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的另类电影之路
王宝强以傻瓜式的纯朴形象红透大银幕,他的成名真是因为他只能本色出演吗?从喜剧片到科幻片再到动作片,王宝强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跨界执导的首部电影就被保底十亿,这场豪赌究竟是否会成功?爱妻出轨,一夜之间,王宝强成为全国观众同情的对象,他的电影之路又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2016年,在众人关注的焦点还聚集在里约奥运会上之时,一条新闻突然而至,让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难道王宝强获得了奥运会金牌了吗?朋友圈中已经被王宝强的消息刷了屏,他甚至将奥运会的冠军,包括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国民老公宁泽涛的风头悉数抢了过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就在2016年8月14日这天,王宝强突然在微博中发了一条离婚声明,说他的妻子马蓉出轨,两个人由此要结束婚姻关系。
此事一经发布,王宝强的社会影响力令很多人铺天盖地地追寻事情的真相,接踵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爆料新闻,而且大多数舆论是支持王宝强的。很多人看到消息都难以接受,王宝强的傻根形象深入人心,看上去并没有多少心眼、纯朴的性格被人坑得如此凄惨,财产被掏空,甚至连打官司的钱都无法拿出,真是十分可怜。
于是,不论是影迷还是非影迷,都为此事感到义愤填膺,纷纷表示大力支持王宝强。怎么支持呢?王宝强是一个电影演员,只要是他参演的电影都会去看,让他能够挣到钱去打赢官司。而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第一部功夫喜剧影片《大闹天竺》于2017年大年初一上映。当时,很多人就在网上发表评论说一定会携全家人去看这部影片,要以贡献票房来作为对王宝强的支持。据说现在《大闹天竺》这部影片的保底票房都有大约十个亿了,不仅如此,这部影片的投资方光线传媒的股价仅两天时间便涨了7%。而且,王宝强在一个直播平台上开了一个直播间为这部电影做宣传,结果瞬间便涌进了将近76万的网友,他们不停地刷礼物,要送给王宝强钱让他去打离婚官司,并善意提醒千万不要再让别人给坑了。
所以,《大闹天竺》这部电影还没有放映就已经十分火热。原本定于12月24日放映的影片,按照常规宣传档期大约是要安排在十月初。距离十月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影片便已经火爆到了这样的程度。而此事牵扯到的另外一件事情细究起来也很有意思,就是这部影片的主要投资方除了光线传媒之外,还有王宝强与他妻子马蓉合开的公司,而马蓉就是这部影片的出品人。换言之,即便这部影片的票房很高,甚至超过《美人鱼》的30亿票房,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来算其中有一半是归马蓉所有的。一想到此,很多支持王宝强的人心中愤恨不已,认为自己贡献的票房本是想给王宝强的,但是却给了那个招人恨的女人。所以眼下有些人认为马蓉还有一些没有爆料的新闻,准备伺机对王宝强进行反击。
按照我的判断,这部影片最后的票房在王宝强与马蓉的心中都有一本账,所以,很有可能马蓉不会在这时与王宝强真正地起纷争,因为闹到最后双方名誉都受损的话对票房没好处。虽然在此期间两人不断会有小新闻放出,但是并不会闹得很厉害。为了保证共同的利益,只有等到电影上映完才有可能真正开始离婚大战。所以,利益和感情之间的平衡是很耐人寻味的一个社会话题,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电影的范畴。
让我们从电影这个关注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同情王宝强,那是因为大多数人将王宝强在生活中和电影中的形象混为一体。不少人认为,王宝强的形象有些傻憨的纯朴感觉,也没有什么心眼儿,这些年他参演的电影基本都算撞上了好运气,因为在恰当的角色上有本色的演出,所以才能够如此成功。当不少人将王宝强的形象定格,就会格外同情他在婚姻当中受到的算计。
问题是,王宝强演电影是否靠运气来获得的机会呢?是否可以说他仅是本色出演并没有什么演技就获得如今的成就呢?并不是。
可以说,王宝强是目前中国电影界另辟蹊径获取最大成功的第一人,所以他获得成功绝不仅仅是依靠运气,而是凭借着非常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电影事业有一定的规划。我们最开始对王宝强的了解是来自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王宝强在里面出演一个傻里傻气的农民工。影片中的主要演员还有刘德华、刘若英、葛优、李冰冰等大腕,所以,王宝强想不火都难。
知识链接
