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1601400000006

第6章 经典语录(5)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译文】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就会有所索求,如果索求无度,没有标准,就会发生争斗。有争斗就会产生混乱,混乱就会导致穷困。古代的圣王厌恶混乱,就制定礼仪,划分等级,节制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而物资也不会因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消耗殆尽,为了物资和欲望两者相互制约,保持长久的协调发展,这就是礼的起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

【译文】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实行。学习到了实行也就到头了。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译文】指出我的缺点而批评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赞赏又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谄媚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贼。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修身》

【译文】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阿谀。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修身》

【译文】理气养心的方法是:对血气刚强的,就用心平气和来柔化他;对思虑过于深沉的,就用坦率善良来同化他;对勇敢大胆凶猛暴戾的,就用不可越轨的道理来帮助他;对行动轻易急速的,就用举止安静来节制他;对胸怀狭隘气量很小的,就用宽宏大量来扩展他;对卑下迟钝贪图利益的,就用高尚的志向来提高他;对庸俗平凡低能散漫的,就用良师益友来管教他;对怠慢轻浮自暴自弃的,就用将会招致的灾祸来提醒他;对愚钝朴实端庄拘谨的,就用礼制音乐来协调他,用思考探索来开通他。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荀子·修身》

【译文】外貌恭敬而内心忠诚,遵循礼义而又有爱人的情感,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困厄在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也没有不尊重他们的;劳累辛苦的事就抢先去做,有利享乐的事却能让给别人,端庄谨慎忠诚老实,谨守礼法而明察事理,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困厄在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也没有不信任他们的。

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译文】骄傲轻慢,是人的祸殃;恭敬谦逊,可以屏除各种兵器的残杀,可见即使有戈矛的尖刺,也不如恭敬谦逊的厉害。所以和别人说善意的话,比给他穿件衣服还温暖;用恶语伤人,就比矛戟刺得还深。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荀子·大略》

【译文】君主要存立仁爱之心;智慧,是仁爱之心役使的东西;礼制,是仁爱之心的完备体现。所以称王天下的人首先讲究仁德,然后才讲究礼节,自然的安排就是这样。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荀子·不苟》

【译文】君子宽宏大量,但不懈怠马虎;方正守节,但不尖刻伤人;能言善辩,但不去争吵;洞察一切,但不过于激切;卓尔不群,但不盛气凌人;坚定刚强,但不粗鲁凶暴;宽柔和顺,但不随波逐流;恭敬谨慎,但待人宽容。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译文】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残暴而就不存在。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译文】君主,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载船,水也能翻船。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非相》

【译文】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处世方法重要。立身处世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方法是好的,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方法丑恶,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荀子·非相》

【译文】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博闻多识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这叫做兼容并蓄之法。

《周易》十四则

作品简介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解释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第二》

【译文】坤卦象征大地的形势。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厚实、和顺的德性,容载万事万物。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周易·坤卦第二》

【译文】修积善行的人家,必定有很多余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留下很多殃祸。臣子杀死君王,儿子杀死父亲,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偶然产生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衍生的,是由于君王父亲们没能早日辨明实情。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周易·坤卦第二》

【译文】“直”是说品性纯正,“方”是指办事合乎理义。君子以恭敬的态度促成正直的内心,以合乎理义的行为处理外界事务。只要做到态度恭敬、办事得当,就能广布道德,不致孤立。所以说,只要做到“正直、端方、宏大,不学习也不会招致不利”,这样他在立身行事时就不用担心受到阻碍了。

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蒙卦第四》

【译文】启蒙是为了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早就圣人的成功之路。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周易·同人卦第十三》

【译文】禀性文明而又强健,行为持中正直而又互相应和,这就是君子的正道。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周易·咸卦第三十一》

【译文】天地交相感应,因而万物变化生成。圣人感化人心,因而带来天下的和平昌顺。观察圣人对人心的感化,就可以发现天地万物的真情。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卦第三十七》

【译文】《彖传》说:家庭,女子在家中居于正当之位,男子在外面居于正当之位。男女在家庭内外各居于正当的位置,这是天地间的大道。家庭之中有严正的君主,这就是父母。父子各尽其责、兄弟各尽其责、夫妇各尽其责,那么家庭就走入正轨了。家道端正了,天下也就安定了。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周易·升卦第四十六》

