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领域暗流涌动,为什么伯克希尔公司能够一枝独秀、长盛不衰?人们常常对巴菲特的神来之笔津津乐道,但潜藏在表象背后的“不可复制现象”又有何深层次缘由?在全力辅佐巴菲特的数十年里,芒格用他领先时代的智慧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为伯克希尔公司保驾护航。在他眼中,任何商业行为都是立足于“付出”和“积累”之上的,撞大运式的侥幸心理从来都为投资者所不齿。可以肯定的是,在超过50年的投资生涯中,芒格从未有一次凭侥幸心理进行投资的行为,他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来充实自我、提升资本运行的可靠性,最后在令人称道的容错率之中,顺利做成了每一笔“手拿把攥”的生意。
1.调查比抢先机更重要
商海博弈从来都是瞬息万变,不少投资者都会为了某些潜在的商机赌上一把,然而在芒格看来调查比抢占先机更重要,侥幸心理其实是商业投资的第一大忌。他说道:“所谓的快与慢其实是一个哲学命题,而哲学概念是不可说的。所以我更坚信调查的作用,它会让你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
1988年,巴菲特看中了可口可乐的项目,他非常看好这款饮料的前景,于是便将可口可乐的财务报表拿给芒格看。芒格说道:“单看去年的增幅,这家公司值得考虑。不过问题是我对饮品市场并没有太多研究。”
巴菲特回答:“那么我们可以将投资的事情延缓一下,先研究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和上升潜力。”
“你不担心时机的问题?”
巴菲特微微一笑,他知道芒格将调研看得非常重要,因此以上疑问毫无意义。就这样,两人确定了对可口可乐公司的调查方案,并且在随后的几天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时隔多年,芒格依然对两人在那段时间里的“针锋相对”记忆犹新。
最初的时候,巴菲特拿出了一份可口可乐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报表,然后用笔在上面画了几个圈:“你看看这儿,查理。这家公司在过去3年里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特别是在净利润方面收入可观。”
根据表单详情,可口可乐公司的净利润从1984年的6.3亿美金涨到1987年的9.1亿美金,增长了44.4%。看上去,这是一笔不错的买卖。不过,芒格对此提出了疑问:“我们需要了解这家饮料公司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方向,甚至说他们的优势和老板我们也需要同期考量,单凭这一张报表并不能确保投资的准确性。”
对此,巴菲特表示认同。他笑着说:“你说的没错兄弟,那么我们就抓紧时间吧。据我判断,这家公司的股票会疯涨的。”
巴菲特这样说着,同时又拿出了另一份资料,上面是1985年可口可乐战略变动的内部报告。他告诉芒格,可口可乐在1985年尝试着推出了新的口味,不过这一做法却没有通过市场的考验。无奈之下,管理者又重新拾起了原来的配方,并且定下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战略目标。
“敢于尝试新思路,危机之中乐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眼光也不局限于美国境内,我认为这是一家值得关注的企业。”巴菲特这样说着,脸上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
芒格仔细看了看这些资料,认为巴菲特的观点是可靠的。不过他又补充了一些资料,大致是可口可乐的目标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等等。
经过细致的调查,伯克希尔最终在1988年秋天同可口可乐公司达成了协议。大量的资金流入让可口可乐在市场开发方面如鱼得水,进军国际市场的计划也由此顺利展开。在当年的财务报告中,可口可乐的收入额首次突破80亿美元大关,其净利润更高达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良好的势头之下,巴菲特和芒格又追加了可口可乐的投资,到1989年春,巴菲特已经持有价值10.7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算上股票增值和分红,在接下来的30年时间里,巴菲特等人单靠这一笔投资就赚到了上百亿美元。不得不说这真是投资界令人称道的传奇事件。
事实上可口可乐的成功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公司只是其中之一。在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巴菲特这样说道:“在投资可口可乐之前,我和查理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当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好项目的时候这笔投资才确定了下来。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考察和计算会造成利益减损,相反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抉择——投资的先机固然重要,但风险掌控更为关键。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运气上。若以悲观的论调来评判盲目的受益者,那么结论就是‘有人走了狗屎运’。”
这番话其实表达了两层意见,一是“付出在调查之上的精力是一笔赚钱买卖”;二是“部分幸运的投资者并没有参透市场的真理,他们之所以获利更多是因为运气”。正如巴菲特所言,他和芒格在决定投资可口可乐之前就做出了大量的评估和调查,在掌握了大量事实依据之后,该项目才被真正敲定下来。虽然说商业运作中所有机遇都是瞬息万变,先机的意义也不言而喻,但真正的投资高手都会通过各类运作将延期支付带来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在一次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巴菲特这样举例说:“篮球场上最快的并不是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带来的时间差才是难以弥补的。我们见过很多用假动作来谋取时间差的人,他们在你向左运动的时候做出了相反的攻击决定,这才是最致命的。相反,那些利用绝对速度来突破对手的人往往很难占到便宜,因为零点几秒的速度优势通常而言并不能够带来质变。”