影片《天下无贼》是根据赵本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冯小刚执导,刘德华、王宝强、刘若英等人主演。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一个民工和两个贼之间的故事,王薄和王丽是一对扒窃搭档,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叫傻根的农民,后者带着打工挣下的钱想要回乡盖房娶妻。傻根不相信天下有贼执意带着现金上路,王丽因与傻根曾有一面之缘,深深被他的纯朴所打动,决定保护傻根和他包里的钱,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而车上另有一扒窃团伙,想将傻根的钱偷走,于是,王薄、王丽二人与这个团伙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
有人质疑这种形象的演员在群众演员中随处可见,为何就独独选中了王宝强呢?其实,王宝强能够得到这个机会并不是因为运气好,才得到冯小刚导演的青睐,而是缘于在此之前,王宝强便已经夺得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又有人说自王宝强出道之后接拍的都是傻里傻气的角色,而影片却一部比一部火,难道不是运气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并非每部电影都选择让他饰演这样的角色,而是他有意识地自己挑选的。在《天下无贼》中的傻根之后,王宝强饰演的都是冒着傻气的角色。比如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一根筋的许三多、《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愣头愣脑的小兵顺溜,都属于这类角色。此外,他在电影中的形象也是如此,比如《人在囧途》中他饰演的讨薪的农民工,拖欠工钱的工头骗他去要债,他就真的去了,飞机上不让带大桶的牛奶,他就将牛奶全都喝了。在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中,王宝强的傻劲甚至成了表情包。
但是,这些并不是戏找上他,而且王宝强为了这部戏也推掉了很多其他的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碰上了一个贵人,那就是冯小刚。冯小刚在导完《天下无贼》之后,曾对王宝强说他要想站住不容易,因为他是纯草根出身,在这个行业中像他这样的新人有很多,大浪淘沙之下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所以,不要以为他是演技派就可以接别的角色了,他只有专门去演傻根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大家记住。可以说冯小刚导演的这番话绝对是真知灼见,王宝强听后特别注意对角色的选择,就只选傻里傻气形象的角色。
而今经过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已经将王宝强的形象牢牢记住了。比如在《道士下山》中他饰演的何安下,是一种冒着傻气的、涉世不深的、非常纯朴的、心眼实诚的形象。这种年龄在二三十岁之间的角色选择,大多数人都会认定王宝强,且认为除了他之外别人很难饰演这样的角色。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王宝强给自己的市场定位做得非常成功。他知道自己根基比较浅,是纯草根演员,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都找不出第二个来,所以他就先把自己在电影圈中的形象牢牢固定住,有这种形象需求的影片自然就会找他,这样他就能让自己始终保持大众对他的记忆和印象。所以,我们还能说王宝强成名是依靠运气吗?难道其中就没有他的个人智慧吗?相反,这是一种大智慧。认准一个方向并且坚持努力地走下去,不左右摇摆,在这一点上,王宝强是非常富于智慧的。
可能也有人说他将智慧用在这里也是因为没有办法,他没有什么演技所以只能本色出演。这种说法大错特错。王宝强没有演技吗?他出演傻角色是本色出演吗?并不全是。王宝强前期出演过一部电视剧《暗算》,这部电视剧也很火,可是看完之后很难感觉到王宝强的存在,因为他在剧中饰演一个盲人。常人饰演盲人是很难的,而王宝强能够驾轻就熟地将这个角色挑起来,而且演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在《天下无贼》,还是在《人在囧途之泰囧》中,王宝强饰演的形象总是傻里傻气的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而且总是别人为他做出牺牲。比如在《天下无贼》中刘德华饰演的角色甚至为他丢了性命,在《人在囧途之泰囧》中他给白领徐峥带来的麻烦也是层出不穷。可是,即便如此,观众也不会因此就对他产生厌恶感,反而会觉得他傻得可爱,傻得惹人怜,傻得令人同情,甚至最后都对他产生好感。
