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破译科学系列:寻找失落的古文明
15959200000002

第2章 类人猿存在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科学上的谜团。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说,人类是从猿猴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可人们在不断地追问:剩下的猿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的迹象?基因科学产生以后,人们又问:人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适吗?为什么所有的神话都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

达尔文主要从事科学实验与著述。1836年,他根据对生物界大量的观察与实验,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达尔文的这套学说,奠定了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他还将进化论用于人类发展的思考,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依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是古猿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在万物更迭交替变化中逐渐进化而来的。

现代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古猿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体形较现代猿类小。考古学通常讲的“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1400万年至1000万年前,身高仅1米多点,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谓的“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至10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大约200~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根据化石发现,现在一般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距今200~300万年以前,这时的猿人会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脑量大约在630~700毫升,会狩猎。晚期猿人化石发现较多,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桑尼亚发现的利基猿人,都是这个时期的化石代表。这时的猿人已经很接近现代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较多样化,有用于狩猎和劈裂兽骨的砍砸器,以及用来剖剥兽皮和切割兽肉的刮削器。最有进步意义的是,此时的猿人已经懂得了使用火,并知道如何长期保存火种。猿人阶段一般认为到大约30万年前结束。

第二阶段称早期智人阶段。我国已经发现的马坝人(广东)、资阳人(湖北)、丁村人(山西)也都是这一时期发掘的化石代表。古人的特征是脑量进一步增大,已经达到现代人的水平,脑结构比猿人复杂得多,其打制的石器也比猿人规整,有石球和各种尖状的石器,能人工生火,开始有了埋葬的习俗;并且不知是为了遮羞还是为了保温,已经开始穿所谓的衣服,不再是赤身裸体。并且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古人的体质也开始了分化,出现明显差异。古人生活于大约20万至5万年前。

第三阶段为新人阶段,又称晚期智人阶段,大约开始于5万年以前。新人化石在体态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打制的石器也相当精致,器形多样,各种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并且出现了骨器和角器。新人甚至已会制造装饰品,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新人又称克鲁马努人,因为1868年在法国西南部克鲁马努地区的山洞里发现了5具骨架,这些骨架与现代人已经很难区分,但比现代人高大。据分析,其生存年代大约在3.1~4万年以前,被认为是新人的化石代表。我国发现的柳江人(广西)、山顶洞人(北京)化石也属于这个时期的代表。此后,人类便进入了现代人的发展阶段。

不可否认,这个进化体系的完善,许多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但如此,在维护生物进化论的过程中,不少社会学家,尤其是一些哲学家也做出了许多贡献。由于这些杰出人物的努力,生物进化论成了当今世界不可动摇的理论之一。

但是,无论有多少人来维护它,它始终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而且是世界众多假设中的一种。既然是假设,那么就应该允许别人有探讨的余地,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观点。一味地用一种假设去排斥其他假设,这是不科学的。

现在的猿猴可以变成人吗

达尔文创建的整个人类进化学说,其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就是当时气候的巨大变迁使森林大片消失,类人猿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就从此开始了。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整个人类进化体系就不能成立。

智力问题又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所在,没有人能够回避得了。

人类的智力来得莫名其妙,智力的发展应该有两个条件:第一是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为了生存就需要用更多的智力去获取食物;第二是动物的群居性,群居的动物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会模式,要求以更高的智力来处理。这两个条件都符合我们人类,我们曾经有过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我们也是群居动物。但问题在于,这个理论根本没有普遍性。对许多动物而言,目前的生活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苦,人类的捕杀与环境污染就使许多动物快要绝种了,地球上群居动物决不仅仅是人类,连蚂蚁都是群居动物。在这两个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其他动物的智力发展水平如何?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人种问题也是进化论不好解释的谜案。现在世界上基本有黄、白、黑、棕色四大人种,这四种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就其居住地区来说,黄种人基本在亚洲,白种人基本在欧洲,黑种人基本在非洲,而棕色人种则在澳洲,美洲的印第安人大至属于黄种人系,即蒙古人种。如果进化论是正确的,那么这四个人种应该是由四种猿演变而来。

然而,进化论又断言,从猿进化到人是自然界中的偶然现象,地球上只有一支猿类进化成了人,所以它不可能普遍适应灵长类的进化模式。这本身不是很矛盾吗?既然已经有一支猿类进化成了人,那么其他猿类为什么不可以进化成人呢?既然只有一支猿类可以进化成人,那么四色人种又是怎么来的呢?如果说有四支不同颜色的猿遗传进化成了四色人种,这本身是违背进化论的,而且我们也找不到地球上曾经存在过黄猿、白猿、黑猿、棕色猿的证据。

近百年来,人们在全世界各地陆陆续续地发现了一些十分稀有的人种,而这些人种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达尔文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批判。