其实在投资可口可乐这件事情上,伯克希尔公司早已展开了有针对性的布局。巴菲特等人长期关注、留意该饮品公司的股票走势和管理变动。所以对伯克希尔公司来讲,它真正投资可口可乐的时间要比实际日期早得多,而这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相对速度”。如果用更为通俗的语言来讲,那就是“大老板在冬天就制订好了来年计划,小商人在春天到来之际才安排新一年的工作”。
可以肯定的是,可口可乐项目的投资为巴菲特等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不过芒格强调的“先调查后行动”也不容忽视。在一次受访过程中,芒格这样说:“我的逻辑就是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推导过程,这很管用。比如说有一位农夫知道自己将来会身死何处,那么他就会下意识地避开那个位置。”这样看来,在投资可口可乐之前,芒格已经预定好了整个项目的最终目标。按照终极目标呈现出来的结果,他逆向推导自己应当部署的方案,而后精准地计算出了自己必须执行的每一个步骤。
事实证明,商业运作中确实存在“一步先,步步先”的现象,很多投资者也因此不惜付出“裸奔”的代价。然而在芒格等人看来,“领先”其实是一个哲学化概念,它既包含了行动过程中的迅捷,同时也意味着行动之前的准备工作,甚至还喻指着相对领先与绝对速度之间的比较。在可口可乐投资案例中,巴菲特在芒格的建议下完善了自己的前期预案,随之在项目运作中大获成功。由此我们也可以更加坚信这样一个道理:不要迷信运气,调查远比先机更重要。
2.《穷查理宝典》——芒格模型
芒格到底是怎样摆脱“裸奔投资”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人彼得·考夫曼执笔的《穷查理宝典》中捕获些许蛛丝马迹。通过长时间的调查、整理,考夫曼收罗了芒格的大部分演讲稿,并由此梳理出了一个特殊的“芒格模型”。有了这一套体系化的理论支撑,任何时候芒格都可以摆脱“裸奔”的困扰。
在《穷查理宝典》中,考夫曼这样写道:“芒格非常热衷于从当代以及过往案例中汲取经验,他搜集了大量的现实材料,并对各行各业的人和事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事例让他在‘失败学’方面有了体系化的建树,在分析投资项目时,这套综合化的模型就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那么,什么是“芒格模型”呢?对此考夫曼用十则箴言对“芒格模型”进行了解释。
(1)每一项投资都需要从风险评估开始:所有的投资都存在风险,但是低风险、高回报的买卖才是好生意。值得一提的是,芒格对资本参与者的品行非常在意,他尽量避免与那些行止不端、个性乖张的人打交道。在他的交际圈中,几乎所有人都是成熟稳重、心地善良的正派人物,绯闻缠身或者用心不良的人并不是芒格考虑投资的对象。
此外,芒格还会对假定的风险做出补偿条例。举例来讲,假如投资格鲁吉亚的坚果生意会存在200万美元的风险和1000万美元的回报,那么芒格就会考虑在业务洽谈的时候要求得到更高的回报结果。
在风险掌控中,芒格还非常重视通货膨胀以及银行利率的影响。这一点很好理解,货币升值或贬值对国际贸易影响巨大,银行利率调整之后也会对市场活力产生影响,所以上述两点因素都必须在投资之前作出深入考量。
最后一点,必须划定本金持续亏损的警戒线。当一只股票出现亏损时,到底价值缩水几成才忍痛割肉?不少人抱着回涨的希望死守到底,但芒格并不会将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等待上。比如他事先设定了20%的亏损线,那么当这只股票接近该基准线时,芒格就会将其抛售。
(2)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失去了主见的投资犹如白夜裸奔,遭遇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芒格指出,勿受他人之评价随波逐流是投资的基本素质。一个人的决定是否正确,这本质上来讲与他人的评议毫无瓜葛。芒格说道:“如今有很多人依靠着对某些事件或群体的评头论足而活,但是这些专栏作家和评论员本身无法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影响。因此当我们操作某一项投资的时候,真正的责任人只有我们自己。”
此外,跟风式的投资不会让你获得良好的成绩。当小镇上只有一家屠宰场时,屠夫每月可以赚1万美元;等有别的屠宰场开办起来之后,所有屠夫就只能获得该事业的平均利润,这就是著名的“均数回归”理论(即每个人都获得平均业绩)。芒格认为,市场的盲目性会造就一大批跟风者,如果不能针对某一现象做出迅速反应,那么比较稳妥的方法还是“不要插手”。
(3)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以帮你避免“裸奔”的危险。对此,芒格给出的建议是:“大量的阅读”“更多使用科学的思维模型”“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及“自我垂问”。
在他看来,有效而广泛的阅读可以扩充我们的眼界;良好的思维模型有助于更加快捷、科学地分析问题;大量准备工作能让我们的工作具备更强容错率;多问自己“为什么”则是深挖问题根源、用逆向思维推导正确路径的有效方法。
(4)谦让,懂得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优势。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芒格很注重“在自己强势的范围内活动”,他不参与比特币或者其他过于新奇的项目,因为他知道这并非自己的特长所在。他这样评价自己:“我从不认为自认无能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相反这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商业领域的自欺欺人只会为自己带来灾难,每一个人都应当竭力避免它。”
此外,识别不确定的证据也是“谦让”的重要因素。部分情况下投资者容易受“想当然”的思维模式控制,他们不去探究某项事物的内在关联,只是根据自身经验来评估未知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5)严格而又缜密的分析。芒格认为,分析和预判是投资者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方法。聪明的投资者必须明确以下几点:自己投资的项目将会经历哪些过程、并达到怎样的结果;在预判的过程中是否运用了逆向思维;通过自己的分析,明确该项目能否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述出来;是否对风险和意外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用宏观的市场视角来看待问题,不要让自己处于证券分析师或者市场分析师的位置上。
(6)合理配置手头的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位投资者都非常重视的话题,芒格认为“金点子”非常少,一旦出现就可以考虑追加重注。他说道:“一定要将冒险主义与机会主义区分开来,前者意味着投资的活跃度,后者则是对嗅觉的考验。如果真的闻到了金子的气息,那么试探性交易就是不被推崇的。”
