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1606600000053

第53章 加减法:不足则加,太足则减(1)

方法九:少一分则加,但不要画蛇添足;多一分则减,去粗取精,保持适度。

南怀瑾的《易经杂说》中提到:宇宙间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加一减,非常简单。这里的加减法则不但包括数量上的增减,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意义。比如,增进感情是一种“加”,保持距离是一种“减”;爱心要“加”,烦恼要“减”;好德行要“加”,坏习惯要“减”,等等。加减法则具有普遍性,所以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更简便,也更容易为人接受。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加减法则,让工作流程更有序;管理中运用加减法则,一手严明赏罚,一手笼络人心;生活中运用加减法则,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一切的矛盾将处理有方。

商家的“加法”策略

加减法是一种将事物要素的数量进行增加和减少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

加减法并不单纯地指具体事物的数量增减,它还有一定的抽象意义,比如企业经营中的利益增减、管理方法中的奖惩赏罚措施、人际关系中情感的加深与淡漠等,也是一种加减关系。

增加宽容,就减少了烦恼;增加了知识和技能,就减少了无知和落后;增加了威严,就减少了轻视;增加了德行,就减少了嫉妒。增加了一份爱,能获得双倍的爱;减少了一个麻烦,就可能避免整体的失误。

有时需要添加,有时需要删减。添加一些条件和因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让事情的处理更简单;反之,画蛇添足、添加不必要的麻烦和程序,也可能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甚至多变。删减一些枝节,拨开一些障碍,可以让问题变得更清晰、更简洁,可以让事情的本质更明显、更突出。由此可见,加减法也是有适度、有原则的,不可盲目地随意增加,也不可草率地删减。

1. “赔偿”不如“奉赠”

某地区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的活动,一位商场老板非常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并且表示如果有顾客在他的店内买到一件假货,将获得1万元的赔偿。希望以这种方式带动商店的生意,但遗憾的是,此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位智者听了他的想法后,给他出了个主意,建议把“赔偿”改成“奉赠”。于是,一个广告牌在店门前张贴出来:“凡在本店内买到假货的顾客将奉赠1万元!”

顾客看到这一广告语,都忍不住进店看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很快就火了。

仅仅改动了一个词语,就收获了巨大的收益。可见,了解顾客的心理,是做活生意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没有什么是多余的

在英国搞了一个“搞笑商品说明书”评选会,有这么几个经典的“文明”入选:某药厂生产的安眠药,药瓶上写着“服用此药会产生困意”;美国航空公司随班机供应的花生米,包装袋上写着“请开袋食用”;一盒沙丁鱼罐头上写着“本品原料选自奥克尼湾湖潮汐渔场出产的上等沙丁鱼,肉质细嫩……注意事项:内装鱼肉”;一只吹风机的使用说明提醒消费者:“请不要在睡眠时使用”;几种品牌的圣诞彩灯上则都注明:“只能在户内或户外使用”……

相信每个中国人看完以后都会会心一笑:这些外国商人真是太笨了。可是有个美国老太太在饭店里被咖啡烫了嘴,竟向餐馆主人索赔500万美元,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院竟支持了这一请求!在这种情况下,侍应生端给你的咖啡杯子印着:“咖啡烫嘴,请小心饮用”,你还会觉得可笑吗?你在睡眠的时候,忘了关手上的吹风机,结果感冒了,第二天就可到法院去起诉厂家。所以,厂家在说明书上标明“请不要在睡眠时使用”是必要的。

添加上去的都是必要的,被删减的也一定是繁杂无用的。商家不欢迎一些画蛇添足、小题大做的行为,关注顾客的利益,赢取自身的利益,用最简捷的方式展现最详细全面的信息,才是所要认真思考的。

