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艾森豪威尔传
1606400000046

第46章 麦卡锡与越南(1)

【引子】

在国内政治方面,艾森豪威尔没有极端保守,也不是改革者,基本上是一个中间派。他推出了一系列温和政策,触怒了保守分子和自由分子,却在国会和民众中获得了多数支持。

艾森豪威尔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最重要的立法胜利。1953年,他曾试图扩大社保体系,但未能付诸行动。1954年,他再次提出要求。由于11月份要举行选举,共和党人觉得有义务改进社保体系,而不是摧毁它。于是,艾森豪威尔使一项增加福利的法案得到批准,使一千万原本没有社保的人获得了保障。他还为美国参与圣劳伦斯航道(译注:北美洲五大湖人工航道系统的总称。从大西洋直达苏必利尔湖西岸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全程3800公里。是美国、加拿大联合设计于1959年建成的一个内陆水运庞大系统。)建设争取到了资金;通过了一项税制修改法案,该法案没有降低税率,但增加了减免数额,在1954年减税74亿美元。由于减少了国防开支,所以尽管减了税,但他仍能保持预算平衡。

1954年春,美国在结束了朝鲜战争之后,进入了一个平缓的衰退期。艾森豪威尔下定决心,要让共和党摆脱“萧条党”的恶名。他与他的首席经济顾问阿瑟·伯恩斯博士及其副手一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经济状况。他准备在失业率超过5%(1953年,失业率为2.9%;1954年高达5.5%)时采取决定性措施。

对艾森豪威尔和共和党人而言,幸运的是经济衰退很快就结束了。究竟这应该归功于政府的政策,还是经济内在力量带来的好运,不得而知。不管如何,共和党人避免了一次经济萧条。1929年以来,人们普遍担心共和党执政意味着失业增加,而政府会漠不关心,现在至少有部分人不再有此忧虑。在经济领域,艾森豪威尔正在接近或实现其主要目标——平衡预算,没有通货膨胀,减免税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失业率较低。

【麦卡锡与越南】

不管哪个总统,他们与国会的关系都不会太融洽。艾森豪威尔本想不理会麦卡锡来冷落他,却没有成功。麦卡锡依然是各家报纸头条新闻和白宫记者招待会报道的主角。对此,艾森豪威尔颇感困惑。按他的理解,这事应当归咎于新闻媒体。他希望新闻界能够成为自己团队的一部分,像战时曾与自己并肩工作的记者们那样,共同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在比较现实的层面,艾森豪威尔想让报界尽可能地提供准确报道。1月底,埃利斯·斯莱特到白宫来度周末。星期天早上,俩人边吃早餐边看报纸。埃斯利记得,艾森豪威尔谈到自己担任了十二年公职之后,非常清楚新闻报道背后的真正故事。他开始相信,一名记者很难实事求是地撰写报道。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陆军部长罗伯特·史蒂文斯的“投降”事件。事情的起因是,麦卡锡对陆军受到的共产主义渗透进行了各种调查,结果他发现刚入伍的牙科医生欧文·佩雷斯是“共产党”。佩雷斯虽然拒绝签署效忠宣誓书,也拒绝在听证会上回答麦卡锡提出的问题,他仍然得到了晋升(晋升是征募法所规定的),并荣誉退伍。怒不可遏的麦卡锡把基尔默军营的司令拉尔夫·兹维克召来作证。在2月份的大部分时间中,麦卡锡只问了兹维克一个问题:“谁让佩雷斯得到了晋升?”这成了国内的头条新闻。兹维克说自己对此一无所知。麦卡锡把兹维克好一顿奚落,说将军还没有“五岁孩子的智力”,“不配穿”这身军装。随后史蒂文斯命令兹维克不必再去作证。因此,麦卡锡下令要史蒂文斯去他的委员会作证。2月24日,史蒂文斯在埃弗里特·德克森设在参议院的办公室内与麦卡锡共进午餐。麦卡锡承诺不再盘问证人,但要史蒂文斯答应让兹维克继续作证,并提供“所有与佩雷斯晋升及荣誉退役有关的人员名单”。

史蒂文斯走出办公室时,麦卡锡就在一旁,外面有许多等候在那里的记者和摄影师。麦卡锡宣布,史蒂文斯及其下属同意重返听证会。但他没有说自己也曾承诺会慎重行事,而史蒂文斯也不想向报界点破此事。

按照当时各家报纸的报道,艾森豪威尔及其政府已然投降。《纽约时报》报道的标题是《按照政府的指示史蒂文斯低头屈服,将向新闻界提供相关文件》。艾森豪威尔结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演说,刚回到家。他“非常生气,大感厌恶”。哈格蒂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他的陆军。他非常反感麦卡锡的做法。”艾森豪威尔发誓:“麦卡锡这个家伙这次有麻烦了。我对这件事绝不会善罢甘休……他野心勃勃,一心想当总统。要我来说,他绝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艾森豪威尔暗中与德克森和卡尔·蒙特参议员会晤,要求他们承诺约束乔·麦卡锡的举止。但是他更重要的行动,是给布劳内尔打了个电话,谈到了国会委员会传唤官员的权力。艾森豪威尔说:“我觉得总统本人可以拒绝传唤,但对于他手下的公职人员,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我想有一份简短的备忘录,说明一下以往的做法——让我知道自己在这方面要怎么办。”由此,艾森豪威尔为他打击麦卡锡奠定了最重要基础,那就是阻止后者传唤行政人员和接触政府文件。