此外,时刻思考是否存在更加法则也是合理调配资源的重要条例。在投资过程中,芒格会经常性考量本次运作的优劣,如果尚有更好的方式存在,那么这就意味着资源配置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7)保持永不衰竭的耐心。芒格的“耐心”可以用以下4句话来解释:保持对复利的渴望与连续性;尽量不要插手自己不喜欢或者不熟悉的领域,由此而生的交易税和摩擦性成本都是不可取的;要对潜在的好运做好准备;投资理应是一个被享受的过程,因此不要厌弃它。
(8)用果决的特性武装自己,拒绝裸奔。芒格极少让自己处在犹豫的状态,他极少触碰无把握的内容,因此也能够在面临抉择时无比果断。
(9)学会与变化和平共处,让自己主动适应世界。在接受现实、适应客观环境上,芒格保持着清晰的头脑和明智的逻辑思维,他乐意去观察外界环境对资本的潜在影响,同时适时调整自己的方案。虽然近年来芒格在新奇产业方面表现出的适应力有所下降,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将最核心的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这更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10)像蹲伏猎物的猎豹一样专注。什么是“专注”?芒格给出的逻辑依然清晰:你要避开厌倦效应的骚扰,同时还要避免因为过于关注细节而漏掉显眼的内容。对于干扰选项的排除一定要慎重,不起眼的疏漏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在“芒格模型”的帮助下,相关难题都可以套用理论分析梳理。芒格坦言,当自己在拿到一些重大项目时他都会先看一眼自己的清单,然后再心平气和地接洽新项目。理论知识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自然也会帮投资者穿上坚实的盔甲。有了这份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理论模型,身处何种困境,芒格都会显得从容不迫。
3.聪明的投资者都不会奉上全部的砝码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人尽皆知的投资箴言,同时也是芒格恪守不移的“宝训”。正如芒格所言,任何投资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博弈”,所以拼死一搏的投资并不可取。然而事实证明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都在机遇来临之际选择孤注一掷,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也是令人遗憾的。
1969年,一位叫作多塞夫·拉米雷斯的小伙子敲开了芒格的办公室大门,他穿着黑色的西装,脖子上挂着一幅墨镜。这位年轻人看上去信心十足,一进门就毫不客气地坐在了芒格对面,然后从口袋中掏出一只小盒子扔在会议桌上。
“你好啊老兄!”年轻人这样打招呼道:“我想他们已经告诉你我的名字了。”
“这不重要,”芒格回答——他有些厌恶拉米雷斯的举动,但出于礼貌,他还是掩饰住了内心不满:“请谈谈你此行的目的。”
拉米雷斯用一个夸张的手势在空中挥舞了一下,脸上依然保持着志得意满的神色。他俯身靠近芒格,并且压低嗓门说道:“打开桌上的盒子,你会发现里面有三颗钻石!”
“还是你来展示它们比较好。”
于是,拉米雷斯露出得意的笑容,打开了那只装有钻石的小盒子:“这些宝贝个个货真价实,如果大家联手,那么我们都会变成亿万富翁……怎么样?你检验一下钻石的成色,绝对不是玻璃球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芒格摇了摇头说:“如果你只谈论钻石的话,我可能一点话也搭不上。”
拉米雷斯终于讲出了自己的构想:“我在巴西发现了一座矿山,目前来看大概有价值2到3亿美元的钻石都在那里。我需要一笔启动资金,如果你乐意出资,那么我会分给你最多19%的股权。”
拉米雷斯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几份材料。其中包括印有巴西地方政府鉴章的文件、雷吉尔珠宝公司的合同等等。他告诉芒格,前期手续都已经办好,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马上开工。而且雷吉尔公司本身就是巴西企业,这为项目操作提供了极大帮助。
“你可以跟那家巴西企业联合开发,这样根本用不着第三方插手。”
“实不相瞒,如果投资人和经销商都是雷吉尔珠宝的人,那么我就很容易被架空,或许死在矿井里也有可能。”
芒格思考了片刻,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笔生意看起来不错,但问题是你能否确保消息的精准性?如果真有价值上亿美元的钻石,恕我直言,恐怕也轮不到我们美国人去开采。所以我建议你还是找相关领域的专家再勘察勘察。”
听到这样的话,拉米雷斯陷入了犹豫,他抿了抿嘴唇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放心,我完全相信那里有大量的钻石。”
这句话让芒格探明了对方的心理现状,他知道拉米雷斯对于钻石的存在与否并没有十足把握。于是芒格缓缓说道:“或许我的言辞会让你感到难过,但请记住如此答复的原因是不希望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不会投资这个项目,请原谅。”
自信的神色从拉米雷斯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急切地说道:“钻石肯定是存在的,如果您觉得有风险,那么我可以提高贵公司投资的回报率。”
拉米雷斯解释说,自己和一位对地质学颇有研究的退休教师发现了这笔财富。过去数年时间,这位退休教师几乎走遍了整个巴西高原,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质矿藏可谓是了如指掌。而且为了推动这一项目,拉米雷斯已经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对此芒格也心怀疑虑。更加糟糕的是,当被问到是否备有第二方案时,拉米雷斯脱口而出的“不需要”让芒格大跌眼镜。
拉米雷斯巧舌如簧,但芒格始终不为所动,本次谈判的结局以失败告终。事实证明芒格的选择非常明智,巴西钻石的项目在地方力量的干扰下无疾而终,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那里是否存在珍贵宝石。而为了该项目四处奔走的拉米雷斯也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身亡,伴随他一同消失的还有大约150万美元的欠款。
