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1601000000054

第54章 感谢吃亏的事,丰富你人情世故的处世经验(1)

吃亏受气是令人窝火的,但是每个人又难免碰到吃亏的事。与其斤斤计较,不如让利三分。或许吃下的亏又会以某个方式补偿给你,暂时的吃亏很可能会赢得更多的收益。弱者不是败者,后退不是落后。感谢那些让你吃亏的事,教你圆通处世,智慧做人。

吃亏带来好运

吃亏是福。

一直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破财免灾,吃亏是福。事实也是如此。在人生的路上,如果我们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忍受一些“吃亏”,或许意外的好运就在眼前。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一点亏或许带来好运。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具备洒脱的情怀,或许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英雄般的人生态度,才会让他们“好运”连连。

在表面上看,吃亏确实是一种损失,不过有失必有得,有时候你的“小失”却为你换来了“大得”。

一个年轻人刚大学毕业就进入某一产品的销售部,负责产品推广。他拥有一流的口才,但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和吃苦精神。那时公司正在着手新产品的销售渠道,新老产品都同时赶着销售,每一位员工都很忙,但领导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负责旧产品销售的人员总是被指挥去新产品销售团队去帮忙。不过,整个销售部只有那个年轻人欣然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两次就抗议了,觉得跨越了自己的负责的范围。那些觉得有社会经验的老将们有意无意地嘲笑他傻,他听了以后则不以为然:“吃亏就是占便宜嘛!”

老员工们很奇怪,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呢?总是看到他跟个苦力一样四处奔波,为新产品贴广告,发传单,暗自想这真是一个傻人。后来他又常去下层生产部,参与现场的生产,只要哪缺人手,他都乐意去帮忙。

两年过后,正是这位被嘲笑的傻人,积累了很多经验以后,自己成立了一家设备销售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前景很乐观。原来他是在以前公司任劳任怨的时候,把销售公司的基本流程都看懂了,这样说来,他真的是占了大便宜啊!现在,他仍然抱着这样的态度做事,对下属、对客户、对合作方,他都以吃亏来换取合作者和客户的信任,换来下属员工的一致拥护。这样高尚的修养使他在年轻一辈中脱颖而出。

坦然地面对吃亏并接受它,是一把成功的钥匙。有时候一点点额外的付出,既赢得了他人的感激,也赢来他人的信任。

今天吃点亏,或许就能在明天换来一些拥护和帮助。人生在世,要把眼光放长远。如果总是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恐怕好运也不会来光顾你。

吃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利益损失,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气度,一种给予。这种面对利益得失的淡泊,能够审时度势的气魄,才是大家风范。

学会吃亏:主动吃亏与被动吃亏

做人不可以没有准则,也不可能不与他人打交道。自我与他人,各自做人的规则难免存在差别,有了差别,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有人问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李嘉诚曾经这样跟李泽楷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最后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诚的意思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三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现在多了100个人,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八分的话,100个会变成5个,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吃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吃亏,一种是被动吃亏。

“主动吃亏”是指你主动争取“吃亏”的机会,这种机会是指没有人愿意做的事、困难的事、报酬少的事。这些事因为没有便宜可占,因此大部分人不是拒绝就是不情愿,而你主动争取去做,老板当然对你加倍赞许,并将你的这份情义记在心上,以后无论是升迁或是自行创业,他都有可能帮助你,这对你的人际关系大有帮助。最重要的是,你什么事都做,也可以磨炼你做事的能力和耐力,这样你不但懂得的比别人多,进步得也就比别人快,这是你的一种无形资产,别人绝对用钱买不到。

“被动吃亏”是指在未被告知的情形下,突然被分派去干一个你并不十分愿意的工作,或是工作量突然增加。碰到这种情形,除非健康因素或家庭因素,否则就应该接下来。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你完全没有抗拒的余地,那更应该“愉快”地接下来。也许你不太情愿,但在这种情势下,也只好用“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想法来自我宽慰,要不然怎么办呢?至于有没有“便宜”可占,那是很难说的,因为那些眼前之“亏”也许是对你的一种考验,考验你的心志和能力,是为了重用你啊!姑且不论是否“重用”你,你虽然吃了点小亏,但磨炼出了自己的耐性,这对你以后做事绝对大有帮助。此外,你这种“吃亏”也会让人对你无话可说,不得不尊重你。

