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靶涂有五个彩色得分环,从外向内依次为白色、黑色、蓝色和红色,靶心为金色,金色靶心称为黄心。
根据国际比赛规则,靶面规格有两种,一种宽80厘米,用于30米和50米比赛距离。
另一种宽122厘米,用于60米、70米和90米比赛距离。
靶面直径122厘米,靶心直径为12.2厘米。
奥运会比赛中运动员与靶面距离为70米,靶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3米。
国内比赛18米用的是40靶子,三十米用的是80的靶子,对应的是4厘米靶心和8厘米靶心直径。
补充:不管靶面规格是多少,具体靶心大小基本上统一规格,要么是12.2,要么就是4cm或8cm,除了那些很不正规自己制作的靶纸。
后正羽把弓放在弓架上,兄妹俩走进里屋,共同抬出了一个木头人字梯。
绳子又再拿了一段,把沙发垫上两端的绳子,通过新绳子连接,这样子就能给靶子制作一个小提手。
再去里屋,拿来锤子跟钉子、尺子、老虎钳子。
测量好距离,用锤子,把钉子钉在木头梯子上,钉子尾端用老虎钳往上稍微掰弯一点,形成一个内勾形状,这样方便挂东西,不容易使悬挂物掉下来。
人字梯架起来,靶子提手往上一挂,靶子离开了地面,沙发垫后背紧贴着梯子的一面,非常稳定。
一切大功告成,这下终于可以十分愉快地射箭了。
后正羽抬弓、搭箭、拉弓,用眼通过瞄针对准黄色靶心,再次把弓放下,并调整瞄具瞄针。
一切就绪,开弓放箭!
后正羽左手持弓,右手伸向挂在右侧腰间的箭壶,大拇指与食指轻捏箭支尾端。
一支箭从箭壶中,被很快取出,箭头首先穿过箭台往前延伸,把箭尾停在弓弦的位置,牢牢卡住。
专业的箭支,箭尾后面都有一个卡扣夹子,卡扣夹子能把箭支尾部稳稳地卡在弓弦上,这样不至于老是掉箭。
卡扣夹子并不是那种死扣,而是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箭支高速射出,卡扣便会脱离弓弦,完成一次射箭过程。
碳箭很轻,拿在手里,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
整个箭支地重量,大部分都集中在了箭头之上。
专业的箭支,主要目标是射靶,而不是狩猎。
箭头一般都是那种锥形的金属圆箭头,并不锋利,射中靶子后,会产生一定阻力,防止箭支射入靶子过深,减少拔箭难度,并且可拆。
不可拆卸箭头的箭支,一般过不了安检,无法去外地参加弓箭比赛。
护指被后正羽夹在弓弦与手指之间。
前世的射箭经验,此时派上了用场,他有一个独门射箭绝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弓箭手的体能消耗,尤其是拉弓弦的这只手臂。
大部分的弓箭手,包括国际上最顶级的弓箭手,他们一般的射箭习惯是:左手持弓,右手射箭。
首先把弓推直,然后右手拉弓弦,接着瞄准射箭。
而后正羽则不同,他根据自己无数次地开弓经验,自己摸索并研究发展出了一套金字塔式开弓法。
金字塔式开弓法原理及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任何人都能一学就会,但其中地奥妙之处,只有后正羽本人最明白。
即使后正羽在公共场合使用这一套方法,大部分人也只会觉得这个人的射箭方式有点奇怪而已,并不会太在意。
弓本身越重,弓的磅数越高,使用弓箭的人体力越弱,金子塔式开弓法的整体优势,便会愈加明显。
之前用竹子弓箭,磅数太低,弓箭太轻,用金字塔式开弓法等于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完全毫无必要。
但现在,竞技射准反曲弓的弓把是铝合金锻造,具有一定的重量,再加上三个平衡杆,加上平衡配重块,铝合金瞄具,还有弓身上其它小配件,总质量加起来,也是有一些份量的,尤其是对于目前还是身为小学生地后正羽,身体各部位肌肉不如成年人,长时间举弓,会增加很多载重负荷。
后正羽深吸一口空气,金字塔式开弓法展开。
先缓缓抬起双肩,把弓箭举过头顶。
先以弓箭祭向苍天,尔后以左右肩膀关节与胳膊肘关节为运动轴心,以弓箭本身的重量,先垂直往下压,利用弓的重力,带动上半身整体的肌肉力量,弓箭下降,缓缓移动左右手、肩膀、胳膊、手腕拉开弓弦。
前段部分有点类似于上香参拜的姿势,后段部分有点像扩胸运动的姿势。
弓身先被举高,形成金字塔尖顶,然后弓缓缓下降,左右两边要用力均匀并且拉力相等。
左右两边相同拉力,同时加上弓被地球吸引的重力往下拉,形成三力合一!
这个射箭姿势,最终形成一个同时向左和向右与向下的拉力集合。
后正羽此时的上半身运动轨迹,便是一个三角形状,犹如用两手在虚空中画了一个大写的A字母。
利用重力和左右手的力量来同时开弓,三力合为一体,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体能,增加弓箭手整体竞争实力。
由拉力组成的三角形,能轻松开弓。
后正羽的前世,大羿所处的远古时代,各类猛兽横行,出门在野外,必须随时保持充足地体力,以备不时之需,金子塔式开弓法也便应运而生,简单、省力。
一根绳子,中间最弱,你只要轻轻给绳子中间施力,两边都会被拉动。
一台汽车,也是中间腰部最为脆弱。
人类的身体,腰部左右两边最弱,掐你腰间软肉,你会很痛。
一块磁铁,也是最中间部分,磁场最弱。
金子塔式开弓法,便是对弓箭最中心部位,共同施加三个力量,以达到轻松开弓的目的。
这其中涉及一些力学知识,后正羽并不清楚,他只是凭本能,摸索出来了一些窍门。
后正羽开弓完毕,左手往前推向黄心。
右手食指与中指、无名指通过护指,牢牢地勾住弓弦。
固定在箭台上的箭杆,缓缓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