两种相异的抉择造成了不同的人生结局,意气风发的拉米雷斯倒在了看似触手可及实则遥不可及的黄金梦想之前;芒格则稳稳当当地做着自己的投资项目,并且伴随着伯克希尔的成长而日益壮大。对于巴西钻石的项目,芒格其实也颇感兴趣,20世纪60年代末的3亿美元远比今天更加诱人,然而拉米雷斯稍显极端的处事原则最终让他望而却步。
首先从项目本身而言,核心希望被寄托在一位半职业的退休教师身上,这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选择。拉米雷斯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在回答金主时毫不遮掩的“没有B计划”直接让自己在本次谈判中出局——“赌徒心态”或者“侥幸心理”都是投资界的大忌,对此芒格早已心知肚明。
另外我们再从拉米雷斯本人的角度来讲,他勇气可嘉却固执鲁莽,有着不错的创新精神但是做事却不留余地。这种“不成功则成仁”的商业选择显然不会得到芒格的认可,被拒之门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直以来,芒格都以严谨、沉稳的风格扬名投资界,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公司之所以能够避开很多投资陷阱,芒格实则功不可没。可以肯定的是,当价值数亿美元的财富摆在自己面前时,唯有那些真正深谙事理、定力极佳的投资者才能不忘初心。在这一次考验中,芒格表现出来的思辨能力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
4.正确认知他人的努力
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获得成功是每一位投资者都心驰神往的理想情况,但对于类似现象芒格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解释。在他看来世界上并没有“白手起家”这一个说法,那些被认为是“物质不足”的人可能抓住了某些时代机遇;被认为是因为行业优势而声名鹊起的人可能却是占得了“人力”方面的优势。不幸的是太多人都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只看到了别人的“一无所有”,却忽视了对方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盲目的效仿和复制都会让这些人付出惨重代价。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过后,伯克希尔公司的事业也在迅速增长。在这个时候年轻的威廉坐不住了,他找到父亲说:“我不希望做一名吃白食的人,我要为你做更多的事情!”
听到这样的话,芒格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傲慢,他似乎还没有从白内障手术中完全康复,所以在此之际威廉甚至觉得继父正在用鄙夷的眼光审视自己。
芒格说:“就目前而言,你还不具备在社会上冒险和磨练的能力。等时机成熟之后,我或许会考虑让你做点什么。”
类似的话语对威廉来讲毫无意义,但是他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只是沉默着点了点头。一个月之后,一位自称卡尔·辛顿的年轻人找到了威廉,然后恳求他将自己引荐给芒格。
原来,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风头正盛,不少美国青年都渴望复制这一奇迹,而正在杨百翰大学求学的辛顿就是其中一员。按照辛顿的说法,盖茨和艾伦就跟成千上万的辍学生一样,他们逃课、不修边幅,甚至愿意为了几美元的报酬而打零工。
“他们只不过在编程方面小有研究罢了。”辛顿这样说。
实际上在遇到辛顿之前,威廉也听说了盖茨的名字,他虽然不赞同辛顿如此贬低一个大获成功的同辈人,但对于盖茨的个人能力他也是持保留态度的。于是经过一番思考,威廉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你需要告诉我,你所谓的计算机技术都存在哪些优势;其次如果我父亲支持你的工作,那么付出的资金和回报如何计算;第三点你需要明确,在不雇佣人手的情况下,单凭一人你能否做出成熟可靠的技术方案。”
威廉自认上述话语逻辑严密、思路清晰,但实际而言他的话却显得青涩稚嫩。不幸的是自信满满的辛顿同样也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大学生,他做出一副成熟的样子回答说:“你应当明白。有的时候成功不在于你有多强大,仅仅是因为你比别人做得更好。我有信心超过微软的产品,这一点就足够了。而且关于利益分配,我想说的是这是查理先生答应见我之后的事情,目前而言由你我两人来定夺恐怕一点意义都没有。”
两天之后,威廉找到机会将这件事告诉了芒格,但是后者却冷冷地说道:“告诉辛顿,我会祝他好运。”
冲动的情绪瞬间涌来,威廉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种极不体面的状态之中——他的鼻孔撑得很大,满脸涨得通红,同时双臂撑在父亲的办公桌上,伸长脖子大声吼道:“你和沃伦一样,都把我们当小孩子!”
威廉一边大喊一边连续不断地拍着桌子,芒格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盯着他。看到父亲始终不为所动,威廉更加失控了:他随手一挥打翻了水杯,还将芒格攥在手中的一份杂志一把夺过来撕碎扔在地上,一直到有人听到吵闹声后前来询问他才停下。
大约5分钟后,办公室里又只剩下了父子两人,威廉的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这时芒格才说:“微软的成功绝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盖茨先生的天赋和努力也奠定了他未来的高度。你要记住我说的话——任何收获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持有的资本还远远不够。”
在威严的父亲面前,威廉又一次妥协了,他紧闭双唇退了出去,然后第一时间找到了辛顿。随后,在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这两位年轻人开始了自己的“大计划”。
辛顿强调,单论技术微软并没有绝对优势,就个人专业性而言自己也完全超过“大学都没读完”的盖茨。威廉半信半疑地聆听着类似的意见,同时脑海之中不停地思考着自己在芒格身边学习到的知识和理念。他虽然也明白辛顿身上存在过多自负、不成熟的因素。不过“大干一番”的梦想还是让威廉蠢蠢欲动,经过一番思考,他将父亲的行踪告诉了辛顿。这样一来,两位同样自视甚高的人——芒格与辛顿就在一片湖泊边“偶遇”了。
辛顿说:“请相信我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我真的认为盖茨的成功并非难事——自从踏入学校的一刻起我就勤奋学习,并且立志要做一名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和普通的爱好者不同,我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底蕴。”
“你认为盖茨的成功只是偶然?”