对于做人来讲,也有这个道理。做人比做事难,但如果你也抱着一种“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心态,那么做人其实也不难。因为人都喜欢占便宜,你吃一点亏,让他人占一点便宜,那么你就不会得罪人,人人当你是好朋友!何况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今天占你一点便宜,心里多少也会过意不去,只好在恰当时候回报你,这就是你“吃亏”之后所占到的“便宜”。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做人准则碰在一起,要么立刻分开,要么有人肯吃亏,比较合理的是双方各做一点让步,各吃一点亏。

吃亏有收获:吃一堑就会长一智

一只蝉停在很高的树上唱歌。狐狸很想吃蝉,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狐狸故意站在能看到蝉的地方,欣赏美妙歌声,并劝他下来,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动物可以有如此美妙的声音。

蝉对狐狸的态度很感怀疑,就先折了一片树叶丢下去。狐狸以为是蝉,立刻冲上去,于是蝉说:“狐狸啊!你以为我会下去那就错了。自从我在狐狸的粪便中看到蝉的翅膀后,我就对狐狸特别小心,格外注意了。”

从别人的失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防止自己再次吃亏,这就是吃一堑长一智。

果菜外销一向是中国庞大的外汇收入来源,大市场一天的成交量可达上亿元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几年前,养生风气抬头,人们开始喜欢吃绿色蔬菜,由于中国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合培育山野菜,所种出的山野菜十分新鲜甘甜,利润丰厚且供不应求,是农民的重要生财之道。

麻烦的是,山野菜的最佳收成时间只有10天左右,采收完毕之后,还要摊在阴凉处晾晒一天,隔天翻面再晒一天,把水分充分蒸发。如此一来,主妇们买回去之后,只需要再用冷水浸泡一下,就可以吃到又鲜嫩又青脆的山野菜了。

但是种山野菜的农地有限,步骤又烦琐,农民们于是开始想办法增加山野菜的收成,最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长到了适当的大小就采集下来。而且,为了省去晾晒的时间,干脆直接放在炉子上烘烤,不到两个小时便干透了。

这些赶工出来的山野菜,外表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食用时,不管在水里浸泡多久,还是一样又老又硬,根本难以下咽。

经销商纷纷提出抗议,可是农民们还是屡劝不听,商人只好对山野菜进行全面封杀。

最后,农民投机取巧的行为不但没有增加收益,反而换来了一堆卖不出去又食不下咽的山野菜。

同样的错误,犯第一次时可以原谅,第二次可以当作是不小心,犯第三次就代表你根本不用心!

王先生在公司里已经是很资深的员工了,可是,他的职位却一直没有提升。虽然他已经待了20多年,对公司的一切事务也都很了解,但依然只是个基层职员而已,对于这个情形,王先生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这一天,眼看一个进公司还不到一年的新人被提升为主任,王先生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他决定前去找老板理论,问清楚到底为什么一直不让他升级。

王先生开门见山地对老板说:“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做了20年,比你提拔的新人还多了20年的经验,为什么你宁愿升他也不要升我?”

老板听完王先生的抱怨,心平气和地回答道:“你说错了,其实你只有一年的经验而已。”

王先生觉得很惊讶,反问老板:“为什么我只有一年的经验?”

老板回答:“因为你没有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任何教训!你到现在都还在犯你第一年刚进公司时会犯的错。”

犯错是为了求进步,所以你可以犯许多不同的错,然后从不同的错误中学到不同的经验和教训。如此,从错误中反而可以学习正面的结果。如果你只是一直重复同样的错误,不只得出的结果是负面,连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会成为负面。

当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时候,请记得别人也不会是笨蛋。做人无信不立,别人也许不小心吃了你一次亏,却不表示他会继续吃一百次亏。

不吃“眼前亏”:主动示弱,以柔克刚

古人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而这里我们要变通一下:“好汉能吃眼前亏!”这是因为吃眼前亏是为了换取其他利益,为了获得存在,为了实现更高远的目标。

韩信年少时曾受过胯下之辱,但他并不是懦夫。他之所以忍受这样大的屈辱,是因为他的人生抱负太大了,没有必要“小不忍则乱大谋”。后来跟随刘邦逐鹿中原,风云际会,先后做过齐王和楚王。在他与部下谈起这件事时说:“难道当时我真没有胆量和力量杀那个羞辱我的人吗?而是如果杀了他,我的一生就完蛋了,我忍住了,才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和成就。”

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境:你开车时与他人的车擦撞而过,给对方的车弄了一处小伤,甚至可以说根本算不上伤,可是你不想吃亏,准备和对方论一番理。突然,对方车上下来几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竖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无人相助,也无公用电话,更不可能有人对你伸出援助之手。请问,你是要吃赔钱这个亏,还是等着被揍得鼻青脸肿呢?

