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1614200000017

第17章 借势中的算计:依附外力,借势经营(4)

林建中的算计主要表现在他的乘时借势策略。他乘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中美经济贸易的发展,从中国大陆大量进口丝绸织物回美国加工,后来干脆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加工,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劳动力及厂房,把加工后的成衣运回美国销售,所赚的利润远比在美国高,其财富因而迅速增多。

随着资本的增多,林建中乘前苏联于1989年严重缺粮之机,组织向该国出口粮食及饼干等,帮助解决前苏联之急,因此获得了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给的美元自由买卖专利。林建中抓着这一时机,获得了较大的经营成功。

1991年,前苏联政局发生剧变,林建中认为叶利钦胜数较大,他再向独联体供应粮食及医药等,结果当地政府给予林建中不少优惠,为其在俄罗斯投资和贸易往来大开方便之门。如他在1993年获得俄罗斯全国飞行及降落优惠权,他乘时乘势成立了“航空发展公司”,承包当地货运及客运业务,获得了较好的利润。林建中正计划把该航空公司的业务拓展至独联体各成员国及亚洲一些地区,林氏已成为独联体内最活跃的美国商人之一。

经过20来年的借势经营,林建中的实力大大增强。目前他拥有14家制衣厂、2家成衣公司、4个时装展览厅,并拥有数幢商业大厦及大东银行的主要股权,是曼哈顿最大的制衣厂商。据《福布斯》杂志资料估计,林氏夫妇现有财富已超亿美元。

会借更要会用,以优势互补取胜

优势与劣势:借势一定要知己知彼,寻找可借对象的可用因素,采取灵活机智的策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借力只是手段而已,但要用之做合理合情之事,要懂运用。借力难,用力更难。算计出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再优势互补,以发挥所借之力的最大功效。懂算计的人不仅是一个善借者,更要成一个善用者。

犀牛和犀牛鸟是自然界中合作最好的一对伙伴,它们往往生活在一起。

每当犀牛进完食后,犀牛鸟便不辞劳苦地负责清除犀牛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并以此为食。同时,犀牛身上的“清洁”工作也由犀牛鸟负责,许多想在犀牛身上寄居的小虫子都成了犀牛鸟的美味。

犀牛和犀牛鸟各自发挥优势,彼此共存传为动物王国的佳话。

在中国的电脑圣地中关村,提起柳传志和他所创立的“联想”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确,百亿元的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身家这都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达到的财富高度。做生意取得如此成就,头上的光环自然多多,但在这光环笼罩之下的,是他不平凡的创业和发展历程,其中最为他自己庆幸的就是在联想创业之初就“借”到了一块金字招牌。

198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一联想集团公司的前身成立。在当时还属偏僻之地的中关村又多了一家实在不起眼的新公司。柳传志和另外10个被认为不太安分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开始算计赚钱之道。

当时公司的基本状况是: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加上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以及端着计算所“铁饭碗”的11个人。创办初期,与别人相比,这家公司实在不起眼。那时候到政府部门开会,联想的总经理总是早早到场,坐到第一排。如果有机会讨论,一定要抢着发言,目的是引起领导的注意以便得到支持。

很明显,这是一家地道的国营企业,因为投资少、规模小,也许投资者并没有指望这个小公司能干出多么大的事情来。但国有这一点,对于刚刚诞生的这个小企业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柳传志他们非常清楚,国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民营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正是基于这一点,柳传志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用活用足政策,把联想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一个举世瞩目的大企业。

成立前期,柳传志和创业同事们盘算,计算所只投资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应该放权。于是他们向所里提出要三权:第一是人事权,所里不能往公司塞人。第二是财务权,公司把该交国家的、科学院的、计算所的资金上缴以后,剩下的资金支配所里不要管。第三就是经营决策权,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由自己做主。

虽然投资不多,但在柳传志的要求下计算所将三件宝交给公司:一是下放人事、财务和经营自主权,也就是在机制上保证后来柳传志所说的“民营”。二是保证所里上千名科技人员做公司后盾。这一点在当时可能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因为中科院是知识分子扎堆儿的地方,也许还有人觉得是计算所在甩包袱,但是,高素质的创业人员,可能是当时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最大的财富。当然这是双刃剑,众所周知,知识分子是有思想爱思考的人,不好管理,用得好可以带来效益,用得不好也可能出现内耗。三是给一块“中科院计算所”的金字招牌:这是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有了中科院计算所这块国内计算机界的顶尖招牌,对公司发展业务肯定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因此,柳传志一直到1988年还在强调“我们是官办公司”,那是一块“金字招牌”,他们清楚地算计到了这个优势,也在这上面做足了文章。

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最大的好处是贷款容易、税收优惠,以及有商业信誉等等。回顾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国有优势的发挥,在联想发展的关键时刻往往是功不可没。柳传志曾直言不讳地说:“1988年我们能到香港发展,‘金海王工程’为什么去不了?因为它是私营的,而我们有科学院出来说话:‘这是我们的公司。’”香港联想开业三个月就收回90万港元的全部投资,第一年营业额高达1.2亿港元,“国有”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体现。甚至在企业发展的后期,联想还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国有”的恩惠,与政府成功地合作、开发并实施了诸多的合作项目。

一次,中国科学院进口了500台IBM计算机要配给其所属的上百家研究院。王树和、柳传志几位得知后,和李勤天天跑中国科学院。当时的信通公司等也在争这笔业务,但是,李勤他们给出只收价格4%的维修服务培训费,使其他公司觉得没法做。新技术公司有很多人曾经参与过我国大型机的研制,技术力量很强,加上这些人的努力,一趟一趟地跑,终于感动了中科院,于是科学院把这500台计算机的验机、培训、维修的业务交给了联想。

联想就这样迎来了第一桩大生意。500台计算机把两间小屋堆满了。由于场地小,排不开,只好腾出一间屋子验机。其他人便都挤在另一间小屋子办公。这笔业务做得非常不容易,做完之后,扣除3%的成本,只剩下1%的利润,但是,由于李勤他们服务、培训等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最终把他们的服务费涨到了7%。于是终于挣到了公司的第一笔巨额利润——70万元。

赚这笔钱主要靠的是技术,是以验机、培训、维修机器等为主要服务内容,采取出卖技术劳动力的方式赚取的。

第一桶金的掘得是因为发挥了新技术公司的长处,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并且也是靠着中科院这个背景,这两点优势在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创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人生得意、财源滚滚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实现。但如果你懂得借路而行,就可以做到了小博大。

在生意场的打拼中,借力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其形式各种各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用别人的力量优势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