“我只能说如果同样的机遇和平台摆在面前,我不会做得比他差,”辛顿说:“我从很多朋友那里听说,盖茨在大学的表现很普通,而且他到现在连毕业证书都没有。但是这个家伙在刚满20岁的时候就创办了公司——一个20岁的肄业生有什么资本?他能够白手起家为什么我们不能?我坚信自己可以和他一样成功。”
听到这样的话,芒格收起了自己的钓鱼竿,然后问道:“既然你也可以像盖茨那样‘白手起家’,那么为什么又要来找我呢?”
辛顿回答说:“如果您愿意帮忙,这将意味着我拥有了比盖茨更多的优势,我的事业也会更加顺利。”
此时此刻,芒格已经收拾好了渔具——他倒光了桶里的清水,然后将钓竿和鱼线折好、卷齐。芒格希望快点离开这里,辛顿却以为对方想要换一个正式点的场所继续详谈。在这样的误解中,辛顿继续跟在芒格的身后,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自己的各式畅想。
很快,芒格意识到如果不直截了当地讲出自己观点的话,眼前这位大学生还会越陷越深。于是他告诉辛顿说:“我不能认可你的做法,同时也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参与这件事。你看待事物的视角和运行事业的方法都存在缺陷——任何收获都需要付出代价,空手套白狼的事情永远只存在于小说里。”
芒格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辛顿也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不过,芒格依然允许威廉去关注辛顿的事业,他这样教导儿子:“他人的失败可以令你不犯等同的错误,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你会发现真理到底掌握在谁人之手。”
正如芒格所料,辛顿奔走近一年也没有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是他又异想天开地复制微软奇迹,希望通过“远超盖茨”的计算机天赋博得声名。不过日新月异的电脑技术早已飞跃到更高层次,全方位落后的“辛顿电子”尚未面世就胎死腹中。
每一个成功的项目都由无数个正确的符号聚合而成——在芒格眼中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撞大运”式的成功,他尊重每一位收获者,同时也愿意去分析这些人在各自人生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和自己的同学相比,盖茨确实算不上一个优等生,然而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和努力又是多少人可以比拟的呢?生活之中我们常常将目光集中在部分“可见”的资本,例如“金钱”“人力”等方面,以为以上元素缺失的成功者都是“空手套白狼”。但“天赋”“学历”“努力程度”“视野”等要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剂。太多时候人们没有意识到天赋和视野等等也是一种资本,这对那些渴望“复制经典”的人而言非常危险。
以盖茨和微软的成功为例,他和艾伦在联手创业时确实没有动用大量的资金,而且两人在学校期间的表现也确实谈不上优异,然而殷实的家底、强大的天赋,以及广泛的社会关系都让这两位年轻人的工作顺风顺水。
就个人天赋来讲,盖茨显然属于超级精英的行列——1973年春天,他在SAT考试(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中获得了1590分(满分1600),并借此收获了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长期稳居首位、拥有三百多年建校史的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数百年来,从哈佛大学走出的顶级名人有如过江之鲫,芒格和盖茨都是此中佼佼者。
除了令人难以企及的头脑之外,盖茨的社会关系也非同一般:他的母亲玛丽·盖茨曾任华盛顿大学校董事;父亲亨利·盖茨是全美知名律师事务所的联合创办人。1980年,IBM公司希望为自己的PC机开发操作系统,25岁的盖茨之所以能够顺利拿下这笔订单也是借助了母亲和该企业总裁约翰·欧宝之间的良好关系。值得强调的是,不少人只看到了盖茨“没有毕业”的一面,然而他们却忘记了在大学期间盖茨广泛交友,保罗·艾伦以及斯蒂夫·鲍尔默等日后名震天下的商企巨头都同他交情匪浅。
此外,盖茨的勤奋程度也远非一般人可比:在创业的初始阶段,人们经常看见这位年轻的小伙子睡在地板上——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5.保持学习,让梦想照进现实
熟悉芒格的人都知道,这位总是在公众场合露出标志性微笑的投资界前辈对阅读有着天生的执念——只要当天没有爆出类似“哈雷彗星撞击地球”这样惊世骇俗的新闻,他都会按部就班地拿起报纸或其他书籍逐一阅读。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芒格会同时阅读好几本书,他一会儿翻翻这个,一会儿翻翻那个,别人认为这不是良好的阅读方法,但芒格却乐在其中。他说道:“只看一本书会让你陷入忘我的状态,换本书就是思维重新洗牌的最佳途径。”
2017年,芒格参加了《每日周刊》的年会,期间他回答了80个以上的问题,这中间就包括和阅读有关的内容。当时有人问:“您一直说自己不喜欢铁路或者航空公司的生意,为什么还要一直关注这两大行业的发展变化呢?”
