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月4日,我们同年入伍的战友温志斌,于扎鲁特巨里黑双山子,为建造营房在开山取石中不幸牺牲。当时他是一营一连三排八班的战士。
一营营长徐东武和教导员穆库,立即向团里汇报了温志斌同志牺牲经过。根据温志斌因公牺牲情况,经团党委讨论通过,按“追授烈士称号”上报师部审批。
经守备六师研究批准,确认“追授温志斌同志为烈士”。师、团两级还组织了专门宣传报导人员,对温志斌同志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导。
团里按照烈士规格,举行了安葬仪式。安葬那天,一营有关干部及一连大部份干部战士包括悉数参加的三排八班全体战士,团机关部份人员,都目睹了安葬全过程。
守备第六师还批准,特召烈士子弟一名当兵。经征得温志斌烈士父母同意,将烈士弟弟温志国特召入伍。
1973年2月6日,团首长委派我和政治处保卫干事杨树友赶赴金湖县。在金湖县人武部履行完必要手续后,商请金湖县人武部通知吕良人民公社知悉;再由吕良人民公社通知温志国所在幸福生产大队。整个衔接过程,都在地方各级组织通气协调中得到很好落实。
“预先打好招呼,做好通气工作,才能保证接兵环节的紧密衔接,不会耽误时间”,杨树友如是说。
杨树友,吉林省吉林市人,一九六五年入伍,身高一米七五,胖胖挺拔身躯,朗朗大笑风格。他为人豪爽,待人真诚;是非分明,正义感强;办事有板有眼,从不拖泥带水。他和我在部队经常接触,感情甚笃。后来,他转业到吉林市欢喜乡做乡长,我1998年秋季曾去看望过他,受到他及他同事兄弟们的热情接待。我曾邀请他到江苏淮安玩玩,他也答应了。可是,终因工作忙而未能成行,令我非常遗憾。现在他已不在人世了,这是我2017年8月去吉林时获得的消息。我祝愿他好好安享天国之安宁吧!
1973年2月7日,我和杨树友赶到金湖县吕良人民公社,适逢公社正在召开三天的“三级”(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干部会议,公社人武部吉部长接待我们,并对明天去接温志国入伍做出了安排。
1973年2月8日,也就是牛年阴历大年初六,尽管那个年代提倡过革命化春节,但是,春节喜庆的民俗依然不减。我们在吕良人民公社食堂早餐后,在公社人武部陈干事和幸福大队沈书记的陪同下,到了温志国家。他家所在地是幸福生产大队季庄生产小队。
我们到达后,温志国父母及全家人热情迎接,左邻右舍的乡亲们笑脸相待。年节的吃食款待,自然免不了客气。待温志国收拾好一些物件后,我们随即赶到吕良人民公社所在地吕良镇,去参加吕良人民公社为温志国组织的欢送会。
幸福大队沈后禄书记和吕良人民公社王伟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欢送讲话,主要是勉励温志国继承哥哥遗志,当个国防好兵,为家乡人民多立功、多争光等话语。
1973年2月10日,从金湖出发,途经南京、北京、天津、沈阳、通辽等地。
1973年2月18日,由杨树友将温志国平安送到巨里黑双山子,当时一营营部驻地。
1973年2月20日,一营将温志国送到当时一连驻地三益庄,分到一连三排八班,即温志斌生前所在班。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一天是温志国真正成为军人的时间。
温志国为人低调,忠诚积极,继承哥哥遗志,成长进步很快。历任副班长、班长、排长、副连长、参谋等职。曾是学**先进个人,还荣立过三等功,一九八六年转业地方。
每当我去金湖时,总会想到他,只要有机会都会争取看到他,并视战友小聚情况,让有关战友将他请来一聚。当我邀请金湖战友到淮安玩玩时,也会想到让有关战友将他带到淮安一起聚聚,对他,我是有一种特别关爱情愫的!
温志国特召入伍表明,我们军队对烈士子弟的特召做法,是稳定军心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大得军心民心的好政策。体现了对烈士英灵的告慰,对烈士父母的敬爱,对烈士子弟的关爱,深得广大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