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1605500000011

第11章 多余的紧张和惧怕

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碰到各式各样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每当这种时候,你的心里是不是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呢?而且,是不是也往往会同时产生程度不同的沮丧、或者惧怕的心理反应呢?如果是这样,我请你不必因此而大惊小怪。因为这是正常的焦虑!它和正常的惧怕一样,是一种心理紧张的状态。而且焦虑和惧怕相互伴随,犹如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一般,有焦虑就会有惧怕。所以当你焦虑的时候感到惧怕,或者是当你惧怕的时候感到焦虑,都不必因此而苦恼不安。

正常的焦虑和正常的惧怕,在生活里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有了对当前遭遇的担心、害怕、焦虑和不安后,人们才能引起足够的注意,提高警惕、增强觉醒的强度,在大脑皮层上形成“警戒点”,加以剖析辨认、深思熟虑。这样,就会有利于克服所遇到的挫折、困难和失败,使事情向好的方面转化发展。

反过来说,如果你对什么事都不感到焦急和惧怕,比如说,家里面有人得了急病,你无动于衷;发生了火灾或地震,你也坦然处之;其他如工作上失败了、学习成绩不好、生活上出了差错,理应焦虑或不安的时候,你都一反常态,不予置理。这种做法只能对事情的处理有损害。

但是,正常的人遇到这种焦虑不安情况的时候,几乎都能很快地恢复正常的状态。他们会很快地排除困难,闯过难关,并能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重蹈覆辙。然而,对于某些人说来,情况却并非如此。他们由于接连不断地遭受不如意事件的冲击,在心理上就会招架不住、对付不了,身心双方面可能陷入过度疲惫的状态里。如果这时再发生突发性意外事件的打击,就象俗话讲的那样“火上浇油”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会使这些人的心理防卫机能全面崩溃瓦解。结果往往轻则发生病态心理、行为失常;重则甚至会引起各种精神神经性疾患。由此看来,人们学会在日常生活里避免、防止和克服、战胜内心紧张状态,该是多么的重要。

心理学上所说的焦虑不安,有下面两种表现:(1)经常疑惑、忧虑,惶惶然有如大难之将至;(2)经常怨天尤人、自忧自怜,无缘由地悲叹不已。有了这两种表现的人,就说明他不能像常态的人那样,应付自如地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

对于焦虑型的人说来:(1)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几乎都足以引起他的不安,然后就如滚雪球似地增强焦虑性的种种表现;(2)当他遇到紧张的心理压力时,便会慌张地手足不知所措,丧失应付事变的能力。

焦虑不安的表现特征,和惧怕的表现特征很相类似。(1)在心理上,常常伴有比较强烈的忧郁感、烦恼感、内疚感以及不安全感,等等。(2)在生理上表现为:轻则常常长吁短叹,重则会感到呼吸困难、胸闷、过度换气(频频地大喘气)、心悸、眩晕、头昏、口角发麻、四肢感觉异常。这些生理病变,正是由于情绪紧张,使得大脑特别是呼吸中枢过度敏感,以及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感受性增高的缘故。

现代精神医学从临床诊断中已经探查出,造成焦虑不安的个人历史原因可以归纳为正好相反的两个方面。(1)有些青年由于在童年时期缺乏温暖和必要的照顾,从幼小起失去了安全保护的心理感觉,因而导致了日后的焦虑。(2)相反地,另外有些青年由于在童年时期父母过于溺爱,也会导致他们日后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表现为幼稚化,成熟程度不足等等,这样,也会成为日后焦虑的潜伏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精神病学专家乔治·E·维兰特博士,在他1980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能应付日常的紧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妥善处理日常紧张事务的人,活到五十五岁身体仍健康;但那些身处紧张状况而又觉得精神压力很大的,衰老的速度要比前者快得多。”他的这个观点是他对204名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将近40年的追踪研究的结论。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里,不要总是精神紧张,是非常重要的。

有两种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在生活当中所碰到的焦虑:(1)勇敢地面对焦虑。你可以冷静地问自己:“这件事最坏又会坏到什么程度?”当你答复了这个问题后,你的焦虑就会消失。(2)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来代替你的焦虑。比如当你规定出一个有意义的工作目标,并全力以赴地使它实现时,你就会很快地把全部精神沉浸在工作上,也就无暇去焦虑了。

我在研究青年们在考试前后的心理状态时发现,焦虑和紧张形影不离、紧密伴随的最典型事例,莫过于考试这样的事情了。有的青年人怕考试,对考试感到极度的焦虑和紧张,甚至会达到植物性神经机能紊乱,表现出种种神经官能症症状的地步。比如,消化功能失调,神经性厌食或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胀满,便秘,心惊,头晕,失眠等等。那么,该怎么办好?在这种情况下,我劝他们:(1)要劳逸结合,适当作些文体活动;(2)要保证必要的睡眠;(3)要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果情绪过于紧张,可服用一点安眠药物,但不可服用大剂量的或烈性的,以免临考时头脑昏昏;也可以服少量“心得平”(一般用量以一小片为宜)或镇定剂,免得心速跳动过于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