芒格回答说:“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并不存在真正的喜欢或者不关注,我们可以不称赞某一种观点,但是当机遇来临时谋求共赢依然是首要之选。在过去50年时间里我一直在阅读《巴伦周刊》,从这本杂志里我只发现了一个投资机会,然后就赚到了8000万美元。然后我又把这个项目交给李录经营,在他的推动下这8000万又变成了4、5个亿。”
听者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但是芒格依然用一种风轻云淡的语气阐述着这件事的经过:“这样的机会很少见,但它确实存在。当发现整个项目的风险几乎为零时,我马上就决定奉上支票了。”
按照芒格的描述,这家公司主打的产品是门罗减震器,股票价格是1美元/股,垃圾债在为35美元/股。《巴伦周刊》将这家公司和它的股价信息刊印出来,同时讲解说:“这家公司的股票非常便宜,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对象。”
芒格认为,售卖汽车减震器是一门极富黏性的产业,车主更换零部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最为重要的是,1美元/股的代价实在是太低了,芒格认定如此廉价的股票完全可能在良好的市场前景之中成长起来,于是他当机立断买入了这家公司的股票。
正如芒格所料,本次投资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这家汽车公司的垃圾债从35美元上涨到107美元;股价则从1美元飙升至40美元!不过,芒格可不愿意担着巨大的风险去死守这40倍的利差,他在这只股票的价格涨到15美元时就全部出手了——这依然是众人称羡的好买卖。
平庸之辈往往惊叹结局的精巧,聪明的人却在依照胜利溯本逐源。芒格花费几百万美元的代价就赚到数亿美元,这其中的道理也值得剖论。实际上类似问题芒格已经在本次年会中做出了解答;“我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是持续不断的阅读和学习让我更具优势。”
保持阅读和学习,这是芒格几十年来一直在坚持的事情。对此霍华德·巴菲特深有感触。他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巴菲特和芒格约好外出郊游,本该早早收拾好行装携家人出发的巴菲特却坐在沙发上读报。
这时霍华德忍耐不住了,他上前提醒父亲“该动身了”,然而巴菲特却回答说;“查理也没有准备好,让我们给他一点时间。”
看着儿子一脸不解的样子,巴菲特又继续补充了一句:“他通常都要起来看书、读报。”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料想完全正确,当一个小时之后大家在芒格的家中相见时,后者才刚刚准备好钓鱼竿。
从这一天起,霍华德牢牢记住了“查理·芒格会在早上读书”的习惯,当他后来进入伯克希尔公司任职时,他也很少在这一时间段给对方打电话。甚至当见到芒格时,他也经常会给带对方一些书籍或者报刊。
可以肯定的是,持续不断的学习让芒格在评估重点项目时顺心得手,他既不盲目出击也不轻易否定,大约只需要几分钟,“好项目”和“坏生意”就被区分开了。不过,全世界不只是芒格一人保持着阅读和学习的习惯,为什么只有芒格能够成功呢?这需要从芒格的学习内容和阅读习惯方面着手分析。
正如芒格所言,他的阅读是讲求方法的:一般人读书会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刊物,但是芒格却更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有用”的出版物上。比如《巴伦周刊》——这本创办于1921年的财经周刊在大多数文学爱好者眼中“毫无乐趣”,然而芒格却对它情有独钟。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历史悠久、由专业财经人士主笔的刊物才是最好的“加油站”,《时尚芭莎》或者《体育画报》这样娱乐休闲的出版物在商业投资方面助力不多,因此芒格的书单之中几乎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此外,芒格还强调“自己都是几本书换着看”,这中间也隐藏着不可不说的人生哲理:“追剧”的人会沉迷在导演精心设计的剧情框架中;“追书者”同样也会被作者的思维和情节布局牢牢掌控。芒格将这类人群称为“迷体”,因为这些追随者在精神层面已经失去了完整性,因此他们的阅读往往会达到尴尬的“尽信书”状态。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芒格在阅读的时候不断让自己跳脱出来,他总是能够用客观、理性的状态阅读书籍,最终汲取到的有用信息自然也是最佳的。
通过大量的学习和阅读,芒格的事业自然也是蒸蒸日上。与其他的顶级投资者相比,芒格多了一分机巧;和新生代的后起之秀相比,芒格又保留着几分沉稳。他的分析客观理性,他的观点灵活多变,他的思维奇特独立。他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投资大师,一个永远用知识武装自己、拒绝裸奔的商海巨擘。
6.合伙人的态度与你持有资本成正比
西方社会对契约精神的推崇非常显著,然而即便如此,“现实”的力量依然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人们在商业往来中更重视那些“有实力”的团队,资本不足的团体或个人往往会受到忽视,对此芒格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1995年,芒格受邀参加了一场记者招待会,联合采访的媒体有40多家,除了《金融时报》、《卫报》、《泰晤士报》等一流媒体和少量外国记者之外,大概还有3到4家新开的地方小报。
集体问答结束之后,几家大媒体的工作人员又拦住芒格进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的访谈。这时有两位小报记者也希望参与进来,但是会场工作者却将他们请了出去。
访谈结束后,芒格在会场门口见到了这两位记者,他们第一时间冲了过来,随后提出采访请求。
“采访已经结束了,”与芒格随行的工作人员拦住记者;“让我们期待下次的合作。”
