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气场修炼术
1601200000013

第13章 培养高雅的艺术爱好(1)

艺术气质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生活态度是功利实用性的,而具有艺术感觉的人,却可以超越那些现实的功利,完全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对事物的内在精神、力量等进行审美,激发起内心的愉悦和情感的颤动。一个充满艺术气质的人最热衷的,就是对生活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和富有想象力的探索。具有艺术气质的人不仅能深刻地体验自己的人生,还能通过艺术体验其他人的感受,他们的生活是充实的,情感是丰富的。

让我们的气场散发出书香的味道

“书香”从何而来?许多人不太清楚。从前古人为防止蠹虫咬噬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芸香草亦称芸草,产于我国西部,这种草有一种特别的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为“书香”。一个具有书香气质的人,其身上也仿佛散发出淡淡清香。说到书香气质,当然离不开书。人的气质文雅卑俗、清明混浊往往与读书多少紧密相关。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海伦·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高尔基说:“我爱书,每一本书都为我打开了一扇面向新世界的窗户。”书对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读书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书的背后有着另一个绚丽的、安宁、博大的世界。在那里,鲜花盛开,云蒸霞蔚,人们仿佛得到了重生。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些装腔作势、附庸风雅的人往往因形式大于内容,气质也就趋于浮躁。读书人的感性、直觉造就的是理性的深刻思想,这种体验是令人神往的精神追求。因此,书香气质往往是以沉静的理性气质为基础的。其实不只是书,自然界里的诸多现象一旦经由人的心灵感悟和深切思考,都会充满思辨之美、统一和谐之美,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和哲理的气息,对人生具有启迪性,对个人气质也具有陶冶性。一花一世界,书香气质的神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知性气质

知性气质洋溢着一种理性的智慧的光辉,不是直觉的感性,而是知性的警醒。不是取象传情,而是理蕴涵示。知性并不意味着没有强烈的情绪,而是说与理性色彩极浓的冷静观察相比,情绪不再张扬,而显得有节制,情感也不那么奔放,而显得聚敛。这种理性气质,在钱钟书的作品中处处可见。钱钟书摒弃那种温和的取笑,代之以对人性弱点和人性困境的探察,对文化人格作出极其深刻的心理审视和道德批判,从而呈现出与传统忧患意识常有的那种沉郁缠绵格调迥然不同的气质:觉醒和警悟。钱钟书先生被誉为“文化昆仑”。在他的著作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他的散文大都收入在《写在人生边上》一书中。他的学术著作如《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援引的参考书目数以万计,且涵盖了文、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钱钟书先生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经史子集的熏陶,在青年时期,他便成了一个出色的旧体诗诗人。同时,他非常重视西方思想家的著作,尽管他并不一定赞同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却非常重视他们的某些具体论断。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他对文化、人生、人性的文学思考是那么真挚,使得文学再也不是那种有感伤色彩的哀怨掩抑,悲慨兴怀,而是一种以人类学、哲学为本体的现代忧患意识。这一点,钱钟书与鲁迅惊人地相似。在对生命存在的文化哲学反思上,鲁迅和钱钟书都以坚劲的否定性力量透视以恶为形式的人性的弱点,不过,两人的侧重有所不同,鲁迅着眼于它的阶级性和族类性,而钱钟书则侧重于它的人类性。如果说鲁迅是一个坚强的斗士,于人生深处呐喊以醒世,那么钱钟书则是一位睿智的学者,炽卷于人生边上欣然独笑以醒世。这是真正觉醒者的冷笑,冷峻而尖刻,炽热而深沉。钱钟书明确地说他最终的兴趣不在于他自己归属的知识阶层这一小类,也不在于中国的族类,而是整个两足无毛、圆颅方趾的人类。钱钟书执著地追求一种类性相通的精神境界。与大多数中国当代先锋作家相比,钱钟书受过西方理性主义的深刻洗礼,他的气质就和他的作品一样,透露出极其强烈的理性精神,达到“无痕有味”的境界。

并非只有学术界才具有书香气质,在人们印象中,集唱、演、导于一身的张艾嘉身上也带着一种典型的知性女子的气质。她温文尔雅、才华横溢却又不失个性,可以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代言人。美国《时代》杂志曾以三页篇幅推介她。出生于台湾的张艾嘉16岁涉足影视圈,从影三十多年来主演过近百部电影。20世纪80年代后,张艾嘉减少了台前演出,醉心于幕后工作,所执导的电影得到行内人肯定,其中的《少女小渔》、《今天不回家》荣获多个电影奖项。