虽然演喜剧片有喜感,但讨人喜欢并不容易,能够把傻的分寸演得十分到位是非常难的,并不是将本色保持住就可以的。比如徐峥在导演《人在囧途之泰囧》之后的《人在囧途之港囧》时就没有继续用王宝强,可能他认为王宝强的符号太明显,所以换成了包贝尔。虽然包贝尔在《人在囧途之港囧》中的角色也是傻得好心办坏事,有些疯疯癫癫的形象,但是,观众看过之后却不会对包贝尔产生与王宝强同样的印象,而是会认为这是一个白领在装傻,透露出的是一种小市民的精明,并不像王宝强那样纯朴,所以《人在囧途之港囧》这部影片事实上将包贝尔拉低了。
同类型的角色相比马上就能看出高低,所以,王宝强能够将他的傻的形象维持住并不容易,并不是本色出演就可以。比如说很多人在拍婚纱照时,摄影师都会提醒你表现得自然些,可是拍完之后表情依旧显得僵硬。从这点就能发现“自然”两个字很难做到,将自己的本色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并不容易。再者,即使是纯粹的本色出演也不一定就能获得认同,比如张铁林在出演皇上的角色时,总是吹胡子瞪眼显得很有权威,在出演吕不韦的时候也是如此。张铁林曾给好朋友张丰毅打电话询问他对自己演戏的看法,张丰毅表示说如果张铁林不将他捆在凳子上他都看不下去,说张铁林演戏总是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可是,这些东西正是张铁林本身的气质和特色,如果将这种本色单独拿出来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所以在本色之外还需要有演技的烘托。
在王宝强的本色之外就有演技来托着,比如王宝强出演的一部小众电影《hello!树先生》,其中王宝强的演技就非常突出。树先生生活在农村,哥哥死后受到刺激而得了精神病,成了一个现实当中犯病的傻子。树先生代表的是中国底层社会存在的一种边缘人,王宝强饰演这个角色,单是依靠自己的本色纯朴冒傻气是无法演好的。这个角色非常难以驾驭,但王宝强为了能够演好树先生,就每天中午喝酒,抽烟,他要演出树先生时而萎靡、时而疯癫的状态。
更难得的是有一场戏中,树先生结婚之后突然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哥哥,于是精神病犯了,从屋里往外跑。在片场中,王宝强跑的时候摄影师也跟着他跑,王宝强突然停下让摄影师别跑太快,王宝强分析说虽然树先生是跑出去的,但是作为一个神经病心中的目的性很浅,所以也没有方向,跑起来就应该是漫无目的,而漫无目的地跑是不可能集中精力跑得太快的,一定是跑跑停停或者很迷茫。所以,王宝强让摄影师不要跑得太快,按照他的节奏跟着就可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宝强对角色有着非常清醒且扎实的认识,所以他绝不仅仅是本色演出,自己本性如何就怎么去饰演角色。当王宝强经过了多年的磨炼,吸取了学院派中很多表演的技巧,他就已经不完全是个草根了,在他的骨子里已形成了对表演的非常深入的理解。所以,王宝强在这一点上绝非纯粹的本色演员,已经在向着演技派过渡。
另外一点,王宝强会有意识地挑选角色来固定自己的形象,但这不等于他不追求改变。按照常理,一旦将自己固定之后便很难再转型,而王宝强是有追求的人,这些年他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寻求自我空间的拓展,不断地找寻实现梦想的方式方法。
刚开始接触电影时,王宝强的目标绝不是想演这种傻里傻气的角色,他有他的规划。而王宝强是个职业规划感非常强的人,虽然这样的人容易忽略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但是也是很寻常的事情。那么,王宝强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当年,王宝强8岁时就在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学习了6年的功夫。而王宝强去少林寺学武的原因,一方面是那时家中很困难,另一方面是对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少林寺》印象十分深刻,梦想成为李连杰那样的功夫明星。所以,他在少林寺认真地学习功夫,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放弃,仍旧会每天起来练功打拳。只不过,在《天下无贼》《人在囧途》这类影片中没有他发挥的余地。于是,王宝强便将武打明星的梦想放到了成名之后,在转型中一点点加入自己的特长,在戏中加入武活,比如在《人在囧途之泰囧》中,他用脚接东西、与泰国高手打斗,都能看出王宝强对做功夫明星的享受。在2014年时,王宝强与功夫巨星甄子丹合作的科幻影片《冰封:重生之门》中,他与甄子丹演两名反目成仇的锦衣卫,打斗时遇到雪崩被冰封住了,若干年后解冻时已经是现代社会。在影片中,他们二人的打戏非常多,此时便能看出王宝强的打戏功底十分扎实,而且王宝强饰演的重情、重义、沉默寡言的锦衣卫有很多属于正戏,甚至是悲剧。很多喜剧明星演正剧经常容易出现跳戏的现象,比如宋丹丹出演《爱你没商量》就是这样,她越是演绎得一往情深越是觉得妙趣横生。但是王宝强的演绎却并不如此,看到他的脸我们不会觉得好笑,这说明王宝强是演正戏能够压得住场的人。当气质天然存在,演技派的基本条件便已形成。