【译文】《象传》说:地里长出树木,象征上升。君子应效法于此,遵循美德修行之道,积小善而逐渐成就崇高宏大的德业。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仁者看到天道法则说是“仁”,智者看到天道法则就是“智”,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此道却毫不觉察,所以君子之道的全部意义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促使万物作用变化而裁制以致用在于变动;顺着变化而推广发挥实行在于会通;使天道神奇而显明在于人的运用;默默潜修而有所成就,不形之以言辞而能取信天下则在于深厚的德行。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周易》的道理是穷极之时生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就能够保持长久。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尺蠖将身体弯曲收缩,是为了求得伸展;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生命。精研义理,达到神而化之的境界,是为了尽致其用;利用所学安处其身,是为了崇尚品德。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将要反叛的人,其说话时神色有愧色;有疑惑的人,其言辞混乱不清;贤美有修养的人,其言辞真善简洁;浮躁不安的人,其言辞多而繁杂;诬害贤良的人,其言辞犹疑虚浮;失去操守的人,其言辞多含混曲折。

《鬼谷子》二十七则

作者作品简介

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孙膑、庞涓、尉缭子、苏秦、张仪、毛遂、徐福等。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鬼谷子·反应》

【译文】所以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已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鬼谷子·反应》

【译文】古代以大道教化众生的圣人,其作为都是与无形的自然规律相伴而生的。

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鬼谷子·反应》

【译文】自己首先认真确定策略,再以此来统领众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其门道所在,就可以称为“天神”。

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鬼谷子·权术》

【译文】听话贵在聪明,要听出对方真实的想法,智慧贵在高明,要总结出规律,言辞贵在奇妙,要语出惊人。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鬼谷子·权术》

【译文】所以与智者谈话,就要以渊博为原则;与博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愚笨的人谈话,要以锋芒毕露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然而不少人却常常背道而驰。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鬼谷子·内揵》

【译文】想要游说君王的谋士,务必要事先揣摩出君王的心思;想向君王进献策略的谋士,务必要循势而为,因势利导。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鬼谷子·捭阖》

【译文】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天地间,就是要以先知先觉的导师的姿态指导芸芸众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鬼谷子·内揵》

【译文】所以说,在没有了解对方想法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定然没有好结果。只有了解情况,依据实际确定策略,才能够充分施展自己驾驭形势的计谋,推行自己的主张。这样才能进退自如,随心所欲。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合于计谋,与之为主。——《鬼谷子·忤合》

【译文】世上没有永远显贵的事物,事物没有永恒的师长和榜样,圣人常常是无所不做,无所不听。办成要办的事,重要的是不违背预定的计谋。如果为了自己的君主,合乎这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那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鬼谷子·揣术》

【译文】揣摩人情,游说人主的谋士,应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游说,要使其欲望极度膨胀。只要对方有欲望,他就不愿隐瞒事物的真实情况。而在对方怀疑,戒惧时去游说他,则要使其对所厌恶的事情恨至极点。倘若对方有所厌恶的事,此时也不会隐瞒其真实情况。

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鬼谷子·揣术》

【译文】如果遇到其情感受到触动却不能体现其内心善恶、好恶变化的人,就暂且搁置起来,不与他交谈,应该去了解其所亲近的人,从而从侧面了解其外表不为所动、处之泰然之时的内心真实情感。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鬼谷子·揣术》

【译文】因而,决策国家大事的人,必须会权衡得失利弊;同理,游说人主的谋士,也必须会揣摩人主的心理。策划、谋略、探察人的欲求,均同此理。揣情之术,可以使人富贵,也可以使人贫贱;可以使人有重权,也可以使人微不足道;可以使人受益,也可使人受害;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失败。这些都是揣情之术产生的后果。

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鬼谷子·揣术》

【译文】所以说谋划必须周到缜密;游说要选择与自已观点相通的对象。所以说:“办事情要稳健,无懈可击。”

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鬼谷子·揣术》

【译文】要想使所主持之事取得成功,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所以说:“客观规律是与天时互相依附的。”进行游说的人必须使自己的说辞合于情理,合情合理才有人听。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惟圣人然后能任之。——《鬼谷子·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