3月3日,艾森豪威尔为记者招待会准备了一篇声明。他说,陆军在佩雷斯一事上犯下了“严重错误”,目前正在纠正之中;他对史蒂文斯完全信任。然后,他训斥了麦卡锡主义,褒奖了陆军(“忠心耿耿,无私奉献”),告诫国会(有责任“确保自己的程序合情合理”)。艾森豪威尔表示,自己会“警惕各种内部颠覆”,最后说:“对于与那起特殊事件密切相关的任何问题,这就是我的最终答复。”

麦卡锡在一个小时之内作出了回答。他目中无人地宣布:“如果我们委员会发现一个愚蠢、自负、无知的实权人物正在资助共产党,他就会被揭发。即使他是一位将军,也不例外。”接着,麦卡锡又用典型的麦卡锡主义的腔调说道:“显然,总统和我现在都认为,现在有必要清除共产党人。”为了不让他的追随者产生误解,他在半个小时后公开删去了“现在”一词。

艾森豪威尔仍然保持克制,不对麦卡锡实行正面攻击。他继续敦促共和党参议院领袖,尤其是诺兰、德克森和蒙特保证不久后举行的陆军—麦卡锡听证会做到有序、公正。他在一份正式备忘录中告诉内阁,“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位领导,必须记住自己对下属所负的义务。这包括——通过一切合法与正当的手段,保护下属不受可能会使他们处于无助境地的人身攻击。”除此之外,他不愿再有所表示。他相信,麦卡锡主义源于恐惧,当美国关注实质问题时,麦卡锡就会失去他的权力与影响力。

艾森豪威尔认为,麦卡锡并非像许多人担心的那样是党和国家的威胁。但是麦卡锡代表的力量,还有他采用的手段,却不容轻视。他告诉鲁宾逊:“共和党内的确有这么一些极端保守分子。他们憎恨和鄙视我所支持的一切。”他认为,如果共和党领袖能够恪尽职责,麦卡锡早原本可以安守本分才是。诺兰尤其让艾克失望,艾森豪威尔在写到这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时说:“可惜他徒有野心,但是欠缺才智、判断力、机敏以及幽默感。”对于麦卡锡的做法,艾森豪威尔说:“我鄙视他们。”

但是,他认为,许多好友要求他当众批评麦卡锡,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这会使“总统显得非常荒唐,长此以往更会使全国人民非常不高兴”。除了不愿公开指责他人,他还恪守他一直强调、终生信守的原则:“除非含有赞扬夸奖的意思和目的,否则避免公开指名道姓。批评都要在私下进行;在公开场合只提别人的优点。”

这一原则非常正确。但是艾森豪威尔还坚守了其他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忠诚。他不仅是三军统帅,还担任过陆军参谋长,当时受到了麦卡锡的恶毒攻击。他还在1944年担任了最高统帅。根据他的命令,西点军校毕业的兹维克将军在诺曼底登陆当天以第二师参谋长的身份登上了欧洲大陆,荣获嘉奖。战后,兹维克的事业一帆风顺。现在麦卡锡说兹维克不配穿军装,显得咄咄逼人,但艾森豪威尔不想放弃平心静气的商量。

第二场风暴接踵而至。麦卡锡宣布,他将坚守委员会成员资格,保留自己的表决权。但当时他像陆军一样,也在接受调查(陆军指控麦卡锡分委员会顾问罗伊·科恩利用职权,要求对已应征入伍的前同事戴维·沙因给予特殊照顾)。在一次记者招待会的简报会上,艾森豪威尔的助手们在对策上产生了分歧。顾问人员中最保守的杰里·珀森斯希望总统发表意见,说麦卡锡的表决权应由参议院来决定。而哈格蒂、卡特勒和其他人说,总统是国家的道德领袖,如果他在这件事上保持沉默,就会“在这件事情上受人非议”。艾森豪威尔阻止了众人的争吵,说道:“听着,我知道自己该说声什么。我想说的是他(麦卡锡)不能充当法官。我决心不让你们和麦卡锡做交易,让任何妥协的企图见鬼去吧。”

但在记者招待会上,他并没有显得非常强硬。他说:“我愿意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在美国,如果一个人直接或间接地与某个纠纷有牵连,他就不能审理自己的案件。我相信,任何领导人都有责任来继承这个传统。”面对这样的声明,自然无人提出异议。大家也都认为麦卡锡“受到了斥责”。麦卡锡放弃了对表决权的要求,但他仍然拥有盘问和传唤证人的权利。

而艾森豪威尔担心的就是最后一点。他不想让麦卡锡肆无忌惮地传唤行政部门的人员,要求他们出示档案材料。艾森豪威尔总统坚持认为,麦卡锡主义源于恐惧,但他不愿承认他也感到害怕。他担心麦卡锡了解档案或强行传召政府官员。3月29日,他再次请布劳内尔准备一份声明,以便必要时自己能够命令部属拒绝麦卡锡的传唤。

