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1624700000041

第41章 1972年

7月,毛泽东对文艺界的状况提出批评:“现在电影、戏剧、文艺作品少了。”[270]

7月30日,毛泽东接见《龙江颂》剧组有关人员时,提出:现在的戏太少了,只有几个京剧,看来,还是要说话。并说这部戏拍成电影,5亿农民就有戏看了。当被问及搞什么新戏好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要搞“农民戏”。他从唱腔角度谈到,京剧是从安徽的徽剧二黄和湖北的汉剧西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认为京剧的腔调主要就是两个:西皮、反西皮、二黄、反二黄。说他不太喜欢摇板、散板和慢板。谈话中,听了《逍遥津》、《斩黄袍》等高庆奎派戏曲的唱片,听后,遗憾地说南梆子为什么不用了。又说,样板戏中《海港》矛盾不突出。《智取威虎山》戏太少,《打虎上山》有戏,但还是学的《林冲夜奔》,《定计》一场,少剑波大段唱腔搞得太长。《沙家浜》中有四个慢板,我不喜欢。关于《红灯记》,他说:我原想李玉和一家三口都不要死,否则看了太悲,但那时的情况又确实如此,敌人对我们太惨,很厉害,都改掉了可能不行。为此,欣赏《沙家浜》,认为它讲斗争,但未死人,一般人爱看。他还为《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单人独马打入匪巢,后栾平又跑上山,差点把杨搞掉担心,认为是人为地搞了些紧张。[271]

7月30日,上海推出的《龙江颂》,属于“样板戏”里的后起之秀。这出戏,毛泽东看过4次电视和一次电影,还专门会见了剧中“江水英”的扮演者李炳淑,在不短的谈话中,集中表达了他对样板戏的看法。

他认为《龙江颂》这个戏不错,5亿农民有戏看了,还让李炳淑回去告诉创作演出人员,说他感谢他们为5亿农民创作了一出好戏。同时提出现在的结尾需要修改,还亲自设计,比如,不要以交公粮结束,可以武打结束,有了坏人,不要那么简单地被揪出,可以让他跑,跑到后山煽动组织队伍,最后一场改好,然后黄国忠带一支队伍打过来,经过一番武打,把他抓住。[272]

7月31日晚,李炳淑在中南海又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当她走进毛泽东的书房时,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看见李炳淑,就同她亲切握手,还打着手势告诉她,他已看了4次《龙江颂》演出的电视转播和一次电影,共五遍了。并赞扬说:“你们为5亿贫下中农演了一个好戏,谢谢你们。”毛泽东的赞扬,使李炳淑当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毛泽东又笑着问她,下农村没有?与贫下中农在一起吗?李炳淑汇报了为排练《龙江颂》曾5次到农村体验生活的情况。毛泽东连声说,好,好。[273]

毛泽东接见李炳淑。谈到文艺界的八个样板戏,毛泽东说:“哪里有八个样板戏,我看只有一个半。一个是《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只能算半个。”[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