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用诸葛亮智慧
1590300000013

第13章 用人要疑 疑人要用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罗贯中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说用人要信任。但是综观诸葛亮的用人轨迹,令人不免有这样的感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在为政用人上也是必不可少的。仅以诸葛亮用魏延一事来作例证。

魏延本是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大将,因不满韩玄残暴不仁,在韩玄欲杀老将黄忠时挺身而出,为老将黄忠抱打不平,并杀死韩玄,投奔刘备。诸葛亮认为“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因此就想把前来投降刘备的魏延斩首,以免将来留有祸害。但刘备坚持如果杀了魏延,那么投降的人会人人自危,这样不利于蜀汉大业的发展。因此在刘备的坚持下,诸葛亮赦免了魏延。在起用魏延上,诸葛亮的做法比较耐人寻味:一方面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看法,认为魏延天生具有叛逆性,迟早要谋反。另一方面诸葛亮并没有因为怀疑魏延一定要反叛而束缚其手脚,而是放手使用,任由魏延在西蜀立下赫赫大功。同时诸葛亮并没有因为魏延立下战功而放松对他的警惕,而是一直保持着对魏延的警惕。在临死之前交给杨仪一个锦囊,秘密嘱咐道:“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果不出其所料,诸葛亮死后,魏延反叛,幸亏孔明临终之时秘密交授马岱以密计才杀死魏延,使其不至乱蜀。

在现代社会中,“魏延”式的人物同样存在,他们有能力,有事业心,也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又不甘寂寞,不甘屈于人下,这样的人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他们使用得当,对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使用不当,对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极大。

某大企业A,其总裁张某颇为欣赏同行另一家公司副总经理李某,因此诚邀李某加盟A,李某事业心和能力都很强,恰好当时事业上正有些不如意,因此二人一拍即合,联手创业,在李某管理A后,销售额和利润猛增,企业知名度越来越大,但随着业务的深入发展,张、李二人营销理念上的分歧导致了张、李之间的矛盾,最后二人的矛盾越来越深,个性强硬又不愿任人摆布的李某率一半的高层营销人员集体跳槽,给A企业造成了极大损失。

倘若A总裁张某熟知诸葛亮任用魏延的经验,并以身仿效,那么损失也许能够避免。诸葛亮之所以高明,之所以智慧,就是因为他深知人性,对魏延这样的人首先要用,因为魏有才华,有能力,不失为一员勇猛大将,正是诸葛亮放手使用魏延,使其屡立战功,对西蜀的事业发展贡献颇大。但用的同时还要“疑”,因魏延为人不甘人下,所以诸葛亮知道除了自己,魏延不会真心服哪一个人,那么自己撒手人寰以后,魏延必反,那么如果魏延谋反,就应事先制定政策,平灭叛将,将西蜀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事实证明了诸葛亮的正确。倘若诸葛亮因疑心不用魏延,那么西蜀就会损失一员独当一面的大将,使得原本缺兵少将的西蜀在人才方面更是捉襟见肘,如果诸葛亮用魏延而不有所警惕、有所顾虑的话,那么对于诸葛亮死后魏延的谋反,西蜀就会束手无策,任由魏延行事,诸葛亮半生经营的事业就会毁在魏延之手。

用人要疑,并不是说,在用人时对谁也没有信心,疑神疑鬼,不敢放手使用,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用人谋略。在用人时心中有一个最底线的考虑,万一手下或合伙辜负了自己的信任,怎么办?这种疑心,会使得自己在用人时居于主动,处变不惊。善用者必会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