此外,还有王宝强与甄子丹合作的影片《一个人的武林》,其中王宝强饰演一个叫封于修的武痴。封于修终其一生的最大乐趣在于与一流高手比武,不仅要分胜负,还要决生死。王宝强在该影片中的打戏很多,关键是他饰演的武痴天生残疾,他依旧能够在戏中打得特别漂亮,甚至在某些地方的表现超过了甄子丹。
由此可见,王宝强在逐步地按照人生规划向功夫方向进行转型。虽然影片《冰封重生之门》和《一个人的武林》票房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王宝强很执着地在这条道上拓展自己的戏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转型的过程中,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他本身是演喜剧的,但同时他还有功夫傍身,如果想要转型,不能一下就过渡到功夫那边去,而是可以向成龙大哥学习,去做一些既搞笑又能看到他的武活的影片。
之后,王宝强接下了由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这部影片,在该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宝强融会贯通的武打演技。之前,王宝强饰演的角色都是真傻子,即便别人来演是装傻子,放到他来演也是真傻。而在影片《唐人街探案》中,王宝强饰演了一个有些小聪明却装傻的唐仁。在影片中,有大段的追逐戏和警察打斗的场景,此时王宝强的武活便体现了出来。但是却不会引起观众的讨厌情绪,这说明王宝强的演技已经能够贯穿过来了。这几场戏陈思诚导演拍得十分精彩,有成龙早期的电影的风格,喜剧效果十足。
所以,王宝强是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影片《大闹天竺》也是功夫喜剧片,由王宝强自导自演。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王宝强这样的演员居然能够一步跨越到当导演去,但是我对王宝强很有信心。王宝强对电影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理解,绝对不是跨界当导演以增加收入为目的,他是真正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饰演了多年这类角色,而向功夫片上转型算是一种过渡阶段,现在他想要自己控制一部影片,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所以说他绝对是一个有想法的演员,而不是那种想要依靠运气捞钱,或者现在过得比过去好就可以满足的一类演员。事实上,王宝强是属于在艺术的道路上有追求且不满足的人。所以,对于王宝强的这部影片《大闹天竺》我一定会支持,并不是为了别的,与他与妻子离婚的新闻也没有关系,只是对于王宝强的演技、王宝强的执着、王宝强的胆识,以及他大智若愚的对电影的认识表示支持。
知识链接
王宝强首当导演,手写书信讲述自己从影十四年的经历:
“十四年前,我在北影厂门口,一棵大树底下蹲着,等着被群头挑中,到剧组跑龙套。那时候,大多数看着我的情况,会觉得,王宝强,你看上去不像一个演员。其实我不这么觉得。十四年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很开心,大家一块看着了。2003年,一个叫李杨的导演选中了我,出演了《盲井》,后来,我有幸拿到了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我觉得,自己一定是历史上颜值最低的获奖者。2004年,一个叫冯小刚的导演选中了我,出演了《天下无贼》,后来的一段日子,观众们喜欢叫我“傻根儿”。到了2011年,有人叫我树先生,这得感谢韩杰导演。到了2012年,观众开始叫我宝宝,这是徐峥导演的功劳。2016年,我就琢磨自己啊,现在,应该是一个演员了吧。十四年间,我尽力把每个角色演好。而有个事儿,一直藏在心里,到今天,才有点儿好意思,想跟大家说一下。那我说了啊——我想当一个导演了。
……
我今年推掉了所有戏约,只做这一件事。
……
我保证玩了命拍出自己心中最好的故事。
……
2016年,我想变得更强,我是学生,王宝强。”
成龙面临的中年危机
作为中国香港演员、导演、动作指导、制作人、编剧、歌手的成龙,1971年以武师身份进入电影圈以来,成绩斐然。但是,如今已经六十余岁的他还能在武打片这条道路上走多远?中年危机之下,浓缩了成龙人生感悟的电影,其票房成绩能否代表影片的含金量?如何才能在武戏与文戏之间进行合理的转型?又如何在不甘心和转型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些问题,都是成龙中年危机的关键节点。
成龙大哥的电影《绝地逃亡》上映后票房不错,但是实事求是而言口碑并不是很好。在网络上有一些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很低,甚至认为成龙大哥这些年的电影看上去好像一部不如一部。而且《绝地逃亡》这部影片在很多情节架构上令人觉得莫名其妙,和成龙以前的风格不太相同。
