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英雄病夫
16160600000006

第6章 江湖游子柳观澜

德州形势日趋紧张,百姓终日忧心忡忡。七百万蒙古大军驻扎与苍狼山,在哪里虎视眈眈。德州守军对此束手无策,只能加强防备。对其日益将强的骚扰袭击只能疲于应对,半年的时间蒙古大军从未派出一万以上的军队,每次都是几百上千的小股士兵进行突袭。

常定远已经明白蒙古大军的心思不在德州,至于所谓何事难以得知。但是对方的目的很明确,便是困住德州守军,不让其出军。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蒙古大军不知疲倦似的整日骚扰,近些日子日渐频繁,力度加大。常定远猜测对方的目的应该很快便会达到,或行动。

每日离开德州的人不计其数,同样也是有武林人士自愿前往德州抵抗蒙古铁骑侵略,好在常定远还能约束这些武林人士,要是真顺着武林人士意愿,讨伐苍狼山,必是有去无回。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只有少数,大多还是为自己的私利。鲁城之事才过半年,似乎所有的武林人士已经忘记,也没有任何人讨论此事。伤痕在利益面前显得次要,足够的利益可以让大多人疯狂。

丐帮是第一个发起自愿前来抵抗的帮派,其他帮派陆陆续续的赶到,洪武帝国的军事并不需要这些武林人士,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刻印在这些侠士心中。一行上万的丐帮弟子聚集在德州,其中一名入帮三个月的新弟子看着傻乎乎的,身受重伤,脑子也不太正常。整日除了吃喝拉撒,无所事事。是一名丐帮老弟子在路上捡到的,见其尤为可怜不忍让其露宿野外,惨死荒野。老乞丐也是经历过此事,知道没有人帮帮是绝难留下活命。

老乞丐摸出自己口袋里的干粮道:“吃吧,能吃一顿是一顿。蒙古贼子就要打进来了,你跟我也快三个月了,都还不知道你的名字。看你也是好人家出生,就是不知怎的落难至此,你我相遇就算是缘分。”

老乞丐也不管其听没听懂,自顾自的讲:“再过几天你就自己去寻个活路吧,离德州远点。这里可不安生,把你带过来也是没有办法,你的身体比之前好很多。没有我想必活下来讨口饭吃还是能行。你能听懂我的话就点个头。”

那乞丐似乎没有听懂老乞丐的话,只顾吃着手中干粮。

老乞丐见状无奈的摇摇头,想到此人所受打击过大,遭过重创,脑子不同正常人。现在还在身边能多照料一段时间便是,至于后面就看命了。

丐帮的到来也算是对德州的支援,常定远派人给丐帮发了不少物资。常定远的军队不缺钱粮,来的这些武林人士相对于双方的人数还是太少。好在这些人都是好手,能够听常定远的统一调度,必当是个大杀器。战场之事瞬息万变,没有良好的纪律,面对蒙古铁骑必当损失惨重,落个不好便是全军覆没。武林中人适合单打独斗,两军对垒讲究的是战术,兵法。不是只凭一股勇气即可。

德州常定远府邸,各门各派的首领聚集于此。常定远作为东道主招待各掌门帮主,共商对滴之策:“各位能在德州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常定远再次感激不尽。”

现场很安静,常定远的气势绝非一般武林人士可比。那些绝世高手已经在鲁城全部泯灭,现下这些人虽也是高手,但在常定远面前还不敢强势。常定远已经看出这些人的深浅,从这些人的实力他似乎发现什么,但一时半会有想不出来。鲁城之事和蒙古大军似乎有着什么关联。常定远猜测着,但是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很难将此间的线索摸索清楚。

丐帮帮主于华义开口道:“常将军尽管吩咐,我等必当听从将军调遣,对敌蒙古贼子。”

在场的帮主掌门纷纷点头认同于华义的话,必定还是要仰仗常定远。天下终归还是朝廷的天下,所谓的武林在洪武帝国面前不堪一击。

德州之地战争来的总是那么随意,没有任何的理由,战争总会不约而至。德州的百姓已经习惯这样的战争,朝廷也已经习惯这样的战争,武林同样也习惯了这样的战争。但是从来没有聚集过如此多的军队。

也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武林人士参加德州的战争。以往的德州更像是蒙古帝国同洪武帝国的练兵场。这一次,常定远已经察觉到不同之处,这也是他接纳这些武林人士的原因。这些人在前面探路,或许有可能摸清敌人的意图。

这里的世界很糟糕,但总能吸引人来到这里。蒙古大军不知疲倦的袭扰,没有任何得益之处,这是德州守将始终的疑惑。

洪武帝国重视德州,军队资源永远是最好的,将领也都是年轻有为的将领。德州也从未失守,蒙古大军的攻势也总是不疼不痒,种种不合理的地方,常定远知道还有许多事情是他不知道,但是两个帝国的帝君必是知晓。