2. 加减法的运用要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为本

一场大火,淹没了一个村庄,一位富商和一位卖烧饼的小贩同时被洪水困在了野外的一个山冈上。由于逃生比较匆忙,富商只带了一少部分干粮和一袋钱币,小贩带了一袋烧饼。

两天后,富商身所带的食物都已经吃光,只剩下了那袋钱币。卖烧饼小贩的干粮还很充足。

这时,富商向小贩建议,用一个钱币换小贩的一个烧饼。卖烧饼的小贩见赚钱的时机已到,就狮子大开口说:“若是在平时,我可以同意你的交易,可是,此时正是危难时刻,一个钱币换一个烧饼,我不同意,我想用我这袋烧饼换你那袋钱。”富商同意了小贩的要求。

5天后,洪水还是没有退去,他俩依然被困在山冈上,富商吃着从烧饼贩子手里买来的烧饼,安然地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而烧饼贩子却饿得饥肠辘辘,最后他对富商说:“我想用一个钱币和你换一个烧饼。”富商望着口袋里为数不多的烧饼,回绝了烧饼贩子的条件。他说:“要是在平时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不过现在是生死关头,一个钱币换不了一个烧饼,5个好了,5个钱币换一个烧饼。”

救援人员来了以后,烧饼全部吃光了,而那袋钱币又物归原主,重新回到了富商的手中。

加减法的策略要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使用。有时候仅用加法或减法还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加减法并用,才能为自己赢取最大的利益。

管理之道,恩威并施

现代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领导一味地靠原则约束下属,收效并不理想。必要时,运用情感手段拉拢人心,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笼络用情”是一种权术,是一种操纵人心的技巧。管理者对待下属,也只有真情才能发挥效用。用情拉拢人心实际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更是管理中必备的驭人之法。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一种无形的氛围,在被管理者看来,管理者就代表着正义、秩序和真理。比如,在管理者对员工的岗位分配制度上,如果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选拔不出人才,反倒成了内耗式的位子争斗甚至残杀;岗位的难度太大,努力而不能及,就可能埋没、抹杀了人才。只有岗位的难度适当,才能真正体现出员工的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同时,相互间的依存关系使人才间相互协作,共渡难关。

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做到恩威并济,情理并重,才能表现出高超的统摄下属的能力,从而让下属肯付出全部力量达成目标。

1. 制定制度

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结论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认为这种方式导致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制度至关紧要,制度是人选择的,是交易的结果。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令人为之感叹。

2. 激励法让下属力争上游

路易手下的一名工厂经理向他请教,因为他的员工一直无法完成定额。为此路易派了一个自己十分赏识的人任厂长,但情况仍然无法改观。于是,他决定自己亲自处理这事。

有一天,路易来到工厂,问厂长:“像你这么能干的人,怎么会无法使工厂发挥出工作效率?”

“我不知道,”那人回答,“我向那些人说尽好话,我又发誓又诅咒的。我也曾威胁要把他们开除。但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还是无法达到预定的生产目标。”

“我们一起去车间看看吧!”路易说。

当时日班已结束,夜班正要开始。

到了生产车间后,路易问一个正要下班的工人:“你们这一班今天制造了几步暖气机?”

“8部”。

路易不说一句话,在地板上用粉笔写下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8”字,然后离开了。

夜班工人上班时,看到地板上那个“8”字,就问这是什么意思。“大老板今天来这儿了,”那位日班工作的员工说,“他问我们制造了几部暖气机,我们说8部,他就把它写在了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路易又来到工厂。看到夜班工人。看到夜班工人已把“8”擦掉,写上一个大大的“9”,就满意地离开了。

日班工人第二天早上来上班时,当然看到了那个大大的“9”字。一个爱激动的工人大声叫道:“这意思是夜班工人比我们强,我们要让他们看看到底是谁强!”他们加紧工作,那晚他们下班之后,留下一个颇具威胁的“12”。

就这样,两班工人竞争起来。不久之后,这家产量一直落后的工厂,终于超过了其他的工厂。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重视和肯定的愿望,作为管理者,如果能时刻肯定员工的成绩和表现,并通过有效的手段促使他们发挥更大的积极性,那么整体的团队士气就会振作而饱满。

人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合理的引导这种心理,把竞争引入日常的管理中,激发人的潜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左手掌权,右手放权