《绝地逃亡》这部影片是一部很典型的高票房、低口碑的电影。高票房体现出了观众对成龙依然抱有希望,依然认为成龙能拍出令观众很满意、很激动的作品来。但是,在观影之后又有些失望,显然电影没达到观众想象中的高度。其实,这种纠结在成龙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成龙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一如既往地出演功夫片,毕竟谁都有衰老的时候,所以他之前那种不要命的出演方式很难持久延续。所以,成龙需要在自己的电影生涯中做一次转型、做一次改变。
成龙的改变和转型与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中年危机相同,人到中年之后事业上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奋力拼搏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家庭、事业的处理方式都需要有所调整。在成龙身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人到中年之后不仅身体发生了变化,与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便是成龙因中年危机而产生的职业困惑。
而成龙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事业的转型,转型的关键点就是他是一个武打明星。如今,成龙已经年过花甲,不得不面对演艺事业的转型,而这便让成龙陷入了一种无比纠结的状态。其实,对于转型这件事情,早在成龙二十几岁时就有了一个心理的预期。成龙刚出道的时候,是做武打替身的龙虎武师,后来,当他自己成为主角后,拍摄影片基本不用替身,全由自己亲自上阵,这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有一次成龙回到家中探望父母,吃饭时他表现出了青年人的意气风发,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就和他父亲说自己拍武打片获得了很多人的敬佩,因为他不用替身,什么危险动作都敢做。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父亲听到儿子如此说心中顿时十分担心,说成龙如此拼命身体怎么承受得住,等岁数大了又该怎么办呢?成龙的父亲是一名厨师,他以自己的经历来劝诫成龙,自己二十多岁时当的厨师,时至今日已六十多岁了还在做厨师,但是成龙二十岁成为打星,六十岁时还能继续打吗?所以,父亲告诉成龙靠打是不能持续一辈子的,那不过是一碗青春饭,他需要琢磨一下今后的路。
成龙将父亲的话记到了心里,所以很早的时候便产生了一种转型的念头。可是,除了拍电影,他身无长技,于是他便想以电影为依托拓展自己的能力。所以,从那时起,成龙便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底——成家班,逐渐地向导演这个方向转型。关于片场中一切与电影有关的事宜,比如灯光、摄影、道具、剧务、后期剪辑等,事无巨细,成龙全部都要了解。
我们从成龙的电影涉及的所有门类上便能看出,成龙已经成为片场中的一个全才,而这些都是他从年轻时候便做下的准备,等到自己受年龄所累无法出演武打角色时,他还可以做导演。但是,成龙很早就掌握了片场资源,也很早就当上了导演,所以这些事务对于他来说不能算是转型。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有朝一日他在电影中打不动了怎么办?所以,成龙就从原本的武戏转到文戏上,就像李连杰拍《海洋天堂》这部电影一样。
成龙在五十多岁时开始向文戏的方向进行转型,改拍走内心的戏。在2010年时,成龙与王力宏合作,拍摄了一部电影叫作《大兵小将》。在该电影中,成龙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变化之一,是武戏向文戏的转变。在这部电影中,成龙饰演一个不想打仗、只想回家过小日子的逃兵的角色,其中,几乎没有任何成龙之前擅长的武打戏份。
在成龙以往的影片中,他一定是最能打的那个,不论吃多少苦,最后一定是将大反派打败。可是在《大兵小将》中,除了王宝强客串的一个角色被成龙用了两三分钟时间打败之外,其余的角色都比成龙的武功高,谁都能轻而易举地战胜他。而成龙在该影片中饰演的逃兵是一个絮叨的话唠形象,所以基本上都是文戏,没有什么惊险刺激的动作戏,最多就是拿大石头砸人而已。成龙在《大兵小将》中完全翻转了以往的演绎套路,没有了武打套路,只是通过文戏来展示人物内心和人物对世界的认知和观点。
变化之二,是在《大兵小将》这部电影中成龙饰演的角色最后死了。在成龙以往的电影中,从来没有一部他饰演的角色最后是死掉的,而在影片《大兵小将》中,成龙破了例。有人问为什么成龙以前的角色就不死呢?让我们倒退三十年的时间去寻找其中的缘由。