“诸位好汉坐下,我等商量对敌之策。”常定远见众人等他授意。

众人听次话坐下。常定远的府邸不光作为私人住宅,为了便于军事统领,不少公事便是在此处理。几十武林掌门坐落之处不在话下。

“德州的战事大家都知晓,在这里就不在复述。进来蒙古大军聚集苍狼山,对德州的袭击日益加剧,在座的诸位想必知晓德州的重要性,要是让蒙古大军占领着德州地境,洪武帝国就真处于危难之中。各位前来,不管是何心思,只要是对抗蒙古大军,将会同德州守军一视同仁。绝不偏袒任何一方,诸位都是洪武帝国的子民,望诸位尽心。”应当有的场面话是不能少,应当有的提醒也是必要。

在场的人表现的很顺从,谁也不知道谁的心思。

大家你一句他一句,就在商量着怎么对抗蒙古大军。半天的时间过去没有任何结果,常定远也知道是这个结果,在他心里也没有想着这些人能想出什么对策。他只信任他的军队,只要军队在他手里,蒙古大军再多他也无所畏惧。

等到众人离去后,常定远对着身边一名副将道:“查清楚这些人的来意,是谁召集他们来的。”

“鲁城”副将立马就说出这两字。

一听“鲁城”常定远眉头一皱道:“在里面有什么发现。”

副将道:“没有任何发现,所有的痕迹都被抹去,废墟一片。”

常定远略思片刻道:“这天下乱了,不是你我能左右!”

副将道:“将军,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

“哎!”常定远叹气道:“疏散百姓吧!又是一个‘鲁城’。”

“末将领命!”副将离开府邸。

德州的百姓在对军队的强力要求下离开家乡,尽管家乡战火不断,但是没有人想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就失去根,这里的百姓已经习惯战争,同样也知道战争的残酷。以往德州守军从未疏散百姓,这是第一次让百姓离开这里。他们明白这里就很难回来了。有些百姓不明白如此强盛的洪武帝国,怎么会放弃德州没有军队来救援。那些武林人士都来了,朝廷的大军却没有援军。

百姓不明白,常定远也不明白。他拿不准朝廷是否已经放弃德州,他不敢拿整个德州的百姓作为赌注。他担心这里会成为另一个“鲁城”。

三百万德州守军已经进入最战时状态,做好随时开战的打算。

苍狼山,蒙古大军正在检查自己的武器,战马已经喂足粮草。

德州城内,老乞丐将那捡来的乞丐交给撤离的百姓。

那乞丐跟着一家农户走了,似乎也只有农户不嫌弃乞丐了。其他的人也不愿意带着破破烂烂的乞丐同行,尽管是逃命也不愿意。这和人的善恶不管,仅仅是颜面的问题。同乞丐一行,总是叫人瞧不上。

农家夫妇和他的儿子对乞丐还算不错,同吃同住,不分彼此。同一个阶层的人才会明白彼此的难处。他们能理解这名傻乞丐的难处。

“你这人傻傻的,能活到现在的亏那老乞丐。能躲过这劫,今后就同我们一家子吧,也好有个照应,不至于流露街头。”农家男子四十上下,却是有着五十的身体。双手就像几十年的老松树皮,岁月在其脸上肆虐横行,白发已是占领着主导地位。

农妇见乞丐沉默不语,对着男子道:“还是等他病情好些在与他讲吧!”

“这位大哥看着不像是乞丐,可能是遇到什么事情变成这样的吧!”农户家的儿子只有十八岁,身体壮实,是个干活的好手。他见乞丐虽是神志不清,但其眼神甚是精神。尽管他不知道很清楚这些,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乞丐不是真正的乞丐。

德州的地境过于庞大,撤离的人群已有千万。好在洪武帝国国力强盛,一千万人口虽多,但也能安置。不然这暴增的千万流民将会后患无穷。

撤离的人群越走越远,走着走着人也越来越少。大多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一起撤离。乞丐所在的柳家村只有一百多人,是个非常小的村子。好在这个村的村民非常的团结,在路上没有被其他村的人欺负。起初只有哪一家农户照顾乞丐,后面这个村子的人也顺带着照顾乞丐。

一个月以后,他们已经定居下来,乞丐开口说话了。柳家村的人都以为乞丐是哑巴,开口说话的乞丐已是让他们有些不适应。

乞丐说话以后看起来不傻了,那农户知道乞丐的病好了。乞丐改名姓柳名志观,算是柳家村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