听到这样的话语,一位记者大声回应说:“我们是从明尼阿波利斯赶来的,请您给我们一个机会。”他一边说着一边向芒格靠拢,现场的工作人员见状赶紧将他拦了下来。另一位记者则迅速从上衣口袋里翻出记者证,同时高声对芒格喊道:“您不能在给《泰晤士报》两个小时的情况下不给我们一分钟……”
芒格笑了起来,他同意再接受一小段采访,时间是15分钟。重新坐好之后,两位记者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被工作人员拦下的是里克·道尔顿;让芒格回心转意的是大卫·杰拉德。
道尔顿的话语很多,但听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他喋喋不休地抱怨着:“我们在外面守候了两个小时,刚刚又被扭伤了胳膊,现在连录音笔都握不住了……”
芒格没有理会这番怨言,他认为杰拉德能够说出有水准的话,没想到后者却这样开口说:“您是一个明智的人,所以不会任由我们在今晚的新闻稿中写下‘查理·芒格的A面与B面’,如此等等。”
这并不是什么友好的开场白,芒格则收敛起了自己的笑容,然后提醒两位记者:“你们还没有告诉我自己所在的报社名称,此外我们只有15分钟。”
“我们不是什么大型媒体的工作人员,这一点您早就知道——如果我们是《波士顿邮报》或者《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您的属下刚刚就不会拦住我们了。”
“请不要用‘属下’这样的字眼来称呼我的同事,”芒格看了看表,再次提醒对方说:“本次采访将在21点32分结束——你们还有13分钟。”
听到这样的话,道尔顿关闭了录音笔的电钮,他对芒格一再提醒时间的行为非常不满。于是道尔顿脱口说道:“既然芒格先生不欢迎我们的采访,那么大卫——就让我们忘记今天的行程吧。”
“我没有刁难各位的意思,”芒格依然挂上了标志性的笑容,他扶了扶眼镜,继续说道:“我只是希望各位不要在无关紧要的话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采访者和被访者之间出现了“误会”,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两位记者迅速收拾好了背包,然后带着不屑的神情离席而去;而芒格似乎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他笑着和其他工作人员打了招呼,然后就动身回家了。
几天之后,伯克希尔公司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信函,内中这样说道:“鉴于查理·芒格先生的社会声望和沃伦·巴菲特先生长久以来对慈善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明尼阿波利斯青年报》决意放弃对芒格先生的无礼行径之跟进报道或其他追诉。特此周知。”
霍华德·巴菲特将这封信函拿给芒格看,后者笑了笑说:“这只不过是他们的自我感受,我并没有从任何方面瞧不起对方——我只是依照现实社会中的‘优先原则’对所有采访者进行了划分,并以此来保障自身利益罢了。”
“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有必要给他们送去一封回信,顺带再送给他们一点小纪念品什么的。”
芒格满意地盯着这位刚到伯克希尔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眼神里充满期许。他说道:“你说得不错,那么你来安排这件事吧。”
霍华德提议说:“如果您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做好回信的样板,然后再由您做一个亲笔签名。”
“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你来处理它好了,”芒格拒绝了霍华德的意见,他说道:“你要记住,投资的秘诀就在于成本运算,我们不能把过多的精力消耗在并不值当的领域里。”
霍华德点了点头,然后在资料库中找到了一份回函模板,并用伯克希尔的语气回复了来信者。随同这封打印信一同寄出的还有两件纪念衫,霍华德在它们上面也签了名,具体是“H·巴菲特”。
一次潜在的公关危机就这样消失了,有人或许认为芒格的急切是引发本次争议的关键,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当事双方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理所应当”。正如芒格所言,投资是一场成本与回报的博弈,如果将大量的成本消耗在微利领域,那么投资者的收获也将相对缩水。我们将以上理念套用到芒格和《明尼阿波利斯青年报》之间的冲突之上,就会发现受访者多次提醒时间其实是一种节约开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就一定程度而言,采访者与受访者可以看作“合伙人”的关系。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经济结果的博弈关联,因此他们需要考量对方的实力并藉此评估出自身在本次合作中需要投入的最佳成本。具体到芒格和两位记者身上,我们就可以认为前者承载的合作价值要远大于后两者,因此芒格数次强调“时间问题”也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维护。
正如杰拉德所言,假如他们是来自实力媒体的记者,那么芒格一定不会对他们区分对待,然而这种理论显然有失偏颇:他们认为这是芒格“嫌贫爱富”,然而真相却是,这只是资本家优化自身投资的一种“过程”。
我们换个角度来讲,假如芒格只是不名一文的市井之徒,那么他还会得到《明尼阿波利斯青年报》的青睐吗?答案显而易见,世界不会关注那些籍籍无名之辈,任何时候合伙人的态度都与你持有的资本成正比,寄望于运气或者怀抱侥幸心理的“裸奔者”都会在合作过程中处于被动位置。
7.精神贫瘠更可怕
什么是“精神裸奔”?关于这个概念似乎意会比言传更加容易理解:当一个人总是将希望寄托在“被主动靠近”的时候——无论他掌握的资源有多少,这个人都应当被视作“处于精神裸奔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讲,守财奴算不算“精神裸奔”?算;整天做白日梦妄想不劳而获的人算不算“精神裸奔”?算;着眼现实、懂得先付出后收获的人算不算“精神裸奔”?不算。
