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哈伦阿尔山的记忆
16109200000016

第16章 “鹿皮画”的传说(四)

在哪里?真正的“圣泉”又隐藏在什么地方呢?在乌力格尔中提到的是成吉思汗发现了圣泉,并且为它命名,很显然索布德并不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人,那么除了黄金家族还有哪个蒙古部族会握有圣泉的秘密,并且将这一秘密一直存封、代代相传呢?敖拉昌兴回到总督衙门,立刻命献图的差人将索布德找来问话。敖拉,昌兴认为,关于温泉所在位置的线索很有可能隐藏在这张鹿皮图上。索布德的祖母是这张原来的鹿皮图的主人,她来自哪个部落,这个部落又与黄金家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敖拉·昌兴预感到索布德祖母的身世很有可能就是揭开哈伦圣泉秘密的关键所在。

清咸丰三年,索布德又一次走进了总督府,不过这次他是受副总督衙门佐领敖拉·昌兴的召见而来。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线索,敖拉·昌兴向索布德详细询问了这张图的所有者——索布德祖母的情况,令敖拉·昌兴感到惊讶的是,这位祖母竟然是弘吉剌部落的后人,弘吉刺部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部落,他们是仅次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世代煊赫的蒙古部落据元朝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的爱子窝阔台曾经亲自下令:弘吉剌部人生女子会封为皇后,生男子会将公主许配给他世世不绝。这一显赫的地位始终保持,直到北元时期。敖拉昌兴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为什么如此青睐于弘吉剌部人呢?他感觉到一定有什么原因将这两个举足轻重的部落联系在一起!弘吉剌在蒙语里就是美女的意思,顾名思义,弘吉剌部就是盛产美女的部落,当地蒙古族诗歌中唱到:俺翁吉剌惕百姓,自古来,有吃团牌之后纪,有奉奏事之奉女,俺以甥之貌,以女之颜者也,生男以守营地也,生女以逞颜色者也。

其中提到的翁吉剌惕部落指的就是弘吉剌部,这个部落自古以来便以精壮的男人与美丽的女人为傲。草原上各部族的生

活条件相差并不大,为什么只有弘吉剌部人始终保持着男子精壮、女子貌美的巨大优势呢?弘吉剌部人的这种巨大优势会不会和“哈伦圣泉”有关?而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和弘吉刺部落这两者联系起来的秘密会不会就是“哈伦圣泉”呢?拉,昌兴不断地翻阅弘吉刺部和黄金家族有关的文献,想从中找到一些线索。结果在《蒙古秘史》中找到了一则记载。

1231年,蒙古汗国准备大举进攻高丽,当时只有16岁的忽必烈担任监国王子,本应随军出征的他,右腿突然红肿起泡奇痒难忍,甚至连下床走路都十分困难,只好放弃领军打仗,转而到科尔沁弘吉剌部去迎娶新娘。弘吉剌部忠武王按嗔那颜的女儿察必姑娘,每日搀扶着忽必烈在大兴安岭中一处热腾腾的泉水里浸泡、擦洗,不久忽必烈腿疾痊愈,他娶回察必做皇后,而泉水则被弘吉剌部人奉为神明。敖拉·昌兴为自己的想法找到了佐证,将弘吉刺部和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联系起来的原因之一正是神秘的泉水。既然史书记载了弘吉刺部人曾经用他们奉为神明的泉水为忽必烈治过病,而且这张鹿皮图又出自弘吉剌部后人之手,那么给忽必烈治过病的泉水很有可能就是鹿皮图上所指的“哈伦圣泉”!可是图上这些圆点标注的圣泉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敖拉·昌兴注意到,文献中提到了一个地名:大兴安岭。敖拉·昌兴翻看着鹿皮图,他认为大兴安岭的山形和鹿皮图上画的山脉极其相似。蒙古族说唱历史的诗歌——鸟力格尔中也提到,成吉思汗逃亡途中正是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徘徊才意外发现“哈伦一阿尔山”的。

