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1606600000077

第77章 见微知著法:困难面前无小事,小处不可随便(3)

2. 细节决定成败,职场新人要做足细节工夫

大学应届毕业生陈某因为一份简历而使他在应聘时栽了跟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参加招聘会的那天早上,小陈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桌上的简历浸湿了。为尽快赶到会场,小陈只将简历简单地晾了一下,便和其它东西一起,匆匆塞进背包。

在招聘现场,小陈看中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广告策划主管岗位。按照这家企业的要求,招聘人员将先与应聘者简单交谈,再收简历,被收简历的人将得到面试的机会。

轮到小陈时,招聘人员问了小陈三个问题后,便向他要简历。小陈受宠若惊地掏出简历时,这才发现,简历上不光有一大片水渍,而且放在包里一揉,再加上钥匙等东西的划痕,已经不成样子了。小陈努力将它弄平整,递了过去。看着这份伤痕累累的简历,招聘人员的眉头皱了皱,还是收下了。那份折皱的简历夹在一叠整洁的简历里,显得十分刺眼。

三天后,小陈参加了面试,表现非常活跃,无论是现场操作PHOTOSHOP,还是为虚拟的产品做口头推介,他都完成得不错。在校读书时曾身为学校戏剧社骨干社员的小陈,还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赢得面试负责人的啧啧称赞。当他结束面试走出办公室时,一位负责的小姐对他说:“你是今天面试者中最出色的一个。”

然而,面试过去一周后,小陈依然没有得到回复。他急了,忍不住打电话向那位小姐询问情况。小姐沉默了一会,告诉他:“其实招聘负责人对你是很满意的,但你败在了简历上。老总说,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一个部门的。你应该知道,简历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个人形象。将一份凌乱的简历投出去,有失严谨。”

这件事给了小陈深刻的教训,从此,他变得细心起来。他深切感到,决定事情成败的,有时往往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

要展示完美的自己很难,它需要每一个细节都要完善;但毁坏自己很容易,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给你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细节决定着事情的成败。一个细节上的失误,将会影响整个大局甚至人的一生。

3. 小处不可随便

两个月前,吉姆把车子送去车厂进行例常检查。

车子保养得还算不错,没有什么大碍,只是检查员认为车子的四个轮胎已经“超龄”了,劝他到轮胎店去换。

回家后,吉姆仔细看了看那几个轮胎,咦,都还蛮好的嘛,轮胎上的花纹,清清楚楚,一点也没有耗损的迹象;用手大力敲了敲,结结实实,弹性十足。

于是,他把那检查员的话当作耳边风。

雨季来了。

一日,车子在湿漉漉的路面行驶时,吉姆突然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轮胎好似不大愿意“听从”轮盘的控制,尤其是在滑滑的路面上转弯时,更有一种轮盘与轮胎“各自为政”的感觉。

这一惊,非同小可。

吉姆赶快把车子驾到轮胎店去。工作人员一检查,便惊喊出声:

“哇,这几个轮胎,实在太老了,随时随地都会爆胎的呀!怎么你不早一点送来换呢!”

吉姆嗫嚅地应道:“看起来完好如新吗!”

工作人员一面快手快脚地把这四个轮胎拆下来,一面善心地给这个门外汉灌输常识:

“现在,制造轮胎的技术很好,轮胎上的花纹,即使在路上滚动十年八年,也不会有磨损的痕迹啦!不过,你要记住:平均每条轮胎,只要走上三万两千公里,便得换了,所以,常走长程的车,每隔一两年,便得换轮胎;只走短程的车,隔上两三年,也得换。许多交通意外,都是路上爆胎、车子失去控制而造成的!”

经一事,长一智。换了四个轮胎,也上了宝贵的一课。

细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件小事中,所以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从准备开始直到事情做完有一个全面的考虑,特别是在容易忽略的环节上,更要认真和细心,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养成了重视细节的习惯,才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及时修正和补救“破窗”问题

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调谐,显得格外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的维修,反而又增加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这一发现使她的心中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

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异常优雅整洁、地面非常干净的环境中的时候,环境的优美就会给我们一种不自觉的提示:这里不能随地吐啖,不能随手乱丢纸屑皮壳。但是,如果有人丢了废纸,且没有人来及时清扫掉的话,对于其他人可就能会产生一种暗示:原来这里是可以丢废纸的,丢的愈多对后来者来说就愈有一种纵容感,接下来很快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大垃圾箱。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破窗理论”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也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为了防止“破窗效应”,应该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以避免引起更大的损失。

1. 防微杜渐,出了差错及时修补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破窗理论”的启发。他在给《法律与政策》杂志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地铁无序和地铁犯罪在80年代后期开始蔓延。那些长期逃票的、违反交通规则的、无家可归骂街的、站台上非法推销的、墙壁上涂鸦的……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使得整个地铁里弥漫着一种无序的空气。我相信,这种无序就是就是不断上升的抢劫犯罪率的一个关键动因。因为那些偶然性的犯罪,包括一些躁动的青少年,把地铁完全看成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

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开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转。

1994年1月,布拉顿被任命为纽约市的警察局长,就是因为他对“破窗理论”的出色阐释。而布拉顿开始把这一理论推广到纽约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他指出,这些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因为针对这些看来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动大力整顿,结果带来很大的效果。

在“破窗理论”的指导下,纽约市的治安大幅好转,甚至成为全美大都会中,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人们把这个庞大的都市几十年来从没有过的崭新气象都归功于布拉顿,功高震主,1997年3月,布拉顿被当初任命他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请出了警察局。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正所谓防微杜渐,及时修复被打碎的第一块玻璃,将改变周遭所有人的心理。

2. 以小见大,不给漏洞留契机

英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极少开除员工。有一天,资深车工卡特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卡特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

不巧的是,卡特的举动被主管怀特逮了个正着。怀特大怒,令他立即装上防护板,并声称要作废卡特一整天的工作。

次日一上班,卡特就被通知去见老板。老板说:“你是老员工,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多重要。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在别的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时,卡特流泪了——他在这里工作的几年间,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来没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碰到的是触及公司灵魂的东西。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不仅要及时修复“破窗”,更要严厉惩治“破窗”,即那些违反纪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