1986年时,成龙接拍了一部叫作《龙兄虎弟》的电影,这部电影拍摄于南斯拉夫。那时,成龙效力于嘉禾公司,该公司的老板叫何冠昌。正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拍摄,何冠昌给成龙定下了一个规矩,要求他在今后饰演的所有电影中的角色都不能死。这是为什么?因为拍这部戏的时候成龙出事了。
知识链接
1970年,邹文怀、何冠昌和梁风共同创建了嘉禾公司,1994年嘉禾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是香港电影盛世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发行公司之一。嘉禾公司一手栽培出李小龙、成龙、张曼玉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巨星,经融资制作影片超过600部,谱写了香港电影的辉煌篇章。2007年年底,老板邹文怀决心隐退,将嘉禾转手橙天娱乐,就此更名为橙天嘉禾。
我们都知道,在成龙拍摄的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危险的动作,在南斯拉夫拍摄的《龙兄虎弟》这部电影中有一场戏,是有人在追成龙,成龙就从墙上跳到树上,然后再从树上跳下去。其实,这个动作安排并不算危险,与跳楼、跳河之类的相比差远了,所以片场中其他人也不认为成龙会出任何危险。结果,大家认为这个动作拍了两遍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是成龙认为还存在瑕疵,动作上的力量爆发不太利索,他认为需要再来一遍。但是,第三次开拍时,成龙从墙上向树上跳时却发生了片场事故。
成龙落脚的那棵树的树杈经过两遍的踩踏已经有些脆弱,所以第三次时断了,而成龙就直接从树上摔了下来。当时树杈距离地面并不是很高,原本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不幸的是,成龙的脑袋磕到树下的石头上。刚掉下来时,成龙并不觉得摔得很重,就盘腿坐了起来,虽然有些眩晕,但他还挥手示意自己没事。可是当片场的人靠过来后没多久,成龙的耳朵、鼻子就开始向外冒血,随后,他的大脑就开始变得迷糊。这时,众人才意识到了危险,连忙将成龙送到了附近的医院。检查发现,居然被石头磕碎了一块头骨,必须马上动手术,不然会有生命危险。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幸而有一位来自瑞士的医术高明的医生在此地讲学,便连忙将他请来做手术。如果没有这位医生救急,可能我们就看不到如今的成龙了。
时至今日,成龙的头部有一块特别软的骨头,便是那时的旧伤。头骨碎了,令所有人都担惊害怕不已。当时,嘉禾的老板何冠昌便要求成龙今后不能再拍这样的戏,他饰演的角色绝对不能死,不然很不吉利。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规矩是要求成龙不能剃头,我们现在看到的成龙的所有角色都是长头发,而他也在电影中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形象。这是因为在拍摄《龙兄虎弟》时,成龙将造型改成了短头发之后出的事故,所以留短发也被视为不吉利。
在成龙过去的电影中,在这两条上从来没破过例。但是,何冠昌去世后,成龙想要转型,为此他毅然将这条规矩打破。在影片《大兵小将》中,成龙饰演的角色最后死了,这算是破例之一。在影片《新警察故事》中,成龙饰演一个老警察,剃了一个寸头,这算是破例之二。成龙为了转型将这两条禁忌都打破了,由此可见他对于转型的决心之大。
在影片《新警察故事》中,成龙打戏的戏份相对减少,改为大量的内心戏,而且也不再是喜剧片的套路,而是在很多地方让人看过之后觉得十分揪心,其中人物的感情戏表现得也十分细腻。
由此可见成龙的文戏也相当不错,也能饰演悲痛的角色。有人说这是成龙完全转过型来了。其实并不是,成龙心里也有一些不甘。凭借着武戏出演了半辈子,如今却突然转入了文戏,成龙的内心肯定是没底的。当自己没有了打戏之后,《大兵小将》这部电影能否获得大家的认同?作为成龙,他总觉得自己还能打,毕竟这是他的强项,骤然扔掉肯定会觉得不舍。
这是人之常情,在体力等各方面下降时,很多人都会不服气。就像很多朋友中年发福后还想要锻炼,想起曾经打篮球、羽毛球的运动员体格,认为自己还能按照年轻时候的节奏进行。但是,年迈的体格已经承受不起剧烈的运动,就有很多人弄伤了脚踝、膝盖。
成龙也是如此,心中不服气,认为自己还行,还可以接着拍打戏。所以成龙在转型为文戏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甘心,他还想要继续拍打戏。所以,便有了后来的影片《十二生肖》,成龙又将自己的强项重拾起来。在影片中,成龙身上装上滑轮在高速路上轮滑,在直升飞机上跳伞,都是想要证明:我还行。
知识链接
《十二生肖》是成龙的第101部电影,是由成龙自导、自编、主演的动作冒险类电影。该片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为领取国际文物贩子劳伦斯开出的巨额奖金,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在寻宝过程中,他与伙伴们经历并化解了一系列惊险情境,在得到兽首后,杰克被关教授父女的爱国情怀所感动,最终将寻回的兽首归还中国。