具体来说,艾森豪威尔担心的是奥本海默事件。他不允许正在接受调查的奥本海默接触绝密材料。这原本是秘密行为,却不可避免走漏了风声。最使艾森豪威尔苦恼的,是麦卡锡刚刚指控,“由于政府中的赤色分子”,氢弹的研制工作停顿了18个月。乔·麦卡锡的声明正令人不安地逼近奥本海默。

哈格蒂写道:“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如果麦卡锡得知奥本海默正在接受调查,我们就要面对丑闻。”哈格蒂担心公共关系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人揭露这个秘密并酿成大乱,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走漏消息,那将是我们这里最耸人听闻的事情,绝对轰动一时。”艾森豪威尔担心的不仅是公共关系,而且还包括了全国科学家的士气和国防的状况。

艾森豪威尔想方设法不让麦卡锡插手奥本海默事件。4月9日至11日这三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处理与奥本海默有关的事情。施特劳斯给总统的情报显示,奥本海默确实想延误氢弹项目。艾森豪威尔并不特别关心奥本海默妻子、兄弟和弟媳的政治立场,也不在意奥本海默违背誓言,在私人交往方面说谎。艾森豪威尔因为奥本海默的成就而器重他。他认为,对于这样一个罕见的天才,应该最大程度地允许他保持自己的习性,甚至在政治方面也要宽容。奥本海默为反对研制氢弹而提出的道德观点也给艾克留下了深刻印象。

艾森豪威尔觉得不能谅解的是,既然杜鲁门已经决定研制氢弹,奥本海默却不愿与工作团队合作。更糟糕的是,他还设法阻挠这一计划。艾森豪威尔想禁止奥本海默与原子能委员会进行任何联系,因为他不想让后者有机会在科学家散布道德方面的疑虑。但要从原子能委员会开除奥本海默,必须谨慎处理,因为奥本海默与同行中享有特别的地位与声望,而核武器竞赛的命运就依赖于这些科学家。艾森豪威尔也不想让麦卡锡使全国人民造成这样的印象,那就是美国所有科学家都不忠诚。艾森豪威尔告诉哈格蒂:“我们必须小心处理这些问题,不要把国内所有科学家说成是赤色分子。该死的麦卡锡大概很想这么做。”

正如哈格蒂所说,更困难的是“麦卡锡知道了这件事。尼克松劝他出于安全的考虑,不要过早提到此事”。哈格蒂和艾森豪威尔都认识到,“背水一战的麦卡锡很可能通过大肆攻击奥本海默来摆脱困境。”

因此,艾森豪威尔决定对麦卡锡手下留情,或者说保持克制。他不去逼迫麦卡锡参议员,而让事态自然发展,包括不去理会麦卡锡对兹维克的粗暴羞辱,希望麦卡锡不会走投无路之下对奥本海默展开调查。

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说,对于陆军—麦卡锡听证会,自己主要关注的是它“要尽少报道,尽快了结”。这一目标他当然没有实现。但他的真正目标是不让麦卡锡接触奥本海默,避免科学家们就政府研制氢弹是否道德爆发争论。他非常成功地达到了这个目的。

听证会于4月22日举行,并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全国电视进行了转播,吸引了大批着迷的观众。听证会迟迟不能收场,麦卡锡出尽风头——实际上,过于出风头了。麦卡锡参议员已使自己身陷绝境。只有在众人的围观下,他才会自取灭亡。艾森豪威尔像其他人一样,又好奇又惊讶地看着电视上发生的一切。他告诉斯韦德·黑兹利特:“麦卡锡与陆军的争论以及相关报道,都令人倍感恶心。这使我很伤心,为美国有这样一个参议院而羞愧。”随着春天的消逝,他满意地看到麦卡锡自取其咎,对于听证会从未提及氢弹感到十分高兴。

氢弹是艾森豪威尔关注的中心问题。3月1日,原子能委员会在比基尼岛上引爆了一枚数百万吨当量的核装置,代号为“喝彩”。这也是“城堡”计划一系列爆炸中的第一次。艾森豪威尔接到施特劳斯的报告,称苏联人可能在氢弹技术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他随即批准了“城堡”计划。1952年11月原子能委员会引爆的装置由于体积过大,无法由飞机进行运载,而苏联人似乎在试验中实现了这一目标,美国科学家需要加紧努力。这正是艾森豪威尔如此关注奥本海默事件的原因之一,因为当时美国准备实施“城堡”计划。

艾森豪威尔想保守核试验的秘密,但事实证明这不可能。除了其他问题外,一艘日本渔船受到了核辐射,船员开始生病,日本政府和人民一片抗议之声。3月24日,艾森豪威尔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决定对外界不断提及的核辐射问题作出反应,虽然他曾向哈格蒂承诺,要等到施特劳斯从太平洋试验基地回来后,再对记者们坦白。他对报界说:“显然此刻发生了某些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我们的科学家肯定对此非常吃惊。美国必须采取前所未有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