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所有的线索都将“哈伦一阿尔山”的所在位置指向了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大兴安岭!可是这个发现却让敖拉,昌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大兴安岭是纵贯东北的巨大山脉,它南起热河高地,北至黑龙江,绵延数千里。敖拉昌兴是东部草原总督府的官员,每年都要上京述职,进京的途中必须利用最短的路线穿越茫茫的大兴安岭,在有人带路的情况下也需要数日才能出山,如果想沿着南北走向的山脉转上一圈,即便是骑着马也需要半年时间。敖拉昌兴非常苦恼,要在大兴安岭如此巨大的山系当中寻找几个无人知晓的泉眼,无异于大海捞针。

怎么样才能将寻找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呢?敖拉昌兴仔细翻看鹿皮,他觉得这张鹿皮虽然陈旧,但不至于久远到蒙元时期,只可能是明末清初时候的东西,索布德在发现鹿皮图的时候,鹿皮里还包裹着卷木刻印刷的经文,他想,这位作图之人会不会是一位蒙古喇嘛呢?过去草原上教育落后,牧民们几乎都不识字,而喇嘛往往博学多才,不仅精通蒙古文、梵文、藏文,有的甚至通晓医术,他们在云游的过程中,偶然在弘吉剌部人活动的地域发现了泉水,并帮助弘吉剌部人将哈伦圣泉绘成地图的可能性也很大。敖拉·昌兴知道,从明清开始,政府对喇嘛的管理就非常严格,各地的喇嘛都需要考核选拔和常年的修行才能担任,喇嘛的基本信息和所从事的活动都会被记录在册,并统一送交最高权力机关备案。

敖拉·昌兴似乎看到了希望,他急忙写信拜托京城的朋友帮他翻查明末清初时期有关蒙古喇嘛的卷宗寻找线索。几个月后,敖拉·昌兴收到了京城的消息,朋友在一本记录蒙古大活佛的宗教活动、云游见闻和生平回忆的文书《胡图胡克》里找了一则相关记载:蒙古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察哈尔林丹汗中年时期突然患病,宫中请了许多名医来为皇帝看诊,都没能改善病情,反而因为用药不当使皇帝的病情每况愈下,日复一日的衰弱下去,直至口不能言,肢体僵硬瘫痪。宫廷上下眼看皇帝已经病入膏肓,无奈只能开始准备后事。此时,有一位老明达喇嘛来到宫延,他观察了皇帝的病情之后,便劝说宫中太医将皇帝带离京城到个名叫哈伦阿尔山的地方,自有办法救回皇帝的性命,朝还官员接受了建议,一夜之间征召数万人,以当时京都的查干浩特为起点,沿河谷小道向西北方向修起了一条通往哈伦阿尔山的坦途。到达哈伦阿尔山当日,皇帝已经不省人事老明达喇嘛即刻将皇帝浸人泉水之中浸泡,数天后,皇帝竟然睁开眼睛恢复了知觉。此后,经过每天的定时浴疗,皇帝渐渐可以说话,活动上肢,浸泡了一个月以后,竟然无需他人扶持,自己走出泉池。

察哈尔林丹汗在哈伦阿尔山奇迹般的康复了,他下令从远处搬运花岗岩砌成泉池防止泉水变质。老明达喇嘛则在每一眼泉池旁边撰写碑文、刻上功效,从此,以后,这些泉眼的周围禁止狩猎,也禁止平民百姓造访,成清朝皇帝的作息与行动都会被事无巨细的记录在一本叫了皇家禁地。另一本《内起居注》的宫廷文档当中,若是当朝的咸丰皇帝去往某处狩猎一定会有文书详细记载这一切,其中就包括打猎的具体地点,但元朝乃至北元时期则与清代截然不同,蒙古皇帝日常行动的区域和私事都极端保密,从不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元朝历代皇帝的一生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甚至在正史当中对他们的描述也仅有寥寥数笔,后人想要了解宫廷内部发生的事情,只能通过民间传说、乌力格尔和宗教记事来寻找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