看张艾嘉的戏,总是感觉无比过瘾,这个知性女人已被时光打磨得异常圆润和干练,岁月的沉淀悄悄堆积成诱人的魅力,大有厚积薄发之势。戏外的生活延伸到戏内,流淌的尽是张扬和自信,一举手、一投足、一回眸,都是属于女人独有的精彩。

2. 含蓄的气质

含蓄的气质包括一种寓意性、象征性和哲理性,使人感到神韵无穷,具有发人深思的美感和力量。朱光潜先生韬光养晦,洁身自好,不喜张扬。他的一丝不苟,反映了其治学的严谨,为人的低调。他强调勤奋和努力,他说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平凡,他们就如同有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的生意人,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别高而成就斐然可观,他们就好比拿小本钱而做大生意的生意人。这中间的差别就在于努力与不努力了。

20世纪20年代中期朱光潜赴欧专修美学,30年代初学成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并在清华大学兼职。他首先把美学观念与中国历史、建筑、文学和伦理学等相融对照,见解之美之新,“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传统之木”,冠绝当时。故每逢朱光潜授课,常常要改在大礼堂内才行,而听者仍拥挤不堪。朱光潜著作等身,许多作品成了经典,如《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西方美学史》等,乃大学文科必读之书。他还以优美的文笔翻译了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维柯的《新科学》等西方名著。

朱光潜先生的文艺思想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影响曾深入到中学生中,并且影响了许多青年的生活和行为,因为当他谈美学时,他是结合着哲学、人生观和青年修养来谈的,他是以“雅俗共赏”、“中西合璧”的笔调,用同青年谈心的方式来播撒的。他说:“我一直是写通俗文章和读者道家常谈心来的。”读过这位名教授百万言译著的人,无不感到他的文章,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了解,在生活中他十分喜爱和朋友、学生谈心。他的这种亲切随和的谈心,流露出他深邃的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以及具有的宽阔的胸怀。他说:“我这人一生值得批判的地方太多,学术上的观点也常引起争论和批评,有些批评确实给了我帮助。一个人的缺点是客观存在,自己不说,生前别人客气,死后还是要被人说的。自传就要如实地写。”

时下人们写回忆录、写悼念文章、写自传蔚然成风,而其中溢美的多,像朱先生这样恳切地暴露自己弱点的实在鲜见,真叫人钦佩他为人的正直。

主持人陈鲁豫,她当然属于美女,但大家更欣赏她含蓄内秀的一面。她出身书香门第,具有优雅的书香气质,她留给人的印象是那会心一笑,那一种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神情。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毕业之后,陈鲁豫曾在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做主持人,后来才加盟凤凰卫视。陈鲁豫的含蓄展现着知识的力量,她的成长发展的轨迹是一部个人奋斗的历史。当时是在《艺苑风景线》做主持人时,她的身份也不过是个临时工,但实力与机缘让她得以在凤凰卫视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她内秀的气质背后,是疯狂的学习热情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她的成功对现代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鼓舞。

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风格朴实、自然、洒脱,看似寡淡实则丰腴,表面软塌塌、实则硬朗。这样的气质迥然不同于鲁迅的剑拔弩张,郭沫若的豪荡爽利。孙伏园说朱自清:“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辞,也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虽然那时我们都在二十左右的年龄。”朱先生的气质如他笔下的“春雨”,如同细细的牛毛,刺得我们的肌肤痒痒的、酥酥的,无声无息地在心上留下经久不灭的印痕。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余光中这段文字可谓字字珠玑、步步生莲。当使用最少的文字传达给读者最大限度的美感含量之时,这种美,应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不仅限于感情的美和表意的美,还应有语言密度、弹性和节奏的圆融浑成。这段美文给人的美感愉悦是多方位而且是深层次的,如同含蓄的气质,将情感完全浸透在眉里眼间,那恰到好处的距离美,那优美而鲜活的意象都因情而生态。含蓄的书香气质之所以让人感动,因之不是棒喝的顿悟,而是修习的渐悟。含蓄的气质充溢着饱满的才华,如同针灸师手中的一根细针,在你不经意间,猛一下针尖就穿透了你敏感的皮肤,进入了你的肌肉,其感受慢慢地蔓延到你的神经、精神。