冷面掌权似乎不是一种有希望的领导立威途径,但如使用恰当,事实上却是一种有效的武器。一个因严厉、易怒及敏感而出了名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迅速使组织中形成一种必须服从的气氛,可以让领导者的各种指令毫无困难地被落实和执行,可以让领导者的权威在短期内急剧上升。历史上很多以严厉、冷面出名的领导者如孙武、巴顿等,不仅个人威信极高,而且所领导的部下与团队常常在这样的领导者统率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领导要在掌权的同时还要适当的放权。现代企业中的领导人,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身上,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给手下人去做。这样,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说,还会被公司的大小事务搞得焦头烂额。

管理者在用人时,要做到既然给了下属职务,就应该同时给予与其职务相称的权力,不能大搞“扶上马,不撒缰”,处处干预,只给职位不给权力。管理者用人只给职不给权,事无巨细都由自己定调、拍板,实际上是对下属的不尊重、不信任。这样不仅使下属失去独立负责的责任心,还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难以使其尽职尽力,到头来工作搞不好的责任还得由管理者来承担。领导者要充分相信下属,放手让其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使其有职有权,创造性地做好工作,这样才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所以,正确的领导方式应当是在统一领导的大方向下,实现有效的分工授权。

1. 放权让管理更轻松

孔子的学生冉之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冉之:“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冉之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像冉之这样,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

2. 掌权要严,铁腕立威

赵老板是有名的火暴脾气,职员犯一点小错,账簿上差几毛钱,他都能花上两个小时训话。所以员工在背后都不称他赵老板,只要一龇牙,说“神经!”大家就心领神会了。

但是今天没人敢说“神经”了,反倒每个人自己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更没有人敢龇牙,只是暗暗在心里,对着自己龇牙。

因为——出了大错。

虽然只是小李粗心造成,但每个人都想“天花板不翻才怪”,也就个个噤若寒蝉。

果然,小李被叫进去,大家的呼吸全停止了。

眼看火山就要爆发,现在是风雨前的平静。

过了十几分钟,小李居然好端端地出来了,回到座位上翻抽屉。

“小李卷铺盖了!”大家心想。

小李没卷铺盖,是找旧资料核对,苍白着脸,埋头猛算。

偶尔赵老板也会出来看看,居然不但没冒火,脚步还比平常缓和,甚至拍拍小李的肩膀呢!

错误改正,在赵老板亲自打电话道歉之后,失去的客户居然挽回了。

年终聚餐,赵老板把鸡头夹进自己盘里,起身致词:

“你们一定奇怪,平常一点小事,我就冒火,而小李出了那么大的错,我却出奇地平静。道理很简单,小事冒火,是为了教你们随时警惕,免得出大错。至于真出了大纰漏,你们自己已经自责得要死了,又何必我再多说?”赵老板举杯,“出大错,我们全受了伤。哪里有受伤的人打受伤的人呢?最重要的,是镇定下来,彼此帮助、克服困难。”

管理者在平时要“小题大做”,以收警惕之效,而在战时要“大题小作”,以安定人心。

“拿掉”和“添点”的学问

加减法策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为我们所用。比如,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够用“廉价”购得“美物”,虽然不可能人人都是精打细算的精明人,也不可能都是善于购物者,但我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购物能力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所以,当我们购买了一件物品后,要是自己花了50元,而别人却认为只需30元时,自己往往就会有一种失落感;相反,当花了30元买了一样东西后,别人却认为需要50元时,我们往往就会有一种兴奋感,感觉自己很会买东西。

再如,女性普遍存在怕老心理,“逢人减岁”这种说话技巧便有了讨人喜欢的“市场”。这种技巧的特征在于把对方的年龄尽量往小处说,从而使对方觉得自己显得年轻、保养有方等,进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一位30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20多岁,一个60多岁的女人,你说她看上去只有45岁,这种夸赞对方是不会认为你缺乏眼力而对你反感,相反,她会对你产生好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

总之,在生活中学会“拿掉”和“添点”的技巧,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能够增强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而别人对自己产生了好感,就会乐于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