当然,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保证自己不受伤,你完全可以不吃这个眼前之亏。

如果你不能说又不能打,那么看来只有赔钱了事了。你说他们蛮横无理,欺人太甚,但这种情形之下,你也毫无办法。你应该明白的是,在社会里,说理这件事并不容易,也并不是何时何处都能说理!适者生存,太多的时候,你根本没地方说理去。从上面这一假设的情形来看,赔钱就是一种眼前亏,你若不吃,换来的可能是一顿拳打脚踢或是车子遭致破坏。你也许会想,去报警?人都快被打死了,还去报警?所以这里我们说:“好汉能吃眼前亏”,因为眼前亏不吃,可能预示着你要吃更大的亏!

可是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亏,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而与对方展开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不能再起,有些人虽然获得惨胜,但已元气大伤!所以,当年轻人在社会上碰到可气但又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血气之勇,也千万别认为士可杀不可辱,倒要宁可吃点眼前亏。

有句“两强相争勇者胜,两勇相争智者胜”的名言堪称经典,直到今天仍被人们频频提到,视为法宝。而所谓的智者,应该就是能够善于绵里藏针、以柔克刚者。

孙子兵法中有一招叫“以柔克刚”,讲的是要想制伏一个大发脾气的人,再没有比“低声下气”更好的了。

同事之间,于公与私都不会有天大的原则性冲突,即使有矛盾、有争议也纯属正常,完全没必要争个脸红脖子粗,吵个彻底撕破脸皮。脾气人人都有,却并非人人都去胡乱发,这不仅是个修养的问题,甚至还是个智商高低的问题。聪明的人不仅深知发脾气是最愚蠢的解决问题方式,而且可以根据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发脾气的情形来测定这个人的肚量和成就究竟有多大。绵里藏针,以柔克刚,往往是他们既避免争吵又达到目的的典型策略。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威望甚至超过华盛顿。至今美国人民仍认为他是美国历史上最能干、最和善、最圆滑的政治家、外交家。谈到如何控制脾气,以柔克刚,富兰克林是这样表白的:

“我立下了一条规矩,”富兰克林说,“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或者‘目前在我看来是如此’。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像稍有不同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也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我一开始采用这套方法时,确实觉得和我的本性相冲突,但久而久之就愈变愈容易,成为我的习惯了。也许50年以来,没有人听我讲过些什么太武断的话。我在正直品性支持下的这个习惯,使我在提出新法案或修改旧条文时,能得到同胞的重视,并且在成为民众协会的一员后,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因为我并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疑,还会说错话;但一般说来,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了。”

懂得以柔克刚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对方愈是发怒,你愈应镇定温和,愈是紧张的场合,你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唯其如此,才能发觉对方因兴奋过度而显出的种种弱点,进而攻破他,说服他。

进在退中求:后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明代才子冯梦龙在《广笑府》“尚气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刚直,生活中从来不对人低头,也不让人,且不后退半步。一日,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命儿子去集贸市场买肉。儿子拿着钱在屠夫处买了几斤上好的肉,用绳子串着转身回家,来到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人,双方都寸步不让,也坚决不避开,于是,面对面地挺立在那儿,相持了很久很久。

日已正中,家中还在等肉下锅待客,做父亲的不由得焦急起来,便出门去寻找买肉未归的儿子。刚到城门处,看见儿子还僵立在那儿,半点也没有让人的意思。父亲心下大喜:这真是我的好儿子,性格刚直如此;又大怒:你算老几,竟敢在我父子面前如此放肆。他蹿步上前,大声说道:“好儿子,你先将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饭,让我站在这儿与他比一比,看谁撑得过谁!”

话音刚落,父亲与儿子交换了一个位置,儿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亲则站在那个人的对面,如怒目金刚般挺立不动。惹得众多的围观者大笑不止。

一般而言,性格刚直者在处世中不易吃亏,受人钦佩,但太刚直了会走向反面,这种人往往固执己见,严守自我的做人准则,不退让,不变通,鲜有半点柔弱的气象。

所谓物极必反,遇事若能先低头,然后以退为进,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