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在起跑线上
1616600000023

第23章 别被孤独感缠绕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早就证明,人的某些情感缺陷会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妨碍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在这些情感缺陷中,有一种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的缺陷就是孤独感。

大多数人都体验过孤独的痛苦。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心理学家估计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有,人们对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

(1)孤独感的界定和测量

孤独感和孤立感的含义是不同的。孤独感是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对孤独感的这种界定,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虽然远离人群,生活却感到非常快乐,而一些人尽管被人群所包围,而且经常与他人交往,却被孤独感所困扰。现在有许多人抱怨身边没有多少真正的朋友。对这些人来说,与某些人进行坦诚的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将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从这个意义讲,孤独是一种个人体验。尽管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而且孤独感的来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据此,我们认为孤独感是一种人格特征。有人设计了一些人格量表来测量人们对孤独感的一般感受性。用这个量表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测验表明,大学生在所有项目上的平均得分通常为6分至7分,得分越高说明越孤独,而在友谊、家庭异性和团体的4种关系中,友谊得分最高,其次为与团体的关系。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际关系问题仍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碍。

(2)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的、苛刻的评价,许多有孤独感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关系。

其一,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

孤独的人可能更内向、焦虑,对拒绝反应更敏感,并且更容易抑郁。孤独的人在朋友身上花费很少的时间,不经常约会,也很少参加集会,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在人际交往时,他们对自己和对方的评价极端消极。这一结论,也帮助解释为什么对许多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孤独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二,基本社交技能的缺乏

有的人乐意与别人交往,但一旦进行比较重要的而且时间较长的交谈就会出现困难,其原因是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他们对自己的伙伴不太感兴趣,常常不能对于对方所说的话加以评论,也较少向对方提供有关自己的信息。

相反,这些孤独者更多的是谈论自己并且常介绍新的与对方的兴趣无关的话题,倾向扮演一个“被动消极的社交角色”。我们常常感到与孤独者交往很乏味,他们不知道他们与人交往的方式是怎样赶跑了潜在的朋友。所以,当别人期望他们多暴露思想时,他们却暴露得很少,而当别人不期望他们过多暴露思想时,他们却暴露得太多。结果,在别人眼中他们是冷淡的或不可思议的。

孤独者因为采用消极的交往方式,并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与这些人交往常常让人感到不愉快,因此他们很难建立有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基本社交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孤独者走出孤独的恶性循环。

(3)孤独感的分类及表现

孤独感在人的思想上、行为上的体现,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长期脱离人群的“有形”的孤独;一种是身处人群之中,但内心世界却与生活格格不入而造成的“无形”的孤独。人是社会化的高等动物,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人过得是社会化的生活。因此,人的一切,包括思想、学识、才能等等,只有在社会生活这个意义上才存在,才能得以发展。我国曾放映过一部名叫《中锋在黎明前死去》的外国影片,电影说的是某国家有一个着名足球中锋,他在世界足球大赛中表现极为出色,带领自己的球队赢得了一次次的胜利。可后来,他被一位百万富翁看中并高价“买”了去。中锋在富翁家里享受着优裕的生活待遇,但是却失去了驰骋绿茵场、施展身手的机会,只是与另外两名被买来的物理学家和舞蹈家一起,被闲置在富翁的一所豪华别墅里,全部的作用,是作为“展品”

以满足这个富翁的虚荣心和占有欲。中锋没有球踢,整天生活在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之中,终于在默默的忧郁中死去了。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的,离开了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人的本性与人格都不能保持完整。

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而又完整的精神面貌,是在人际交往当中形成的;人也是通过人际交往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改变自己的。一个长期被孤独感笼罩的人,精神受到长时间的压抑,不仅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影响自己的智力和才能的发挥,也会引起人的心理上、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产生诸如思想低沉、精神萎靡,失去事业的进取心和生活的信心。

大多数有孤独感的人,并不是自己情愿离群索居、孤身独守的。他们有的是在坎坷难行的人生路上遇到了伤人肺腑的痛苦,因而嗟叹人生艰难,埋怨命运刻薄,或痛恨世态炎凉,咒骂人心虚伪;有的是感到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因而也不愿去理解别人,不如独处一隅洁身自好;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境遇各有不同,其结果都大致差不多:把自己置身于孤独感的控制之下,陷入无边的伤感之中。

(4)消除孤独感有办法

首先,就是要求自己做个达观者。所谓“达观”,一是对不顺心的事要想得开,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要“拿得起,放得下”;二要乐观,尤其在逆境中,在困难较多的情况下,要有一点乐观主义的精神,一方面眼睛要看得远些,另一方面步子迈得再扎实一些。这是因为生活自有它发展的规律,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更不会因为人的消极回避、等待而自然好转。

其次,应该抛掉伤感,投入集体的怀抱。鸟儿身上系上了铅块,难以飞上蓝天:一个人心理负担重,必然影响自己的思想、学习和身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努力挣脱孤独感对自己的束缚,走出个人小天地,投入集体的怀抱,投入火热的生活。曾经有人这样问着名心理学家巴达斯小姐:“哪些是人类今天最基本及最深切的心理需要?”巴达斯回答说:“人类需要爱,但这不限于男与女之间的爱,从心理学家的观点看来,好人永远是快乐的。”脱离集体和生活,一个人是无法得到爱的,把自己禁锢在孤身独处的樊笼里,得到的只有孤独而不会有快乐。就像一滴水,孤独地滴在石头上只能叹息着消失,而滴在大海里则可以永远奔腾。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朋友的爱,并坚定自己不断进取的决心与信心。

在具体的生活与工作中,要学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消除自己的孤独感:

克服自卑

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别人接触,从而造成孤独状态。这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冲破,就难以走出孤独。其实,人与人之间不可相比,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一个人只要自信一点,就会钻出自织的茧,从而克服孤独。

多与外界交流

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客观上与外界交流有一定困难,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当你感到孤独时,可翻翻旧日的通讯录,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给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写信、挂个电话,或请几个朋友吃顿饭、聚一聚。当然与朋友的交往和联系,不应该只是在感到孤独时,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需要并能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忘我”地与人交往

与人们相处时感到孤独,有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10倍。这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热烈的气氛中会备感孤独。因此,在与他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你自己。

享受大自然

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例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好,但又不愿与别人倾诉时,常常会跑到江边或空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确立人生目标

现代人越来越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害怕在不幸时孤独、孤立无援,害怕自己不被人尊重或理解,这种由激烈社会竞争导致的内心恐慌,无疑使一些人越怕越孤独,心灵也越脆弱。要克服这种恐慌与脆弱,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些人生目标,培养和选择一些兴趣与爱好。一个人活着有所爱,有追求,就不怕寂寞,也不会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