3. 灵锐气质

说到灵锐的气质,就想起张爱玲译的《爱默生选集》,她在译者序中说:“他(爱默生)并不希望有信徒,因为他的目的并非领导人们走向他,而是领导人们走向他们自己,发现他们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伟大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思想,怀疑的精神,精致的感情,敏锐的才情,概括了灵锐气质的内涵。张爱玲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称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灵锐而有生命。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以至于几乎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

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当数《传奇》,此二字用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不快乐的童年,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文坛成名后却远走他乡,她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最后孤独地离开人世。以至于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就文字的技巧而言,她在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语言的精当,感觉的准确和细腻,结构的天衣无缝,意境的凄迷哀婉,使后继者难以步其后尘。而精致聪明的叙述与阅尽人生悲凉的情怀的糅合,创造了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

张爱玲是个思想独立的人。她既不信中国文明的教条,也不信西洋文明的教条。她是个怀疑论者,但她不是虚无主义者。她是轻松地跳出所有的圈子,从极高的高处来看问题的。她尽兴享受着尘世的繁华,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对周围的人与事,她总是站在一旁,“阴阴的,不怀好意的一笑”。读张爱玲的作品,如果只见其怨,那是糟蹋了她。跟着她一起笑的人,才算懂得她。她是真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张爱玲的脸上总有一抹疲倦、玩世的微笑,显露出她敏锐的怀疑。

亦舒,原名倪亦舒,另有笔名梅峰、依莎贝和玫瑰等。其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她走红的时候琼瑶也在走红,于是人家说:“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她却说:“那个琼瑶,提了都多余。”但她承认琼瑶有琼瑶的本事,把“那一路”小说近乎写到了顶点。她曾留学英国,当过记者、酒店侍应总管及公关、编剧和政府新闻官。至于个人生活,也经历过感情的风雨,所以亦舒小说的女主角,大半是早早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情怀的女人,只以自爱自立为本。她们当中有单身的女强人,虽孤单并不叹怨,有时嘴巴还相当硬,笑话一大箩;也有最终找到另一半的(却是用头脑,不是用心)———稳妥、开明、体贴的男人,是经历沧桑的女人最好的归属,与那种惊天动地、可生可死的爱情相比,这一种亦舒更有把握。亦舒的小说与其他的流行小说最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她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且这一点并没有影响其作品流行。这其中的秘密,大概是亦舒的那一种女性意识,是以非常感性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亦舒的《玫瑰的故事》里,男人追着女人:“我会原谅你的。”女人却义正词严:“我有什么要你原谅?我有什么对你不起,要你原谅?每个人都有过去,这过去也是我的一部分,如果你觉得不满,大可以另觅淑女,可是我为什么要你原谅?你的思想混乱得很,女朋友不是处女身,要经过你的伟大原谅才能重新做人,你以为你是谁?”这个女人已经29岁半,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这样对待未婚夫,而这来自她心理上的自立,更来自她经济上的自立。“我是个有本事有能力的女人,我自己双手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她有权利要求真正的爱与尊重,若他不给,她不必迁就他。——这简直是标准的女性主义的姿态了。

然而在亦舒另外的一些小说里,女主角最终却是迁就的——两个人都作一点让步,合作愉快。这也许是亦舒的局限,也许是她的聪明所在。有人戏说,男女真正平等还要等一千年,因为人们花了几千年来制造它。那么,与其苦等千年,倒不如抓住点实惠的东西。所以,在《她比烟花寂寞》中,女记者尽管年少气盛调子颇高,然而当她在对女演员姚晶死因的采访中发现,所谓女人成功的灿烂背后,竟是如此凄凉不堪时,立即去抱男朋友的大腿:“当我死的时候,我希望丈夫子女都在我身边。我希望有人争我的遗产。我希望我的芝麻绿豆宝石戒指都有孙女爱不释手,号称是祖母留给她的。我希望孙儿结婚时与我商量。我希望我与夫家所有人不和,吵嘴不停。我希望做一个幸福的女人,请你帮助我。”很好笑是吗?笑的时候你流泪了吗?这就是亦舒,生于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受过西方教育,骨子里却是中国的,这是我们觉得她最亲切的地方。放一本亦舒的小说在背包里,犹如放一盒珍爱的胭脂。亦舒说:“一个女人,无论是什么年代,什么身份,都少不了这一盒胭脂——胭脂是一种象征,过去的女人,现在的女人,这种女人,那种女人,都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美……”灵锐的书香气质,直抵人心深处,没有妥协,有的只是深刻地快刀割肉似的在揭示着人性的那些最本质的东西,让有的人痛快淋漓,有的人恨之入骨。

4. 洒脱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