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3英里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的奇妙足迹。1968年,美国迈阿密城的水下摄影师穆尼在海底看见过一个奇怪的生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4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卡来罗纳州比维市郊的沼泽地区多次发现过“蜥蜴人”。它们高达2米,长着一条大尾巴,每只手仅有三根手指,可以直立行走,力气惊人,能轻易掀翻汽车。这些生活在水中、沼泽中的类人生物,其祖先又是谁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工学院的生理学家韦西在智利安第斯山脉探险时,曾在澳坎基尔查峰海拔6600米处发现了蓝色皮肤的人种。不但在南美洲,人们在喜马拉雅山也曾发现过蓝色皮肤的人种,在非洲的西部地区也有发现。如果按人种来说的话,这是一个全新的人种。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人类的起源问题历来都是一个古老的新问题,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关于人类起源的假设,并不能最终解决这个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至今,“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依然原封未动地摆在那里。人类应该有权力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由于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学说不能尽善尽美,不能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因而这套学说遭到世界上许多人的怀疑。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人类起源的讨论又逐渐火热起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说。

现代人类起源的各种假设,从思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将人类起源的原因归结为地球以外的偶然,即人类不是地球生物自身演变的结果,而是由宇宙深处来的高智慧生物创造的,像外星人创造人类说;一类则坚持认为,人类的起源只能从地球自身的发展来考虑,不论怎么变化,人类总是地球生物自身进化的结果,像生物进化论。这两种思维互有道理,又互有弱点。平心而论,人类起源于地球生物自身演变的学说更加占有证据(且不论这种证据是否充分)。这也难怪,毕竟生物进化论已经发展了100多年,而其他假设只能在夹缝中挣扎,根本没有形成一股参与的势力。

但是,从历史上而言,人类起源于地球以外的偶然因素的观点更加古老。早在人类的初期,即6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思索起源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全世界性的假设,那就是,人类是由万能的神、万能的上帝创造的。这个假设,在本质上与外星人创造人类说法相同。由此可见,人类思维的发展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它的历史延续性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上帝创造人的观点,却被现代科学彻底批判了,因为它是宗教的,是唯心的。正统思想认为,神是原始人凭空想象出来的,既然没有神,那么神造人的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

人能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造吗

几乎世界所有民族的史前“创世纪”神话篇章中,在解释人类起源时,都说是神创造了人类,基督教说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中国神话说是女娲或黄帝创造了人类……那么,就有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人是可以被创造的吗?

创造与发明是现代人的拿手好戏,从60万年以前人类发明第一块石器开始,人类就走上了制造业的道路,我们的文明就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制造的本领越来越高,我们不但可以制造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像一张床、一部电话机、一台机器、一辆汽车等,我们还可以在生命的基础上再造新的生命。

1996年2月,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一篇文章一时间轰动了全世界,因为文章宣告了“多利”的诞生。既然动物与植物可以被随意制造,那么人是否也可以被制造呢?虽然有许多人站在维护人类尊严的立场上否定制造人的可能性,但从纯技术的角度讲,人也是可以被制造的,而且人造人已经迫在眉睫了。

目前,世界上的科学家正以美国为首进行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以破解人类的遗传基因,准备搞清构成人类的全部基因蓝图,试图破译出决定每个人特点的全部基因信息,它包括绘制人体细胞中15万条左右基因的具体位置,确定构成这些基因的核苷酸的精确次序。这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旦这个工程完成,人类就可以通过DNA重组,就是采取类似工程设计的办法,按照人类的需要从不同种的生物基因中提取出所需部分,进行分离、剪接、组合、拼接,然后可以把重新组合好的基因完整地移入一个细胞内,进行大量复制,创造出新的物种。

1973年6月,美国科学家S·科恩在国际核酸研究会议上报告了一个试验:将两个不同的细胞质粒在体外加工后,将两者重新组合起来,然后将这一组合体导入大肠杆菌中进行复制,结果得到了一个具有双亲遗传特征的新细菌。这个试验的成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人工创造新物种的时期正在逼近。

事实上“克隆”人类已经出现。1994年1月3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1993年科技之最”,其中克隆人胚胎一项令全世界震惊。华盛顿大学的霍尔博士和斯蒂尔曼教授在实验室里,利用17个人类显微胚胎进行克隆化实验,总共复制出48个新的人类胚胎。

如果按照我们对神话的解释,即我们先民崇拜的神就是来自于宇宙的高级生命,那么神话中创造人的记载恐怕就不再是神话了,而是某种真实的记录。

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中,对人类的出现是这样看待的:“最近从天文学和宇宙学的新发现中得到的线索证明,宇宙确实存在一个开端,因此一些人不再那样强烈地抵制宇宙及作为其中一部分的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