其实,《十二生肖》中的打戏很危险,有一段是成龙与文物造假贩子在工厂中的打戏,他一个人对十个人,其中有一个动作是从画框中跳过去。拍摄时,成龙失误没跳过去,结果脸朝天、背朝下地摔在了画框上,磕到了脊椎,以致在原地躺了三分钟都没有起来。现场的工作人员吓坏了,幸好发现只是皮肉伤,不过虚惊一场。
所以,近些年成龙参演的影片,既有转型为文戏的,又有坚持打戏的。但在这两者之间,成龙的纠结可见一斑。既想向文戏方向发展,又不服老、舍不得原来的武戏,所以这几年成龙在电影中时常来回摇摆。摇摆带来的后果就是很多东西难以再把握准确,当成龙不再按照原来的思路,现有的一些东西就会难以看得很清楚,原本坚定的态度就会产生动摇。因此,我们在成龙的影片中经常能看出他的纠结。
于是,怎么样去转型,怎么样才能转得彻底,如何在不甘心和转型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就成为成龙中年危机的非常关键的节点。现在,他依然处在这个节点上,我们从《绝地逃亡》这部影片中就可以看出,成龙又开始回到了武戏的道路上。但是,成龙毕竟已经六十多岁了,武打动作已经不复往日的力度,危险系数也相对地降低,所以观众看后就觉得没有那么过瘾了。在这样的岁数,想要完全接得住往日的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这就成为成龙遇到的第一个中年危机。
成龙的第二个中年危机很有意思,就是他不甘心继续用动作喜剧中那些打打闹闹的东西来吸引观众,他想要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了。这一点非常正常,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尤其是年轻人体会更深。父母年轻时与你沟通的方式很简洁,几句话就交代完了。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变得越来越絮叨,尤其是父亲经常在关心完你之后就开始长篇大论,比如工作该怎么样、事业该怎么样、家庭该怎么样、处对象如何如何之类的话,反复地说。即便是不与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也很难躲开,他们会通过短信、微信给你发长篇大论,而一些通过微信转发的内容不外乎是人生准则、男人应该注意的事儿、女人做好妻子的十条忠告等心灵鸡汤。这就是人到中年之后,父母想要向子女传达的他们的人生感悟。
成龙也有这样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有人生感悟,而这些感悟他就想要通过电影表达出来。所以在成龙这些年的电影中便开始出现他的人生表达,影片《大兵小将》就十分典型。成龙在该电影中出演一个不想打仗的逃兵,而魏国太子阴差阳错地成了他的俘虏,于是,他想用太子去换五亩地,过在家种地的小日子。
在这部电影中成龙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肤浅层面,是经过思考之后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电影中他表现出的想法是只要不打仗就是好日子,但是王力宏饰演的魏国太子却提出了相反的想法,弱小者是没有话语权的,弱小者提出的和平在强大者眼中根本没有执行价值,只有变得像秦国一样强大才有资格提和平,不然向比自己强大的秦国乞求和平是不可能达成的,所以首先要让自己强大起来,通过战争的威胁来制止战争。魏国太子的观点与成龙饰演的逃兵的观点完全不同。而成龙正是想要通过这种冲突来表达自己在战争与和平之上的人性层面上的思考,而其中就有成龙中年式的人生感悟。
在影片《新警察故事》中也是如此,这个故事已经不算是喜剧了,观影之后的感受让人十分揪心,影片中包含的就是成龙通过自己的经历、阅历所表达出的一种感悟。在成龙以往的电影中一定会有一个大反派,不管他如何地被打趴下,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战胜了反派人物。但是在《新警察故事》中就没有绝对的警匪之间的对立,而是好人也会做坏事,而坏人也会有良心。
在该影片中出现的反派人物,将当年造成他妹妹死亡的一些人都劫持到了自己开的酒吧中。被劫持的这些人表面看上去都很无辜,但实际上都有问题,比如像拖欠工资不发的老板、卖假药的药店老板,包括周晓鸥饰演的杀人犯。但是,这个杀人犯有一个特点,他当初劫持反派人物的妹妹是为了到药店偷药给母亲治病。而且最后反派的妹妹并非死于杀人犯手中,而是自己撞上了刀口自杀。这就是好人也会做坏事,而坏人也会有良心。包括成龙饰演的警察,为了自己的事业而耽误了家庭,既对不起妻子,又对不起孩子。所以,道德上的负罪感,让该影片中好与坏之间的交替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就与成龙之前影片中非甲即乙、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完全不同,而是上升到了对人情、人性的思考,这就是成龙人到中年想要表达的人生感悟。