2000年之后,随着芒格和巴菲特渐渐变老,人们开始关心“谁将在未来数年成为伯克希尔掌舵人”的问题。中生代的霍华德·巴菲特展现出了良好的潜质,但他更多是在一些“小项目”上贡献力量,真正站在集团高度俯瞰全局对霍华德而言稍显困难。此外,卢·辛普森、阿吉特·贾因等人的名字也常常被同行提起,甚至是一些异想天开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不断向伯克希尔的办公大楼投来自荐信。
时隔多年之后,芒格依然对一封不请自来的信件记忆犹新:彼时韩日世界杯如火如荼,伯克希尔公司的员工正在关注着本次足球盛宴对股市的影响。就在这个时候,一封落款为“鲁迪·多诺万”的信件出现在了伯克希尔办公楼的邮箱里。
恰好当天早上的报纸还没有送来,芒格就随手拆开这封信读了几句:“尊敬的沃伦·巴菲特先生,以及所有伯克希尔公司的同事你们好。在此我提出一个请求……”
芒格没有继续读下去,他将信重新装了回去,然后在上面写了一个“M”,表示“(芒格)已阅”。到了晚上,工作人员整理办公室时发现了这封信件,然后按照芒格的意思将其撕碎、丢掉。
一周之后,伯克希尔的工作人员又在信箱里发现了多诺万的来信,这次阅读它的是霍华德:“尊敬的巴菲特先生,鄙人深知如此行事甚为鲁莽,但鉴于此前数番投递均未收到回复,故而有此一问……”
和芒格一样,霍华德也没有回复这封信,所以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工作人员又接连不断地发现了好几封署名为“多诺万”的信函。其中在6月18日的一封信件中,多诺万自称会亲临伯克希尔公司,然后请巴菲特“当面赐教”。
对于这样的威胁霍华德经见甚多,因此他没有将多诺万的话语放在心上。更何况世界杯期间股市持续下跌,这才是投资者们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6月23日,一位穿着卡通T恤和大花裤衩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伯克希尔的办公大楼外。这位男子一眼就认出了霍华德,他向对方高声喊道:“我知道你是巴菲特的儿子!”
霍华德停下来,询问这位男子的身份和来历,后者说道:“我的名字叫鲁迪·多诺万,一位在股票方面小有所成的家伙。过去半年里我给你们寄过很多信但却从未收到回函,所以我不得不亲自找到这里,将自己的意见和心声吐露一番。”
“每天都会有人给这里写信,所以请您见谅,”霍华德已经看见了多诺脚上的拖鞋,他不打算继续和对方交谈下去:“如果有什么商业方面的交流,我会安排公司同事和您接洽。”
多诺万不希望放过这次机会,他马上提议说:“这正是我亲临此地的目的,为什么不是现在呢?请让我见一见沃伦或者查理先生,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向他们汇报。”
霍华德否定了这个建议,他告诉多诺万,巴菲特和芒格的工作日程早已满档,接待来客需要预约:“我会把你的意思告诉他们,如果合适,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和你取得联系。”
多诺万离开后,伯克希尔公司也加强了往来人员的管理,这位不修边幅、行事草率的自荐者也再没有机会靠近伯克希尔公司的核心成员。不过与他相反,另一名叫作泰德·康姆斯的年轻人却冲破了重重阻力,他不但得到了芒格等人的认可,甚至还跻身伯克希尔公司的核心管理层行列。
和多诺万一样,康姆斯也给伯克希尔公司送去了自荐信,不过他在信中还夹带了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在这封自荐信中,康姆斯这样说道:“请让我为您工作,我已经准备好了!”
实际上5万美元对于芒格等人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但它却让伯克希尔的高管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气息——这是一个有诚意、有魄力,且意志坚定的来访者,他不但充满斗志,同时还懂得收获与付出之间的必然联系。
和人们预想中的一样,康姆斯和芒格相见了。经过一番细致的交流,芒格发现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不但拥有过人的胆略,同时还有着超越自身年龄的成就与见闻。很快,芒格将康姆斯推荐给了巴菲特,而巴菲特在见到康姆斯之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他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2010年10月26日,康姆斯被任命为伯克希尔公司的首席投资官的主要候选人,“巴菲特接班人”的大名也不胫而走。对于康姆斯的成功和多诺万的失败,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获得更直观答案。
依然回到文章开头的部分:什么是“精神裸奔”?显而易见多诺万就是“精神裸奔”的代表。这些人的特点非常突出,某方面才华也相当卓越,然而在社会交际以及个人行为上存在瑕疵。他们获得过一些成功,但这些成就并不能掩盖他们在社会交际方面的幼稚和天真。多诺万非常渴望面见巴菲特,但是他却不懂得在物质方面付出。我们甚至可以说,多诺万就是一个“情商为零的巨婴”。
与多诺万相比,康姆斯在精神层面的“富足”显而易见。他懂得社会交际之中自身需要付出的资本,同时也清楚如何让自己的言行更具说服力。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给了被访者深入推研信件的理由,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渴望和诚意。作为当世一流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从不缺少有才华的人,甚至是一些寻常之辈也能够在巴菲特的指点下脱颖而出。以此而论巴菲特等人希望合作的更多是那些信念坚定、目标明确,同时又懂得和敢于付出的人。
正如之前所言,当一个人甘做守财奴、不肯做出一点点物质付出的时候,他就可以被定义做“精神裸奔者”。又或者,一个人整天做着弥天大梦,既不主动付出也不承担责任,那么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裸奔分子”。或许多诺万真的是一名不世出的千里马,但他心理成熟度太低,不能有效认清现实,同时又吝于付出,这样一个贫瘠的大脑,如何能够开出艳丽花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