自己的原则和观点坚持不让,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观念上的冲突。其实这时候就要学会委婉的说话,学会在不否定他人见解的前提下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从而实现交际上的成功。
德国的一家电子公司召开会议,经理准备了一个刚设计好的商标征求大家的意见。那个商标的主题是旭日,很像日本的国旗。经理觉得这个产品肯定能得到日本人的青睐。
听完经理的概念描述,别的部门领导都极力的恭维上司,大力夸奖设计得恰到好处。可是销售部的主管一直没说话,当经理问及他的意见时,他说:“我觉得这个商标不太合适。”
经理听了很不高兴,全室的人都不说话看着他。此时这位主管没有同大家争论那个带红日的设计是否雅观,而是委婉地夸奖道:“我恐怕它太好了。”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感到纳闷,经理要求他解释下是什么意思。他说道:“这个标志的确很像日本国旗,日本人肯定会喜欢。可是我们这样做却忽略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市场,那就是中国。这个标志显然不容易被中国人接受,自然也不会买我们的产品。如果真的用了这个商标,必将影响我们的对华贸易计划。”他的话一说完,经理便赞赏的鼓起掌,并最终放弃了那个商标。
人与人交往出现不同的意见是很常见的事,这时如果你想要说服对方,首先就要赞同对方。给予对方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然后再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求同存异,不要一味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知道让步,更不能生硬的将对方的观点完全否定掉。要知道并不是每次谈话都是辩论带,你要做的不是证明对方是错误的,而是要让对方认可你是正确的。所以说采用谦虚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是个不错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还能坚持住自己的立场,真可谓是两全其美。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曾经提到,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每个人也都有自尊心,有些问题不必采用直接批评的方法,相反,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指出问题,有时效果反而会更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恰当的方式,不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然就会很容易破坏交往的气氛和基础,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职场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有出现错误的时候。而这时如果你不及时指出来,就很可能给公司带来损失。其实在这种状况下,过于直言不讳是不可取的,不仅会使别人脸上无光,还会让其对你产生敌意。当你的反对意见当着很多人的面提出来的时候,就好比当面说别人不行,这时候,谁还会听得进去你的观点是否可取呢?所以通过迂回的办法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才能达到说服别人的效果。
职场中要做到和每个人都和谐相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些对话总是直来直往的人便不可避免的受到打击。这种人性格豪爽,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虽然自己没有什么恶意,可是却很容易被别人利用,不小心成为别人的攻击者。别人坐收渔利,而得罪人的便是这种可怜的“爽快”人。
求人办事,最忌讳的就是直来直去,以硬碰硬。这样很难把事情办好,即便你再有道理,你的观点多正确,都很难妥善的解决问题。聪明的人懂得举重若轻,总是能够巧妙地以柔克刚,用一种看起来柔弱的手段来应对对方锐不可挡的气势,从而达到自己办事的目的。
在现实社会里,如果一味的坚持直言直语的方式的话,它很有可能成为一把伤人又伤己的双面利刃。有时候我们固执的“直爽”表达只会伤害到别人。如果你是一个平时喜欢直言直语的人,那么你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了。
首先,与人交谈,尽量不去直接指出对方为人处事的不当之处,也不要对其性格妄加批判。或许你觉得你是为他好,可是这种行为在对方眼里很可能就是认为你和他过不去。所以你的直言建议不但不会被接受,反而会成为对方的眼中钉。如果是好朋友,还会有友谊破裂的危险。中国人是最好面子的,谁愿意总是听到别人批评呢?因此,遇到这种情况能不讲就不要讲,要讲就迂回地讲,点到为止地讲,他如果不听,你也不要纠缠到底,毕竟这不是你的问题,尽力就好!
其次,工作中遇到什么不平的事,尽量少去批评其中的不当。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你认为错的也未必就是错的,而你坚持的也未必就是真理。但凡事情都是由人去做的,你批评了事,间接地也批评了行事的人。人们都说“对事不对人”,这句话没有一个被指责的当事人会相信。如果你不是一个有足够分量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多嘴,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好,否则直言直语只会替自己带来麻烦,对于改变事实一点用都没有。
人们走路过桥,遇到拦路的高山大河,自然会想办法绕过去,或者另辟蹊径到达目的地。这种做法同样适用于处理人情世故,也就是绕着弯子达成目标。有时候我们说话走不了直路,就只能选择拐弯抹角。搞不清对方的真实状况,就要先投石问路,用别的方法打探清楚。为了让对方放松警惕,消除敌意,我们就要与其兜圈子、绕弯子,通过迂回的战术实现目标。
深谙人情世故的人都懂得,运用这种间接的说话方式能够帮你从很多尴尬的状况下解脱出来。委婉并不是一味的妥协,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古人都知道,忠言逆耳,人们都喜欢听顺从的话。这就好比乘船而行,驾车而驰,顺水顺风才能走得快,走得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自己的目的地。逆水泛舟会很费力气,而逆风驾车则会有翻车的危险,既然如此,何不借势而行,在前面绕个弯子再转变方向呢?
6、不要吝啬赞美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人类最深刻的冲力是做一位重要人物,因为重要的人物常常能得到别人的赞美。”爱听赞美话是人的天性,人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赞美,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肯定。当得到别人认可的时候,便会喜不自禁。所以,要想在职场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先学会赞美。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身居何职,在那个自己的小世界里,都会觉得自己是十分重要的人物。没人会主动承认自己微不足道,或许我们不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但是对于来自他人由衷的赞美,我们还是十分愿意接受的。赞美也是一门说话的艺术,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够巧用赞美,不仅能够帮你化解很多麻烦,还能为你赢得很多朋友。
当然,赞美并不只是会说几句夸赞的话,人际交往的复杂远不是几句常见的寒暄用语就能应对的。要真正的学会赞美,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
一、赞美不是阿谀奉承,赞美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十分真诚的话语。
溜须拍马不是赞美,那只是一种社交手段而已。如果你赞美一个人,那么对方必定是有值得别人赞美的地方。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被人用虚假的话奉承的,如果你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味的溜须拍马,那么很容易失去别人的信任。
二、赞美与之相关的事物更有效。
虽然人们都希望得到赞美,但并不是所有赞美的话都能让人高兴。相较之赞美本身,人们更容易接受那些对自己“身外之物”的赞美。懂得赞美之术的人不会一味的夸那个人怎么怎么样,而是会巧妙的转一个弯。譬如你直接称赞一个人很好,就不如说他具体做的哪件事好,委婉的赞美会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