其实很多与成龙名气一样大的人都想要这样转型,比如周星驰的年纪也不小了,也在原本的无厘头喜剧中加入了情怀,比如影片《美人鱼》中,不仅有情怀,还讲了环保的问题。当人到中年,便感觉人生感悟累积到了需要表达的地步,所以,成龙的第二个中年危机就是想把人生感悟表达在电影里。但是,这并不是他强项,所以他把握起来并不十分拿手。
成龙的第三个中年危机在电影中体现的是,他想与时俱进地跟上年轻人的步调。因为电影的主要观众是年轻人,成龙想要不依靠武戏也能去抓住年轻人的心。他的想法与现在的一些人到中年的父母很像,很多人认为难以和90后、00后的孩子进行沟通,对80后的孩子多说几句,他们就会抗衡、对峙,但这起码是有反应,对于90后、00后的孩子则是感觉完全进入不了他们的世界,所以又怎么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这些孩子天天低着头玩儿手机,不是看视频就是玩儿微信或者打游戏。虽然很多人到中年的父母手机、微信、游戏都玩儿得不错,可是最后发现自己与孩子玩儿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哪怕是你用手机自拍得不亦乐乎,但是孩子的自拍却加图、加文字、加美颜效果等多种方式,花样繁多得令你觉得难以跟上孩子的思维。这就是两代人之间常常出现的代沟问题。想要跟着孩子们的思维是艰难的,因为现在90后、00后是电脑的原住民,出生后就在三维动画的世界中生活,和我们以前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所以追赶起来很费力气,还达不到效果。
而成龙也很想跟上年轻人的思维,在影片《绝地逃亡》拍摄之前,成龙拍了一个MV作为宣传,在推广曲中,成龙将原本由他和陈淑桦对唱的“明明白白我的心,渴望一份真感情”重新进行了拍摄,为了能够迎合年轻人,他学TFBOYS的“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唱跳。成龙的目的是想要与年轻人贴近,但是很多人看后心里却替成龙感到不值,认为以前成龙是征服观众,而现在是取悦观众,改变的力度太大令人找不到成龙的感觉,而且六十多岁的人又蹦又跳地来迎合年轻人的审美,看着就令人觉得十分心酸。
包括在影片《绝地逃亡》中,成龙为了能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从网络上引进了很多东西,比如他与老外约翰尼跑到悬崖边上,成龙说我怕水,约翰尼说我恐高,成龙便说了一句我带你飞。其实,很多年轻朋友都知道这是一条已经过气的网络段子,成龙将这个引进来的目的,就是想与年轻人拉近距离。但是很多年轻人说看到这样的成龙顿时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尴尬癌都犯了。
其实成龙以前在电影中很能琢磨、很能与时俱进,比如他一拳打在对方身上时起的粉尘效果,行内管它叫Power粉(力量粉),就是成龙发明、研究的。可是问题在于虽然技术环节好处理,但是年纪大的人的思维意识想要跟上年轻人实在太难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越厚实反而越是会成为你接受新事物的障碍。就像是一杯水,想要倒进新的水就需要将原来的倒掉,不然直接增加新的就会溢出来。而成龙就像是一个盛满水的杯子,拥有十分丰厚的阅历经验,想要添加新水就要把之前的水清空,而成龙肯定是舍不得的,也难以做到,这样接受新鲜事物跟上年轻人思维就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感觉成龙现在拍的影片口碑不如过去,其实是因为他正处在中年危机的纠结当中:怎么转型?怎么把打戏和文戏相结合?怎么才能够实现人生感悟的顺畅表达?这是现在成龙要跨越的三大关。
实事求是地说,因为这三大关都没有顺畅地完成,所以我们才觉得成龙现在的影片拍得有些矫情,有些稍显勉强的生感。但是,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给成龙大哥点赞。按照常理,成龙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这样的声望、地位,完全没有必要再费劲去琢磨这些事情,他完全可以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装一代宗师。
他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不甘心,他还想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在事业上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他还想再打造出能够把所有观众征服的好的影片。一个六十多岁的人,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还愿意下这样的笨力气去追求一个似乎不太能达到的目标,仅仅是这份敬业精神,就值得我们点赞。
其实,我反倒是希望成龙大哥不要太勉强,一切顺其自然,不要让自己太辛苦。我相信在这样一种放松的心情之下,他倒有可能完整地跨过这个中年危机,能够实现顺利转型,再为我们奉献和以前同样精彩的成龙式的独特的电影。